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去世,外孙女有没有必要千里奔丧回去送终,说说你们的看法和选择?

亲情是可贵的。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回去,免得以后后悔。实在回不去,也就算了。

我的爷爷奶奶在父亲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世了。外婆家是同村。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在我的心里,外公外婆就是爷爷奶奶。从十八岁离开家乡之后,与老人家的接触就很少了。有时一两年见次面,有时是三四年。人虽然离得远,但幼年时在外婆家饭桌上吃饭的记忆永远忘不掉。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往事越来越清晰。

我外公去世十几年了。他走的时候,我没有回去。没回去的原因也很简单。母亲没有把外公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这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我也理解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当时我的工资也就一千多点,昆明远离青岛老家在几千里之外。如果坐火车回去,第四天才能到家。当时昆明没有直达山东东部的火车。当然也可以坐飞机,但单程的票价大约在1300—2000元之间。回去一次,各种费用加起来,最低也要六至八千块钱。工作一年的积蓄,回一趟老家也就烟销云散了。因此,我妈宁肯自己做坏人,也不愿让我为难。几年后我伯父去世,我妈也是这样处理的。当初的我,并没觉得有啥不妥的。人生总归是有些无奈的。但是这些年来,我常常会为这事感到内心的遗憾。当然,我并不怪母亲,一生在农村,过着低收入生活的母亲,自然知道农村孩子在外生存的不易。她有她的打算。如果人已经不在了,不顾一切的回去看一眼,甚或回去之后已经看不上了,也没有太大意义。也就不必太过纠结了。

我外婆今天已经93岁了。上次我回去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去看她。一进门,她就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也没有什么正经事,反反复复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母亲为她絮道,便说她:“行了,我们都知道了。”我对母亲说:“你让他说好了!”那一天,我坐在姥姥的土炕上,听她唠叨了好久。

第二天,表弟请我们一起吃饭。席间,我们不断给老人拈菜。她坐在桌上,只管吃,偶尔插句嘴。饭后,我和表弟一起送老人家回房间,走到门口的时候。老人突然站住了看着我说:“这人是谁?看着好面熟的,不认识人家。”表弟赶忙说:“奶奶,这是我哥。大姑家的哥呀!”

姥姥愣了一下,似乎没有完全明白。我的心里一下子涌起一阵酸楚,小时候对看护提抱的姥姥,现在已经认不出我来了。我叫了声:“姥娘,我是小波啊!”这时,姥姥才认出了我。伸开双手就抱了过来:“噢,你是小波啊?”我也一下子抱住姥姥,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小波是我的乳名。离开老家三十多年,雨雪风霜,我也快老了。虽然隔一两年回去看看,但在老人的印象中。我的形象还是渐渐的模糊了。但儿时的乳名,永远记在老人的心里。不会忘记。

前几天,兄弟给我说起,外婆不小心腿摔了一下。已经住院打上石膏了。慢慢的养着。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好。我问兄弟花了多少钱。我人不在家。花钱算我一份。虽然有舅舅姨妈管着老人家。但对我来说,对老人尽点心意,对我自己的意义,可能更大些。因为通过老人,我可以回望自己曾经不易的来路。

总之,不论是谁,只要你觉得他曾经在你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而你又对他有感情。在既将离别的时刻,能回去告个别,就回去吧。不要为自己的以后离下太多遗憾。

外婆去世,外孙女有没有必要千里奔丧回去送终,说说你们的看法和选择?

我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我都回去了。

我八个月就在外公外婆家,三岁多母亲去世,我在外公外婆家待到十岁才回到父亲身边。因为离得近,只要继母不给我饭吃,我就会到外婆家去。

五年前的5月25日那天,表弟给我打电话问我忙不忙,我说有点忙,他告诉我说外婆病了,我当时还问表弟我能否第二天回去,挂了表弟电话后我觉得不对劲,眼泪不停的流,我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就回外婆家去了,我大概下午三点多到的,外婆看了我一眼,但不让我们所有人靠近,六点多钟的时候,外婆走了。那三天三夜白天要帮忙招呼客人,晚上要给外婆守灵,我基本上没有睡觉,那段时间只要想起外婆我就会流泪……

