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上涨5%指的是什么?

问题:退休工资上涨5%指的是什么?

关于退休工资上涨5%指的是什么,我想还是先交代出处,再说它的三层含义吧。

1、退休工资上涨5%的出处

今年3月23日,人社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2018年调整企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宣告了自2005年来的第十四次上涨。里面提到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所以说5%就是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人均上涨幅度。

2、退休工资上涨5%的含义

作为一名曾经的老人事,基于自己长期的工作认识和个人理解,我认为其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国家审批各地企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调整方案的是否符合国家通知要求的标准之一

具体含义指的是要求各地制定本地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时,增加的养老金人均标准要把控在当地2017年12月时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的5%。比如当地2017年人均养老金水平为3000元,那么今年当地制定的2018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的人均上涨水平为3000*5% =150元。比如当地2017年人均养老金水平为2500元,那么今年当地制定的2018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的人均上涨水平为2500*5% =125元。

人社部和财务部审核各地方案时,用预算中的调整养老金增加的支出金额除以当地符合参加今年养老金调整范围的退休人员的人数,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判断调整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的调整要求。不至于各地调整幅度不好把控,造成各地养老金水平的过大差距或两极分化,也能宏观监控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运行,保障统筹性和持续性。

第二层含义:是各地人社部门制定企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调整方案的依据或准则

我国各地情况不同,各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也各具特色。不管具体方案怎样制定,人均增加5%左右都是是否达标的依据或检验标准。是各地需要反复进行数据测算和论证的。不仅要做到人均上涨5%,另外还要把这5%分配到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部分来实现,同时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这项工作比较复杂,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层含义:是各地调整退休人员贫富差距的分水岭。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人均增长5%,不是每人都按5%涨,调整时有高有低,5%是中值。

近年来在向企业低收入人群倾斜,可以超过5%。机关事业单位不应该达到5%。具体到退休人员个人,有高于这个数字的,有低于这个数字的,也有正好等于这个数字的。

涨幅高于5%的,通常是养老金绝对值偏低人群和高龄等政策倾斜性人群。比如北京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中的养老金绝对值偏低人群和高龄人群。

涨幅低于5%的,通常是企业养老金绝对值偏高人群,低龄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群。比如河南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中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群。

涨幅正好等于5%的,通常是政策保底不低于人均上涨幅度或当地人均养老金水平的人群。如河北规定,因公致残1-4级的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幅度不低于本省今年人均上涨幅度。比如所有地区都规定,企业退休的军转干部,调整后的养老金水平不低于当地人均养老金水平。

本文由“水流云在草青青”原创,欢迎关注,抄袭者请绕行。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