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有奖活动!拿破仑再意气风发,也没料到60万大军“冰败”俄罗斯,元军所向无敌,却也没有敌过日本海的狂风…世界战争史上究竟有多少意想不到的“bug”和神操作?或许是破釜沉舟的项羽、或许是骑象翻山的汉尼拔,亦或是扭转乾坤的诺曼底登陆,还是一直在搞笑的意大利军?欢迎添加话题#世界战场神操作# 发布微头条,聊聊世界战争史上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人和事! 优质内容还可以获得丰厚奖励! 活动时间:即日起-2019年3月31日 参与方式:回答带有本段描述的问题,聊聊世界战争史上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人和事,则参与成功!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1000元奖金 二等奖4名:500 元奖金 三等奖10名:300 元奖金 最火操作奖1名:300元奖金 最赞操作奖1名:300元奖金 最热操作奖1名: 300元奖金 最意想不到脑洞奖1名:300 元奖金 注意事项: 1、参评内容须为原创; 2、内容充实、语句通顺、行文流畅; 3、与战争有关,非史料堆砌或盘点,可读性强; 4、综合发文量、阅读量、互动量(包括点赞、评论)等数据考量; 5、最火操作奖、最赞操作奖和最热操作奖分别参考阅读量、点赞量和评论量; 6、最意想不到脑洞奖:奖励给最意向不到的观点,不限题材。

“以少胜多”,首推吴起啊!

战国初期,秦惠公携春秋四大国余威,挥军五十万伐魏!魏将吴起以五万新兵,外加三千骑兵,五百战车,大败秦军!这几乎是一比十的力量对比啊,秦惠公直接被打得怀疑人生了好吗?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放行矣。”起对曰:“…君试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吴子》!

而经此一战,魏国的战国首霸地位初显,一代战神吴起威震天下,而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职业化军队——魏武卒,也开始初露峥嵘! 吴起率领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当然我最服的还是项羽!

我们都知道,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一举歼灭秦军主力,威震天下,秦朝也因此而亡!但事实上,这还不算项羽最厉害的一战。项羽统兵生涯中最经典的一战,当属彭城之战!

话说当年秦朝灭亡,诸侯罢兵,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刘邦受封汉王,入汉中!

后不服!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重返关中,还定三秦!

后趁项羽攻齐之际,携众诸侯,起兵伐楚,东出三秦与楚争天下,楚汉之争自此而始。

时值项羽攻齐,首尾不能相顾!刘邦一路上高歌猛进,众诸侯皆奉其马首是瞻。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刘邦的诸侯联军便攻下了楚都彭城!

此时的刘邦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好不风光!

而项羽闻国都被破,大怒,急率三万轻骑回援,意欲夺回国都。但这在当时许多人看来,完全就是天方夜谭。因为项羽面对的是足足有56万之众的诸侯联军,敌我力量对比达到了大约19比1。且项羽楚地已尽失,三万孤军远离战场,长徒奔波。面对以逸待劳且十数倍于己的诸侯联军,就算项羽有万夫莫敌之勇,也难取胜。

可是,项羽开了挂,刘邦失了智,项羽在硬是以3万之师击溃刘邦诸侯56万之众,杀了二十多万诸侯联军,而且仅仅用了半日。

用楚云飞的话说,就是二十多万头猪,摆在摆在那里让你杀你也杀不完啊!

至于刘邦,则是被直接打蒙了,心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逃!结果他是逃掉了,可他的老父和妻子都被俘虏,一儿一女都恨不得丢他们下车,实在是狼狈到了极致。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觳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史记·项羽本纪》

以少胜多,项羽此战堪称神话!

当然,除此之外,历史还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比如,三国时代,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破袁绍十万,一举奠定北方霸主地位!赤壁之战,孙吴联军以五万之众,火烧赤壁,一举歼灭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三分天下之势既成!

东晋十六国时期,淝水之战,谢氏叔侄率领八万北府军,大破前秦天王苻坚百万大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皆出于此!

当然,最为夸张的还是岳飞他老人家了,朱仙镇,他以五百背嵬军,击破金国十万大军!

200比1的敌我力量对比。这也太神了吧!说实话,对此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要知道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五百人闯进去,估计连个水花都溅不出来。

当然,这不影响我对民族大英雄岳元帅的崇敬之情!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在古代战场上,出现过一些经典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案例,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中,统帅的指挥艺术也发挥到了极致,在古代战争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

巨鹿之战

秦末大起义中,项羽以数万楚军,与秦将章邯所部,王离所部,共计四十万秦军主力,于巨鹿进展开决战。项羽面临各路诸侯避战不前的状况下,破釜沉舟,主动发动攻击,从而带动诸侯军全歼王离部,最终迫使章邯所部二十万秦军缴械投降。经此一战,秦国主力不对损失殆尽,已无力再与起义军抗衡。

