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抗蒙古英雄孟珙为什么少有人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东京汴梁,徽、钦二帝被掳,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沦为阶下囚。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所以对于金朝,宋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当年岳飞穷尽一生之志,北伐抗金,为的就是报仇雪恨,只可惜奸人当道,受莫须有之冤,怒发冲冠,含恨而终!

孟珙,字璞玉,号无庵居士,湖北人。其出身于将门世家,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为岳飞部将。其父孟宗政也是一员抗金虎将!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早在年少时候,孟珙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抗击金朝,战场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公元1217年,在蒙古人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的金朝开始了最后的作死,居然敢不顾两线作战的危险,发动了侵宋战争。南宋王朝就是在这样一个被动的情况下,踏上了复仇之路!

孟珙父子就是在这场持续七年的战乱中成为南宋抗金的主要将领。父子两先后取得了襄阳之战、枣阳之战的胜利,纷纷收复失地。孟宗政去世后,孟珙又接过重担,继续与金军作战。

公元1233年,南宋王朝与蒙古人正式联合,开始灭金之战!孟珙奉命领兵2万、运粮30万石踏上了灭金的征程。

对于南宋来说,此战不仅仅是要复仇,更是要展现军威,使蒙古人心有余悸,不再重蹈当年连金灭辽的覆辙!

于是孟珙一路高歌猛进,多次撕破金军的防线,威名远镇。成吉思汗的族孙、蒙古大将塔察儿听说孟珙的名号后,邀请他打猎、喝酒,两人还结拜为兄弟。这是强者才能拥有的待遇!

最终,金朝覆灭,孟珙一雪百年国耻,是为国家之英雄!

宋理宗表扬他:“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金,功绩昭著。”

而当皇帝问道应对灭金后虎视眈眈的蒙古人之时,孟珙答道:“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

公元1235年,蒙古人终于安奈不住,举兵分三路南下,开启灭宋之战,史称宋蒙战争。

在最为重要的京湖战场,蒙古人攻势最猛,连破襄阳、随州、郢州及荆门军、枣阳军、德安府,南宋的整条京湖防线千疮百孔。

很快,蒙古大军便兵临长江,目标湖北荆州!此地战略位置很重要,蒙古军如果攻占这里,既可以西攻川蜀,又可以沿江东进,还可以南下湖湘,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朝廷急忙令孟珙率军救援,孟珙幸不辱命,以劣势兵力,大破蒙古军,成功守住荆州!

1237年,孟珙守黄州,蒙古军数月不克,死伤“十之七八”,不得以退兵。南宋王朝的被动形势开始扭转。

1238年,宋军在荆襄战场展开了反攻。孟珙成功收复襄樊,获取了中路战场的主动权。待中路战局稍缓,孟珙又率军转战四川,成功救援夔州。

能够打败强大的蒙古铁骑并通过反攻收复失地,简直就是奇迹。所以,后来的军事学家称孟珙为“机动防御大师”。

公元1240年,宋理宗授45岁的孟珙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并且承担了建立四川防御体系的重任。与此同时,建节也标志着孟珙凭借杰出的战功获得了宋廷的高度认可,继岳飞、毕再遇后成为了南宋第三位旗帜性大将。

公元1246年,由于积劳成疾,孟珙病逝,时年51岁。讣告传到杭州,宋理宗十分震惊,下诏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特赠少师。其后累赠至太师、吉国公,谥号“忠襄”。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珙的整治下,四川防御体系焕然一新,固若金汤,在抗击蒙古进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纵观孟珙一生,他作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将后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卫南宋政权、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军战火荼毒的宏伟事业中。无论战功还是品德上,都堪称英雄。

所以,这样的人应该值得我们铭记!

灭金抗蒙古英雄孟珙为什么少有人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呢?

灭金抗蒙古英雄孟珙为什么少有人知?

抗金英雄,抗清英雄,抗各个朝代英雄都不是民族英雄。抵抗倭寇,抗法,抗八国联军,抗美英雄,抗日英雄,这些算民族英雄,民族英雄世代颂扬,且有放大的可能。两万五长征薛岳追了红军两万,后来一次击毙十万日军,他也是民族英雄。山东宋江打了东北大辽,揍了南方方腊,他也不算英雄。直奉大战,张学良硬钢吴佩孚,东北人杀多少河北人,他们都不是英雄。西北军砍死几百鬼子,他们就是英雄。中国人打中国人,也就近代有英雄光环。太平天国,都没有义和团评价高。而且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光环,还在掉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