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4,F-15,F-16,F-18,美国战斗机序列为何独独缺了F-17?
美国军机从1962年开始就搞了个“统一编号系统”,所以F-1、F-2、F-3、F-4、F-5、F-6……一直到F-12都没断过。
F-13不存在,因为美国人很迷信,认为“13”不吉利。
从F-14开始,又能排到F-18。然后缺少F-19,从F-20开始又能排到YF-23。接着是搞非主流的F-35。
这很正常,就如同F-35当年还有个叫X-32的竞争对手一样,如果竞争成功的话,我们今天就看不到F-35了,只会有一架名叫F-32的战机。
F-16当年也有个叫YF-17“Cobra”的对手,YF-17如果上位成功,也就没F-16啥事儿了,这个问题也会变成“美国战机序列维和独独缺了F-16?”
YF-17是著名的诺斯罗普公司开发的轻型战斗机,当时美国军方下发了未来轻型战斗机LWF的技术意向需求,因此引发了诺斯罗普和通用动力的竞争。
诺斯罗普早期从F-5E战机上衍生了个N-300项目,这个项目又进化成P-530“眼镜蛇”项目,继而变成了P-600,然后被命名为YF-17。
但不幸的是通用动力公司的YF-16赢得了LWF项目最终的胜利,变成了后来的F-16“战隼”。
不过与当年X-32和X-35的“肥电之争”还是有所不同,失败者YF-17并未真的死去。
诺斯罗普不愿自己耗费超过100万工时和5000小时风洞的心血之作被浪费掉,他们也坚持自己开发的绝对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战斗机,因此决定另辟蹊径,将其推销给美国海军。
就这样,YF-17从空军的台子上撤掉,送到了海军的饭桌上。
为此诺斯罗普还走通了国会议员的路子,于是美国国会对美国海军发出了政治味道极为浓厚的指示。
大意是:之前那个轻型战机的LWF项目已经over啦,但诺斯罗普的fighter还是很good嘛,你们不是要展开个VFAX海军攻击机项目吗?不如把诺斯罗普的LWF项目拿过去,利用里面的technologies试试看嘛。
就这样,YF-17项目得到了重生的机会,海军期望能研发出新型的战斗机,以取代自己那些老旧的F-4“鬼怪”,但他们的目光并非仅仅盯着诺斯罗普,通用动力同样在努力。
YF-17和F-16
通用动力在VFAX项目上联合了林-特姆科-沃特(LTV)共同开发,试图研制出海军型的F-16战斗机,这让诺斯罗普耿耿于怀。
于是诺斯罗普与麦道公司走到了一起,双方合作在YF-17的技术上开发更新型的战机,然后研制出了F-18。
F-18算是个重新开发的项目,但它延续了YF-17的气动,毕竟那5000小时的风洞可不是白吹的,连通用电气的发动机方案也继承了下来,将其抬升推力后变成了著名的F404。
在麦道的主持下,F-18项目被大刀阔斧的进行了电子化改革,将诺斯罗普老气横秋的设计全给扔了,换上 了玻璃座舱和新型电子设备,甚至将CRT彩电给搬了上来,更换了复杂的座舱仪表。
于是,F-18战胜了对手的F-16N,成为美军新一代的航母舰载机,甚至后来还淘汰了F-14“雄猫”。
F-16N明显斗不赢F/A-18“大黄蜂”,美国海军仅仅装备了26架即告结束。
后来研发者们又玩了一次YF-17式的把戏,将F/A-18机体扩大30%,换上F414发东西,将其变成了更强悍的“超级大黄蜂”。
所以,F-14,F-15,F-16,F-18中间并不是少了F-17,只是原来的YF-17换了个地方重新包装出道罢了。眼镜蛇走了,“大黄蜂”来了。
顺带说一下,美军的战机是这样排下来的:
F-1 “FURY ” (狂怒)
F-2"BANSHEE" (女妖)
F-3"DEMON" (恶魔 )
F-4"PHANTOM II"(鬼怪II)
F-5A/B"Freedom Fighter"(自由战士)
F-6"SKYRAY"(天光)
YF-7A"Sea Dart"(海标枪 )
F-8"CRUSADER"(十字军)
F-9"PANTHER"(黑豹)
F-10"SKYKNIGHT"(空骑士)
F-11"TIGER"(虎)
YF-12(黑鸟战斗型)
F-14"TOMCAT"(雄猫)
F-15"Eagle"(鹰)
F-16"Falcon"(战隼)
YF-17"Cobra"(眼镜蛇)
F/A-18"Hornet"(大黄蜂)
F-20"Tigershark"(虎鲨,F-5升级外贸版)
F-21"LionCub"(幼狮),进口的以色列货
F-22"Raptor"(猛禽)
YF-23"BlackWidow II"(黑寡妇II),
X-32
F-35“lightning Ⅱ”(闪电2)
F-19好像漏了,不过这玩意儿漏了很正常,它就是著名的51区老六——F-117战机的原型。
F-14,F-15,F-16,F-18,美国战斗机序列为何独独缺了F-17?
