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为何被废?他不堪造就吗?
谢谢邀请,大家好,我是白话历史君!
我们都知道,隋朝历史第二个皇帝是隋炀帝杨广。但杨广这个皇帝之位,是从他哥,杨勇那里夺来的。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接着是杨俊、杨秀和杨谅。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皇帝建立隋朝后,立杨勇为太子,封杨广为晋王。
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下去,杨勇才是继承者,还轮不到杨广。但杨勇最后却被废了,杨广坐上了太子之位。这才有了后来的隋炀帝。
说来可悲,太子杨勇是在开皇二十年被废的,也就是说他的太子已经当了近二十年,他的父亲也是天底下最仁慈的明主,而废掉杨勇太子之位四年后,隋文帝就死了。
那么这种时候,为何他仍然要步前人后尘,成为废太子。
首先说说杨勇其人,史书说他容貌俊美,生性好学,善于词赋之道,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他的朋友包括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都是当时的文人。而且他作为太子,杨坚也非常信任他,军国政事等皆令杨勇参与决断。
但杨勇缺点也不少,狂妄自大,生活奢靡。这也可以理解,文人好风流嘛!但他老爸和老娘偏偏和他不一样,都是非常有德行,而且崇尚节俭。
所以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儿子的生活作风非常不满!
杨勇曾经文饰一件蜀铠,隋文帝担心他染上奢侈的恶习,特地告诫一番。隋文帝给了他一把破旧的饰刀,还有一盒腌菜。皇帝送东西用意很明显,让你好好做人,记得从前的事,也得体谅下朕的良苦用心,全天下的人都在节省,你却大吃大喝,华衣美服的,你是太子这不合适啊。
独孤皇后虽是太子亲妈,但她对太子的生活作风很不三感冒,尤其是他的好色问题,皇后深恶痛绝。杨勇的正妻元妃因不得宠爱,气出了心病,没两天就死了。独孤皇后给气的不行。
当然,毕竟嫡长子,杨勇如果不乱来,那也没啥。等着隋文帝死了,杨勇便是皇帝,也没人能和他争。
但杨勇偏偏不懂事儿!
一年冬至,百官以皇帝之礼朝贺太子杨勇,杨勇欣然接受。这可让他爹不开心了,我这还没死呢,你就想当皇帝了?
于是隋文帝认为杨勇违反礼制,便下令臣下不得再以朝见礼去见杨勇,并且对杨勇的宠爱也日益消减,反而增加怀疑之心。
当然,杨勇到此还是有一线生机,只要没人和他抢太子之位便是了!
但他弟弟杨广偏偏一直都惦记着着太子之位。咱们都知道,杨广也好色,但他在当皇帝之前从来不表现出来,独宠萧妃一人。与杨勇形成了鲜明的的对比。独孤皇后因此而喜欢杨广多于杨勇。
除此之外,杨广也奢侈,但同样,在杨坚和皇后面前,他表现得非常节俭。
而且杨广除了努力挣表现以外,还处处阴他哥,他伙同杨素,收买了东宫仆从。杨勇因一句抱怨而被污蔑造反,含冤被废!
所以,太子有了新的人选!
结果四年后,杨广原形毕现,隋文帝临死前拍着床骂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
纵观杨勇其人,其实并不差,只是性格率直了一些!或许隋朝在他手里,还不至于亡国!
喜欢麻烦点个关注!
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为何被废?他不堪造就吗?
隋开皇二十年,隋文帝废掉了开皇元年封为太子的杨勇,后立次子杨广为太子,自诩为明君的隋文帝为何要如此决绝的破坏“立嫡以长”、“次不当立”的传统?难道真的是杨勇不堪造就,必须要废之而后快吗?
