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是权臣,不是奸臣,其正史形象并不奸,对皇室以及历史的贡献多于破坏 ,有点明朝张居正的感觉!
“子孟忠实,顾命是承。光辅幼帝,赞治太平。屹然如山,不震不侧。废昏立明,功着汉室”——孙承恩!
历史上的权臣,走的路并不是同一条,有些人选择辅佐主子,有些人选择篡位,霍光选择走第二条路,从历史上来看,这是相当正确的行为。至于说到具体的贡献,我们从他辅佐的这三个主子来说一下整个过程。
第1,汉昭帝 刘弗陵时期。
辅政的霍光,在朝堂上是权势最强悍的,因为主子非常地信任他,不过,当时的霍光并没有做皇帝的欲望,只是一心地辅佐主子。这个时期的霍光,对社会贡献是相当之大的,除了让当时的农业得以发展之外,也有了大赦天下的举措。对外的贡献也一样地出色,当时跟匈奴的关系这么地和谐,正是霍光的和亲之举发挥了作用。
第2,汉废帝刘贺时期。
因为这个新主子淫乱无道,所以当了20几天的皇帝之后,就被直接地废掉了。这是真相吗?答案:并不是。真相是霍光炮制出一场大戏,因为刘贺无视霍光在朝堂上的绝对权威,所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稳固自己的皇位,将霍光的权威削掉。当时的霍光自然不允许这个年轻人如此地干,于是,经过一番折腾,罗列了一堆罪名给了这个刘贺。
有一点是需要被指出来的,就是霍光并无意取代刘家天下,这也是他的底线。
第3, 汉宣帝刘询时期。
如果说汉昭帝刘弗陵时期是西汉稳定期的话,那么,汉宣帝刘询时期就是西汉的发展期。在朝堂上,虽说霍光一直扮演专权的角色,不过,从民生发展这一点来讲,霍光所施行的诸多政策,是非常靠谱的。刘氏皇室之所以没有快速地衰败,霍光的诸多贡献,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当然,霍氏家族对刘氏皇室的破坏,也应该被算上一笔的。至于一代权臣霍光算不算奸臣,从前面所说的这些来看,并不算。
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霍光,不是奸臣,绝对不是奸臣,是能臣,是中国历史第一位权臣。也是第一位被夷三族的权臣,但霍光本人却是善始善终,也是很以外的。也给后世权臣留下了一个例证,要么篡位,要么等死。而历史也正面临封建时代权臣也只有这两条出路。
霍光,生年不祥,霍光是一代名将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弟。麒麟阁十一权臣之首。汉武帝托孤辅政大臣,死后被汉宣帝族灭。霍光执掌西汉政权20余年。不是皇帝胜似皇帝。“伊霍”二字也成为权臣的代名词。西汉也首次出现权臣废立皇帝的事情,霍光的的废立皇帝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是他认为皇帝太混蛋。不符合皇帝的标准。当然为了他自己巩固权力的目的。
汉武帝死后。年仅8岁的少主刘弗陵登基。受遗命由霍光、上官桀、金日磾三位大臣辅政。但三位辅政大臣共同辅政不过几年,首先就是金日磾去世,剩下的两位辅臣就开始内斗了、始元六年,上官桀和燕王刘旦就开始预谋造反杀霍光了、他们假托燕王名义向汉昭帝刘弗陵上书诬陷霍光有不臣之心意图造反。但十几岁的刘弗陵显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他不相信霍光会造反。而且看破了官桀和燕王刘旦的诡计。陷害不成,官桀、上官桀就准备起兵造反,但被霍光识破被诛杀。霍光权倾朝野,也深得汉昭帝信任。
汉昭帝早死无子。霍光亲自选择了刘贺为帝, 但刘贺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划罢黜霍光,皇帝亲政,应该说霍光的眼光不错。但刘贺太着急了,已经执掌朝政数十家的霍光也而不是 当年的霍光了,权力的魔力使然疯狂,霍光废了刘贺。刘贺仅仅在位27天。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废立皇帝。之后霍光又选中了原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为皇帝。也就是汉宣帝。而此时霍光已经是四朝元老级了,他的年纪应该是六十左右。宣帝生于民间。面对霍光的确是如芒在背。战战兢兢。面对霍光,刘洵吸取了刘贺的教训,采取隐忍态度。霍光的老婆毒死许皇后(霍光以及霍光家族就 败在这个败家老娘们这手)刘洵忍了、霍光的女儿为皇后,刘洵忍了。但刘洵今天忍的越久,他日报复起来就会越狠。霍光历武帝,昭帝、宣帝三世,始终是辅政大臣。辅政的时候废一帝刘贺,立一帝刘询,杀皇子燕王刘旦、公主鄂邑长公主,辅政大臣上官桀。后世的权臣也未必有霍光这样的权力。关键是第一个权臣。
