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母夜叉孙二娘药倒了鲁智深,武松却安然无恙吗,为什么?
一句话,鲁智深这个人大剌剌的少根筋,不如武松那般心细 ,所以两人遇到孙儿娘结果截然不同。
有些人就不服了,觉得鲁智深打镇关西,野猪林护送林冲很有智慧。
其那不过是小聪明,鲁智深随机应变能力不强,遇到突发事件智力经常掉线鲁智深打死镇关西之后,说镇关西诈死,然后趁乱跑了。当年老师还说鲁智深此举有智慧。
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书上都写了,镇关西的伙计看出镇关西死了,但是忌惮鲁智深厉害,才不敢阻拦。所以说,鲁智深这句话简直多此一举,他说不说都没人敢拦他,结果没差。
鲁智深另一个令人称道的举动就是董超,薛霸打听他的来历,他一句话怼回去了。
这完全不能叫心细吧,他坏了高俅的好事,还能把自己的身份透漏给董超,薛霸这俩走狗?如果这都想不到,那真是傻子了。
把这两件事除去,鲁智深的智力再没好吹的地方,相反的,他被人坑了不少次。
鲁智深在瓦罐寺分不清崔道成,丘小乙和一群老和尚孰是孰非,耽误了时机,虽然鲁智深最终除掉了崔道成和丘小乙,但和尚们毕竟死了,这补救工作毕竟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史进被官府拿住之后,鲁智深便要单枪匹马去华州打死贺太守,这时候武松十分冷静,劝鲁智深不能鲁莽,要报告宋江,鲁智深不听,天没亮就走了。
武松认为鲁智深去了一定要出岔子。果不出他所料,鲁智深还没动手就被贺太守看穿,贺太守叫他去府上吃酒,还让他卸下兵器,鲁智深竟然没看出端倪,妄自托大,结果被抓了。
如此粗心大意,不被孙二妒药倒才怪了。估计鲁智深见了吃的喝的只顾大快朵颐了,哪管孙二娘的举动有什么不对之处。
武松则要心细的多,每次都想的十分周全从武松为大哥伸冤,杀潘金莲和西门庆就看出他是多么的精明强干。
武松的每一个取证环节都有第三人作证,他把事情搞得清清楚楚了才去告西门庆,县官不管这个事,他才去杀人。
杀人的时候武松找了很多人作证,这样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即便将来自己被判死罪,大家也知道自己是为了伸冤,不是胡乱杀人。
张蒙方陷害武松,还派人在路上杀武松,武松一路上都小心提防,找准了机会还先发制人,一举将两个公差和两个杀手干掉,干净利落。
武松警惕性这么强,怎么会被孙二娘骗到呢。
首先孙二娘恶名远播,再者孙二娘在那儿卖弄风骚,一个妇人家如此作妖必然有鬼。 这还没进店呢,武松就提防上孙二娘了。
之后吃包子,武松也是小心翼翼,发现蛛丝马迹后他试探了孙二娘一下,孙二娘言语不慎彻底暴露。
武松便给她来了个将计就计,一举擒住了孙二娘。 孙二娘做事其实并不严密,只是她之前没碰到心思细腻的人,鲁智深对绿林的套路不熟才着了道,武松长期混迹市井,孙二娘那点把戏在他看来不过是小儿科。
在《水浒传》中,母夜叉孙二娘药倒了鲁智深,武松却安然无恙吗,为什么?
武松手刃潘金莲,为兄报仇。被刺配发送到孟州。途径十字坡,在孙二娘和张青开的酒栈歇息打尖。自武松遭逢家变,武大被兄嫂毒害,不免心存愤世嫉俗之慨,对女人具有本能的提防戒备。
话说武松来到十字坡,为何孙二娘能药倒鲁智深,却无法药倒武松呢。看武松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先容我细细道来。
一、诸位可知,武松艺高胆大,心细如发。从暗探武大死因到手刃西门金莲一事之细节,可见做事干净利落,粗中有细。办事待物并无鲁智深那样粗犷大意,林冲这般谨慎隐忍。见到这十字坡的酒栈,开在荒山野岭之中。山峻路险,常有强人出没剪径。此店能够巍然树立,安然无息,不是强人就是黑店。
二、武松见到酒栈,虽然腹中饥饿,却不忙奔过去。先拦住路边一名樵夫,问个清楚。樵夫道:这便是有名的十字坡。当时武松暗想,此坡不过是途径孟州的过道,穷山恶水,野岭荒山。又不是可观赏游玩的风景。所说有名,不知从何说起。道路何止万千,偏偏说十字坡有名,到底是坡有名,还是坡边上的酒栈有名,这需要细细考量。难不成酒栈的酒肉比其他地方香?不由抬眼望去,酒栈不过茅草屋挑出个酒帘子,简陋不堪,不像当时在景阳冈路过的酒栈,游客如织,人丁兴旺。又见到樵夫欲言又止,心中也就有了底。
三、走进酒栈,却见一个妇人坐在门口。宋代时期,妇女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的不多,良家妇女多半深藏闺中。若是乡野村妇,往往素面朝天,在外田间耕作,也会衣着朴素整齐。哪有像这妇人穿戴得如此妖娆暴露?可谓肆无忌惮,胆子不小。诸位可知,荒郊野外常有强人出没,此番打扮,若被强人见到,岂不掳了回去,劫财也算,劫色难免。若说招徕过客,放在繁华闹市,那是满楼红袖招的勾栏瓦舍,艺妓娼妇。可在荒岭,怎会扮个艺娼招揽客人。再者,哪来这么多商客给你招揽。这个画风,有点称奇。再细细看这妇人:
