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领导们不发朋友圈也不点赞?
领导们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也不点赞呢?这主要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随意点赞,容易让有心的人揣摩他的用意,怕招来无关的麻烦。
今年6月29日,马边县人大教工委主任吉某上班期间在个人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一条“与工作无关”的动态,随后该县7名公职人员对此点赞或评论,吉某两次回复。
马边县纪委认为,这8名公职人员“在上班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违反了工作纪律”,他们被予以书面、谈话诫勉。
这不无风不起浪,一条随意的朋友圈,便引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受到了批评。如此事件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领导们身处要位,再也不随意发朋友圈。
一般发朋友圈有几种情况,第一发个人私事,如果领导在朋友圈发了个人的私事,容易引来别有用心的人的非议,对自己本身不利。
如果在朋友圈发公事,那是绝对不行的。公事公办,有些事情是不可广而告之的,如果发在朋友圈,容易给工作带来一些麻烦。
有时转发某些言论也是不行的,因为有些言论比较偏激,身为领导,他定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必须一心向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因此,朋友圈领导们都不会发,大约就是这些原因,至于给别人的朋友圈点赞,一般领导也不会这样做。
因为领导的朋友圈太杂了,几乎各行各业的人员都有,如果给某个人点赞,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误会,没为领导厚此薄彼,或者领导跟他有什么特殊关系,这对领导的声誉不好。
这样吃的不讨好的事情,领导自然也不会做。如今微信朋友圈几乎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刷刷朋友圈也成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朋友圈发得好,也许能带来商机,发得不好,可能会招来麻烦。
对于当领导来说,由于职务的原因,本身如履薄冰,他们没必要遭惹一些麻烦!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换位思考,其实很容易揣摩其中的缘由!
为什么有些领导们不发朋友圈也不点赞?
象是此类问题,我一般是不太愿意回答的!但是看了大家的回答,感觉一些朋友们可能对“领导”有一些偏见。因此,想借此问题,与朋友们做些探讨,消除一些误会。
具体来说,许多朋友认为,当领导的不发朋友圈、不点赞,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高傲。也就是高高在上。第二,自保。生怕露出什么破绽。第三,故作清高。第四,太忙。没闲工夫管这些事。第五,不屑于与大家交流。
其实吧,任何当领导的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是领导的!任何所谓的“领导”都是一步步从普通人走上领导岗位的。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走上领导岗位的途径与经历、年龄与年限都有可能不同。但都绝对不是天生就当领导的!
由此,就造成了,每个具体当领导的个人,可能在处世方式、处世策略、处世方法、处世哲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等等各方面,有很大不同。而本提问,十分粗暴地将“领导不发朋友圈、不点赞”的问题,简单化,世俗化。
其实,不发朋友圈、不点赞的人,无论是当领导的人或是普通人,都大有人在。据我了解,不发朋友圈、不点赞的人,一定是占绝大多数。而反过来说,常发朋友圈、常给别人点赞的领导,也大有人在。许多喜欢参与交流的领导,常常会参与一些民间交流。同样,与大众一样,不发朋友圈与不点赞的领导,也就大有人在。这就好比,本来民间抽烟的烟民就占60%,而领导抽烟的人也占60%,你就得出了大多数领导都抽烟的结论。这个结论看似没问题,其实就是误导舆论。本来应该是全民的比例,却非要当成一个特殊群体的比例。所以,把部分领导不发朋友圈、不点赞的问题,当成“为什么领导不仅不发朋友圈,而且不点赞平静如水?”来提问,不但不严谨,而且有以偏概全,误导舆论的嫌疑!
当然,进入领导岗位后,不再发朋友圈、不再点赞,也很这正常。举例说吧,以前当个平民百姓,话无遮拦,想啥说啥,那没啥问题。可当了领导,无论“官大官小”,那所处岗位不同,所说的话,所表的态就不能不考虑全局。再比如吧,当个平民百姓,看人家发个粗俗笑话,点个赞,大家哈哈一笑,这没啥问题。但你作为一名领导,你还能去点这种赞么?
其实,每个人,在当领导前,都会想象着“如果我当了领导,我会怎么怎么样!”而一但他真的当了领导,恐怕考虑问题的层次、角度、方式等等等等,都会完全不同!
所以,这个问题,提得很无聊!
为什么有些领导们不发朋友圈也不点赞?