汉宣帝在慢慢地积蓄力量,但霍光却病死了。善终。这是霍光本人最大幸运。,他没有留下谋反的罪名和记录。,也没有留下不臣之心的说法。如果不死,我们很难想象霍光和汉宣帝的对决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汉宣帝对霍光再不满,也不会和死人较劲,霍光死后级别和萧何一样,也就是按照帝王级别的葬制。汉宣帝可以放过死人,但活人不行。公元前66年霍家谋反,其实也是汉宣帝故意纵容的结果。事情以后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但霍光始终没有被涉及到,汉宣帝设立麒麟阁,第一个就是霍光.但只称博陆侯霍氏。
应该说。霍光没有谋反的想法和行为,只是想当一辈子权臣,但如此行为皇帝肯定不干,帝王的权威和权力是不荣染指的,霍光是 不反,但你拥有造反的条件和能力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说,如果霍光不死。汉宣帝成事以后必杀霍光,而霍光必然自保,最大的自保方式就是自己当皇帝。霍光的下场也给后世权臣留下一个经验,当权臣,要么死,如后世的梁冀,南北朝付亮,檀道济,自己家败人亡。要么如曹操,司马懿篡位登基。这是后世每一个权臣都在考虑的问题。
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
霍光在历史上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但历史上很多学者在谈到霍光的时候,对他的评价都不高。比如,西汉严延年曾说霍光:“霍光擅废立,亡人臣礼,不道。”史学家班固在评价霍光时说:“霍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司马光也批评霍光:“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
历史上这样的评价非常多,以至于古人在说到他的时候,常常把他和另一个人伊尹放在一起,称为“伊霍”,用这个词来指代那些在朝廷中专权的人。这样一来,霍光与一个奸臣就没什么区别了。
但是,用这样一些贬义的提法来评价霍光,其实对霍光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为霍光实在是做出了巨大的功绩,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人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对汉家江山的巩固,对汉家江山能够一直延续四百年,都是有重大帮助的。
(霍光剧照)
霍光所做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至少有以下两方面。
一、巩固汉家天下。由于汉武帝晚年留恋皇位,害怕失去权力,在皇室内制造了两次大屠杀。第一次是认为自己的太子刘据在造自己的反,大动干戈,最后逼得刘据自杀,并因此杀掉不少皇室中人。第二次是因为听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也是因此疑神疑鬼,对监狱中的人,包括皇室人员进行了一番杀戮,最后差点把刘病已也杀掉。
汉武帝这样的杀戮,直接结果就是造成皇家势力大减,最后当他去世时,不得不立年幼,同时身体也不好的刘弗陵为皇帝。没过几年,刘弗陵又过早去世,同样面临着没有恰当的人选继承皇位的问题。
虽然说没有恰当的人选继承皇位,但是由于天子年幼,因此,稍微有一点资格的人都蠢蠢欲动,想要起来造反,夺取皇位。其中就发生了汉武帝的儿子刘旦、刘胥等人夺位事件,同时又有包括上官桀在内的很多人想把持朝政的事件。
最终是因为有霍光在,汉武帝后的皇位虽然动荡不已,却依然还是平稳过渡,没有酿成“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这样大的灾祸。
(汉武帝剧照)
二、创建昭宣中兴。汉武帝由于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再加上他晚年的昏庸乱政,造成国家的经济大衰退,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顿。说已经到了一种亡国的边缘,这个话丝毫不夸张。
是霍光在主政期间,调整了汉朝的对外政策,对匈奴不再一味地穷追猛打,减少了开疆拓土的大动干戈。同时延续“文景之治”时候的那种休养生息政策,给老百姓以安定,让他们有时机发展生产。正是因为他这样做,汉朝才重新走上正轨,最终创建了西汉的第二个盛世“昭宣中兴”。
既然霍光有这么大的功绩,为什么他还获得那么低的评价呢?
