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怎么才能活得自由?
有人说在大城市里财富自由需要五千万,那么这位先生已经有好几个自由了!
40多岁的滕先生有三个秘书。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对接他的三块工作,他每周要往返北京上海一次,每月要去深圳两次。疫情期间,哪怕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他穿着防护服坐飞机去比利时15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就这样胆战心惊地到了欧洲,而到了这里则是一片惊诧!
那么高的发病率,这里的人们居然不带口罩。他除了在旅馆里喝瓶装水之外几乎不敢吃任何东西。只吃同事去超市买的面包饼干和罐头,因为他不敢接触服务员。
但他必须这样旅行。在欧洲有好几个重量级的谈判在等待着他。穿着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在飞机上操作电脑的滋味,他算是体会到了。他后来对我说:“我浑身都是湿的,汗像小虫子一样顺着后背往下爬,因为你根本没法考虑到温度。我也不敢喝水,我简直要虚脱了!”
工作对于滕先生来说是一场奋战。其实很多中年人的工作都是一场奋战 。50岁的朱先生不得不告别妻子,来到西南边陲一个巨大的工地上,参加一场国防工程的大会战。熬到了这个岁数,他终于被领导委以重任独立主持一个工程。这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顶点。他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不好说,反正手机的工作群随时在更新。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看一下,因为工程是24小时不停的,就像一家全年无休的麦当劳餐厅经理,你永远要注意到各个岗位都在做是否按进度进行……
“你是党员,你是老同志,要勇挑重担!”领导对他这样说。
……………………………
除了事业之外,中年人的另一个战场是家庭。
滕先生的母亲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有一次他背着母亲在医院输液,站着站着突然自己的 腰一阵剧痛,他不得不趴在椅子上,但是如果母亲离开了他,就容易感到焦虑。老太太会揪自己的针头,她还会呼喊,而这种焦躁情绪是医生不能接受的。如果有暴力倾向出现,医生就有权利让她们离场,但是把液拿回去输是一种冒险,虽然家里有私人护士,可老太太的心脏病万一发作了怎么办?
……………………
有一次 滕先生参加一个商务酒局。说着说着他接到一个电话,跑出去接了。半天才回来,之后一再告罪:“对不住,对不住,我妈犯病了。老太太突然出现状况了。”别人问他是什么毛病。他犹豫了一下说是海默症。
这时从桌对面站起一位男士,对他说:咱俩握握手吧!我爸也是这个病。我知道你有多难。那位男士为了照顾父亲曾经把自己和父亲的手绑在一起,就这样睡了两个月。夜里父亲起来了,他就得起来安抚。直到父亲再次入睡。他才能休息。两个月里他没有睡一个整觉,白天的工作照常进行。这两个月里他足足瘦了12斤。
…………………………………
除此之外是孩子。滕先生的两位公子天赋异禀各有怪才。老大是学习成绩极好,但是经常神神叨叨的看很多哲学法律之类的书。作为一个小学生如此早慧,这唐先生非常担心。怕孩子以后在成长中会出现抑郁症状。很多对文史哲极度感兴趣的小朋友都有这种倾向。
而小儿子是坚决不学。背英语课文能把妈妈气哭了。妈妈哭着下去了,爸爸笑着再走上来,两口子就这么前仆后继地教。没多久也败下阵去。他的小儿子好像有某种学习障碍,就是背不下单词,而且也拒绝背诵。为此找心理医生,找私人教师,带他出国去浸泡式学习,各种办法都试过了。没有用!许多老师都断言,这孩子和大学算是绝缘了。“我们家族即将迎来,文革之后的第一个高中毕业生!”无可奈何的爸爸自嘲着。现在腾先生已经想开了,只要孩子快乐健康怎么都行……
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中年人的白发。因为好多人都看不出他们的年龄。到底是40岁,还是50岁甚至是60岁。这些跨越极大的年龄,很可能会在一个人身上交替出现。
如果家里风平浪静他就是40岁。如果家人一个重病,一夜之间他就可能50岁。再赶上公司面临业务调整,行政重组,或者股市上表现不好,投资人撤资,大政策转向。一夜之间两鬓斑白,对于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来说都是经历过的噩梦。大家凑在一起经常说:这活简直TM不是人干的。
很多人都想着我该如何自由?
有的人比较幸运,他们没有发财。所以他们还不知道发财之后,也自由不了。
很多人比较佛系,他们觉得孩子可以顺其自然的成长。但是要知道有多少父母会为孩子竭尽全力,奋力托举。
很多人比较浪漫。他们想着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但是绝大多数中年人会未雨绸缪,布局未来!