按照当时隋文帝下达的废太子诏中,所列理由大致有二:一是杨勇奢侈腐化,第二是他亲近小人,委任奸佞。在废掉太子贬为庶人的同时,隋文帝又将和东宫有牵扯的近臣以及东宫太子左庶子唐令则,太子家令邹文腾一并处斩。这一波操作后,存在了二十年的以杨勇为中心的东宫势力自此土崩瓦解。
在某些官员看来,杨勇因为生活腐化被废为庶人,难免有些过重,所以有许多官员上谏皇帝,希望能对杨勇“宽而待之”,他们把劝谏的出发点放在品行上,大意是因为杨勇性格率意任性,所以难免会在品德上有失,而因为这样的性格原因又难免身边会存在小人,终究是这些小人误了太子。
可是,即便在众多人为求情的情况下,隋炀帝仍不为所动,可见大臣们劝谏的出发点可能不是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回到罢黜之前,我们再来看看发生过什么。
在被罢黜的前两年,也就是开皇十八年的冬至这一天,杨勇以“法服设乐”并接受了大臣们的朝贺,随后,便接到了隋文帝的斥责,让太子决不可再如此。
为何隋文帝会如此大动肝火,原来所谓法服,是指儒家学说所强调的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朝服。杨勇穿着法服接受百官朝贺,本无可厚非,但在隋文帝眼里却有其他的意会,他还在位呢,大臣们就都去巴结朝贺太子,太子这么明目张胆的拉拢自己的势力,这意欲何为,历史上弑父夺位的例子可不少。
要说这隋文帝会生疑可能在于,一方面高估了杨勇对皇位的野心,他主东宫二十年来其实并未有越矩之举,另一方面杨勇可能也并未不了解隋文帝对皇位的看中的程度,杨坚并未想早早的交出皇位。
事实上,早些年间就有大臣见隋文帝万事亲恭,终日劳累便劝谏皇帝传位太子,退位为太上皇,但随即就被杨坚以抚育苍生的大任,不敢懈怠,自求逸乐为由打发了。
杨勇在做太子期间,杨坚为了能让其得到历练,表面上允许他参决军国政事,但大部门都只是参,决的权利都掌握在隋文帝自己手里,在隋文帝皇权的巨大阴影下,他能起的作用可谓微乎其微。
还有从杨广入主东宫后,杨坚立即下诏书强调东宫官属不得称臣于皇太子也可看出端倪。
可见由于杨坚认为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已心生嫌隙,这股心理力量必定会成为杨勇罢黜道路上的推动力。
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为何被废?他不堪造就吗?
在隋朝的时期,杨勇与杨广谁可以成为太子的人选还是要看独孤伽罗,因为这是隋朝最强大的女汉子,并且还可以把自己的老公管理到只爱自己一个人也是没谁了。
杨坚身为一个隋朝的创始人,可自己的所有儿女都是独孤伽罗给生的,真心让我们有点另眼相看了,哪怕到了我们现代,这也算得上好男人的标准了,只能说杨坚除了会当皇帝外,还是一个情种。
而且当时的杨广与杨勇从表面上看,明显杨广会做人做事,而杨勇就有点看不过眼了,虽说当了太子是比一般人要高贵一些,但是只是到了太子这个地步,还没有到皇帝这个级别,所以就安生一点,可惜身为长子的杨勇一直都属于嚣张跋扈的那一类人,不过身为一个太子嚣张一点也是太所难免。
但是问题来了,那就是杨勇与自己的母亲独孤皇后关系有点不太开心,可能是因为长子的原因吧,毕竟在我们的观念当中长子都是不受代见的,比如现代的一些哥哥与弟弟之间的关系,被骂的永远都是哥哥一样。
反正从小到大独孤皇后一直没有正眼看过他,但是朝中的皇位继承这种事有关国体,轻意的更改很有可能会暴发出什么隐患。
所以独孤伽罗虽说不喜欢这个儿子,但是怎么说也是自己的骨肉,所以从来没想过要换个太子,可是当一件特殊事件的发生后让独孤皇后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产生了怀疑。
杨坚宠老婆这件事是大家公认的,身为皇帝才一辈子就这么守着独孤皇后一个女人,连换换口味都不敢,可能是男人的尊严让杨坚感觉自己应该反抗一把,同时也打算试探一下独孤皇后的底线,于是就出现了一出相当不错的好戏。
毕竟独孤皇后年纪也大了,再加上更年期,所以在脾气上可能让杨坚不太开心,于是杨坚就勇敢了一次,召见一个叫尉迟氏的宫女来陪自己一起看星星,可是他没想到已经到了更年期的独孤皇后瞬间就变身为女汉子,怒打小三这种事一点也不爽,所以这个宫女直接就消失在了人世间。
杨坚本来只是为了展示一下男人的雄风才这样的,可结果就是自己的雄风被雌威直接干爬下了,这让杨坚的脸上多过不去呀,万一还有那个宫女想半晚和自己一起去看星星怎么办,本来宫中敢和自己看星星的就没几个,现在这么一来,那是看一次少一个呀。
很多情况下一个已经处于暴怒状态的女人,明显退让是唯一的结局,但是杨坚就算是退让也要让自己男人的面子得到应有代遇,比如杨坚为了让独孤明白自己真的生气了,居然还来了一出离家出走。
