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感谢贫穷》才是正确的?

最近,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正在密集寄往考生手中,而当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河北衡水18岁女生王心仪那里时,她正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打工做辅导员,补贴家用。7.29日王心仪高达707分的高考成绩固然令人称赞,但是,这两天大家讨论更多的却是她一篇名为“感谢贫穷”的文章。记者在保定见到了王心仪。短发造型干练、灿烂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举手投足间透出朴实与自信。高考结束后,王心仪一直在这里打工。她说:“(这是)第一份打工的工作,以前暑假或者寒假都是在家里帮忙干点活,今年是因为老师介绍这边招辅导员。重要的不是我获得什么经济收入,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一个农村走出女孩,一篇心灵感悟正常书写的作文。竟然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奇怪吗?事出反常必有因!其实,它只过是争论的一个借口而已。成为借口的原因是它涉及了一个词"贫穷",且还“感谢"。引起反响真正的原因是贫富分化加剧的社会现实!是贫和富的一次碰撞!

王心仪这篇《感谢贫穷》的文章,我也看了。一个寒门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是应该获得大家祝福的,这篇文章写的也很好,她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叙述了自己平凡的生活,以及在平凡的生活中,努过艰苦努力,使自己获得健康成长的过程。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写的是母爱,母亲对自己及家庭的付出和奉献,在奉献中塑造出的家庭和谐氛围,在相对贫困的现实中,如何获得精神的丰富。这绝对是一篇好文章,我看过之后,也为她所体现出的朴素外观之下,丰盈的精神所感动。

现在,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王心仪的文章提出了批评,总的论调,基本也差不多。无非是说,贫穷应该被诅咒,而不该被感谢。这种批评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批评者可能有意忽略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王心仪文章的题目虽然叫做《感谢贫穷》,但是,她感谢的绝不是贫穷的本身。这一点很好理解,没有人会喜欢贫穷,按照批评者的逻辑,感谢贫穷,就是赞美贫穷,就是喜欢贫穷。这样的逻辑显然也不成立。

贫穷,是王心仪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现实,她所谓的感谢贫穷,其实就是感谢生活。为什么感谢生活,因为生活中有亲情,有爱,有付出,有相濡以沫的关怀。而贫穷,不过是生活的代名词。身为贫困县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她的生活,相对富裕地区的家庭,当然是贫穷的,以贫穷做为生活的代名词,突出一家人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难道不可以吗?

批评者认为,感谢贫穷,体现的是一种错位的价值观。我看到有的人在批评这种所谓的价值观错位时,连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及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都一起否定和批判了。我这里想问一下的是,到底是王心仪的价值观错位了,还是你们自己错位了。

抛开生活,贫困只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它没有任何意义。贫困只有和生活结合起来,才有意义。生活的贫困,是相对的,中国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已经没有绝对的贫穷。所谓的贫穷,就是吃的比别人差一点,穿的比别人差一点,用的比别人差一点,如果承认这一点,就应该承认,贫穷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和富的比,永远会穷,如果和穷的比,就会感觉自己很满足。感谢贫穷,是在看到自己与别人在物质上的差距之后,依然能够保持与内心的满足感。它是一种社会正能量,而绝非负面的。

对于一个年轻的孩子,面对生活现实,如果她像批评者所希望的那样,去咒诅贫穷,他诅咒的大概也不会是贫穷本身,也不是造成贫穷的原因,因为大多数年轻人不可能有那样的思想高度。她所诅咒的一定是给予她贫困生活的现实,其承载的主体,就是她的父母。所以,诅咒贫困者,大多诅咒的是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比别人穿的差了,抱怨父母没本事,比别人用的差了,埋怨父母没能力。现在,这样的孩子很多,是不是他们代表的是正确的价值观?

而感谢贫困,感谢的也决不是贫困本身;感谢贫困,不是要与贫困结成往年友与生死交,与之一生不离不弃。她所感谢的只是生活,生活的给予,生活的温暖。感谢生活,体现的是一份真挚的感恩之心。赤子之情。

这么简单的意思,我相信那些写批判文章的人,大概都能看出来。感谢贫穷,主题词不在贫穷,而在感谢。而他们之所以把感恩之心忽略,而在所谓的赞美贫穷上大做文章,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贩卖他们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现代成功学的毒鸡汤。他们的观点无非是说,贫穷家庭出来的孩子,因为贫穷,限制了他的眼界,也限制了他的想象力。他们以后的发展空间,是不如富人家孩子的。这样的说法,可能也有点武断了,有点自以为有钱人的傲慢。他们的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是能不能挣到钱,挣多少钱,而真正胸怀天下的精英,并不把钱看做最主要的目标。毛泽东那一代的革命者,那一个是为了钱,出来奋斗的。因为他们有为他人为群众为社会谋福利的情怀。

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可能有情怀的。王心仪的文章里,从头至尾体现了一种自尊自爱一种感恩的情怀。有了感恩父母的心,就会感恩社会,就会以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从这个角度上讲,王心仪比那些眼里只有钱的人高尚的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