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经验,指体验过,分享,指体验者将自己知道的,介绍给别人。
对于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我不觉得,物质的经验介绍,比如,选一个什么车,弄一顶帐篷,用哪种软件导航,怎样规划线路......等等。我不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
(来源:头条图库)
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让我们来细看一下自驾游是什么。有人说,自驾游就是开个车出去玩?对,也不对。它是玩,退休了,去想去的地方走一走,这个没有错。那么,“也不对”是说什么呢?
自驾游,本质上仍是生活,是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方式生活。这点,应该没有异议。
(来源:头条图库)
人们熟悉自己的小日子,对于自驾生活没有底,所以有“经验分享”欲求。
生活,人们无疑有所经验,似乎不需要多讨论。因为,咱不是退休了么,年纪搁那儿呢,世界上的事,生活经验丰富着呢。
你看,矛盾吧?一方面“丰富”着,一方面有“欲求”,说明什么呢?说明,咱们以前的生活,和我们即将开始的自驾游生活,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呢?举个例子:打算自驾,得有辆车子,假设,你想买一辆车。如果在单位上,上班那时节,单位办买车的事,上有领导,下有群众,中间呢,还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或者财务制度,按程序,买来便是。还有,再举例,单位上组织 一次旅游,开厂车去,你仍大可不必过多操心,上有领导,下有群众,中间呢,还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或者财务制度,按程序,按计划走便是。
(来源:头条图库)
可是,你现在没有上班呀,上级、下级全是你,主意你得自己拿,买对买错,走错走对,权在手中。看,这便是退休前后的差异。所有的事儿,你得一肩挑,此时,你觉得要找人说一说,“分享一下经验”。
其实,咱们何止缺乏这一点(买车、旅游)经验呢?毕竟,自驾生活和朝五晚九上班生活不一样。此时,你应该怎么办呢?所以,作者认为,物质(技术的)形态门道不懂,自驾线路不明白,这都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朋友目前最需要的是:“思维升级”。将自己的思考,从原来固化的工作思维状态,转移到现在“新生活”动态上面来。
本问答,讨论“经验分享”,非上哲学课。我们删繁就简,直白地说,转变思想,最重要的是:学习。
呵呵,有朋友发笑,“咱临到老了,还要学习?”对,学到老。
(来源:头条图库)
怎样学习?
方式:有针对地进行强补,你需要哪方面,就学哪方面。最简易的方式,莫过于“问手机”。手机不光是用来看“女孩”听“新闻 ”的!此时,你只要花少许功夫,向手机提问,比如,你此时正在看本文,我想你也是通过手机,才和那个叫做稀夫文字的人发生沟通的吧。建议朋友,就用这个方式,去问你要问的事情,多问几家,正反问,你需要的经验,都会得到补充。
(来源:头条图库)
有没有自以为是,不愿意学习,失败的例子呢?中国从来不缺聪明的“马大哈”。例子太多,新车,房车,购进来,出去跑了一趟,马上抓耳挠腮吵着卖掉,事例很多,相信朋友们知道的案例比作者要多。有问:即如此,当时为什么冲动到一定要买,非买不可呢?不是他们没有脑子,而是他们太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而排斥学习别人的实践经验。
输在学习上。
那么,既然学习这么重要,学到什么程度,我们才算有经验了呢?时间长了,可不行。是不是还要”实践“一下?先说“实践”,世界上的事,有些是不能经过“实践”的,比如买车,不能弄错了,再来过一辆,除非你是“富翁”。
关于学到什么程度,中国人认为,人生经验通过耳﹑目﹑鼻﹑口﹑心(思想)五官吸收和实施。“程度”便在五官处。
仍举例“买车”。
耳﹑当你倾耳而听,将你打算购买的某种车类型,至少十种以上车型比对时,你关于自己需要的车的经验,已耳熟能详。
