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虎痴”许褚,为何在曹操死后就销声匿迹了?
知道许褚为什么叫“虎痴”吗?因为古代还没有“虎逼”这个词!
他就是曹操身边的“李逵”,人家是“哥哥让我砍谁我砍谁”,他便是,主公让我砍谁我砍谁“说他是三国里面最“虎”的人,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非常厉害,作战勇猛少逢对手。他对曹操忠心耿耿,曾多次把曹操从死神手里抢回来,曹操对此人也是非常器重和信任。
许褚生于安徽,身材高大威猛,胆气和力量不同于普通人。早年他在老家,跟流氓反派做斗争,曾经靠一只手握住牛尾,走了上百步让贼寇们心生恐惧,落荒而逃。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乡里,让许多想来作乱的人望而生却。
后来,他投靠曹操做了他的宿卫,那时候曹操的贴身保镖还是古之恶来典韦,可惜典韦后来在战场中为了保护曹操不幸死去,他就正式担任了曹操的贴身保护者。
他第一次立下战功是在官渡之战的时候,那时有人想刺杀主公,但许褚对曹操寸步不离他们不好下手,后面终于找到机会,在许褚睡觉的时候去行刺曹操,而许褚及时赶到,把刺客全部杀死,这件事过后,曹操出入皆让许褚同行,不让他离开身边半步。
真正让许褚声名显赫的是公元211年曹操讨伐西凉马超韩遂之战,当时在渡河的时候曹操让大军先走,自己身边只有几百护卫。不料想此时马超找准机会带了两万骑兵要杀了曹操,曹操被追杀,马超大军箭如雨下,曹操躲无可躲!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许褚站了出来,数次选择用自己的身躯来替曹操挡箭,后来当曹操成功上岸脱离险境,许褚已经身中数剑,要没有他在曹操很可能就死在这里。
后来曹操跟马超会谈,只带了许褚在身边,当马超想要趁机杀了曹操,可是当他看到许褚在,不由得想起曾经的过往,就怂了,放弃了这次大好时机。而几天后他们交战,许褚再次不负众望,拿着敌军首领的头凯旋而归,这次护卫曹操得取胜利,再次被封,成了中郎将。
后来曹操去世,许褚也没有销声匿迹,只是那时的他年纪也不小,不适合再出战。曹操的儿子曹丕十分信任他,于是让他管理禁军,负责宫里的安全,再后来曹叡当了皇帝,又封他做乡候,不久后许褚去世。
许褚在曹操死后,应该算是功成名就,也不用出生入死,在宫里享清福,很多人说他在曹操死后不再出战,伤心过度,其实他只是老了,打不动了。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传闻,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许褚过得很好。
《三国演义》中的“虎痴”许褚,为何在曹操死后就销声匿迹了?
演义中的”虎痴“许褚不仅露脸很早,而且还不少,名声大燥。
但史料记载的许褚远没有这么精彩,但其故事却很真实,令人动容。
演义中的许褚是在蹭曹操的热度,曹操一死,许褚的热度也就没了。罗老先生对他也就失去了兴趣,自然也就销声匿迹。
许褚成名得益于两件事。
一是年轻时,用牛与盗贼换粮食,粮食到手,牛却跑回来。许褚单手倒拖着牛走了一百多步,盗贼一看是个狠角色,也就不敢再来要牛啦。
二是曹操平西凉时,与马超见面,只带许褚一人。马超想干掉曹操,就问“虎侯安在?“ 许褚怒目而视,马超见了就不敢下手了。从此也有了“虎痴”的名号。
但最令我动容的还是另几件事。
198年,曹操征张绣,典韦身亡,许褚成为了曹操的贴身侍卫。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不离曹操寸步,真正是尽职尽责,忠心耿耿。
官渡之战,袁绍派出了许多刺客准备刺杀曹操。由于许褚不离曹操左右,刺客一直得不到机会。许褚偶尔回家,在家里感觉身心不宁,立马赶回,发现徐他等刺客怀揣利刃,已经来到曹操身边。许褚发觉情况不对,及时斩杀徐他等人。
渭南之战,曹操战事失利,许褚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划桨,安然让曹操成功渡河,上岸后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
如果这几件事说明许褚忠心的话,还是局限在职责所在,但对待曹操还有一份真挚的情感。
220年,曹操病逝,许褚痛苦难过地吐血。这份情感不是职责、利益能够说清的,的确很难得。
曹操在世时,对许褚特别喜爱也就可想而知。
曾经有个笑话,赤壁之战后,曹操召集大家讨论荆州的事。
荀彧就说,荆州目前就是一个骨头,孙刘就像两只狗,先不用管它,他们就会打起来。
曹操一听,兴致来了,就“汪、汪、汪”,学了三声狗叫。
所有臣僚都不敢吭气,就许褚一人哈哈大笑。
由此可见,许褚有多么可爱。
许褚不仅可爱,而且非常明白事理。
曹仁从前线回来,拜见曹操。曹操正在休息,曹仁就想私下里跟许褚说几句话。
许褚当时就拒绝,说“魏王马上就出来了”。转身就走,曹仁非常忌恨。
有人问许褚,征南将军跟你说话是看得起你,你为何要推辞?