彭城之战

楚汉战争中,刘邦夺取关中之地后,借项羽诛杀楚王的名义,发动诸侯联军60万众,讨伐项羽于彭城。项羽当时在山东平叛田氏叛乱,于是调转兵锋,回师彭城,半日之内以3万精锐击溃诸侯联军,刘邦主力亦被全歼,迫使刘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

官渡之战

三国时期,建安五年,曹操以三倍之差的兵力劣势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在军粮消耗殆尽的危急时刻,袁绍谋士许攸叛变,并透露乌巢粮仓机密,曹操果断奇袭乌巢,斩杀大奖淳于琼,迫使张颌、高览投诚,袁军士气大落,被曹操趁势击败,从而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三国时期,建安十三年,曹操接受刘琮投降后得取荆州,以十七万众进犯东吴,屯兵乌林,与周瑜对峙于赤壁。周瑜以黄盖之计策,发动火攻,以不到四万军队大破曹军,曹操狼狈北逃,孙权、刘备将荆州瓜分,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前秦南犯东晋,与东晋交战于淝水。战争分为淮南之战和肥水之战两个阶段,其中肥水之战中,前秦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而东晋总兵力约8万。前秦并未把握住绝对优势,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导致前秦因此衰败而亡国,少数民族脱离前秦,分裂为多个政权。而后东晋则趁机北伐,领土扩张至黄河,赢得了十数年的安定局面。

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对陇西地方割据军阀薛举、薛仁杲进行攻击,此役李世民以3500名军士,一举击败薛仁杲的10万守军,夺得陇西,解除了李唐后顾之忧。

护步达岗之战

金收国元年,完颜阿骨打以两万军追击溃败的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辽军号称七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七万,但完颜阿骨打以两万大胜十七万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并且在此战中,阿骨打歼灭了辽军数万之众,给辽造成沉重打击。

鄱阳湖之战

元朝末年,朱元璋以20万军和陈友谅60万水陆大军战于鄱阳湖。此战中,朱文正、蓝玉死守洪都,陈友谅陆军受挫,朱元璋乘机分兵据守鄱阳湖口,断陈友谅退路,集中兵力,以火攻歼灭陈友谅主力,在陈友谅突围之际,朱元璋水陆并进,截击并歼灭了陈友谅大军,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萨尔浒之战

1619年,明朝以四路大军共计十二万众,围攻后金,努尔哈赤在萨尔浒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各路明军,在5天之内打掉三路,歼灭5万人,致使明军围攻计划落败,此战也成为明金交战的一个转折点。

我国古代史上还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案例,这些战争的成功与统帅的指挥艺术和战士的英勇无畏是分不开的,在危急存亡之秋,总有一些名将会站在历史的前沿,书写一段战争传奇。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范例。

东汉未年,群雄割剧,称霸河北的袁绍,出身三公世家,坐拥冀州、青州、并州,打败公孙瓒后吞并幽州,就连刘备最早也曾归于袁绍之麾下,可见当时袁绍的名声和势力范围之大。袁绍拥有十一万精兵良将,完全可以傲视群雄,而根本没把曹操放在眼里。

而雄心大志的曹操岂是等闲之辈。刺董卓、杀陈宫、枭首吕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代枭雄!曹操的野心就是敢动一动袁绍的的奶酪!袁绍眼瞅着曹操 的势力逐渐强大,将来必和自己一争高下,岂容曹操在自己的地盘做大做强。官渡之战随之爆发。

官渡,并非昆明的官渡区,今天的河南中牟县东北,就是当年官渡之战的古战场。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一代枭雄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摆开战场,只有两万兵马的曹操与十一万军队的袁绍开战。

本来应该全胜的袁绍结果大败。其实袁绍手下不凡谋士与良将,文有谋士田丰、许攸,武有名将张郃、文丑、颜良。按说拥有十一万精兵的袁绍,对付曹操的屈屈二万兵力,杀鸡用了宰牛刀。结果是出人意料的惨败。

究其原因,袁绍刚愎自用,没有了团队精神,听不进良言良策。谋士许攸曾建议袁绍断其曹操出兵乌巢的粮草,结果袁绍自视高傲,不于釆纳;谋士田丰也曾在战前献计进言,袁绍非但不听,反而听信逢纪的谗言把田丰给杀害了。袁绍与人们的离心离德,至使其身边的谋士许攸,大将张郃,投奔了曹操,为这次战役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许攸为其出谋划策,而张郃成了曹操手下有名的战将。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和粮草,正是曹操听了许攸的建议。曹操如鱼得水,一举打败了袁绍。公元202年,即建安七年,袁绍终因兵败忧郁而死。官渡战役曹操的出奇制胜,为后来征服乌桓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说起中国古代以少胜多战役,不得不提历史上十大军事奇迹之一“洪都守卫战”。 洪都保卫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

1364年陈友谅乘朱元璋北上救援安丰,大本营兵力空虚,举全国之兵60万围攻洪都,朱元璋命朱文正为守将坚守2月挫败陈军锐气,不料朱文正超额完成任务,60万围城,坚守85日,大家想象看这是什么规模的围城战?

