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科场舞弊案时,李卫身为地方官为何敢强行停止考试?
因为李卫是雍正的奴才,不怕丢官,丢了官还是奴才,他日主子一高兴,又起居八座了。这就是所谓的朝里有人好做官。
李卫在雍正手底下,干过的可以降职罢官的事真的不少,仍然步步高升,一方面是因为他机灵灵活,胆子大,敢干,也干的成。另一方面就是雍正的宠信,面对满朝文武大部分都是八爷党的人,雍正除非是傻子,要不肯定会重用自己的亲信。
年羹尧身为大将军,打了胜仗归来,第一时间竟然不下马,在朝廷上,他手下的武官连皇帝的话都不听,这些都犯了天大的忌讳,但是雍正都包容了。换做别的皇帝,有可能想个办法就弄死了,是雍正没这个手段吗?当然不是,此时年羹尧离开西北大军,无力翻盘。只是雍正觉得年羹尧是自己的好奴才,又立了大功。
直到后来年羹尧杀了孙嘉诚,直接反对雍正的新政,跟雍正对着干,雍正才下决心整治年羹尧。从头到尾,李卫跟雍正都是奴才主子的关系,但是雍正年羹尧不同,前期是主子奴才,后期是君臣。虽然都要忠,但是忠的出发点已经不一样了。
有人曾经问,为什么最后要让李卫去赐死年羹尧。我觉得这是雍正对他跟年羹尧的关系的反思,好像要告诉年羹尧:你看看这个李卫,一个小叫花子,乖乖的做朕的奴才,他就可以起居八座,荣任封疆大吏,你位极人臣了,可是你变心了,你不甘心做朕的奴才了,如果你老老实实做朕的奴才,咱们主仆一场,我也不会亏待你,你晚年荣华富贵,安享后半生,绝对没问题。
年羹尧似乎也明白了雍正派李卫来的含义,让李卫将那把念珠子还给雍正,意思是说,别再提什么主仆了,咱们恩断义绝了。
年羹尧临死都在较劲,都想摆脱这种主仆关系。只有摆脱这种主仆关系,年羹尧的飞扬跋扈,年羹尧随意杀掉封疆大吏,年羹尧奢侈浪费,年羹尧睡觉要翻牌子才合情合理,因为这是权臣才有资格干的事,一个奴才是没这种资格的。
但是李卫不同,李卫到死都是个忠心的奴才。所以他养个妓女雍正都要严厉批评。如果是年羹尧这种权臣而不是奴才,雍正是不会批评的吧。你看看被贬到杭州的年羹尧,干的那些事,哪一件能让一个皇帝容忍得下?只有主子才容忍得下。这时候雍正还以为年羹尧是个奴才,迫于朝廷里百官的压力,发几道谕旨训斥一下,贬官一下就算了。以后有战事,随时可以让年羹尧东山再起,没想过要年羹尧的命。但是年羹尧却早就不把自己当奴才了。他要当权臣啊。
他要雍正跟他做君臣,而不是主仆。
以年羹尧作对比,作为忠实的奴才的李卫,无论做下了什么天大的事,闯了多大的祸,但是只要他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主子,是凭着忠心,雍正就不会把他怎么样,甚至还要褒奖他真是个好奴才啊。
《雍正王朝》里科场舞弊案时,李卫身为地方官为何敢强行停止考试?
李卫当时的官职是江苏巡抚,的确是地方官,没有权力在京城查封考场。查封考场必须皇帝下旨,所以,三王爷也没有权利查封考场。而李卫敢带兵私自强行查封考场,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第一,来找李卫帮忙的是副主考李绂,大清朝的清官,文人的领袖!李卫虽然不识字,但是他特别尊敬李绂。当李卫知道是李绂闯进他府中时,把李卫给激动坏了。李卫跟手下人说,李绂是文人领袖,当代大清官!能来李卫府邸,是给他李卫天大的面子!
李卫没文化,但是他崇拜李绂,知道李绂是好官,清官。所以,李卫肯动脑子去帮李绂办这件事。李卫明确指出,现在查封买卖考题的伯伦楼已经晚了,只有查封考场才能抓到买考题的人。所以,李卫带亲兵直奔考场而去!