这个问题我也发表一下看法。
如果真是"平静如水",说明这样的领导还是有点水平的。我在工作中也接触过这样的领导,平时不用微信、QQ什么的,一天到晚就是盯着电脑看新闻、读文章。
偶尔有个饭局,席间经常给大家讲故事(多数就是他每天读书的内容),不少同事听得津津有味,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就是没有领导高,有时候点评一些热点问题也是很有见地,往往同事们的心里都很佩服。用地道战的一句台词来形容就是:高,实在是高。
但是,也有不怎样"平静如水"的领导。这个诸位不妨注意身边的人就可能会发现。一般可能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潜伏型。就是ta也玩微信、微博、QQ等等,从不交流,只看别人发的内容。这种领导主要是想通过这个方法了解下面人的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情况,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二是降低身份型。除了工作中自己是领导外,平时私下和同事打成一片,并强调在群里不要把ta自己当领导,以朋友相称。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领导也是人,也需要有朋友,也需要玩玩手机、打打游戏、聊聊天、吹吹牛⋯⋯
三是高高在上型。工作之外还没忘记自己的领导身份,入戏太深,还会在朋友圈朋友群里发号施令,有时候,居高临下的说些话,让群里本来放松活跃的气氛变得沉闷起来,弄得大家都不敢随便发声。
四是阴阳怪气型。一方面想要和大家打成一片,又放不下架子来,弄得自己不知所措,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弄得大家很不愉快。
五是阴险告密型。这种人可能是较大的领导安排下来刺探消息的小领导,一旦发现有什么问题可能就会向上报告,这种类型作为普通员工要提防为好,不要什么场合都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否则说不定哪天就有个好果子给你吃。
以本人归纳大体上是以上这些类型,也许还不够全面,只能等你补充了。
为什么有些领导们不发朋友圈也不点赞?
领导一般不在公共圈里暴露出自己喜好,避免言多有失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不显示出有区别地对待下属,他们一般在微信朋友圈里不会给属下进行点赞或评论。不露声色、藏而不露,让人摸不出想法和品行,这样的领导是高手。
为什么有些领导们不发朋友圈也不点赞?
领导们不发朋友圈,是为了保护自己!
我有一个同学,在县里当领导。我们同学都建群了,他也是成员之一。但无论同学在群里讨论什么,他从不发言。
他只在重要节日的时候,会发一个“祝同学们节日快乐!”
我曾经发微信问过他为什么从不发朋友圈,也不用微信聊天?他用电话打给我解释说:“怕出事!”
原来,他们那里曾经有一个领导,用微信和人谈事,结果被留下证据,最后翻车。从那以后,他们就有规定:不用微信,或少用微信。
想想也是,领导的一言一行,会得到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关注。有些话或者有些事,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一旦截图,然后大加揣测,很可能就惹祸上身。
比如:宿迁一位老师,朋友圈晒家长红包,不就被处罚了吗?老师觉得:红包退回去了,我没有错。但读者断章取义,老师的错还不小。于是,原本想表现对家长谢意的老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朋友圈“坑”了太多人,所以领导不敢发。
至于“点赞”,可能平常人觉得这是很普通的事。但普通的事,到不普通的人那里,它就不普通了。例如:钟南山儿子的腰带,袁隆平的车,都遭到了各种非议。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领导就怕自己的举动被“过度解读”,到时候长满嘴也说不清。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领导就选择沉默!
为什么有些领导们不发朋友圈也不点赞?
1、避免麻烦。
位高权重的人,一举一动都会被被人过度揣测,比如如果点赞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文章,暴露了自己业务不专的短板,以后还怎么管理?
或者不小心点赞了一篇夸螺蛳粉的文章,第二天就收到一箱螺蛳粉,收还是不收?收了落个受贿的名声,不收又怕属下玻璃心。
发朋友圈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干脆什么都不发,省得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2、避免遗漏什么造成员工心理失衡。
一旦开始给员工点赞朋友圈,就必须做到一碗水端平,要不给甲点赞,却没有给乙点赞,乙难免心里犯嘀咕。被别人看到,以为这是领导有意重用甲,又会造成工作各种不便。
但是谁也不会闲的一天盯着朋友圈看,也不能保证不遗漏了谁的,所以干脆就谁也不给点赞,避免失误。
3、避免暴露隐私。
信息发达的时代,很可能一张无心的照片就暴露了很多信息,被人把家底扒个精光,比如从戴的手表看出身价,从照片的拍摄地判断出住在哪个小区、从饭桌上勺子的反光看出是在和谁吃饭等等。
如果只是普通人看到了也就算了,问题是万一被不法之徒看到了怎么办?不能不防,有钱人尤其惜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