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作战属于战胜国,为什么战后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却没有归还?中国该不该参战?

在今天看来,当时中国参战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正是因为中国的参战,我们才能以战胜国的姿态,在巴黎和会上出现。

至于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政府无能、国家无力、弱国无外交!正是这种屈辱,激起了当时广大爱国人士的不忿,从学生到工人,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说实话,如果排除巴黎和会上的无可奈何,个人觉得这是北洋政府主政中国期间,玩儿的最漂亮的一次“外交”活动。

众所周知,一战本质上就是一场“狗咬狗”,欧洲新老殖民主义列强因为分赃不均,而爆发的一场大战。主战场在欧洲,和亚洲关系不大。而且主要的参战国家也是英法德奥俄这些欧洲列强。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去趟这潭浑水呢?

没办法,当时北洋政府面临的是清朝丢下来的一个超级烂摊子,内部军阀林立,各自为政,“听诏不听宣”。这样的一个国家,根本没有办法取得到一个稳定的发展。

在对其外,那是清朝留下来的各种战争赔款,各种国家主权的丧失,比如租界、通商口岸、以及一些海关的税收。甚至于北洋军阀内部,那都是明争暗斗,一会儿直系、一会儿皖系。

说个不好听的,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的困境。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国家富强,北洋政府有心无力。但是,北洋政府作为当时国家名义上的执政,那么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们在尽力的保证国家主权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于收回一些被强占掠夺的主权!

而欧洲的一战,显然给了北洋一个机会,当时北洋政府看到战争形势开始偏向于协约国,自然就想到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特权。

当时中国参战是有条件的,段祺瑞强协约国提出了这三条:

1、废除《辛丑条约》中禁止中国在军事方面反对德国的条款

2、延长庚子赔款支付的时限,不加利息

3、将中国关税率提高至7.5%

这无疑使对我们有利。

而且当时还有个历史背景,就是日本盯上了山东;山东已经落到了日本人手里,说实话对于狼子野心的日本,北洋政府更加愿意山东被德国人占,毕竟人家还有点“契约精神”。

所以只有自己加入了协约国,大家成为了“盟友”,北洋政府才能有正当理由去收回山东主权。

北洋政府相信,要遏制日本的野心,只能在谈判桌上进行。中国若挟战胜国之姿,加之英美等国的远东均势原则,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的合理主张,尚且有几分希望。

所以啊,当时北洋政府选择以输送劳工的方式,在一战后期,加入了协约国。1917年8月14日,民国正式对德宣战。整个战争期间,中国总共输出了17万劳工和大量原料,有2万名劳工为此牺牲。

当然,他们为中国换来了“战胜国”的地位。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争取合理权益,改善国际处境的难得机会,意义重大。

到这里,这一切的决策都是没有问题的,是一步很好的棋!

只是谁都没想打,在实力面前,所谓的“契约”,就是一张白纸,大谈契约精神的欧洲列强们为了讨好亚洲新生代日本,将本属于中国的战利品,当作了“礼物”送给了日本。那是中国的领土啊,那是2万多中国劳工用命换回来的权益。

就这样被别人擅作主张,拱手送人!

别说那些热血澎湃的年轻学生们忍不了,就是百年之后,在电脑面前敲着键盘的我,那都是义愤填膺。

凭什么?

凭你没有实力,凭你打不过人家,凭你是“东亚病夫”!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现实!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我之所以讲这么多!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告诉大家,以史为鉴。曾经的屈辱不能再现,那些整天吵闹国家,仇视社会,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人们。

看看你的周围,看看今天的地球,有谁敢欺负咱们,有谁敢拿咱们的国家主权开玩笑?我不想去评价是非,只是想请求各位,记住那段历史!

中国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作战属于战胜国,为什么战后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却没有归还?中国该不该参战?

中国在一战即将结束时加入了战争,这个决策的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虽然北洋政府也曾经因为参不参战而发生过争议和纠结!

中国在那一时期的历史经历是颇为吊诡的---在清朝失去了最后的自我救赎机会后,“共和”的民国应运而生。但是要想在旧清朝的基础上去打造新的局面,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原因就在于:晚清时期的两场战争--1894年的甲午战争和1900年的庚子之变所带来的大失败,不仅仅是赔偿了数亿两白银那么简单。而是也从根本上掐断了当时的中国可能的通过变革、转轨而走上富强的道路!

北洋政府也只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争取“利益最大化”,而这个所谓的利益最大化,首先就要保证:不仅是可否使积贫积弱的中国自此少损失一些国家利益,包括主权利益!而且能否从列强手中收回部分曾经被晚清割让出去的国家利益!这里面就包括德国在山东的殖民特权!

中国参加了英法为主导的同盟国集团,以派遣大批劳工的方式“参加”了一战,而且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战胜国”!这证明了北洋政府的参战决策还是正确的。可是,由于国力的差距,那些帝国主义列强又怎么会真正视中国为“平等的伙伴”呢?在那个唯实力是从,凭拳头说话的时代,想要单凭投机去争取国家利益只能是一个梦想!

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不仅没能利用这次难得的胜利机会争取到合理的、能够改善国际处境的机会,反而是连战败国德国过去强行从中国抢去的山东权益也没能收回!这些权益被列强作为礼物送给了新兴的亚洲强权---“大”日本帝国!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实力作为后盾,那些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都是一些一文不值的废话而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惊醒了那些有着先进思想的中国人,“五四运动”因此而爆发。此后的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一条救国图强的探索之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