许褚说:“他是带兵外藩的重臣,我负责内部守卫,有何话不能公开说,反而要私下里说那?”
曹操得知后,对许褚更加喜爱。
220年,曹丕称帝,封许褚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继续负责曹丕的警卫,深得信任。
227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又进许褚为牟乡侯,食邑七百户,同时赐其一子为关内侯。
之后不久,许褚就病死,被追谥为壮侯。后来,曹叡思念许褚的忠心,再封他两个子孙为关内侯。
许褚经典的故事,主要还是发生在曹操在世时期,不仅演义做了大量的描述,对他勇猛无比的战斗力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史书也有很多的记载。
在曹操病逝之后,许褚对于曹氏家族的忠诚依然没有改变,而且更加受到信任和尊重。但主要是负责曹丕、曹叡两代帝王的近身保卫工作,以稳重、安全为主,没有更精彩的表现。相比跟随曹操时期,热度差了不少,似乎是销声匿迹。
实际上,许褚依然如故,尽心尽责的保护着曹氏家族的安全,丝毫没有懈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个人能够尽职尽责,同时倾注了全部的情感,这应该值得十分尊敬。
《三国演义》中的“虎痴”许褚,为何在曹操死后就销声匿迹了?
《三国演义》中,曹操死后,“虎痴”许禇并没有销声匿迹,而又出现过两次,都承担着重要任务。
许禇,字仲康,沛县谯郡人,他的武器是环首大砍刀。在战斗生涯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多次在危急关头,力保曹操的安全。
下面咱们展示一下许禇的单挑战绩:在许禇的战斗生涯中,他一共参加了20次战斗,斩杀有名号的敌将6人,无名号敌将10人以上,喽啰若干。
许禇共打过7次平局,分别是典韦、徐晃、吕布、赵云、马超、庞德,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他的另一次平局是遭到东吴两员猛将韩当和周泰的夹攻。
许禇参加过围殴3次,胜1次,败2次。
许禇被围殴3次,平1次,胜2次。
许禇曾经3次被张飞打败。还曾经与徐晃联手夹攻关羽,被关羽击退,算共输了4次。
许禇有三次被张飞打败,虽然有各种客观因素,但这是他永远无法洗白的污点。
许禇最后一次与人单挑,就是在汉中之战中遭遇到了张飞。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这次比较丢人,许禇喝多了酒,途中遇到张飞,勉强接战,被张飞一矛捅到肩上,翻身落马,狼狈不堪。
而张飞当年在失徐州的战役中,虽然也喝醉了酒,但“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对比之下,许禇比张飞差着一个境界。
曹操死后,许禇仍然出现过。
曹丕继位魏王后,弟弟临淄侯曹植每天与丁仪、丁廙兄弟二人酣饮酗酒,悖慢无礼。还骂了曹丕派去的使者。曹丕得知后大怒,派许禇率领虎卫军前去捉拿曹植和丁仪、丁廙。
《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禅让,篡汉称帝。听说吴蜀要联手对付他,曹丕先下手为强,集结重兵伐吴。许禇随军出征,负责指挥中护军,保卫曹丕的安全。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这是许禇最后一次出征,以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
那为什么许禇消失了呢?因为在这次出征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在这次战役中,独当一面“威震逍遥津”的名将张辽战死了!