守将朱文正按朱元璋坚壁挫锐的计谋,顽强坚守,抗击陈友谅军。当时,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守军且战且筑,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伤亡都很惨重。但朱文正发挥卓越的指挥才华,沉着应战,大量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为朱元璋进行反攻赢得了时间。最终以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战役结束。

“洪都保卫战”堪称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守城战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它决定了朱元璋的霸王事业,改变了元末明初整个局势!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古代战场上兵力占有优势的一方,不出意外的话通常会获得胜利,然而事实却常常出人意料。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些战役的成败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讨伐商朝的关键战役,这场战役因发生于牧野(今河南新乡)而得名。战役中,周武王组成的联军人数为4.5万人,而商朝军队多达17万(也有说70万)。在兵力如此悬殊的差异下,周武王率先发动进攻,将商朝军队中由奴隶和战俘组成的前军阵型冲乱,进而全军崩溃,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周朝自此取代商朝,开始了前后长达近800年的统治。牧野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先发制人的著名战役,它充分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告诫强者不可恃强凌弱,为非作歹,同时也提醒弱者无需恐惧敌人的强大,只要站在正义的一方,激励起同仇敌忾的勇气,则将看到胜利的曙光。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决定秦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项羽凭借此战奠定了西楚霸王的地位。公元前208年,项羽率领5万人马对阵秦将章邯、王离所率领的40万大军,双方在巨鹿(今河北平乡)展开交战。项羽率将士渡过漳水后,将渡舟尽数凿沉,背水而战;又将煮饭的锅全部砸烂,以示有去无回,决一死战的决心,这也是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两军交战时,项羽率先发起进攻,带动各路诸侯发动进攻,历经九战九捷,歼灭秦军十余万,坑杀二十万,秦朝自此名存实亡,最终宣告灭亡。项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万丈豪气,令人钦佩不已,无愧霸王之名。

昆阳之战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王莽推行一系列不符合当时情势的改革措施,使得举国上下,民怨沸腾,起义浪潮遍布各地。西汉宗室后裔刘演、刘秀兄弟也加入到起义军队伍中,于公元23年建立了更始政权,刘演受封大司徒,刘秀受封太常偏将军。

王莽闻讯派王邑、王寻率领42万大军前往征剿,却被不足2万人马的更始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杀得大败而逃。在这场战役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大放异彩,亲率千余人上阵搏杀,如入无人之境,阵斩新军统帅王寻。此战过后,王莽再无力量抵挡起义军的步伐,最终被起义军杀死,新朝灭亡。此后,刘秀一路征战,建立东汉,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史称光武帝。

鄱阳湖水战

鄱阳湖水战是元朝末年,以朱元璋为首的起义军和陈友谅建立的陈汉政权展开的一场殊死较量。陈友谅是元末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支,他企图击败朱元璋,统一江南各地。1363年,陈友谅派出60万大军攻击朱元璋占据的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率20万大军前往救援。两支大军在鄱阳湖康郎山相遇,陈友谅竟然使出曾经让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大亏的铁索连船布阵法。朱元璋审时度势,采用火船破敌,一举歼灭60万大军,陈友谅被乱箭射杀。朱元璋趁势击败盘踞苏州的张士诚和占据宁波的方国珍,统一江南。1367年,朱元璋拜徐达、常玉春为大将军,派25万大军誓师北伐,将元朝皇帝赶出大都,建立了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明朝。

萨尔浒之战

明朝万历年间,辽东的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各部落,建立后金,称天命汗。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誓师反清。明朝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会合朝鲜援军和海西女真组建了一支11万兵马的征剿大军,兵分四路剿灭后金。极富军事谋略的努尔哈赤采用“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原则,集中兵力先后击败三路明军,斩杀5万余人。从此,明朝对后金被迫采取守势,放弃辽东大片领土,清朝应运而生。随后明朝更陷入内地流寇作乱,外有强敌压境的两头作战之险境,最终宣告灭亡。

综上所述,以少胜多的战役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通常发生于朝代交替之际,一方是冉冉升起的红日,另一方则徐徐落下的夕阳。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新组建的军队中一旦出现智勇双全之人,审时度势,巧妙应对;并身先士卒,发起进攻的话,很可能将形成摧枯拉朽的效应,一举而战胜表面强大无比的老旧军队。还有一点,就是选将非常重要,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昆阳之战中的王邑、王寻,萨尔浒之战中的杨缟等都是无能之辈。选将如此,焉能不败!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钜鹿之战

井陉之战

昆阳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萨尔浒之战

都是古代历史上极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