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如何确诊?
糖尿病肾病在早期时没有任何表现。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可以发现,一种是常规体检,在尿中发现蛋白。第二种是去医院复查时,内分泌医生常规查尿发现的。第三种就是病人出现症状了,到肾内科来看病,这种情况往往已经很晚了,一般都是四期或五期了。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如何确诊?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小糖认为下面这些人要当心。
1.长期血糖控制较差的人
2.长期血压控制较差的人
3.滥用药物不遵医嘱的人
4.体重超标又不运动的人
5.饮食习惯重油重盐的人
6.过量食用高蛋白食物的人
要确诊是否患有肾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检查尿常规,但尿常规有可能会漏诊早期的肾病。更保险的是做24h的尿蛋白定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这样能够发现早期的肾脏病变。正常人的24小时尿蛋白是0.15克,超过此标准要尽早控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ACEI或ARB治疗。
对于糖尿病肾病,防大于治,因为肾病一旦形成如果没有积极去控制,就会渐渐地恶化,当病情发展到三期末就无法逆转了,会渐渐地走向肾衰晚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
要想有效预防肾病,需要做到下面这几点:1.采取综合控制,将血糖、血脂、血压都控制达标,因为这三者会互相影响并加重。
2.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建议将体重控制在正常的BMI范围内。
3.饮食清淡,少油少盐,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食油量在25克以内。
4.遵医用药,不可盲目相信偏方,擅自换药加药。
5.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有助于预防肾病。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问题,欢迎关注我们!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如何确诊?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要说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肾病?那当然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注意了,不论你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约30%-40%将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大家且听我细细道来。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它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也是全身微血管病的组成部分,说白了,也就是说病人是因为糖尿病的因素导致肾脏出现了问题,那就称之为糖尿病肾病,而肾脏出问题的原因就是“肾小球”出现了硬化,导致肾功能出现异常。
-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截止到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的总人数已经达到3.66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上升到11.6%,就像我开篇所提到的,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将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就会进行性减退直到最终的归宿--尿毒症。
- 前面我已提到,一旦糖尿病已经累及肾脏,那么它往往别的并发症也已经出现了,关联最密切的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常伴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可以分为两大类、六期,具体分型我就不过多赘述,你在医院就诊时,眼科大夫为你做了眼底镜检查后就知道具体到达哪一期了,注意,1到3期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4到6期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一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那就间接的反映出糖尿病同时也累及肾脏了。
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
在肾脏穿刺的病理表现上,有如下特点。
- 光镜下:如果是早期,可见肾小球肥大,毛细血管基底膜轻度增厚,系膜区增宽,随着病情的进展,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会形成典型的K-W结节(很多穿刺病理结果会有这个字眼),部分人也会出现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 免疫荧光:IgG会沿着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细线状沉积,有的同时会伴有IgM、补体C3的沉积。
- 电镜:会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的基质增多。
糖尿病肾病有自己的临床分期,请往下看:
- 1期:处于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肾小球这时候就是表现为高灌注、高滤过、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GFR)反而还是明显升高的,临床上没有累及肾病的表现,如果做肾脏穿刺也看不出明显的改变,所以我说这一期它是很隐匿的。
- 2期:处于正常的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很多都在正常范围以内,或者仅仅只是间歇性的增高,这时候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处于轻度升高的状态,如果肾脏穿刺,那么病理表现就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所以这一期也还是比较隐匿的。