由于战前组织匆忙,战略意图也不明确,轻敌冒进,这次出征惨败而回。为了保护曹丕的安全,张辽奋勇掩护他撤退,却被敌将丁奉一箭射中腰部,重伤不治而死。
这个噩耗给了曹丕一个严重的打击。曹操死后,夏侯惇就失魂而死,如今张辽又战死了,可以信赖的忠臣重将越来越少了。
许禇虽然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但战役的胜负毕竟要有运筹帷幄的帅长,而魏国此时严重缺少这样的帅才。如果主帅的战略战术策划不当,许禇虽勇,也难免陷入重围,遇到不测。
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曹丕就不再让许禇重新征战沙场了,而是做为威慑力量留在了国内。
一、震慑国内的反对势力。
二、做为军队勇武的象征。
三、不愿承担损失重将的责任。
《三国演义》中的“虎痴”许褚,为何在曹操死后就销声匿迹了?
公元197年,曹操初次见到了悍将许褚,便将其封为虎侯,并且成为了继典韦之后的贴身护卫,他冒犯过很多曹魏的大将以及谋士,并且演义中当着曹操的面逼死了貂蝉,曹操也没有硬性责罚他,由此可见他在曹魏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许褚是一位猛将,曾在渭水之战时,与马超大战三百回合,要知道曹操评价马超是吕布在世,许褚能与其战三百和可谓不易。
这也顺势衬托出许褚的武功高强,而自己一生中也并没有要求曹操封自己大官,而是勤勤恳恳的辅佐了曹家三代。
许褚在曹操死后并没有销声匿迹。在演义中也出现了两次,第一是在曹丕继承王位后。
夺取汉朝天下,登基成帝,不过自己的兄弟曹植不来吊丧曹操,以及不祝贺新君登基,这就大大的惹恼了曹丕。
要知道他对自己的兄弟在没有登基前就下过毒手,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其实是曹冲,“曹冲称象”的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
此子年少成名,深受魏王喜爱。这一幕遭到了曹丕的嫉妒,所以在一次曹冲惹怒魏王的时候,下大狱之时,他便放了几条毒蛇将其弟毒死。
医馆给出的结果是,死于鼠疫,曹操对此懊悔不已,将曹冲下大狱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能够继承自己魏王之位。从这件事中也能看出曹丕心狠手辣的一面。
在自己弟弟曹植不来朝的做法,曹丕命令许褚将其捉到许昌,不得有误。这时许褚带领了三千护卫,去曹植的属地,将其捉拿。
但曹植的心境很高,此时还在饮酒作乐,许褚带甲士来到其面前的时候,他命令许褚退出去,但许褚说:奉魏帝之命,将先王公子请到许昌。
曹植大怒:“你就是这样请的吗?”许褚退出去,我知道你是先王贴身护卫,不过我也是先王的公子,要么你现在将我一剑穿心,要么退下。
许褚知道曹植的脾气,非常的倔,但自己皇命在身,是要将活的曹植带回,如果中途发生意外,对皇帝不好交代,虽然许褚的性格非常的直,但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服软了。而不久曹植便从府中走出说:“生如何,死如何?不过浮生梦一场。”
许褚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在曹丕的心中地位又上升了一大截,所以他才能够在曹丕上位后,继续担任禁军的统领,并且教授出很多厉害的徒弟。曾有史学家说过,如果许褚不死,司马懿根本不敢夺权。
第二次出镜
不过在此次出境后,第二次要追溯到魏帝亲征东吴,不过许褚只是随军出征,并没有上战场,而是随时守护在曹丕的身边,此次出征大败,保护魏帝回宫中后,继续担任自己之前的职务。
在曹丕死后,许褚担任了曹叡两年的禁军统领后病逝,被后人称赞:虎侯真乃三代忠臣。
在后两次出镜,虎侯依然全无年轻时的鲁莽,反而更多的是自己沉稳的一面,从捉拿曹植的事件中就能看出。
如果当时是曹操下令捉拿的话,相信以其的性格不论曹植说什么,直接缉拿,不会有过多的话对其说,也不会忌惮曹植,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曹魏三代的忠心对于曹操的感情是最深的。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互动。
《三国演义》中的“虎痴”许褚,为何在曹操死后就销声匿迹了?