说实话这个行为让我们发现杨坚为什么会怕老婆了,明显他们两人的情况互换了,独孤皇后就属于女汉子的那种,而杨坚在她面前就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隋朝的大事一定是独孤在作主,而小事就扔给杨坚好了。
既然杨坚已经不作主了,那么杨勇的这个太子之位要不要换人就看独孤的心情是不是那么开心了,并且独孤本身就不喜欢杨勇。
某一天杨勇因为宠妃云昭训的原因,与自己的正室闹的相当不开心,本来女人互相争风吃酸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杨勇的正室却因为这件事气出了心病,并且没几天就挂掉了。
这让一直以来提倡一夫一妇的独孤皇后直接发飙了,你的父亲这么强大的一个皇帝都可以一辈子就守着自己一个女人,而自己的儿子居然还会因为妾室的争宠害死了正妻,这完全就不符合自己的三观。
于是就给杨坚下命令换一个太子,比如现在看起来比较顺眼的杨广,本来杨坚是不同意的,但是我们都明白胳膊是拧不过大腿,本身就怕老婆的杨坚没几天就投降了。
于是杨坚开始给杨勇找麻烦,毕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废太子吧,哪样对于朝政来说就有点太轻率,万一出现朝政不稳就不太好玩了。
所以杨坚只能从侧面开始给杨勇找毛病,有一天百官朝见了杨勇,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被杨坚捉到了小鞭子,这种事可以直接朝见吗?反正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一个不合礼制的大帽子就扣到了杨勇的头上。
同时这件事杨坚也算是给朝臣们打了一个招呼,那就是身为皇帝的我相当不喜欢杨勇这个太子,让大家都长点眼色。
可以说也正是从这一次开始,杨坚就有事没事给杨勇找茬,而且参与一起找茬的还有独孤和杨广,毕竟这关系到杨广的太子之位,所以最上心的就是杨广了,而且在这个时期杨广为了不让家中能作主的独孤反感,那是真心真意在做一个好孩子,反正让独孤与杨坚一看就感觉杨广相当的有当太子的潜质。
于是在后来的某一天太子杨勇被废了,其实说白了就是独孤皇后不喜欢杨勇,所以才会出现换太子这一出戏,并不是说杨坚要换太子,因为杨坚是出了名的怕老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结局。
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为何被废?他不堪造就吗?
《隋书杨勇传》中,关于杨勇的故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记载,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他真的不堪造就。
第一个方面是杨勇不喜欢父母给他娶的正妻郑妃,而宠爱手艺人的女儿,一个姓云的女人。这是独孤皇后最不能容忍的。独孤皇后很有女权主义思想,她看重的是一夫一妻,虽然她的丈夫杨坚也有妾,但杨坚的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这是隋文帝夫妇最引以为自豪的事。隋文帝夫妇给杨勇找的正妻郑妃,出身大家,而云丫头才是个手艺人的女儿,出身上低了很多。最主要的是,郑妃的肚子还没动静,云丫头就给杨勇生了儿子。这也让独孤皇后不喜欢。要知道,她老人家最不喜欢的就是妾给家里生儿子。
郑妃因为不受杨勇喜欢,大概也活的郁郁寡欢,很快就死了。独孤皇后有一个心结,她总觉得郑妃是儿子杨勇在狐狸精云丫头的鼓动下毒死的。因此,当还是晋王的杨广在离京前向她辞行时,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个杨勇,我给他娶好好的老婆他不喜欢,偏偏喜欢那个姓云的狐狸精。一想到以后你们兄弟几个要对那个狐狸精磕头跪拜,我心里就恨得不行。杨广趁机添油加醋,让独孤皇后更加重了对杨勇的气愤和对云狐狸精的痛恨。
第二个方面是杨勇奢侈。生活在贵族家族中的孩子,从小没受过苦,也没有专门训练,生活上难免奢侈。但隋文帝夫妇很简朴,也非常提倡简朴。作为太子,杨勇不跟着父母的脚步走,反而跟父母走相反的路,这肯定会让隋文帝夫妇对他有成见。关于他的奢侈,隋文帝曾经教训过他很多次,也拿出自己以前用过的旧东西,实物展示教育过很多次,但对杨勇来说都不起作用。他大概早听的耳朵起茧子了,可就是不往心里去,照样吃喝玩乐,照样奢侈。这样一个公子哥,很难说他当皇帝会比他的弟弟,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好。
在军功上,杨勇没有杨广多,在生活上,他又没有杨广表现出来的低调。所以,隋文帝夫妇废了他。说不堪造就也可以。
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为何被废?他不堪造就吗?
