曹操为何杀掉“神医”华佗?杀他的动机是为了什么?

华佗是个厉害人物!

乱世三国,群雄并起,本是武将谋臣的大舞台!

医者出身的华佗却在那个医者低贱的时代,上演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留下了赫赫威名。

先有差点儿给曹操脑袋开瓢,后有关公刮骨疗毒(这个是假的,关公刮骨疗毒之时,华佗早死了),被誉为一代神医,成为了一代传说。

不过,可惜的是,如此神医,一辈子救死扶伤,最终却死在了曹操手中,不得善终。

那么素来爱才的曹操,为何要杀华佗?

第一点原因,他有欺骗曹操的行为。

当年曹操患有类似于头风一类的疾病,而华佗在当时疑难病症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当时也只有他可以控制住曹操的病情。

不过,曹操之病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治愈的,就算华佗有着超越时代的医术,他也无法保证根治。

(当时华佗准备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也就是给他脑袋开瓢。这玩意儿太过前卫,曹操怂了)

所以华佗就必须长时间的待在曹操身边。

他虽然是一位四方游历的医者,但是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这样长时间的不回家中,他也希望自己能回家探一下亲。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曹操以后,后者也批准了他几天的假期,等到曹操病症再犯之时,他赶紧派人去华佗家中召入对方。

不过这时候的华佗并没有直接起身,而是谎称自己妻子有病而不能离开。虽然短时间内曹操并没有察觉,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他难免会有疑心,所以他就派人去华府打探实情,结果就得知了其妻无病的情况。

曹操本人最忌讳的就是被他人欺骗,几乎所有骗过他的人都被除掉了,所以华佗也自然逃不过被杀的命运。

第二点原因,华佗过于“清高”。

作为一名非常个性的医者,华佗本人也是有着很高的追求的。在真正的历史之中,华佗其实是一名真正的“济世”良医。

他的“顾客”主要都是一些贫苦民众,长时间的游历行医也救助了很多困难民众,对于一位医者来说,这样的工作才是最有意义的。

而他来到了曹操身边以后,基本就成了对方的私人医生,失去了自由不说,还失去了作为医者的意义。

这种心理发展到后期以后,他就不再愿意留在曹操身边了,如果自己的行为触碰了对方底线,那他也甘愿就此赴死。

面对这样的“威胁”,曹操还是不留情的对他动了刀子。

第三点原因,杀华佗一事在当时并不那么“重要”。

古代和今天的社会职业有很大差别,其医者占据的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跟今天的医生们根本没法比。

古人素有“无能者为医”的说法,社会上各个有能力的青年都会想办法进入仕途,或者在农工方面开创自己的事业,基本没人考虑成年后成为一名医生。

在古时的很多时期,医者的地位甚至排在商人以下,足以看出其地位之卑。而曹操当时已经是雄踞四方,身边也集合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名医者在他心中的份量还真的不值得考虑。

在我们今天看来,华佗的地位是如此崇高,曹操除非是脑子出现了问题才会杀他。可是在当时的背景之下,这名神医只能算是医术好一点的“蝼蚁”罢了,曹操还真的没有功夫仔细考虑他的命运。

综上所述,华佗之死很大程度是他自己“作”出来的,面对着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诸侯,他做出挑衅的态度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当然了,从结果来讲,杀华佗确实有点亏!

因为除了他,当时没人能治他的头疼病啊!

而后来其子曹冲之死,更是让曹操后悔杀了华佗,以至无医可救!

曹操为何杀掉“神医”华佗?杀他的动机是为了什么?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曹操为啥杀华佗,其实这个问题不简单,据我了解,两位的人气都很足,那么曹操为什么顶着那么大的压力要杀华佗呢?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曹操多疑杀华佗

曹操多疑,这可能是大家公认的事情了,没什么争议,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尤为突出。

仔细看《三国演义》,在其中对于曹操杀华佗一事描写的很简单明了,不那么复杂。

当时曹操被梨树的神给吓着了,曹操从此就有了脑袋的疼的病,曹操被头疼的病困扰的很难受,于是请医生医治,但是谁都不能治好这病,这个时候有人推荐了号称“神医”的华佗。

这华佗确实是厉害,到了曹操那儿一看,看到病根了,华佗说曹操的脑袋里有风涎,只要喝了麻药,将曹操的脑袋劈开,然后取出风涎再合上,保证根治。曹操一听,心里想你可快滚犊子吧,那脑袋劈开还能合上?

曹操越想越不对劲儿,他觉得这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时候是不是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啊,在这找机会帮关羽报仇呢吧?曹操越想越生气,最后把华佗给弄死了。

对于这个情节,很多人都归纳于曹操多疑,我觉得在那个时期,有人说劈开脑袋再合上,不相信也正常吧,这算多疑吗?就是在今天,开颅手术的成功率高了不少,你是曹操你让他开颅吗?