曹操死后许褚并没有销声匿迹,他在演义中还有两次出场。
第一次是曹丕继承魏王爵位,而临淄侯曹植却不来给曹操发丧,不仅每天同好友喝酒作乐,还大骂曹丕派来的使者。曹丕大怒,派许褚前往临淄捉拿曹植。许褚带着3000虎卫军直奔临淄,无人敢拦,杀掉了曹植一帮党羽,将曹植顺利捉拿回洛阳复命。
曹丕派许褚去捉拿曹植是有讲究的,这个任务只能由许褚来完成。
因为许褚是曹操的贴身护卫,深受曹操信赖,曾阻止曹仁单独会见曹操。曹操得知后不仅责骂了曹仁,还赏赐了许褚。
所以别说朝臣了,就算是曹操的儿子见到许褚也要敬畏三分。现在许褚又成了曹丕的护卫,曹丕让他前去捉拿曹植,曹植只能束手就擒。
第二次是曹丕南征孙权,许褚随军出征,为中军护卫,这是许褚在演义中最后一次登场。此战曹丕被徐盛大败,还折损了大将张辽,至此再也没有御驾亲征。而许褚是曹丕的护卫,曹丕都不上战场了,许褚自然就没戏分了。
历史中的许褚在曹丕死后继续担任曹叡的贴身护卫,统帅禁军,不久去世。曹叡追谥其为壮侯,也是对许褚这三代忠臣的肯定。
许褚虎背熊腰,为人憨厚耿直,在禁军中威望很高。而他武艺高强,精通剑术,手下的将士也很厉害,他带领的警卫部队中有十多人成为将军,数百人成为校尉。
不过可惜的是,护卫曹家三代的许褚并没有配享曹操宗庙,而典韦却享受到了这一殊荣,许多人为许褚而不平。而他的儿子许仪后来随钟会伐蜀,担任先锋,却被钟会以造桥开路不利而斩首示众。
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曹叡死后,曹魏政权很快就被司马懿架空了,而许褚是曹魏最大的忠臣,他手下又有很多人担任中层军官,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司马懿和他的后继者肯定不能厚待许褚的后人,更不会让他配享曹操宗庙。
《三国演义》中的“虎痴”许褚,为何在曹操死后就销声匿迹了?
说起《三国演义》中的曹魏猛将,我们首先想到的必是典韦和许褚。这两人都是曹操的护卫,都曾救曹操于危难,无论在正史上还是演义中,两人的名气都非常之大。特别是经过演义的大力渲染,两人在后世都成为了勇猛无敌,忠心不二的代表。其中典韦早亡,实在有点可惜,不过许褚却是活到曹叡时期,直到公元227年才逝世,在曹操死后,足足活了7年之久。不过有意思的是自从曹操死后,貌似这许褚也随之消失匿迹了,那么在曹操死后的7年间,许褚究竟干嘛去了呢?为何演义中就此没了他的身影了呢?许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此吾樊哙也”曹操曾言许褚:“此吾樊哙也!”。说起许褚,他追随曹操比较早,自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便归附曹操,当时许褚因勇武而闻名乡里,被曹操引为宿卫,自此便开始了保卫曹操的生涯。最初有典韦为伴,自曹操征张绣后典韦战死,护卫曹操的大任便落到了许褚一人头上。曹操南征北战数十年来,许褚曾多次救曹操于危难。据《三国志许褚传》记载:
“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
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曾发生在曹操与马超对阵之时:
“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
时马超欲袭杀曹操,但因有许褚在一旁而不敢妄动。
后来曹操病逝,许褚闻之,竟痛哭到吐血,曹操能有如此忠心护卫之人,实乃人之大幸。那么曹操死后,许褚后来怎样了呢?
平淡余生我们知道曹操死于公元220年,而许褚是公元227年才逝世的,那么在这七年里,许褚究竟在干嘛呢?还是在干他的老本行,在曹操死后,许褚又开始负责曹丕的警卫工作了,不过曹丕作为守成之主,不像曹操一样经常外出征战,所以后来许褚也基本没有露面的机会了。据史料记载,曹丕称帝后,许褚被拜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余生算是过得比较平淡了,到曹叡上台后,许褚又被进封为牟乡侯,并赐其子一人为关内侯。
演义中的许褚为曹操而生,加之正史上的许褚在曹操死后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事迹,故在演义中,也随同曹操之死而销声匿迹了,而这样也更加突出了许褚“忠勇”的特点吧!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