目﹑看,多看,手机上看,路上看,车展看,到处看。看到(熟悉到)“掩目捕雀”程度, 而后心领神会,目量意营,心中早已有数。卖车人的把戏,某些自驾者对自己不喜欢的座骑无端吹嘘,已不能影响你半分, 此时你可能已炼就火眼金晴,目光如电。
鼻、嗅觉一定要灵敏。生活中,任何仰人鼻息,听人穿鼻的故事都是寡见鲜闻的表现,只有孤陋寡闻,才会成就将差次的货色买回来。只有嗅觉失却敏锐,才会不察政策性限制,政策性支持的问题。比如,国五、国六问题,油电车型问题。研判关于车辆政策性走向,车主嗅觉,不唯人云亦云,坚持看到红头文件(时效)十分重要。比如皮卡进城放宽政策,否则,车购进来,回家都不方便,没意思了。
(来源:头条图库)
口,相比看、听、嗅,开口发问更为要紧。一事怕三问,多问几家,多问几个人,不花钱,却可以得到真知。好比本问答,标题不到20字,却引来众多朋友来说经验。这便是“发问”的力量。
如果,我们经过学习,还能用语言将学习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字句落实有据,无疑,你是真懂了。
心,指脑子思考。诸葛亮说:“我心如秤,不于他人作轻重。”意思是,我自己用心,不是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用心,有许多好处,比如,有人问:“如上所述,研究判断,不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吗?”不要,只要你用心,就可以了。经验俯拾即 是。
对自驾游可能遇到的一切事物用心,你就会知道,知——它的道道 。
朋友问: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作者不认为物质的经验介绍,比如,选一个什么车,弄一顶帐篷,用哪种软件导航、怎样做路书、车上的水电怎样安装......等等等等。我不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
(来源:头条图库)
有一句口号,比较适合咱们的话题:学习、学习、再学习——学到老。虽说口号比较空洞,你想,获取经验最佳的宝器是什么呢?就是学习。学习了便“知道”,人生的经验可能也就在“知——道”二字里面。
好,本问且到这里。
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我和老伴都退休了,每年我俩都来一次自驾游。我开车,她导航+照相+摄像。多年自驾游积累了点点经验。
一、选车
我的第一辆车是1.5L手动挡,第二辆车是1.6L手动挡SUV。为什么是手动挡?
1.因为考虑到冰雪路面,手动挡有优势。有时,早晨在低海拔时是夏天模式;可中午到了高海拔时,就可能是冬天模式了,路面有积雪,四周白雪皑皑。手动挡的可靠性、安全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2.有时几十公里连续下坡,用档位控制车速比较容易些。
3.走国道、省道时,要经常根据路况变挡、离合等操作,操作动作要比自动挡汽车和走高速时频繁。这其中一个最大好处是,因频繁操作动作,不易犯困!!
4.手动挡车比较同款自动挡车相对省油。如果每次1—2万公里自驾游回来,手动挡的油耗经济性优势还是非常可观的。
二、选路
自驾游走哪条路,非常重要!!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路能让你玩的开心,而有的路可能会让你心惊胆颤,惊心动魄!!
1.走高速。赶时间、高速免费、没别的路,只能走高速。这些我都经历过。走高速的好处,一是快捷;二是罚扣相对较少。但走高速也有很多问题,很多景色看不见了;与当地人文交流极少;连续几天走高速真的很累;小排量车走高速费油;免费时很多高速并不“高速”。所以我很少选择走高速。
2.走国道、省道。在我国沿海和经济较好的内陆省份,国道、省道,甚至县道路况都很好。风景在路上,很多国道、省道汇集了很多美景。著名的有川藏线国道318、独库公路、中越沿边路等等。走国道、省道还有一个好处是,行车途中,困了、累了、饿了、上厕所等,都可随时靠边停车解决问题。但在云贵川山区和个别经济相对较差的省份,最好选择走高速或国道。特别在雨季和冬季及个别高海拔地区,尽量避免走省道,千万不能走县道。我曾走过最危险的县道是,两边没有护栏且河水湍急的没水桥;看不见前方路面的陡坡急弯盘山道;几乎错不开车的傍山险路(我的车当时在悬崖那一侧);高入云端且看不见前方路面的云中穿行山路。对外地司机来说,这都是高难度的极端考验!!这都是高德给我导航的路!!