原因很简单,美国战斗机是有17这个编号的,但是不是F-17,而是YF-17。而YF-17只是原型机阶段,是当年拿出来和YF-16竞争的机型。在空军竞标中胜出的F-16已经服役了超过40年,竞争落败的YF-17自然也就没有加入美国空军的作战序列。同样道理有YF-22和YF-23的竞争,竞争落败后美国的战斗机型号也就再也不可能出现F-23了。
YF-22和YF-23,竞标失利后永远不可能在美国空军见到23这个编号了
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YF-17虽然没有进入空军服役,它还是以另一种型号成为了海军的装备。这就要说说当年YF-17的发展历史了。YF-17当年是诺斯罗普推出的原型机型号,最初是用来和洛克希德-通用的YF-16竞标美国空军的LWF/ACF(轻量化飞机/空战战斗机)计划。它采用了一个翼前缘延伸面(LERx)+前缘低后掠角的设计,机翼1/4舷处后掠角仅20度,而YF-16有40度。因此二者在性能上各有偏重,YF-17这种低后掠角和高展舷比设计使得其起降速度更低,更适合在航母上起降;而且低速机动性更好,适合对地攻击;而YF-16的设计更适合空优。
YF-17 眼镜蛇,由其翼前缘延伸面的形状而得名
由于F-16使用的发动机和F-15是同一个型号,显然采购成本也会更低,所以最终美国空军选择了YF-16。当时的海军正在开展另外一个项目叫NACF(海军空战战斗机)。按照国会的意思,竞争胜出的YF-16也应成为NACF计划的候选机种,但是当时海军并不想要YF-16。由于YF-17本身是双发战斗机,在舰载机上有天然的优势(双发战机显然更安全,至少心理层面是这样),于是诺斯罗普果断联合麦道公司,将YF-17改成舰载机。而当时海军也需要一款中型机能够和F-14形成高低搭配,于是YF-17得以进入NACF项目。在经过一番测试后,美国海军认为YF-17适合执行海上任务,而且具备更大的多用途改装潜力,飞行员对YF-17的评价是操控稳定,进场速度小,适合起降(这个评价非常重要)。因此最终YF-17摇身一变,成了新一代的中型舰载机F-18。
YF-17就是后面F-18A的原型,其采用静安定的设计不如F-16激进,但反而适合作为舰载机使用
2006年,F-18正式取代F-14成为美军唯一的舰载机机型
F-14,F-15,F-16,F-18,美国战斗机序列为何独独缺了F-17?
不但没有F17,F19、F20、F21也没有。但是,实际上这些空缺的编号都有主角。
进入三代机时代后,美国的战斗机序列编号还算是传承有序,从F14一直到F22。但是,在正式编制中,却不见F17、F19、F20、F21的踪影,但是这背后却有着挺有意思的故事。
首先,F-17是诺斯洛普参与美国轻型战斗机竞标的YF-17,但是输给了通用动力的YF-16,也就是大名鼎鼎的F-16。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空军轻型战斗机竞标中,通用动力YF-16以其单发带来的成本优势胜出,这就是F-16。F-16堪称最成功的三代机,自1976年首飞以来,目前已经生产超过4600架,而且最新改型仍然不断生产交付。但是YF-17虽然在与FY-16的竞标中失利,但是却因双发构型带来的安全性和更大的升级潜力,被美国海军看重,成为一款舰载机。
这就是同样大名鼎鼎的F/A-18系列,不仅有经典大黄蜂,还衍生出超级大黄蜂系列,在F14、A6退役后,大黄蜂系列一统美国超级航母甲板,成为唯一的舰载战斗机,实现了华丽的逆袭。目前大黄蜂系列生产数量超过2000架,而且最新型的超级大黄蜂还在生产,堪称二战后最成功的舰载战斗机。
除了F-17,F-19、F-20、F-21也都有对应的主角。
F-19不是别人,正是军迷如雷贯耳的F-117。由于F-117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实用的隐形战机,所以保密程度非常高,F-19是美国方面为了掩盖真正的F117项目、混淆苏联判断而编造的马甲,给人造成这是一种介于F/A-18与F-20之间的低档战斗机的错觉,掩盖了F-117这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机真正的面貌。
相对而言,F-20更为大家所熟知,作为诺斯洛普F-5系列的后继机型,F-20同样专供出口。但是它生不逢时,与F-16同台竞技,各方面性能均不如F-16,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F-21原本是给美国空军假想敌中队以色列制”幼狮“的临时编号。美国空军上个世纪80年代从以色列引进了数十架”幼狮“战机,用于模拟第三世界国家广泛装备幻影3/5系列。这数十架幼狮除役后,F-21的编号取消。
近期F-21这个编号又复活了,但却成了F16V的马甲。美国为了向印度推销最新型的F16系列,给这种专门为印度定制的F16V一个崭新的编号:F-21,以此来表明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机,甚至还压过歼20一头---毕竟编号大了一码。
F-21之后就是F22,而F22之后的F23大家也熟悉,那就是令无数军迷扼腕的YF-23。
至今仍有很多军迷认为YF-23才是更好的。对于这个观点,笔者觉得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在作怪,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其实眼前人就是最好的。
之于F23之后到F35的空档,笔者认为很有可能是美国军方很多密级很高的验证机项目,比如大家知道就有X31。
当然,也有一些空缺的编号,或者是为了忽悠,或者就是纯粹空着。
F-14,F-15,F-16,F-18,美国战斗机序列为何独独缺了F-17?
