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会阅读,应该怎样阅读一本书?
我认为从阅读中受益并学为己用,分三个层次。
第一,乐趣层次。纯粹的从阅读中获得乐趣,也不管读了有没有用,就是读了很快乐,有阅读的快感。这一类其实是最容易的。比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这类阅读都属于消遣阅读,读了他们的书,你未必会学到什么大道理,或者你的人格智商道德一下子提高多少个段位。就是图一乐而已。我刚接触金庸的小说的时候,发现竟然能从阅读中获得那么大的快乐,也是始料未及,甚至上课把金庸的武侠放在课本下面读,晚上睡觉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读。其实色情小说网络小说也属于这一类,纯粹体验一种阅读的乐趣和快感。但是读书,不止有快乐而已。
第二,认知层次。在你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你获得了新的知识,未知的道理,实用的技能。在这个认知层次里,你学到的东西,未必一定要拿来现学现用,这些知识和道理,就像不同的河流,将水流进大海里,储存起来,一方面,扩大了你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提高了你的认识和经验。在这一个层次,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很多人都很困惑的,那就是你真的学会这些知识了吗?或者说你对看到的知识只是似懂非懂。怎么去验证你有没有真正掌握这些你阅读到的知识,我觉得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学习方法,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去验证你的阅读。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的学习方法也别出心裁,个人觉得非常实用。
费曼技巧有四个简单的步骤:
1. 选择一个概念去学习
2. 把它教给完全不懂的另外一个人
3. 如果卡壳,回到原始材料继续学习
4. 回顾后简化语言表达,直到另一个人听懂你讲的这个概念
就是把你学到的知识,或者你认为你已经掌握的原理,去给别人转述,讲给别人听,如果你能用你的语言浅显易懂地让别人也听懂,别人听了你讲的也学会了这个知识点或者原理,那么你才算真的学会了。
根据费曼在自传里说的,如果你不能让别人听懂,那说明你自己并不是真的懂,只是似懂非懂而已。
我觉得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这一点经常被人忽略,就像高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很多同学啊,就是眼高手低。所谓眼高手低,其实就是你自以为懂了,却缺乏验证,往往最后事实证明你并没懂。
除了费慢的读书方法,古今中外的读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苏东坡有“八面受敌”读书法: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在这里我推荐一本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书《古今名人读书法》。这本书是民国的时候,一位叫张明仁的人编写的,他搜集了古代历代名人的读书法,汇集成这本书,里面各种各样的古人读书法应有尽有,看完以后,肯定令你受益匪浅。
第三,学以致用。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从高一开始全班全校都处于一种亢奋备战高考的氛围之中,各班班主任严令不准看课外书。有一次我上晚自习的时候,偷偷地看一本小说名著,结果被来班里溜达的班主任逮个正着。当时班主任就拿着那本书在班里大声说,以后不准再看这种书,看这种书有什么用!就算你们的作文考满分也没用。
很多人也许会有这个困惑,看某些文学历史类的闲书,而不是理科类技巧类的书,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这个困惑只是说明我们的认知还是太促狭了,眼界还是太浅显了。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哪一类书,都有它的用武之地,你只要掌握这些知识,它们都能帮你安身立命,所以我觉得不要怀疑自己对阅读的渴求的对和错,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学以致用上,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至于学以致用,的确是个大学问,明末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面对明朝末年浮夸空谈的风气,提出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例如顾炎武注重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开辟了清代治学方法和学术门类新途径,为考据学派宗师。
我们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向先贤学习他们的经验,一边结合现在所处的时代,进而真正将阅读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现在做自媒体的非常火,也能赚钱,这时候你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先挑选一些交给你写作的书,把这写书上讲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你的自媒体写作上,这不就是学以致用吗?同时你再阅读一些关于运营,营销,沟通方面的书,增加你的自媒体的曝光度和互动度,这不也是学以致用吗?
如果你写的是历史类,那么你学阅读的历史书上的知识就派上了用场。如果你写的是军事类的,那么看的那么多关于军事的书和杂志不就可以拿来用了。如果你写的是影视娱乐类,同样的道理,你阅读到的书籍,都可以帮助你。这都是学以致用。
阅读,有的拿来当乐趣,有的拿来提高知识量,有的拿来学习人生的经验,有的拿来学以致用,只要对你有益,就是真正的会阅读。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会阅读,应该怎样阅读一本书?
谢谢您的邀请!