第二,李卫可是雍正府邸出来的奴才,跟雍正关系不一般!私闯考场可是死罪,所以,主考张廷璐牛气哄哄的阻止士兵查封考场,还问“不想要脑袋了吗”?!不过,李卫更牛气,一句“小爷我十一岁就跟着皇上”就把主考张廷璐等官员吓得不敢乱动了!
李卫江苏巡抚的官职没什么好怕的,但是,雍正家奴的身份却不是张廷璐等人敢惹的!李卫可是满朝文武中,最和雍正亲近的。有雍正的“厚爱”罩着,纵使三王爷来了,也要让三分。
毕竟,朝廷的事就是皇帝自己的家事。而李卫,就是皇帝家里面的人!这一点,三王爷也明白,所以,他让李绂去找李卫帮忙。而张廷璐等人,只是打工的。怎么敢惹李卫?
第三,李卫也是"护主"心切,先干了再说!李卫,田文静和年羹尧都明白一个道理:雍正喜欢能干事的奴才!不怕办错事,就怕不办事。
考题泄露,那可是天大的案子。如果不及时查封考场,证据就没了。那么,最后受骗的还是雍正本人!李卫可不会让主子吃亏!就算是拼着被主子骂,也要先办事!
李卫还干过更大胆的事:在刑部牢房殴打曾静!曾静写野史,说雍正继位不正,毒害康熙。雍正把曾静关起来,下旨禁止刑讯。可是,李卫知道曾静一事以后,直奔牢房,逮住曾静就是一顿打!
雍正到牢房以后,对李卫只是罚奉一年。而对围观看热闹的刑部官员,弘历却要将他们撤职!清朝官员俸禄很低,一品才一百多两银子。官员最主要的收入是养廉银,超过俸禄数十倍!明显对刑部官员的处罚远重于李卫。
因为雍正和宝亲王弘历都明白,李卫真是好奴才,把雍正当父亲看待。打曾静是为了替雍正出气,如同儿子为自己父亲出气一样。雍正是真心喜欢李卫这个奴才。
(文/勇战王聊历史)
《雍正王朝》里科场舞弊案时,李卫身为地方官为何敢强行停止考试?
1:他是皇帝在潜邸时的奴才,说白了能直通皇帝,先斩后奏,其它人谁有这个胆量。
2:李卫级别高,封疆大史,有实权,好办事。
3:影响大,纵观雍正一朝,还有谁不知李卫大名。
《雍正王朝》里科场舞弊案时,李卫身为地方官为何敢强行停止考试?
小爷我11岁就跟着皇上。
李绂是副主考,本身是有权利调士兵来将考试停下来。只不过当时的主考是张廷璐,张廷璐自身牵扯到科场舞弊案中去了,所以这件事情被他强行压了下来。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这种情况下,李绂如果走正常途径,是来不及的。
所以李绂首先找的是三王爷,毕竟他也是个文人。不过三王爷和雍正毕竟关系不好,科场舞弊可是个大案子,三王爷不愿意惹是非,所以他就推荐了李卫。
李绂放下自己的架子,去找没读过书的李卫来帮助自己。于是,这便有了后来的李卫强行停止考试。按照道理李卫其实不用去的,他只需要借点人给李绂就行了。无论结果如何,李卫都没有责任。
可是李卫毕竟是雍正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怕李绂这个人帮不下来这件事情,所以他才亲自出马的。毕竟科举考试可是大事情,李卫没读过书,但是这个道理自然是懂的。
为什么李卫要帮助李绂呢?
第一,李绂从伯伦楼买的考题和科举考试的考题一模一样这一点就能够证明这次科举存在舞弊。毕竟,科举舞弊在当时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李绂可是当时清流,有名望,而且还是副主考,这种事情没有十足的证据是不敢信口开河的。
第二,雍正信得过李卫。李卫帮助李绂可以说是李卫尽忠心的体现,雍正不会怀疑他。毕竟李卫打小就跟着雍正,深受雍正信任。他也没读过书,又在外面做官,这次本是进京述职,和科举舞弊关系不大,完全没有私心。三王爷其实也能够像李卫这么干,为什么不去?不是他手里没有兵,而是三王爷怕雍正猜忌呀。三王爷即使没有私心,雍正也不会相信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