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为什么孔子后人衍圣公多是墙头草?
二十四朝二臣,七十二代家奴,为什么孔子的后代衍圣公多是墙头草?
对衍圣公力持非议或是鄙视的态度,我没有意见。因为这与否定和辱骂孔子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二十四朝二臣,七十二代家奴云云,却没有什么意思。骂人者或者自命高洁,看不起孔家的二臣家奴嘴脸,也可以理解。但是,鄙视别人者,却未必见得比别人更加高贵。
中国有句古话,大约从三皇五帝说到了清末民初,说了几千年,人人相信,这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抛开上古三代不说,仅从秦始皇说起,历史上的王朝经过了二十多代,皇帝换了几百个。试问今天的千家姓氏,亿兆生民,那一家不是经历了二十几朝,从三皇五帝那个时代过来的。那一家不是在秦奉秦为王,在汉称汉为帝?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如果说孔家是二十四朝二臣,七十二代家奴,那么,其它各家各姓,那家不是?骂人者,骂的其实就是自己。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是后世儒家的观点。准确的说,是宋明理学观点。与孔子本就没有太大关系。就算以理学的观点批理学,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如果说理学是胡说八道,那么忠臣不事二主本身就有问题,正如烈女不嫁二夫一样。以不做二臣批评孔子后人,用的依然是儒家的标准。可见,骂人者首先承认了儒家的正确。然后,以儒家的标准来批评孔子的后人,于是,才有了二十四朝二臣,七十二代家奴之说。
但是,以忠臣不事二主来批评孔家,还是有些问题。因为孔家与历代王朝的关系与一般的主臣关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徐达家刘伯温家与明代朱家,都是主臣关系。以刘伯温为例,他在元朝的时候,是明明白白做过官的。所以,他与元朝的皇帝元顺帝是主臣关系无疑的。刘伯温投奔朱元璋算不算二臣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不说。就以刘伯温的刘家与朱家的主臣关系来说说这事。
刘家和徐达家一样,是明朝为算不多的与整个王朝相始终的功臣。刘家和徐家为何要忠于大明朝?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和朱元璋一起创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本质上与朱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朱家亡了,刘家的富贵也就到头了。徐家也是一样。所以,他们要做朱明的忠臣。这就是所谓的忠臣不事二主。
所以,忠臣不事二主这个理学原则,与孔子的儒家观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孔子的观点明显的是忠臣择主而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真正研读过孔子思想的人都知道,孔子儒家思想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一家一姓服务,而是经民济民,以利天下的圣王之道。与所谓的“忠臣不事二主”是有明显不同的。孔子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在格局上,明显要高于“忠臣不事二主”的。所以,孔子没有忠臣不事二主之说。而是说,国有道,则起而行之,国无道,则退而隐之。这是孔子的格局。如果政治理想不一致,宁可穷困,也不会出仕。
以刘伯温而言,他抛弃元顺帝归附朱元璋,在政治思想上,与孔子的理想并不矛盾。本质上是对善政的追求。但是,无论是孔子的后人,还是刘伯温的后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的祖上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孔子和刘伯温,他们的历史文化地位,是凭自己的能力挣来的。而他们的后辈,无论是后代诚意伯还是孔家衍圣公,他们的社会地位,是祖宗挣来的。所以,对他们来说,无所谓格局,他们只不过是享受祖上的福荫而已。
从能力和格局上来说,老子英雄儿子固然可以是好汉,但老子英雄儿混蛋的也不少。以刘伯温的后代末代诚意伯刘孔昭来说吧,他就曾经依附魏忠贤,诬谄打击过御史候恂。为当时正直之士所不齿,认为他丢了刘伯温的脸。
当明朝灭亡的时候,无论是徐达家还是刘伯温家的富贵一并失去。所以,他们都是"忠臣不事二主"的英雄。但这样的英雄于国于家真的有用吗?平时慷慨谈忠义,临难一死报君王。对君王来说,大约没什么用。
孔家与刘伯温家徐达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与朱家的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臣关系。孔家不必也没兴趣参与到逐鹿天下的纷争中。但是,不论谁取得了天下,都要用我祖宗的思想文化制度来治理国家。孔家与历代王朝的关系,按现代的话说是,王朝使用他们的知识产权,封衍圣公,本质上就是使用知识产权的专利费。
或许有人会说了,明清的主流政治思想是程朱理学。要付费也应该付给程朱后人。关键是,程朱也是在孔子的基础上做出的学问。既然他们自承以孔为宗,那么,圣人的传承,还是要从血统上来说事。这种情况,今天的某些领域里还在起着作用。
诚意伯刘孔昭也好,衍圣公也好,他们的富贵都是祖上挣下来的。所不同的是,刘伯温为后代挣下了三百年富贵,而孔子为后代挣了两千年富贵,如此而已。
当孔子后代向元代、清代的统治者投诚的时候,表面上看,是衍圣公向统治者投诚,背后的意含却是,只要在中国的土地上,无论那个民族统治,都必须信奉中华文化。孔子就是中华文化的标志,而衍圣公是中华文化被信奉的现实标志。所以,所谓的二十四朝二臣是不存在的,二十四朝文化的延续,才是比一个衍圣公的富贵更重要的。而衍圣公的存在,更是中华文明五千不断的一个实物标志。
当然,以现代政治文明来看。衍圣公的存在,当然是不公平的。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看。孔子很伟大,他的近亲得到社会的尊重是自然之理。但是,两千年之后的后代,依然坐在孔子的功劳薄上当然是不公平的。所以,到现代,孔家的任何一个后人都不可能因为两千年前祖宗的功劳而得到实际的好处。因为,孔子,是民族的往圣先贤,他的后人,成千上万。孔子是整个民族的骄傲,谁也没有资格再躺在孔子的功能薄上享受社会尊崇。我们所尊崇的只能是孔子和中华文化的伟大,而不可能是七十几代后的某个具体的人。
那些骂二十四朝二臣,七十二代奴才的人,并不见得比别人高明多少。骂人家,大约是因为羡慕妒忌恨吧。现在不用恨了,因为衍圣公早已不在了。
在清朝向民国,古代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因为对儒家思想的崇拜,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当时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否定是可以理解,理所当然的。因此波及到孔子本人及孔子家族,也是难免的。但是,在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稳步迈向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前景光明的时刻,我们回忘历史,对往圣先贤再抱以一种鄙视的态度,大约不能算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态度。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为什么孔子后人衍圣公多是墙头草?