外婆去世后一年外公脑梗,躺在床上不能动。我和小姨们轮流在医院照顾,外公出院后,一直是小姨在照顾,外公病了一年多后去世的,外公去世的前一天,表弟打电话给我,我放下电话后,流着眼泪回外公家的,一两个小时的路程,我的眼泪就没有停过,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家了,以后就像浮萍一般,不会有人惦记我了。我到的时候,外公已经不会说话了,我拉着他的手告诉他我回来了,他只是紧紧握着我的手,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外公走的前一晚,我守了外公一晚上,那一晚上,我听的最好听,最难忘的是外公的呼吸声,外公是第二天11点多走的。

今天我是流着眼泪写完这些的,我很感谢照顾外公的小姨和姨夫,也很怀念我的外公外婆,希望你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开开心心的。

外婆去世,外孙女有没有必要千里奔丧回去送终,说说你们的看法和选择?

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一样,都是你最亲的亲人,现在这个社会,许多外孙都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比带儿女还用心,个人认为,自已最亲的亲人去世,就千里之外,也应该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

外婆去世,外孙女有没有必要千里奔丧回去送终,说说你们的看法和选择?

当然有必要。我外婆去世之前,在我妈家里,我刚好回去了,还给她买了吃的,后来我们就来广东了,谁知道才到花都,老爸打电话来,说外婆走了,当时去中山还有点事,所以又开到中山,我还有个客户在工厂等我,谈工程项目的,我说不好意思,我要回老家,我外婆去世了,连衣服都来不及换,一帮人,开车的开车,坐高铁的坐高铁,都回去了,老家是湖南的。

我是超生的,是在外婆家出生的。我以前还埋怨妈妈为什么没有在医院生我?她说你以为医院好啊,外婆家什么都有,还有外公外婆抱你。外公在我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外婆孤寡大半辈子,还要独自扶养两个舅舅,真的很辛苦。

我记得外婆总是喜欢在后门那里种苦瓜,一篷蓬的,可以纳凉,还可以做苦瓜炒肉,好好吃,现在都很少吃到那种白的的苦瓜了。我总是把火烧熄掉,她说,火要空心,不能一直放柴;吃粥从边上一圈圈地扒拉,说粥🈶粥路;给我家大宝洗满月澡时,手里拿个熟鸡蛋,在小孩身上滚来滚去,口里念念有词“团团圆圆,一luen一luen又一年”……要知道,77岁高龄的她陪我坐了半个月月子,艾叶洗澡水,都是她给我烧好,提到我住的房间的,乳房出不了奶水,她帮我把乳头上那些干壳清理掉,一挤就出来了。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外婆基本上记得我们所有人的生日,会提醒妈妈要大家煮鸡蛋吃。照顾过好几个孙辈、曾孙辈。她基本上是一个人独居,好不容易住进了新房子,又走了,唉,愿天堂里的您无忧无虑……

外婆去世,外孙女有没有必要千里奔丧回去送终,说说你们的看法和选择?

外婆,人生最重要的亲人之一!有多少人自小便跟着外婆伊呀学语、蹒跚学步,让外婆提着小书包接、送于学堂!俗语说:外孙是外婆家里一小狗,撵撵来、轰轰走。所以,外婆与外孙之间有着砍不断的血脉亲情!

如今,外婆去世,你又怎能不送她老人家一程呢?千里奔丧又算得了什么?当今社会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千里往来又花费你多少钱财呢?

回去吧!你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了我的妈妈……如果在现在,我会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可惜我十多岁时外婆已经走了!可几十年来,外婆的慈详面容……一直在我心坎!!

难忘我已逝的亲人!!

外婆去世,外孙女有没有必要千里奔丧回去送终,说说你们的看法和选择?

这问题问的人有点茫然,外婆总是你妈的亲妈,和你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就算你外婆没有带过你,她肯定也希望你过的幸福,长大成才,决无坏心对你,人生最后一面你若不见,遗憾终生,我觉得你人情味太淡了,怎么就能忍心不回去,还在头条问网友这个问题,这都是人之常情的事,人间千事万事,对于生死离别第一大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