这个问题也困惑了我很久,如今算是有了自己的一点儿认识。
过去的我有些执着,总觉得看了书又记不住,那不等于白看了吗?于是把书丢在一旁,这一丢可能是几天,甚至是几个月都不再阅读。
后来,我读到了三毛的一段文字,心里就不再那么纠结了,原话是“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我回顾过去一路走来的日子,自己确实在渐渐变化着,有些问题看明白了,思想觉悟更开放了......,于是我又开始了断断续续地拾起书本读了起来。
可还是有种感觉,好像自己并没有真正地看好一本书,正如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我又看到了一段文字,才觉着找到了路。大概意思是说,我每天早晨只读一本书的一个章节,然后反复思考其中的内容,把它放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试图与人和事关联起来,看看它所发挥的效用,或者能不能再悟出一些其他的道理等。
当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书的时候,发现每一本书都很有意思,尤其是中国的古典哲学书籍。这是我本人最近的一些感悟,与君分享,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读书方式。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会阅读,应该怎样阅读一本书?
谢邀。问:"如何才是正确的读书方式?"。回答:这道题问得好!读书是应当有些讲究的,这就关系到读书的"正确方式"与否。我以为,读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了好奇,或者消闲而走马观花地读。另一种则是以求知欲,专心致致地读。记得在那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一本好书在手,喜滋滋的爱不释手,一边读,一边还不断打记重点,一边做着笔记,如获至宝!当年我最喜歡逛的地方就是去"古旧书店"买书,因为在那样的书店里,运气好时常常可以搜寻到"稀世珍品",並且书是打折的,真的是价廉物美,令你又兴奋又激动,要高兴好一阵子!我不光只在阅读西医临床珍断、人体解剖学,西药专著,以及各种中医书籍、中草药书籍,以及人体针灸穴位讲座等等书籍时认真做好笔记,对于古、今、中、外的各种诗选、诗词、戏剧、散文、小说、论文,也都一样会打记重点,並将那些格言似的句子记录下来,做为一种"收藏"!比方说:"作品一朝陈列在群众面前,只有在表现哀伤的时候才受到赏识"《丹纳:艺术哲学》。比方说:"人,无论处在多么卑微可憐的地位,但他那颗凌驾同类的心是永远不会衰竭的!"《希尔德烈斯:白奴》。再比方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髮,以煙雲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煙雲而秀媚。"《山水训》。人活在世上,若想不虚度年华,若想有点作为,若想得些成就,那就要不断地读书,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去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明白、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明智、从而遠離那无知的愚昧!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会阅读,应该怎样阅读一本书?
真正的看书是指对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能看透读懂并能理伦和实践相解和,在生活中能灵活应用。并能从书中找到黄金,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对社会的发展方针。真正的看书能让人知书达理,心宽,心静,乐意助人,发奋图强,从无报怨。阿弥陀佛!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会阅读,应该怎样阅读一本书?
1000个人回答这个问题,一定会有1000个回答。
所以,我只能从我的角度和我的经历,去给出我的思考。从我的角度来说,读好一本书,一定要满足2个条件:
01读完以后一定要思考这种思考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你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的方式、写文章的方式,把你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看到。其实,写读书笔记和写文章也是整理自己思绪的过程,知识只有整理以后,才能变成你自己的知识。而如果你不整理的话,你读过的书,依然是别人的内容,跟你自己没有关系。当然,除了读书笔记以外,还有别的方式,比如。将你读过的书,你所获得的思考分享出来,这也是一种读好一本书的方式。因为,你在讲述的过程中,它会加深你的记忆,而又让你整理了一下自己读过的书籍内容,这也是读好书的一个标准。
02对于这本书或某个章节内容,你会有自己的观点因为书也是人写的,并不是说,这个作者写的书,他里面讲的任何知识都是对的。说不定,写书人的水平还不如你高。所以,你完全可以就他写的主题或某一个章节的知识,发表出你自己的观点,有可能你比他更要懂,你讲的比他还要好,甚至可以反驳他。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的目的是把书里面,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价值、有增量的东西学会,而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放弃。
所以,做到这两点,或许就是读好了一本书。当然,这个观点并不一定对,但至少可以让你知道,应该如何做才更有可能读好一本书,希望对你有启发。最后,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读书,或许可以点击我头像-左下角-个人提升-读书方法,有20种高效读书方法,让你加快读书进程,提高读书效率,变成一个读书达人,通过读书,实现个人成长。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欢迎【关注】,一起读书、写作、赚钱!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会阅读,应该怎样阅读一本书?
说起阅读,我们并无陌生,只要打开书,甚至打开手机,无数资讯都会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可以阅读,但我们真的擅长阅读吗?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段话,我们真的理解了、思考了吗?还是仅仅看过而已,看过就忘?