三、选旅游景区
因为景区的门票、摆渡车、缆车等大部分是要花钱的,所以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景区游玩。
1.首选5A景区,个别著名4A景区。其它级别景区基本不考虑。带有“小”字的景区不做考虑,如“小九寨”、“小三峡”等。
2.尽量选择对老年人有优惠、条件设施比较完善、社会评价和名声比较好的景区。对于个别欺诈、打骂游客且声名狼藉的景区和城市,坚决不去!!
四、选宾馆酒店
我们自驾游都是住宿宾馆酒店的标间,这样才能充分休息好。此外,具备停车场、wifi、电梯,个别还含双早,很舒适,很方便。
几点行车小经验:
1.我用百度导航,高德做辅助验证路线和目的地。我的教训是,千万不能用高德导航!!太坑人!!
2.路遇大货车。要么减速甚至停车,让大货车先走;要么果断加速超车(打左转向,鸣笛,大灯闪大货车),远远甩开大货车。总之,远离大货车!!
3.盘山路下坡。一定在转弯前完成刹车动作,带挡转弯。
4.盘山路上坡。在转弯前加油并保持一定速度,即将转弯时减至二挡或一挡,匀速转弯,完成转弯后,根据需要加挡并加速。
5.盘山道转弯处路遇大货车。千万不可在转弯处会车超车。如果大货车不停车,自驾车必须在转弯处提前50米停车(若距离不够,自驾车还要倒车后退),等候大货车转弯完毕后,自驾车再前行。如果大货车转弯前先停车等候(此时大货车可能是下坡或在傍山那一侧),经与大货车司机鸣笛交流后,自驾车可先前行完成转弯。
6.在山区路,特别是有盲弯的路段,一定要各行其道!!盲弯转弯前,一定要鸣笛!!
7.行车时,司机不但要看前方,还要时刻通过倒车镜和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左右两侧。
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我看就只有一条经验。那就是立即走出去。如果不走出家门,有多少经验都没有什么用。
世界上的事情包括自驾游,每天在屋里想想啊,想啊,一天天就过去了。好多准备都是没有用的,都是无用功。具体来说,我觉得有这样几条可以考虑的经验。
一是说走就走。只要下决心搞好了规划马上就走,千万别想那么多。
第2条带点吃的就行了。
第3条就是走一天说一天,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什么问题,当然了,如果要上西藏这种艰苦的地方,无人区还是要多做一些准备工作的。衣服啊,吃的呀,通讯的,还有车辆的检查呀等等。
其实没有那么多好想的,也不要讨论什么经验。只要走出去就是经验。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我退休10年了,年轻时就喜欢背起包一个人在外面野,退休后各方面条件好了,先后开轿车、越野车、房车自驾游,有时候一个人,有时跟闺蜜和朋友,更多的时候时候是和老公一起自驾游,总行程超过10万公里,旅行中车子爆胎、被困、断油、走错路、身体不适、与当地人发生矛盾、吃饭、住宿,等等意想不到的问题常有发生,好在出门数次越多,积累的经验也多,以后发生这些问题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小,今天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跟准备退休后自驾游的朋友分享以下几点经验。
一、关于车辆您要对自己爱车的性能及各种参数了如指掌,自驾游过程中,车子相当于咱们工作时吃饭的家伙,车辆的各项主要参数,包括车子的长、宽、高、轴距、转弯半径、接近角、离去角、油耗等指标,咱们不要求自己像4s店的修理工那么专职,至少在出门前找熟悉的朋友大致问一问,做到心中有数。
1、加一箱油能跑多少公里,跑高速、国道、崎岖山路的油耗是多少,不要相信路上总在你油快用完的时候,前方随时有加油站在等着你,行程中路面施工维修、山体滑坡、交通意外等等你意想不到的因素常有发生,我记得08年冬天我从深圳回湖北,那场大雪让我在京珠高速堵了3天3夜,就是本打算等油用到差不多时再加油,结果后来连开怠速用暖气的油都没了,差点没把我冻成冰棍,所以往后只要是长途旅行,我总是不等燃料用到一半,见到路边加油站就把油加满。