(汉宣帝和许平君)
霍光之所以获得很低的评价,我认为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专断朝政。
本来汉武帝在去世的时候,是安排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起辅佐汉昭帝。但是没过几年后,整个朝廷,就只剩下霍光一枝独大,其他辅政大臣,要么被熬死了,要么被霍光打压下去了。当然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是霍光要有意为之。上官桀等人被打压,也是因为他们先打压霍光,霍光自卫反击。但是,历史是看结果的。总之最后是霍光一枝独大,这一点,就不符合人臣谦逊忍让的作风。
二是废立皇帝。
刘贺是他立的,但是当了27天皇帝,又被他给废了。公正地说,刘贺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尽管他身上并没有霍光所总结的那么多缺点,但是,他一上台,就排斥异己,急于组建自己的小朝廷。这样做,显然是不利于国家的平稳过渡的。如果刘贺能像汉文帝那样,有章有法,而不是搞得那么急,那么,最终霍光也不会废了他。霍光废他,对于确保朝政的稳定,是有大贡献的。
但不管怎么说,大臣废立皇帝,在王朝社会,这是不允许的。后人看低霍光,主要是凭借这个事实。
三是亲属作乱。
霍光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她的妻子霍显害死了汉宣帝的妻子许平君,同时,霍家后代在朝中争权夺利。霍光作为一家之长,没能约束他们的行为,没有处置他们的错误。尽管说,这不是霍光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依然是难辞其咎的。
正是因为在王朝社会那样一种特殊的生态下,作为一个臣子的霍光,做了许多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因此,霍光在后世才获得较低的评价。
(参考资料:《汉书》)
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霍光 剧照)
霍光(?--前68年),字子孟。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的父亲。
这个满身光环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怎么会是奸臣呢?
自古以来,霍光都是封建官吏的榜样,不管霍光做了什么,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深入人心的《三国演义》,也将霍光与伊尹并列,称“有伊尹、霍光之志则可,无伊尹、霍光之志则为篡。”
历史社会给了霍光这么好的评价,今天题主为什么会问“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上的霍光到底是不是奸臣?山野老人从《汉书》中先为各位读者列举三件小事,让大家判断:
一,霍光要皇帝玉玺。
霍光辅政不久,宫廷里夜晚闹鬼。
第二天,霍光找来保管皇帝玉玺的郎官,对他说:“你把皇帝玉玺交给我!”
这个郎官举着宝剑说:“我的头颅可以砍下来交给你,但是皇帝玉玺不能交给你!”
霍光第二天对昭帝说:“这个郎官很忠诚,应该受到奖励。”
于是昭帝给这个郎官升级了。
二,罢黜昌邑王刘贺。
昭帝驾崩,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
27天后,霍光就要罢黜昌邑王刘贺。
霍光罢黜昌邑王刘贺的理由是昌邑王刘贺淫乱。
为了罢黜昌邑王刘贺,霍光首先找到张安世,与张安世商议罢黜昌邑王刘贺。
张安世时任右将军光禄勋,手里有军权。
张安世的右将军光禄勋,是霍光建议昭帝任命的。
霍光接着又找到田延年,田延年是一位不怕死的壮士出身,后任大司农。
田延年是霍光多年的老部下,霍光让田延年去找丞相杨敞。
杨敞也曾是霍光的部下,由霍光的建议,被昭帝任命为丞相。
杨敞见到田延年,知道了田延年的来意,吓得浑身冒虚汗。
田延年对杨敞说:“大司马要罢黜昌邑王刘贺,到时丞相投赞成票。”
杨敞不敢承应,杨敞老婆说:“你要是不答应他们,你的小命就完蛋了。”
杨敞为了活命,答应同意罢黜昌邑王刘贺。
三,为自己老婆掩盖罪行。
霍光的老婆霍显为了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送进皇宫做宣帝的皇后,趁宣帝许皇后分娩之机,指使宫廷御医害死了宣帝的许皇后,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做了宣帝的皇后。
不久,东窗事发。
霍显无法隐瞒,只好对霍光说出了实情。
霍光处死了那个害死宣帝许皇后的御医,并下令说:“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再生枝节!”