- 3期:处于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期,又成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上主要的标志就是“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24小时的尿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左右,有的人开始会伴有血压的升高,但这个时候肾小球滤过率还是处于轻度升高或者正常的区间,如果肾脏穿刺的话,病理一般表现为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其实临床上很多人也是在这一期开始发现的,这也是很多人开始担心的源头,因为一查出来已经到达三期了。
- 4期:处于糖尿病肾病期,如果化验24小时的尿蛋白基本都>300mg,24小时尿蛋白的总量会超过0.5g,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表现,其实现实中很多的病人已经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状态了(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脚肿了、眼睛也肿了,这时候肾小球滤过率算出来就下降了,肾功能开始逐渐减退,肾脏穿刺的话病理可以表现为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而且部分的肾小球出现荒废,也就是没有用了。
- 5期:处于终末期肾脏病了,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尿毒症了,要做透析了,肌酐、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算出来<15ml/min.1.73㎡,这时候肾脏穿刺病理就表现为多数的肾小球硬化及荒废,也是也就是肾脏的肾小球基本坏完了,肾脏基本没什么功能了,需要依靠透析生存了。
小结:也就是说微量白蛋白尿就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标志,对于1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2型糖尿病确诊的当时,如果化验出来是持续的为了白蛋白尿,那医生就首先要考虑你自己患有糖尿病肾病了。
如何确诊糖尿病肾病/确诊糖尿病肾病一定要肾穿刺吗?- 我以上罗列的是告诉大家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肾脏是一个怎样的表现,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开始根据临床表现(水肿、没力气、视物模糊、没胃口、恶心、呕吐)、病史(长期的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好等)以及一些辅助检查(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很高、尿蛋白阳性、微量白蛋白持续>300mg以上)来确认。
- 注意了,疾病并不是说一层不变的,它是非常狡猾的,它还擅于通过其它的表像来迷惑你,你也不能排除你得糖尿病的同时可能还有其他累及肾脏的疾病呢,也许你肾功能变差不是糖尿病的原因呢,所以以下情况是需要及时进行肾脏穿刺的:
(1)已经考虑是糖尿病肾病,但是并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短期内尿蛋白明显增多。
(3)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单纯的糖尿病肾病进展是没有这么快的)
(4)尿沉渣镜检可见红细胞增多(畸形红细胞、多型红细胞管型,这种情况说明可能存在其它累及肾小球的肾脏疾病,如果按照糖尿病肾脏来治疗,将会延误病情)
(5)存在其它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例如干燥综合症引起的口干、眼睛干、龋齿,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面部蝶形红斑等,所以也要及时鉴别。)
如果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该怎么治疗?这个具体治疗上需要根据到达糖尿病肾病的哪一期而决定。
- 如果是早期,那就是多注意休息,工作不可太劳累,饮食上要优质低蛋白饮食(0.6g/kg.天),还要低盐低脂,积极把血糖控制好,如果确诊为糖尿病肾病了,如果水肿的厉害就用利尿剂利尿消肿,血压高要把血压控制好,血脂高把血脂降下来,并积极降蛋白,说白了,也就是针对各个系统对症治疗。
- 如果已经是糖尿病肾病5期,那也没多多说的,准备透析,一般其它肾脏病引起的肾功能减退建议是在肾小球滤过率<10就开始透析,而糖尿病肾病要求更为严格,建议肾小球滤过率<15就开始透析,或许大家不清楚,糖尿病肾病后期蛋白漏出是非常多的,所以人也会肿的很厉害,为减少更多的并发症,所以早透析要比晚透析好。
其实也是一样的,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就诊,内分泌科大夫怎么说的你照着怎么做即可。
- 空腹血糖控制在4.4-6mmol/l。
- 餐后血糖控制在4.4-8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2%以下。
- 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血脂升高的把血脂的各个项目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体重指数超标的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糖尿病的病人如果没有禁忌症首选ACEL类或者ARB类的降压药物,有直接的实验数据证明它有很好的心、肾保护作用,但是要注意肾功能变化。
小提示:
- 血糖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和糖尿病肾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医生只是辅助作用,只能进行专业的指导,这种慢性疾病关键还是靠自己,管住嘴,迈开腿,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牢牢记在心里,倍好血糖仪、血压计,多测测,多量量,多记录,多对比,多总结。
相信经过本答案中对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行一个科普内容的串联以及梳理大家应该可以豁然开朗,虽然手机打字比较累,但是能让患者以及渴望了解这方面知识的病人或者家属以及正因此事而苦恼、迷茫的人看到专业的科普讲解,我的付出那也有价值,我也很欣慰,如有错别字,还请见谅,对文中还有疑义以及对这个疾病有不解的可以评论区留言进行互动,身边有需要的人可以转发给他们看看,我也没啥别的要求,如果有帮助,那帮我点上一个免费的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认可,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临床概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P292-297.