2、了解车子的长、宽、高、轴距、转弯半径、接近角、离去角等参数,就知道什么样的路况条件可以正常通过,什么样的坡度和障碍可以接近,不至于损伤前脸或保险杠,离去时不至于托底擦伤后面。特别要注意的是
,你的爱车在什么路况和什么速度的前提下,你能稳稳地控制它并随时刹车停下来,这一点是重中之重开不得半点玩笑。
3、检查随车工具,所谓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自驾游脱离了咱们熟悉的环境和人群,记得带两块脱困板、一根牵引绳、一个小的应急电源、充汽泵、一套免拆胎简易补胎工具、手电简等装备,这些东西放车上占不了多少地方,不要问我为什么,关键时候能够解你的燃眉之急。
4、切记、千万、一定不要让爱车带着故障上路。
二、关于自驾游线路很多刚退休的朋友,刚一退休脑门一热,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别急呀朋友,您现在不考虑工作,孙子外孙都不用你操心,您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出去玩,我建议您打算退休后享受自驾游之前,先做一个晚年旅行的规划。合理分配一下年龄、体力和手上的钱。
第➀阶段:55岁到64岁
这个年龄阶段您就别把自己划分到老龄人的群体了,先提几个问题看您能想都不又想就回答我,一是身体有没有基础病,二是吃饭睡觉是否正常,三是偶尔干些体力活吃不得消,如果这三项都还可以,恭喜你,你这十年自驾游可以走一些如青海、西藏、新疆、五岳等名山大川,甚至于轻度探险、穿越的线路都不在话下,别等到七老八十岁的时候,才后悔没去过可可托海和布达拉宫,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是退休后的黄金10年,所以安排线路和行程,就要把体力分配到身体好的年龄阶段。
第➁阶段:65岁到75岁
您得有自知之明,65岁以后身体状态逐渐差了,好在积累了丰富的自驾游经验,那时候您也许比我现在更内行,一般的风景名胜已经入不了您的法眼,这个年龄阶段如其说是自驾游,倒不如说是开着车一路闲逛,选择一些特色古城古镇,或有山有水的乡野,尽情享受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旅居生活,咱们夏天往北方走,冬天一路往南,遇见心怡的地方就停下来,找个民宅住他个十天半月,我3年前曾经从武汉到西双版纳,再走东南沿海到福州回武汉,春节前一个月动身直到来年五月份回家,全程走了近一万公里,沿途在古城、小镇周边找民宿、客栈、民房多则住一个多月,少则3~5天,高兴了就自己买菜做饭,累了就走大街串小巷专门找一些从没吃过的当地小吃,如果不是我孙子那年出世,也许继续北上到葫芦岛再回来也不足为奇。
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自驾游就是旅居,没谁要求您非得赶时间一天得走300公里,住腻了一拍大腿就走,玩的是一份心情,吃的是一种好奇,品的是意境和情怀。这时您已经对打卡、拍照、发朋友圈没多大兴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走来就觉得乐在其中,对前几十年人生,朋友,和事业的纠结,在旅途中,一切已经释然。
至于75岁以后,一是满70岁加召每年得审,二是眼神、手脚和反应能力一天比一天差,为了自己和他人免出意外,我就建议您与自驾游拜拜,再说飞机,高铁也挺方便,这个年龄阶段,您如果还对旅游的兴趣不减当年,条件允许的话,每年偶尔乘游轮逛逛也是一种好的旅行方式。扯远了哈,我才61岁,十几年后也许我能分享这方面的经验。
三、关于老年人自驾游准备的随身物品和技能常规的物品我就不浪费您的时间了,如自己喜欢的零食、药品、防寒衣服等等,我往期游记里都讲得很清楚,以下几点是大家普遍会忽略的问题。
1、大部分人都习惯用手机支付旅行中的消费,账上的钱当然越多越好,但千万别忽略了,要带不少于1000~2000的现钞, 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您急需花钱时,这里没有网络信号或对方没有手机,那时候您就知道,还是这玩意才叫硬通货。
2、中老年退休自驾游,2代证我就不用提醒了,我就曾遇见某些少数景点,你非得出示退休证他才认账,不然你买票还得乖乖地多掏钱才行,所以一定记得要带退休证出门。