(霍光 剧照)
还可以列举一些,不过,山野老人以为有这三件事情就足够各位读者评判了!
不知各位读者知道了这三件事情有什么想法,在山野老人看来,这三件事情暴露了霍光的阴险狡诈。
第一件事情暴露了霍光的奸。
霍光有什么权力掌握皇帝玉玺呢?
皇帝玉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霍光要保管皇帝玉玺,其野心就是篡权。
霍光看到保管玉玺的郎官态度坚决,连忙转向,建议昭帝对保管玉玺的官员晋升。
如此霍光既赢得了好名声,又掩盖了自己的罪恶!
第二件事情暴露了霍光的阴。
霍光想罢黜昌邑王刘贺,自己又不出面。
霍光的如意算盘是一旦阴谋暴露,责任由别人担着。
事情成功,功劳是自己的!
第三件事情暴露了霍光的诡。
事情暴露了,霍光利用自己的权力,将事情抹得一干二净。
最后补充一件与此关系大的事情。
霍光辅政名声很大,投奔霍光的社会精英络绎不绝。
人多了,霍光很谨慎。
每一个投奔霍光的人,都会被霍光身边的官员搜身。
最后脱得一丝不挂,由霍光身边的两名官员架着送到霍光面前考察。
萧何的七世孙萧望之受不了这种侮辱,拒绝与霍光见面,结果,萧望之坐了三年冷板凳。
直到霍光去世,萧望之才有机会接触宣帝。
霍光为什么担心别人会行刺他呢?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静!
也许霍光知道自己亏心事做多了,不得不防!
史书上将霍光的这些事情写得很清楚,为什么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将霍光视为忠臣良将呢?
(汉宣帝 剧照)
最不可理解的是汉宣帝明明知道霍光的所作所为,最后为什么还要将霍光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呢?
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
霍光之祸在于家教不严,致使家人乱政,从毫无底线的女儿,到骄横跋扈的妻子,无一不是属于一个典型的家庭式腐败,由人乱而至国祸,不能不说是霍光在治理国家维护政权以外的一大败笔!
霍光一个女儿,估计从小就没有教育好,一定是如那个网络上不知好歹,缺乏良知的许可馨一样没有下限,依仗有些家庭背景而为所欲为。
不过她的身份可比许可馨大多了,也因此比许可馨来的更没有下限。
霍光于公元前87年,受汉武帝临终嘱托拜为大司马大将军,军政大权在手,又是汉武帝授命的顾命大臣,对汉室忠心耿耿,先是扶持年仅8岁的昭帝。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子。
霍光又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即位,不过这刘贺无德无能,荒淫无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霍光就把他废了。
可见霍光的权势多大!能轻易废黜一个皇帝,而这么大的权力,如果不管好自己的家人,那是很麻烦的。
这一年的七月,霍光从民间迎立了汉武帝的曾孙刘询。
刘询本是汉室刘氏一脉的正根,他的复位不得不说,这是天理昭昭,因果轮回。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汉宣帝刘询的家世。
巫蛊遗祸公元前91年,爆发了著名的巫蛊之祸。汉武帝怀疑有人以巫术诅咒他,这也是汉武帝执政生涯的一大污点。
汉武帝虽然文治武功赫赫,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喜欢“黄道神老”之术,他一生的心血几乎都用在这上面。
其实,汉武帝之所以能成“千古一帝”,基本是靠他父辈和祖辈的“文景之治”挣下的家底才能使他有本钱征战四野,治理天下。这如同后世清朝的乾隆一样,要不是他爹雍正励精图治,过日子,收租子,哪里够他这样的“败家子”瞎折腾的。汉武帝也是这样。
老朽昏庸的汉武帝,因为身体不适,就以为有人用“妖术”害他,于是派自己的宠臣江充去查办此案。
江充与太子早有过节,一直担心太子继位会报复他,这一下有了机会,于是趁机构陷太子。
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被武帝镇压,而因为此事,皇后卫子夫和太子相继自杀,巫蛊之祸由此而成。太子一家被关入大狱。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此时迷信异常的武帝还不忘清除害自己的每个人。