2.梅长林.余学清.主编,内科学.肾脏内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P140-148.
3.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865-870.
4.Xu Y, 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AMA,2013,301(9):948-959.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如何确诊?
因为糖尿病朋友的血糖容易升高,所以和普通人相比,1型糖尿病朋友和2型糖尿病朋友更容易得肾病综合症和肾病。
其中,1型糖尿病朋友中的发病率要高于2型糖尿病朋友。
肾脏是身体内的过滤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24小时都在努力工作,来帮助你排出身体里的代谢废物或者服用的药物。这些废物随着血液进入肾脏,通过小的动脉血管壁滤除进入肾脏。
那么,糖尿病朋友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肾脏,减少发病率呢?
最主要的就是做好这件事:
尽量让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
糖尿病的控制及并发症研究(DCCT)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可以使患肾病的风险降低35%-56%。
另外一个你能做到的对保护肾脏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血压。
如果你的血压偏高,那么在你肾脏中的精密的过滤器就会遭到破坏。想要控制血压,则需要做好这两件事:保持健康体重和低盐饮食。
如果肾脏的损害有发展的趋势,或者你不能通过以上方法降低血压,那么你可以需要降压药来帮助。
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是尿中经常出现蛋白,此时可能没有其他不舒服感觉而被忽略,以后逐渐出现高血压、低蛋白、水肿、肾功能下降甚至尿毒症等。有时有腰痛症状,但痛的部位比较高,大约在肋骨下。简言之,指标改变先于身体不适,定期检查很重要,每年医院内分泌科完善尿蛋白等检查,由专科医生确诊。
糖尿病肾病1期、2期一般身体没什么感觉,指标也大多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可能升高,这个时候及时发现并严格控制血糖,一般可以完全逆转至正常。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敏感度高,容易及时发现异常,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特异性较强。一般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之间属于糖尿病肾病3期,算临床糖尿病肾病前期,尿蛋白还是有可能转阴的。主要目标是长期控制好血糖,采取一些降尿蛋白的措施,低优质蛋白饮食,禁食植物蛋白,一些ACEI、ARB类药物有助于降低尿蛋白,逆转至正常。
等到身体感觉不适才重视,就有可能到了难逆转的程度。糖尿病肾病4期,就属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一般尿微量白蛋白大于300,则难以完全逆转,主要是避免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发生。
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实用干货
想读到医生原创的糖尿病教育文章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如何确诊?
怀乐医生保健康 执业药师药安全
糖尿病病人发展下去就是糖尿病肾病,最终就是肾功能衰竭,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就能确诊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人要严格监控血糖、血压。半年或者一年要做一个肝肾功能、血脂检查。很多药物对肝肾功能都有损害,感冒药也是一样。所以平时要注意饮食调节,规律生活,积极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
我是怀乐主治医师,执业药师,大家有问题可以关注后私信问我。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肾病?如何确诊?
糖尿病在前肾病在后,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血糖高引起并发症成肾病的,如果控制好血糖几乎就没有肾病什么事了,当然高血压也会导致引起并发症成肾病,但是我们在这里说的是糖尿病肾病所以暂时抛开其它疾病会导致肾病的说法。那些人容易糖尿病肾病呢?
每天大吃大喝的人,大家可以看出来一般在公园溜达的都是瘦子,那些大吃大喝的人容易肥胖,人体摄入过多的能量又懒运动的人肯定容易患上糖尿病肾病。
体质较差的人,很多人由于体质差所以病毒容易侵害身体,而且这些人明知到体质差又不爱运动改善体质会容易感冒,生病了吃药就会对肾有一定影响。喜欢甜食的人,有些人喜欢甜食,每天吃进很多高糖分的食物就会造成加重身体胰岛素功能的负担,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胰岛素功能异常导致血糖升高。
如何确诊自己患有糖尿病肾病?
我们不要麻木去猜测患糖尿病身体会出现那些特征,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去医院测餐前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就可以知道是不是有糖尿病,同时做做一个血常规和尿常规,这样我们就能很准确地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肾病,如果是那么就尽快治疗和控制,保持血糖稳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