3、因气候、路况、地质灾害等人为因素和意外,造成的堵车虽然概率不高,特别是317、318、独库公路等等路段,运气不好的话,堵一两天也不算稀奇,所以随车带一套户外灶具、餐具和大米面条等简单食物,就可放心无忧,有兴趣的话,沿途买些当地土特产,在风景秀丽的河边、山谷享受野餐,这种乐趣可以让人上瘾。
4、与年轻人相比,退休的中老年人对于网络知识、手机使用技巧是短板,先说手机导航吧,导航无疑是行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工具,咱们在不熟悉的地方规划目的地,找加油站加油,找酒店吃饭,找旅店住宿等等都离不开它,以我的经验分享给您三个导航app,一是b度,它细致到小街小巷都有标注,二是g德,它对于高速、国道、主干道非常强大,还能提前播报分叉路口,三是a维互动地图,户外爱好者都喜欢用它,四是窝友自驾,这款app对住车营地标注准确,其硬件介绍和服务品质,都有很多车网打分评价。
建议老年人先简单地设置好目的地后,再根据时间、距离、路况、中途需要停靠的地点分段导航,如果您不想在导航软件上花太多的时间学习,相信我,简单地这样操作就够用了。
如果自驾游距离远,往返的时间又长,您不可能把要带的东西尽数带齐,也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花3~5天等快递送货,其实旅行中在网上购物还是挺方便的,和在家里网购基本上一样,您只需计划好下一站或下下一站所要经过的地方,购物时和店主沟通,他会提供大把的代收点给您选择,这样您开车到了,刚好买的东西也到了。
总结一下:我所分享的经验,大部分是自己长期自驾游所积累,我是个话唠,也是人来疯,喜欢在旅行中和车友们学习交流,我认为这一点您得学习我脸皮要厚一点,对人要亲和友善一些,要分享的经验很多,不可能把所有内容和细节都表达完善,如果有些针对性的问题,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我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与您探讨交流我的心得体会,致此,谢谢您耐心地看到这里,希望幸运在旅行中与您相遇。
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我和夫人自驾游已有近二十年的经历了,有一些经验供您参考。
1.出门前,做好旅游策划。想出去看什么,决定了自驾游的目的地。如果以自然景观为主,有希望游人少,大西北方向是个好地方。如果喜欢人文,喜欢人多热闹,就去东南沿海一带。如果喜欢历史与古迹,北京、西安等城市是不错的选择。
2.策划中要确定大致玩法,是沿途玩,还是围绕着一个区域玩。沿途玩,即边走边玩,遇到格外喜欢的地方就多呆上几天,然后再继续前行。另一种就是,以某个城镇为宿营地,每天外出游玩,都是在这个城镇的周边进行,如此玩法可以玩得彻底,也不累。
3.自驾游途中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绝对不能疲劳驾驶,我的经验是,行驶150至200公里后必须换人开车,或者不能连续开车超过2小时,这样能保证注意力集中,保证开车安全。二是,途中油表指针指向一半位置时,千万不要抱有可以再跑一段旅程的侥幸心理,一定要到加油站去加满,因为谁也无法说清前面的情况如何。
4.每到一处游玩时,要了解当地的交通管制情况,尤其是有无限行管制。还有一种不容易留意的特殊情况,比如北戴河,车辆停放车位时一定要将车头冲外,否则算违章,很奇葩吧,没办法,一个地方一个要求,咱们出门在外必须遵守。
以上是我自驾游的一些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中老年退休自驾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我是刚退休一年的爱好自驾游的老人,我一个人开车自驾游去过西藏新疆等地,我是床车自驾游走到哪里觉得风景好空气好就停下来多玩几天,过的是慢节奏的生活。自驾游享受的是沿途的风景,风景在路上,辛苦了几十年就是要抓紧退休后的黄金十五年,曾现在跑的动就要开起车子享受晚年生活,云游四海,浪迹天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