当然了,这个说法肯定是假的了,据我所知,华佗在关羽死之前很多年就先死了,不可能给关羽刮骨疗伤,他们也没啥感情,更不可能为关羽报仇了。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曹操不是因为多疑杀的华佗,但是华佗的开颅手术能成功我也不信,我是曹操不杀他也不会做这个手术。

《后汉书》这样说

据我了解,在《后汉书》中这样的描述的这个事情,当时曹操得了头疼病,夜不能寐,很遭罪。于是就去请华佗。这华佗不愧是名医,他擅长针灸,于是给曹操一顿扎,扎的舒服了,针灸让曹操感到快乐。

每次曹操一头疼,华佗来了之后,马上就好。曹操一得劲儿,就把华佗留在了身边了。但是华佗不想当是什么“御医”,他想当官啊。但是曹操一直也不提,就这么白使唤人。

有一天华佗灵机一动,干脆称老婆病重回家去了,曹操虽然舍不得他走,但是人家媳妇有病了不能不让回去啊。

过了很久,曹操有一天头疼的难受,派人去请华佗,结果没回来。就这样三番五次的请了好多次,华佗还是不回来。曹操有点面子挂不住了,派人去调查,如果华佗妻子有病就赏,如果没病把华佗给我抓回来。

结果,华佗的媳妇啥病没有,就被曹操的人抓回来了,曹操特别生气,就要砍了他。大家都劝曹操,要三思,这可是神医啊。曹操想来想去,觉得华佗得杀了,因为华佗就算能给他治好也不会根治的,他觉得华佗想用这个病一直威胁自己,曹操是谁啊,那可是乱世奸雄,能受大夫威胁吗?直接给砍了。

这种说法的核心观念就是华佗其实是贪恋权贵,想当官不得,于是称病不出,结果曹操没惯着他,给他砍了。虽然有《后汉书》的一些记载,但是我不太相信,一个贪恋权贵的人能成为神医吗?我觉得不会,《后汉书》记载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这个更扯淡了,不喜欢当医生都当上神医了?那要是华佗喜欢点啥,那还得了啊!

真相可能是这样

在我看来,曹操一直以来杀人,都是有目的的,滥杀的时候不多。

张绣和贾诩把他大儿子曹昂还有典韦给干死了,但是在他和袁绍之间做选择的时候,贾诩带着张绣来投曹操,曹操是怎么做的?他似乎忘了曹昂和典韦的事情,对待来投的张绣和贾诩非常热烈的表示欢迎。

曹操不是一般人,他权衡的是全局的利弊,不是个人的那点恩怨。还有一个人,陈琳,给他骂的是狗血喷头,头疼病都给骂好转了,当曹操破了袁绍的时候,他问陈琳,你骂人那么狠干嘛?祖宗三代都带上了?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觉得这是个人才,如果这么骂自己的人他都重用,还愁没有人来投奔吗?于是曹操就原谅了陈琳,让他以后给他写檄文。

曹操真的不恨他吗?肯定是恨的,他一定是生气了,都气的头疼病都好转了。但是他是理智的,为了大业,他放下了个人喜怒,留下了陈琳。

但是曹操不是个傻子,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主,许攸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当着大家的面三番五次羞辱曹操的人,曹操杀起来也不手软,但是他很有智慧,他不亲自杀,自然有人杀他。

华佗和大家都不一样,华佗死的根本原因大概有两个。

第一、华佗瞧不起曹操。曹操肯定能感受到华佗对他的瞧不起,因为曹操的出身确实不咋好,华佗可能根本就看不上他,为曹操治病那是万般无奈。后来就找机会溜了,但是曹操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定要叫他回来不可,华佗也是有性格的人,死活不回来。曹操觉得自己被瞧不起了,他很生气。

第二、华佗不给曹操面子的时机不对。华佗耍性子的时候,是曹操破了袁绍的时候,此时在这么多人面前,曹操是要立威的,结果在华佗这里折了面子,几次三番都没能叫来。曹操杀华佗,就是要给袁绍降将看看,不论你多厉害,多有用,对我不恭敬还是要死的。

第一点,不是曹操下决心杀华佗的原因,曹操是能容人的。第二点,曹操为了大局连大儿子和爱将都能放下,一个华佗,一个神医,不可能成为他霸业的绊脚石,所以,杀华佗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局。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记得关注我哦~会持续输出优质文章给大家,您的一个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谢谢您!

曹操为何杀掉“神医”华佗?杀他的动机是为了什么?