有巫师望气说长安监狱有天子之气,有天子之气就对了,因为此时后来成为汉宣帝的刘询,也就是自杀而死的太子之孙正在狱中。
昏聩的汉武帝于是派使者去把所有的犯人不论罪行轻重一律杀掉。
当使者带人抵达监狱时,却进不了门,为什么呢?因为有人不让进。谁?这么横!丙吉。
丙吉紧关大门,拒绝使者进入,并说道:“皇曾孙在此!常人无辜被杀都不行,何况是皇上的亲曾孙!”就这样一直坚守到天亮也不让使者进。
使者只好回去报告。汉武帝此时又清醒了点,说:“这也许是天意吧!”于是大赦天下。
丙吉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可以说正是他的维护天理,才使得以后的刘询再一次把西汉带入辉煌。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往往在历史紧要关头,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有那么几个人物秉承天理,坚守正道,以大无畏精神守住中国文化的筋骨、根脉。使大道得以传承,使正义得以弘扬。
为丙吉点赞👍
毒杀皇后的霍光之女不久之后,巫蛊之案平反。刘询被送回祖母家抚养。成年后虽重返宗室户籍,但不被重视,因此一直在民间游荡,乃至娶妻生子。
而随着刘询的继位,霍光把又把女儿嫁给了刘询,刘询对这个扶持自己上位的霍光也是心存感激的,毕竟是霍光让他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所以欣然接受。可接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患难之交不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询对育有一子的妻子许平很是恩爱,许平温良贤淑,恭谨礼让。
而霍家女儿从小在家撒泼、耍横、敲饭碗娇惯坏了,来到皇家处处想占高帽,见上面有一个皇后压着自己,那种霸王心态接受不了了。就像是许可馨之流自以为是的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平民,她有我家世显赫吗?她有我爹的权势和人脉吗!
女儿如此,其实源于有一个毫不说理的母亲,也就是霍光的老婆。
霍光的老婆不知道出自于那一家族,只知道名字叫显,故随夫姓叫霍显。
许皇后已经有一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刘奭。而此时许皇后又身怀有孕。而霍显很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却一直没有机会。
恰恰许皇后分娩时患病,霍显便指使宫中女医淳于衍,趁机下毒毒杀许皇后,连同肚子里的孩子。
毒死皇后,这也太夸张了吧!可就有人偏偏这么做了。
许皇后的死,让汉宣帝大为光火,并追查医生的责任,女医淳于衍下狱受审,眼看这么简单直接的真相就要呼之欲出。
霍显赶紧把实情告诉了霍光,并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就让查案的官员不要再拷问了!”
霍光听完老婆霍显的陈述之后,惊愕万分,沉思良久。不久,霍光上书汉宣帝,放弃对女医淳于衍的追查拷问。其实汉宣帝已经知道真相了。
汉宣帝一生挚爱许皇后,可此时面对大权在握的权臣霍光,他选择了默然忍辱。
汉宣帝一生坎坷,自幼就在狱中度过,少年时代在已经没有位置的奶奶家生活,后生活于民间,这些经历磨砺出了他冷静智慧的性格。
此刻的他展示了一位盛世明君的智慧--在许皇后死后,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把爱与恨深深埋在心底。
而霍光这位夫人,她的疯狂还完全没有结束。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
霍光去世的第二年,汉宣帝立刘奭为太子,并封许皇后的父亲为侯。
心狠手辣的霍显竟然气恼不过,说“刘奭是汉宣帝在民间所生,怎么能当太子?如过霍皇后将来生子,难道只能做藩王吗?”
于是又如法炮制,教唆女儿、皇后霍成君毒死太子刘奭。
霍成君几次召刘奭并赐予食物,无奈刘奭的随从经常先试吃饭菜验毒,霍成君始终无法得逞。
如此下作,禽兽不如。最重要的是“苍天不容”。
霍显曾经做了一个这样的梦,梦见死去的霍光对她说:“你知道要抓我们的孩子了吗?马上就要抓了!”