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岔腰肢,棒锤似粗莽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酒两晕胭脂,直侵乱发。金钏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原以为是红粉佳人,但见眼应大偏细,嘴须小反巨。竟然是抠鼻咧嘴的如花兄弟。我想武松和两位公差大人不见则罢,一见之下,心中怒火中烧,只怕难以遏制。本想好好吃饭喝酒,旁有佳人陪伴调笑,一路劳顿辛苦,顿时烟消云散。见此妇人,夜叉一般,这顿酒饭,该如何下咽?好感已无,不是黑店也视做黑店作数。
四、武松见种种迹象,心有疑窦。但要调查清楚,须从口风中考究。这是他一贯的办事方法。见到馒头点心上来,两位公差抓起就吃。武松却掰开喊道:这是人肉还是狗肉?里面还有毛。江湖有说,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肥的做馒头馅,瘦的去填河。武松毕竟是江湖中人,江湖传闻,早已知晓。此话故作试探,且看这妇人如何回答。孙二娘一惊,脸色瞬间变色,转而又满脸陪笑,避而不答馒头有毛之事,只咬定这是黄牛肉。武松何等精明,孙二娘表情神态,看的清楚。心想:馒头有毛,不做解释。这不是一般酒栈的做法,如果店大欺客,百般辩解,说得过去。你一个茅草小店,真正做生意的,哪敢得罪客人,这般敷衍,只怕有诈。且说到人肉,这老板娘脸色阴晴不定,真是牛肉,哪会这般不淡定,一定是人肉无疑。
五、武松不动声色,继续试探。说酒水太淡,喝得不够劲。让孙二娘再拿几坛浑色醇酒过来。孙二娘一听,喜上眉梢,忙进去拿酒。说到浑厚一点的酒。孙二娘就按耐不住心情,一般酒栈,哪会如此。拿了酒,更为殷勤,亲自斟酒说笑。眼勾勾看着大家喝,心中急切,溢于言表。想必已在酒里放蒙汗药,准备放倒杀人。武松看在眼里,更加确定,此店是黑店。既已确认,就要想对策了。找个理由,说要好肉下口配酒。孙二娘转身去取,武松就把酒泼撒一边,佯装已喝。然后听到孙二娘转回来,拍手叫道:倒也!倒也!两位公差已倒,唯有武松安然无恙。
武松智勇双全,胜在做事心有乾坤,往往从细节中看出端倪。谨慎之中带着缜密,胆大之余暗藏精细。梁山众多好汉,都是草莽出身,有勇无谋,不能与之相比。鲁智深被放翻,情有可原。
一、鲁智深情商不高,虽然豪迈粗犷,但行事作为一向不够详细周全。见义勇为倒是他的特长,只是善后工作却无法做的圆满。该打就打,该杀就杀,至于后路,无非不是出家就是跑路。果然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人。此人不证果,还有何人能证?
二、鲁智深腹中饥饿,往往不闻不顾,喝酒吃肉,只管上来,先解决肚子问题再说。哪管是黑店还是白店。如此吃货,行走江湖,被人暗算,情有可原。
三、鲁智深喜交豪爽之人,见到孙二娘爽朗明快,颇有江湖气概。既是性情中人,自当喜受结纳。孙二娘暗中使绊,鲁智深哪里知情。大碗喝酒吃肉,不做他想。还好被张青及时发现,要不早就八卸八块,做成人肉馒头。想到唐三藏的肉未曾吃过,鲁智深的肉可想吃否?
所以武松精细周全,孙二娘要想暗中下药,蒙倒武松,谈何容易。鲁智深随心大略,投其所好,把他暗算,却有何难。两人性格互补长短,出入梁山,倒是一对好搭档。
在《水浒传》中,母夜叉孙二娘药倒了鲁智深,武松却安然无恙吗,为什么?
武松是有备而来,所以心中早有戒备,待孙二娘对武松实施罪恶行径后,武松假意装作昏迷,之后反客为主,制服了“母夜叉”孙二娘,揭穿了孙二娘的阴谋诡计。
同样是在一家店中喝酒,武松和鲁智深的结局完全不同,其实除了两个人的性格差异之外,武松这个人比鲁智深心思要缜密一些,尽管此二人都好喝酒,也都是不近女色之人。可是相比鲁智深来说,武松尽管不近女色,但是,接触的女人比鲁智深要多,所以武松在于孙二娘斗智斗勇中,经验还是十足的。
孙二娘的人肉叉烧包酒店,在江湖上早就骇人听闻,所以武松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不就是个黑店吗?今天我倒要看看黑到什么程度,武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吃软不吃硬的主。
鲁智深是个嗜酒如命的家伙,因此,在十字坡孙二娘的黑店里面,鲁智深光顾着喝酒吃肉,哪里想得到什么迷魂药,吃饱喝足足矣,所以鲁智深被迷倒也很正常。
其实武松也算是因祸得福,自打与孙二娘不打不相识以来,武松便于孙二娘夫妇成了朋友,后来在武松走投无路之时,孙二娘夫妇特意送给了武松一身头陀的行头,从此武松便有了“行者”武松这个绰号。头陀这身行头也注定了武松后来的归宿。
因此,我们说武松在十字坡的遭遇,就此改变了武松的命运。武松与孙二娘的情分也确实不一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