他们要为老人规划一个舒适的晚年。为孩子规划一个有竞争力的未来。为配偶打造一个坚实的保障。
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你的自由就是他人的边界”。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一个中年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沉沦。一个中年人勤恳踏实的负重前行,就意味着一家老小能够有一份好的保障。
看看疫情中一位北京父亲的“流调”经历。从早上6:00开始出门,先送孩子上学,然后赶地铁去上班。下午要去读研,晚上还要陪孩子去辅导班,回到家里以是深夜……
在北京地铁四号线上,有多少昏昏沉沉的中年人,强打睡眼,疲惫回家。他们中间很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有高校老师,有企业高管,有大厂研发人员,医生科学工作者。政府职能部门人员。这一条横穿北京西城海淀的线路,搭载的人们,被称为世界上学历最高的地铁乘客。可就是这样,他们依然在竞争中不得不咬牙坚持,不得不奋力拼搏,让自己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以搭载他们亲人的人生。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年轻人在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好的资源。也经常看到很多中年人抱怨自己的压力巨大。还能看到很多老年人抱怨没有保障有力的子女供养。但大家都在抱怨,谁在默默付出呢?许多家庭纷争,其根本都来源于家庭资源匮乏。但这资源又靠谁去获取呢?
我们总是渴望被爱,被关心,被照顾。但谁又去做那个爱别人,关心别人,照顾别人的人呢?
我们总渴望“得到”!但是这“得到”,又是源于谁的付出呢?
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为了期待,为了子孙。中年人的自由一直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只有负责任的中年人才知道,比起那舒适的自由,更重要的是,要让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个小学生的作文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感谢爸爸为我和全家撑起了一片天!您辛苦了!”
人到中年,怎么才能活得自由?
人到中年,怎么才能活得自由?活得自由的前提,是自律。一. 人到中年,活得自由,要多参与健身运动、合理饮食。
一半以上的中年人,有着体重过大,或者肥胖的情况,如果能多做快走、慢跑、跳绳、游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并注意合理饮食的话,就能减去过多的脂肪,远离肥胖及相关疾病。
健康的身体是生活质量的基础,人到中年的我们,身体在走下坡路,生活压力在不断加大,要顶得住压力,要过得好,活得自由,不能不从健身、饮食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人到中年,应多运动
二. 人到中年,活得自由,需要实现财务自由或者精神上的自由。1. 关于财务自由。
所谓“财务自由”,是指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挣钱的状态。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中年人是难以实现财务自由的,因为,中年阶段,经济的压力会一直存在,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也需要靠一天天的努力来挣钱,顶住经济压力。
2. 精神上的自由更重要。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到中年,为了生活,为了多挣钱,大家不得不从早到晚地奔波和忙碌,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些,并努力坦然以待的话,就能在精神上实现自由。精神上的自由,减轻的是精神的压力,也是对当下每一天的珍惜。
实现财务自由,需要努力奋斗,离不开自律;实现精神自由,需要日日自省,同样需要自律。
中年是经济压力最大的阶段
三. 人到中年,活得自由,还应拥有和睦的家庭关系。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心灵的寄宿,是情感的寄托,如果家庭关系不睦,在外工作很累的我们,回家就得不到放松,那么,就会觉得更累,也就谈不上活得自由。拥有和睦的家庭关系,需要我们多承担责任,需要多理解家庭成员,相亲相爱,相帮相助。
结束语:人到中年,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相对的自由,也是来自我们的自律。
家是温馨的港湾
人到中年,怎么才能活得自由?
心胸要豁达,经济要自由,
取舍要明确,过去要放下,
老幼要周全,夫妻要和睦,
爱好要广泛,选择要适当。
人到中年,怎么才能活得自由?
人到中年,想活得自由,作为俗人一个的我认为,大抵是离不开这两个条件的。
- 财富自由。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凡夫俗子,终其一生,为财物所困。所以,想活的自由,首先需要有很多很多钱。
- 精神富足。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如果还能在精神上的觉悟,不为繁杂世故所牵绊。子女成功且孝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融洽,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格局高远。
说一大堆,说明仍然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自由的人,早已看透看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获大自在也!
人到中年,怎么才能活得自由?
前先要财富自由,儿女经济独立,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不管闲事,少说多做,有自己合理的作息安排。
人到中年,怎么才能活得自由?
四十不惑。
一个人痴迷于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你的牵绊,成为你的牢笼,正所谓“作茧自缚”。
只要你没有被铁链锁住,没有身陷牢狱 你就是自由的。
精神富有,思想独立,你才会人身自由,否则,你总是活在别人的嘴里,肯定不自由。
如何才能思想独立,精神富足呢?
好的书籍是为你打开世界的钥匙🔑
管住嘴,少吃一点,少说几句。
迈开腿,多去书店,多去图书馆。
看看书吧
写写日记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自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