当时,霍家门庭老鼠大摇大摆遍地横行,猫头鹰在树上喊叫,连大门也突然坏塌--如果连托梦和预警都毫不警醒的话,那只能说他们咎由自取了。
公元前66年,霍显毒杀许皇后之事败露。霍显与儿子霍禹、霍去病的孙子霍云、霍山(皆有霍光过继)、以及各路女婿私欲膨胀,竟然集体谋反,结果还未行动就败露,被汉宣帝全部诛杀!同年,霍成君被废。
功盖天下,霍光保刘家江山十九年是事实。可以一己之私,包庇家人而覆灭霍家也是事实。
那么,回到题目,怎样给霍光定位呢?
有功有过,忠奸参半,从整个过程来说最后定位于“奸臣”也不为过,他操纵国政,纵容家人干扰朝廷,把国家作为私有,既然能做出毒杀皇后这样的事情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那么文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丙吉怎么样了呢?
刘询在18岁的时候,在丙吉的推荐下,被霍光迎立为帝。对于曾经保护、推荐之功,丙吉绝口不提。
公元前67年汉宣帝册立太子,丙吉任太子太傅,几个月后,升迁为御史大夫。
直到有一天,一个曾经在狱中抚养过刘询的婢女忍不住想讨要封赏,托人上书把这段历史告诉了宣帝刘询,这段埋藏了25年的秘密才揭开真相。
汉宣帝大为感动,并对丙吉这种不居功的德行深为赞叹,立即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几年后丙吉任丞相。
不但如此,丙吉的后人一直显贵于整个西汉。丙吉以一念之善,阴骘于自己的后世子孙;而霍光因为自己当初女儿毒杀皇后,知而不报的心念,殃及整个子孙。
善恶两种心行,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来。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个世间真的是一个因果的世界!
历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吗?
在我看来,霍光是汉武帝手下的忠臣,汉昭帝手下的能臣,汉宣帝时的权臣,但其从来没有做过奸臣和反臣。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每个人的能力、见识、所处的时代以及所侍奉的君主有很大的关系。
汉武帝手下的重臣、忠臣霍光做为汉武帝托孤的重臣之一,其忠心被汉武帝所认同。作为霍去病的堂弟,霍光一直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和赏识,尽管汉武帝经过戾太子事件和巫蛊之祸,对卫氏家族进行了清洗,霍氏一门也受到株连,但这并不影响汉武帝重用霍光其人。为了辅佐幼子刘弗陵,汉武帝选择了几个托孤重臣,其中之一就是霍光。他们之间权力相当,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合作,汉武帝并不想让他们任何一个人权倾朝野、一家独大。那样对年幼的刘弗陵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后续事态的发展印证了汉武帝刘彻的预见,除了金日磾和霍光之外,其他几个托孤重臣由于权力的欲望的膨胀,联合起来形成朋党,妄图通过陷害霍光达到他们独揽大权的目的。
汉昭帝手下的能臣、贤臣汉昭帝刘弗陵并不是平庸之辈,尽管年纪幼小但面对奸臣的构陷,他并不为之所动。他坚信霍光是忠臣能臣,并一定会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因此,刘弗陵多次公开场合中表示信任和支持霍光,这为霍光赢得了人心和支持。经过一番血雨腥风,霍光终于战胜了自己的两个竞争对手,将桑弘羊、上官桀诛杀,做到了大权独、权倾朝野。
大权独揽,权臣本色汉昭帝刘弗陵死后,在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上,霍光显示出了其权臣本色。最初选择了海昏侯刘贺继承大位,但刘贺继位后不久,便被霍光编织了一千多个罪名,通过皇太后颁下懿旨将其废黜。在我看来,刘贺不是犯下的过错太多,他最大的过错只有一个,就是得罪了权臣霍光。刘贺急于抢班夺权,却不知道天下并不在他这个皇帝的掌握之中,而在霍光的掌握之中。就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刘贺才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海昏侯。
韬光养晦的刘病已,不做奸臣的霍光汉宣帝刘病已继位之后,霍光仍然大权独揽,但刘病已采取了韬光养晦,不争不变的态度。就算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被霍氏毒杀,他依然表现的不卑不亢。霍光死后,霍氏家族才被汉宣帝连根拔起,汉宣帝刘病已才真正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因此在霍光的头衔上有忠臣、重臣、能臣、贤臣、权臣,但却没有奸臣这一说法。霍光的地位是靠自己的能力和皇帝的信任得来的,不是靠阿谀奉承谄媚得到的,因此,他不是奸臣。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