一般人可能会读一点简单的小说,享受一下,但要读结构严谨的细致作品,或是简明扼要的论文,或是要运用严密思考的章节,他就没有办法了;或再简单一点,说说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或是论述文的重点或次要重点在哪里可能都是难以回答的,阅读能力基本停留在小学六年级阶段。哪怕社会进步很快,学习的渠道方式很多,但阅读依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学会阅读,高效率阅读对当代人而言至关重要。在我探索如何提升自己阅读能力时,看到了这本《高分阅读魔法书》,它向我展示了如何更快、更简单、更有效地阅读。
《高分阅读魔法书》的作者拉蒙.坎伯约是世界速记公开赛六届冠军,智商高达194,他参加了约40场国际赛事,打破了100多项世界纪录,是世界速记记录保持者。在阅读方面,他的基本阅读速度是2500字/分钟,最高可达4000字/分钟,是大学生平均水平的10倍,他同时保持着世界快速阅读的记录。他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证明,阅读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到。
俗话说自学十年不如拜师一天,不妨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一下到底要如何阅读,如何兼顾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让自己快速抓住全文大意,又能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提高阅读兴趣,让自己降低半途而废的可能性。同时把阅读学到的知识用于考试或者其他能力检验,了解针对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及论述题提出具体应答方法,让自己更好地通过各种挑战。
本书主要有7个章节分别是:思维与记忆、影响阅读、整体学习法、学校考试与竞争性考试、心理测试题、生活上的建议和心理准备。前三章重点讲方法,后四章主要讲技巧。本书的特点是方法加技巧,间歇性穿插一些练习,这些可以帮我们更多地理解阅读的原理方法和运用到各方面的技巧,便于学以致用。
前三章方法部分很大的亮点就是突出作者擅长记忆和阅读的双重属性。首先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一些关于记忆的基本原理,了解了这些原理可以避开我们平时记忆的误区。比如读书记忆可以从多到少地进行记忆。这意味着我们在记忆时应该由大及小,由多到少,首先掌握大意,然后聚焦于细节。但因为我们从小学习就是从最小的单节结构开始学习,如单个声母、韵母、单个字词,在逐渐过渡到一个句子、一段话、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如读书记忆也是逐字逐句,从细节入手,但经常会记了这句忘了那句。这不就是缺少对主体脉络走势的把握吗?
如果按照作者的讲解从多到少,从大到小来试试可能更合理。就比如你看到一棵树要记住它的样子描述出来,一般也是从大树整体的颜色,什么种类,多高多粗等大处开始记忆描述,而不是拿它的一片叶子来描述。 当读书记忆多从整体全局入手,哪怕记忆模糊也不怕,就像画画一样,先了解整体框架,后记忆局部细节会更自然地呈现出来。
其次作者强调阅读的方法是影响阅读法,把眼睛看成照相机,眼睛必须跳跃式地快速扫过页面。事实上,在阅读每一组词(同一行时)时,我们都要停顿一下,因为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拍照”。如果你平时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书的话,就像用照相机拍一页文章每次只单拍了一个字,这当然不可取。想象一下我们拍一页文章一般会拍一到两次,上半页拍一次,下半页拍一次,这样一页文章基本能拍全。但我们的眼睛不像相机一样有那么宽广的视野,我们普通人一般一次只能看到一到两行句子,我们可以在每句话或每两句话中间停留2至4次,就像相机停顿拍照一样地获取信息,这样才不会浪费我们大脑的运转速度不至于让大脑空转,这样读书才不会昏昏欲睡。
再了解了记忆和阅读的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学习总结概括,把阅读的知识内化,方便后续的记忆和再运动,这里的关键就是画思维导图和写摘要。起初,我们能够掌握文章的扩展性大意(大意要点+某些简单细节)也就够了,就是相当于画一下简略的思维导图,先不要理会较为复杂的部分。等我们能够在整体上掌握文章以后,再来记忆它们即可。这里的记忆就要靠写摘要来总结概括,撰写摘要时,每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观点和支持它的次要观点。即使原文没有单独成段,在做摘要时,为了让摘要符合这个要求,我们也应该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段落。按某种逻辑方式如事物发展的顺序快速,或者空间的变化,或者种类的区别等来地撰写摘要,这样我们会更加熟悉摘要中的事实,因为这些事实是我们用自己的词汇进行的表达。同时,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了信息的顺序,使摘要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更适合自己。
通过上面方法部分的三章解读和训练,我们关于阅读的理念有会一个转变,但要更好地在生活工作中具体运用还可以借助一些技巧来训练。在书中的后四章就详细地介绍在各方面如何运动阅读的技巧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提升心理状态。由于技巧的针对性、具体性较强,这里就不一一再展开赘述。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陪伴我们一生的事情,阅读又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无疑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拉蒙.坎伯约的这本《高分阅读魔法书》或许会成为你我阅读路上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成就感,提升我们的能力,让我们的人生有更多选择和可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