杨勇:“不怪我不争气,都怪弟弟太能装。”
历史上,杨勇是个极为潇洒的公子哥。他容貌俊美、好学善文、豪爽率真。但同时,杨勇喜好奢华、颇好女色,不善伪装。可谓优缺点都非常突出,而杨广正是利用了他的缺点,将他拉下了储君之位。
杨勇被废,除了他自己和对手杨广之外,还离不开母亲独孤伽罗、越国公杨素的推波助澜。
以下就来说说杨勇被废的过程。
一、 杨勇的缺点让他失宠于父母杨勇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子,隋炀帝杨广的亲哥哥。早在北周时期(公元570年左右),杨勇便被立为杨家世子。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建立大隋。世子杨勇被立为太子,参与军国政事。
最初,杨坚对杨勇极为信任。杨勇参与军政大事时,经常能提出独到见解,无论杨勇的意见是同意或不同意,杨坚都全部接受。那时候是父子俩的蜜月期。
所以,要论治国理政的才能,杨勇是没问题的,算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但他喜好奢华、极爱美女这两点,分别让父亲和母亲不喜。
有一次,杨勇把蜀人制造的铠甲,加以雕饰,做成了精美的文饰铠甲。杨坚看到后,就非常不高兴。
他告诫杨勇:“自古以来,帝王奢侈豪华,没有能长久的。你是储君,应以节约为先,才有资格继承大统。”
隋文帝作为“创一代”,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而杨勇却喜好奢华,但他又不善于伪装,屡屡被杨坚发现。长此以往,就逐渐失宠了。
另外,杨勇的好色让母亲独孤伽罗非常生气。杨勇的正妻元妃是独孤伽罗亲自挑选的,但杨勇不喜欢她,而是另有所爱。
杨勇有很多妾侍,其中有一位叫云昭训的女子,姿色娇美,最受宠爱,为杨勇生了三个儿子。而正妻元妃因久不受宠,气出心病,郁郁而终。
独孤伽罗对此十分震怒,认为是杨勇与云昭训害死了儿媳。因此,对杨勇十分不满。
独孤伽罗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妒妇”,她对于“一夫一妻”有着执念,她不仅不准隋文帝纳妃,而且对儿子们也约束极强。所以,她不仅责怪杨勇害死了正妻,而且不满杨勇三妻四妾。
杨勇的这两个缺点,让父母不满。一旦不满的印象形成,就会生根发芽,再加上杨广的对比,以及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这种不满就会演变成厌恶。
二、 伪装高手杨广讨得父母欢心,地位急剧升高
杨广跟哥哥杨勇很像,文采斐然、才能卓著,当然也尚奢华、爱美色。但他与哥哥杨勇最大的不同在于,杨广极为擅长伪装。他知道父母喜欢节俭和专一,于是就专门对阵这一点,开始了表演。
首先,装专一讨好母亲。杨广知道母亲“善妒”,不喜欢男人三妻四妾,于是他便只和正妻萧妃一起生活,将其他妻妾都藏了起来,并且为了不泄露秘密,将其他妻妾生的孩子弄死,手段极为残忍。但这一招的确很奏效,独孤皇后看到杨广如此专一,对他大加赞赏。
其次,装节俭讨好父亲。杨广为了装节俭,不仅自己和萧妃穿粗布麻衣,而且将府中的大部分婢女都遣散,只留一些年纪大的老妈子干活。隋文帝夫妇到晋王府的时候,杨广和萧妃都非常恭敬地伺候,让隋文帝夫妇非常欣慰。
看到老二如此孝顺、节俭、专一,再看看老大如此奢华、好色。隋文帝夫妇心中难免会生出异样的想法。
三、 孤独皇后和杨素达成一致,推波助澜,废立太子终成功
当杨广营造了人设,让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急速上升之后,就开始拉拢朝臣,替自己出谋划策。杨广通过宇文述,策反了杨约,并借助杨约的关系,将他哥哥杨素拉入了自己的阵营。
越国公杨素时任尚书右仆射(右丞相),权势极大,能够影响朝局走势。
原本太子杨勇也有一个强有力的亲信,他就是自己的儿女亲家——尚书左仆射(左丞相)高颎。但比较悲剧的是,此时高颎因言得罪了独孤皇后,自身都难保了,根本没有力量保护杨勇。
杨素的加入,让杨广的势力急剧扩张。以杨素为首的夺嫡集团,围绕在杨广周围,为他出谋划策。