曹操为何杀害神医华佗?因为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故事曾经流传三国时魏国,人出了名就会招致麻烦嫉恨,就像猪长肥了就会被宰掉一样。神医华佗名声流传到了曹操皇府,遭受杀害。张辽是三国时魏国大将,有儿子被其老婆带到娘家,和孩子一起贪玩,不慎摔倒,腿骨断伤一瘸一拐,张辽老婆很恐惧,请乡下接位腿骨。但还是接好了腿骨后,却落下残疾。张辽很忧愁,认为儿子却难继承父业,太可惜了。张辽夫人救儿心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郎中请到府内为儿治病。这个三十几岁的郎中,扮成一身乡下人,看后给少爷喝了其调好了的汤药,少爷感到浑身发麻。乡下郎中趁机少爷不注意,把接错了的腿骨重新接位,然后取出一粒丹丸给少爷吃下,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少爷腿伤治愈如初,张辽听说后看到了儿子腿伤治愈康复,很感动,连称神医妙手回春!乡下郎中就是安徽毫县人华佗,当初他给少爷吃的是麻沸散,后吃的是接骨丹。张辽很佩服,本想把华佗留在军里任职,还赠送三百两银子,给华佗谢绝了。华佗只收十两银子,作为药费,其余全部退还。张辽逢人称赞华佗医技如何精湛,医徳如何高尚。由于张辽位高官贵,经过宣传,神医华佗出名了。三国时主将关羽右肩中了毒箭,伤势严重,听说华佗大名鼎鼎,便请来为关羽刮骨疗毒,成功治愈康复。此后,华佗名声传遍了三国时魏国。后来曹操请华佗来治脑疾,华佗诊断他脑内有沙粒,需要开刀取沙,曹操生性多疑,怀疑华佗故意伤害他,抓捕华佗坐牢狱中。华佗死后安徽毫县家乡父老很悲伤,他们经过分析,总结得出的结论是华佗死于他出名上,就像猪长肥了被宰掉一样。如果华佗和常人一样,默默无闻地为百姓治病救人,就不会被曹操害死。这就是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故事!

曹操为何杀掉“神医”华佗?杀他的动机是为了什么?

华佗的死,很大原因是自己找死。

曹操杀害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像小说《三国演义》上写的那样,是因为华佗要劈开他的脑袋,给他治头痛的毛病。

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显然,华佗不会这么做。虽然他这辈子做过各种手术,但是开颅这种手术术,大约他自己也不会认为能成功吧。

《三国演义》显然也不太相信华佗会开颅,但是演义中给了华佗想给曹操开瓢的理由,就是华佗参与了董承等人的衣带诏事件。所以,他想借着给曹操治病的机会,来弄死曹操。

但是衣带诏是很机密的事情,在小圈子里都要发展可信赖的人,华佗只是个医生虽然略微有名,但是,大约不到能参与这么大事情里,因为当古代的医生地位一直很低。

而且,后来曹操发现衣带诏杀了董承等人,如果衣带诏上有华佗的签名。曹操是不会放华佗一马的。

作为一代枭雄,在自己身边放个定时炸弹,让这人掌管着自己甚至自己家族的保健大事,把自己一身安危系于一个危险的人身上,难道他不怕华坨随时给自己制造个医疗意外吗?

曹操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多疑,为了自己人身安全演过很多戏,睡觉时为了不让别人靠近,曹操狠心杀了自己的侍妾,只因为她在曹操睡觉时给他盖了一下被子。

曹操用这种酷烈的方式向世人宣布,我睡梦中会杀人,你们别在我睡着时靠近我。

这种多疑的性格使然。曹操会把华坨这个定时炸弹,放在身边吗?

其实华佗的真正死因,在三国志上已经交代的很清楚。多半也是死于曹操狐疑的性格。

华佗这个人有个毛病,对自己做医生这件事情他耿耿于怀。

华佗虽然是个不世出的绝代医生,但是他对于自己做的这个职业感觉很羞耻,觉得每天去要伺候人是件低人一等的勾当。

心念念之的一件事情,就是能走上官场,不再靠给人治病为生。

为此,他搭上了曹操。

希望曲线救国,通过给曹丞相治病,得到他的青睐,赏他个一官半职。

但是。大约华佗几次试探。曹操都听耳不闻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医生。

华陀心灰意冷,以想家为借口回到了老家。

后来曹操头风病发作,派人去请华陀,华佗说自己老婆有病走不开。曹操派人请了几次他死活不肯回到都城为曹操治病。

曹操其实知道华佗只是想要个一官半职的,只要自己松口,华陀就会屁颠儿屁颠儿的回来给自己,扎针治病。

但是曹操死活不肯松这个口。

他派人去华佗的老家查询,看华佗的老婆是否真的有病,如果有病就让华佗在家中照料,如果华佗撒谎,就把华佗拿到当地的官府治罪。

当地的官员一番查探,发现华佗果然在撒谎,他老婆没有病。

于是,把华佗拿到关到监狱等候曹操的发落。

曹操听到后很生气下令把华陀砍了。

荀彧等人劝他,说他的头风病还得依仗华陀来治疗。

曹操说,我绝不能被这小人要挟,天下难道没有别的医生能治我的头风病了吗?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于是华陀被杀。