因为他的层次比你高。他要做的是教化天下百姓,维护百姓利益,而不是你某一家某一姓的利益。不知道这句话你能不能明白。
所谓的朝代,是某一朝某一姓的朝代,不是天下百姓的朝代。你朱家赵家失德,失掉天下,是你自己作的,和老百姓无关,和孔家无关。谁说孔家扶保赵家朱家就是理所应当的?不扶赵家朱家就是汉奸?你赵家朱家残害百姓,搞的民不聊生,继续扶持你才是与天下老百姓为敌。
大明王朝搞的老百姓民不聊生,王爷们吃掉了大半个天下,老百姓恨得咬牙切齿,到一个地方就把朱明的王爷屠得干干净净。
而清该收税继续收税,却把明宗室的这块巨石给掀掉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很多,满清的天下就建起来了。
剩下的恢复秩序,教化的任务就是孔家的了。
一句话,孔家不是你李家赵家朱家的奴才,他是天下百姓的奴才。你李家赵家朱家瞎搞,失掉了天下是活该。孔家不需要对你尽忠。
孔家高度足够,他知道,人比政权重要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为什么孔子后人衍圣公多是墙头草?
孔子那一套说到底就是让大家心安理得的接受被统治,被剥削而不生反抗之心。这样的人千年来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无非是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其实跟印度的婆罗门教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把人分三六九等,然后用“礼”来约束大家,把人禁锢在里面,这样就建立了一套稳固的社会体系。在现在科学至上,民主自由法制已成社会共识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已经不合时宜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为什么孔子后人衍圣公多是墙头草?
做统治者的奴才是孔子鼓吹的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敬朝廷孔子后人衍圣公们那肯定是当仁不让了。墙头草,随风倒的一群软骨头。不愧是孔子的后人。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为什么孔子后人衍圣公多是墙头草?
这个说法,并不公允。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跳出来批孔,或者搬弄是非,这么干很容易,主要是因为没有啥风险。这些人,单凭坦荡、磊落这一条,就上不了台面。
(孔子的直系后裔,被封为衍圣公)
孔子是孔孟之道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绵延了几千年,不可谓不深也。另外,儒家思想诞生于2000多年前,当然有它的局限性。你用真皮沙发的舒适度,嘲弄慈禧太后的红木宝座,是很容易的。
孔子的直系后裔当中的代表人物,被历朝历代册封为衍圣公(封号很长,也时有变化),是基于封建皇权的需要,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的基础条件之一。
双方的关系,不是君臣关系或者主仆关系这么简单。你觉得,封圣与家奴是一回事呢?你还觉得,但凡与当朝天子合作,就属于贰臣吗?
(德皇亨利四世,跪在教皇的城堡门口,请求宽恕)
衍圣公的封号,是遵从儒家思想的代表和象征。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的基督教神权相似。君权与神权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抗衡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请问,公元1077年,冒着严寒,向格里高利教皇下跪认错的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算不算是所谓的家奴呢?
再请问,公元1804年,内心颇为不情不愿地为一代枭雄拿破仑加冕的教皇庇护七世,算不算是所谓的贰臣呢?
(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大典)
家奴的意思是某人对某人的人身依附。在中国存在家奴,在西方,也存在家奴。向封建领主宣誓效忠,其实,就表明了这种人身依附的关系。
贰臣是中国的特有说法,即一个人,在一生中,不服务于两个异姓的封建王朝。意思是说,身为臣子的优良品德,往往体现在从一而终。
可是不要忘记,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就像西方的基督教神权一样,是代代传承的。所以,所谓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之类的说法,岂不荒唐?
我们对于历史上的一些现象,不能想当然,即便不随你的意,也是如此。还是那句西方谚语说得好,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为什么孔子后人衍圣公多是墙头草?
垄断阶层靠着权利垄断造成不公腐败落后挨打灭亡。总想自己统治时候人民都是绵羊来了侵略者人人变豺狼去跟他们干,维护自己统治,真是想瞎了心。大道为公,这些腐朽的不灭亡人类社会就别发展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