杨素认为,直接说服隋炀帝十分困难。只能利用前期杨广积累的优势,从独孤皇后那里下手。杨素的首要任务,就是摸清独孤皇后对于储君的态度和立场。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杨素瞄准机会跟独孤皇后拉起了家常。他漫不经心地说道:“晋王杨广仁慈孝顺、恭敬勤俭,很像陛下”。
谁知独孤皇后听到这话后,眼泪哗啦一下就出来了。她一边擦拭眼泪,一边叹到:“杨公您说得太对了,广儿对爹娘真是孝顺,哪像勇儿,只知道吃喝玩乐,亲近小人。我真担心广儿有一天会被人陷害啊。”
这次拉家常的效果远超预期,杨素知道了独孤皇后心中所想,之后更是屡屡在皇后面前说杨勇的坏话。最后,终于让独孤皇后下定了易储的决心。
她对杨素说道:“请杨公尽快劝说陛下易储。”
这两位就这么结成了联盟,有了皇后的支持,杨素开始公然为杨广夺嫡造势。
在杨广集团厉兵秣马、虎视眈眈的时候,太子杨勇也感受到了夺嫡阴谋正在悄然笼罩自己。
但太子无人可用,没有办法,他只能祈求鬼神化解厄运。随后又学着杨广装节俭,住在简陋的房屋,身穿布衣而眠。
夺嫡之争搞得满城风雨,隋文帝也略有耳闻。他担心太子内心不安,于是派杨素去了解杨勇的精神状态。
这可给杨素机会了,他到了太子住处,故意在门口徘徊不入。杨勇知道杨素要来,很端庄地等待,但他左等右等,杨素就是不进来。不一会,杨勇就露出了不耐烦和生气的表情,而这一切都被杨素看在眼中。
之后,杨素向隋文帝汇报情况的时候,说道:“臣见太子面露怨恨之色,恐有不测,望陛下严加戒备。”
要是在早些年,隋文帝听到这话,估计不会怀疑太子。但此时隋文帝已届暮年,变得猜忌无常。
所以,这一次,隋文帝开始怀疑太子了。之后,独孤皇后也不断给杨坚吹枕头风。就这样,隋文帝最终下定决心废太子了。
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下令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幽禁杨勇于内史省。
专论才能的话,杨勇其实不输于杨广。只是杨勇性格耿直、不善伪装。而杨广善于伪装,能营造恭敬友爱、节俭专一的人设。再加上杨广能让朝臣为自己所用,最终夺取了太子之位。
据说,杨坚在临死之间,发现了杨广的真面目,气急败坏地吼道:“独孤误我!”但为时已晚,当时宫廷内外早已被杨广控制。杨坚无力回天,只能含恨而终。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为何被废?他不堪造就吗?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的长子,本是被隋文帝立为太子,但后来隋文帝废杨勇的太子位,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登基后,是为隋炀帝,就赐死杨勇。
那杨勇为什么被废么?他真的不堪造就吗?
首先,杨勇做太子时,百官曾以朝见之礼去见杨勇,而杨勇也欣然接受他们的朝见,这让隋文帝杨坚非常生气,也对杨勇有了猜疑之心。
因为朝见只能用于皇帝,而太子虽然是未来的皇帝,但目前毕竟还不是皇帝,太子只能用贺。隋文帝杨坚认为杨勇违反礼治,所以对杨勇的恩宠也开始消减。
其次,隋文帝的皇后独孤皇后,不喜欢杨勇有很多妻妾,也不愿看到侍妾的地位朝过正室,独孤皇后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而杨勇生活奢侈,不仅有侍妾,而且还很多,其中一个特别受到杨勇的宠爱,并且还生下三个孩子。因此她的地位和杨勇正妻的地位不相上下。
杨勇的正室也因为生气得了病,没多久就死了,这让独孤皇后非常的不满。
而杨广在表面上的做法和杨勇恰恰相反,独孤皇后于是非常喜爱杨广,而厌烦杨勇,同时也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最后,隋文帝杨坚虽然想废杨勇,但那时还没有下决心,所以就让人去观察杨勇,但去的人却故意激怒杨勇,结果让杨勇说出埋怨的话。
隋文帝杨坚因此更加猜疑杨勇,最终杨勇被废,改立杨广为太子。
其实杨勇的太子位被废,主要是受到隋文帝杨坚的猜疑、独孤皇后的厌烦,但杨勇本身却没有大的过失,纵有小过也不至于被废。杨勇若有人辅助辅导,还是可堪造就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