而曹操也因为一次次头风病的发作,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真的没有别人能治疗他的头疼。

但是曹操依旧没有后悔过。

直到后来。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得了重病。曹操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看着曹冲病重不治。这才后悔当年一时头脑发热杀了华佗:

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所以华佗的死是自找的,但是他心念念之的不做医生要当官,在当时却没有错,曹操因为不听话就杀了了他,华佗死也没有激起一点波澜,当时的医生地位之低可见一斑。

曹操为何杀掉“神医”华佗?杀他的动机是为了什么?

古代医者地位低微,属于下九流。虽然华佗医术精湛,又发明了“麻沸散”,被尊为外科大夫之祖,号“神医”,但华佗对其自身地位感到不满。曹操头风发作,遣人将华佗召来给他治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曹操病情渐好,华佗因为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说:“收到一封家书,请求回家看看。”曹操准予,华佗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之后曹操三番五次写信让华佗回来,又下诏令郡县征发遣送,华佗自持有才能,厌恶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很生气,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千升,放宽假期期限;如果欺骗,就逮捕押送。结果华佗撒谎,于是用囚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经审讯,华佗供认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可以解除病痛,挽救人的生命,应该宽容赦免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了吗?”最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

曹操为何杀掉“神医”华佗?杀他的动机是为了什么?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沛国焦县(今安徽毫州市)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华佗艺术精湛全面,尤擅长外科手术。医术比较突出的是外科、妇科、针灸等。发明了麻醉药物麻沸散,是麻醉药物的先驱者。有外科圣手的称号。后人称他为“神医华佗”、“外科鼻祖”、“医痴”,又以“华佗再世”称誉有杰出艺术的医师。

说起华佗与曹操的故事,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桥段讲的就是曹操与华佗的故事: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演义,历史上华佗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华佗的死因: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於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是接近历史真实的,华佗的确是被曹操下狱所杀,但三国演义进行了加工,把本来逾期未归引起曹操震怒的原因,改成了华佗要为曹操动脑部手术,引起了曹操的疑忌。这样写,更加突出了华佗的艺术神妙。

但是,曹操仅仅是因为一时怒气遍杀了名满天下的华佗吗?我认为不尽然,曹操是谁,出了名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如果他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还怎么去招揽人才?对于这样一个爱人才的人,怎么会连这点情商都没有呢?所以其中必有原因。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是,曹操生性多疑,得了头痛病,属下向他举荐了华佗,便立即派人请来华佗为自己治病,华佗闻知其症状后,诊断结果是中风。喝药不管用,只能做开颅手术,把里面的风涎取出来便好。曹操这时候便用政治家的思想去考量华佗这个人了,他以为华佗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便把华佗收监看押,并严刑拷打将华佗折磨致死。

那么,真实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华佗也是一心想要步入仕途当官的人,并不是个完全清心寡欲的医者,不少文献也都记录了华佗想当官的理想。可是他文采方面不及其艺术成就高,始终得不到赏识。终于等到了曹操找他看病的机会,想要以自己的医术要挟曹操给他个官当。为啥华佗非得想要当官呢?在那个万般皆下品的年代,不少达官贵人来找他看病,他都觉得低人一等,所以他一心想要当官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华佗给曹操针灸了几次,病情有好转,但是曹操一直都没说过给他官做的话,华佗很失望,便在曹操面前摆起了架子,说家中妻子有病,要回去几天。曹操放他回去后,却一直托辞不回去给曹操治病。可以看出他回去给妻子治病只是他的借口,他想以此要挟曹操给他官做。曹操得知华佗是在骗他后,就按照汉朝律例,以不从征召罪收押处死。

由此可见,华佗之死并不是曹操一时愤怒所致,也和华佗的贪欲有关。华佗也高估了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但是在曹操心里,病可以不治,但是法不可违,天下又不止你一个好大夫。可见曹操也是一个有着强烈行为准则的人。

但是后来曹操也受到了相应的“报应”,华佗死去之后没几年,曹操最喜欢的小儿子曹冲身患重疾,遍访天下名医都束手无策。此时曹操忽然想到了华佗,但是为之晚矣!叹息曰:如华佗在世必能治我儿之疾也!最后只能眼看自己的爱子离去,曹魏政权指定接班人夭折,我错杀华先生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