在美国空军或者美国海军服役过的战机中是没有“17”这个序列编号的,带有17这个编号的是诺思罗普公司为美国空军的轻型战斗机(LWF)技术评估计划打造的YF-17“眼镜蛇”原型机,也就是当时通用动力公司的F-16的原型机YF-16的竞争对手,只不过后来在竞标中胜出的是YF-16,所以才有了后面大家熟知的F-16“战隼”,假如当时是YF-17胜出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见到的美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之一就应该是F-17“眼镜蛇”,而不是“战隼”F-16了。
▲1976年的YF-17的演示飞行
不过,YF-17虽然在美国空军的轻型战斗机计划中落选了,但是在后面,YF-17又被重新加入到了海军战斗机攻击实验(VFAX)计划中,成为了美国海军F/A-18战斗攻击机的设计基础,这是很少见的落选失败者又重新复活的例子。大家注意看下图中的YF-17,外观上跟今天的虫子是不是很像?都有一个翼前缘延伸面,这种结构看上去很像眼镜蛇的头部,所有YF-17也被称为“眼镜蛇”。那么,今天的F-18又是怎么和YF-17扯上关系的呢?
▲YF-17“眼镜蛇”
在当时,美国海军也是朝思暮想着他们的新飞机,所以在1974年也推出了空战战机(ACF:Air Combat Fighter)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准备开跑时,却遇上了越战结束,然后国会山的老爷子们就要求海军不准再砸大钱开发新飞机,只能从空军的这两架竞争者中挑选一个作为海军未来的新飞机原型,因此,后面诺斯洛普就与制造海军飞机经验丰富的麦道公司合作,以YF-17为蓝本开发出了海军版的新型作战飞机,也就是今天的F-18虫子。
▲F-18
因此,虽然今天美军的战机中,没有以17作为序列编号的战斗机,但是今天的F-18其实就是以曾经的YF-17为原型设计出来的,跟YF-17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在外形设计上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比如YF-17和F/A-18都是双发动机双垂直尾翼构造,中等翼展且具备一定的后掠角度。
F-14,F-15,F-16,F-18,美国战斗机序列为何独独缺了F-17?
美国事实上并不是没有F-17计划,而是竞标失败并没有被美国军方选中。事实上,F-17计划还衍生出了其它的经典机型。
由于美国空军的F-4“鬼怪II”型战斗机在越战时期表现不佳,尤其是在近距离空中缠斗中屡屡在苏式战斗机的面前落得下风,所以这催生了F-15和F-16的诞生。1976年,美国空军最后敲定,选中了通用电气公司(如今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YF-16,即F-16的原型机,而诺斯罗普公司的YF-17则没有在美国竞标中被美国空军选中。
YF-17与美国的F-5“虎II式”战斗机具有很密切的关系,由于F-5系列战机被定义成低端的外销专用战机,因此随着时间的演进与新敌手的问世,已经逐渐不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胜任前线战斗机的任务。也因此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改良方案,当然,作为原制造厂的诺斯洛普却并未舍弃分食这块市场的企图。
诺斯洛普也尝试发展更先进版本的F-5E,原订的称呼为F-5G,是作为F-5E后继的出口专用战斗机而设计的,这么命名的原因是当时美国政府不允许自用的现役战斗机出口。待经过一段时间该项禁令解除之后,F-5G也随即改名为F-20。虽然F-20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当中部分性能远优于早期型号的F-16(维修便利性,可靠度等),但是他继承自F-5的较低载弹量与作战半径却是在与YF-16竞争时的不利因素,后来还研发出了P-530计划。
原本等待YF-17的命运应该是黯然落幕然后被慢慢遗忘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事实上YF-17的双发动机性能优异,复合美国海军舰载机的高可靠性要求,所以即使在空军的轻型战斗机竞标计划中落败,却被美国海军看上,并成为了海军舰载机的原型,并一直使用至今,他就是著名的F/A-18“大黄蜂”。“大黄蜂”并不是诺斯罗普单独搞出来的,由于诺斯洛普缺乏设计建造舰载机的经验,于是邀请设计过F-4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参与设计,两家公司合作的结晶就是之后的F/A-18。由于其翼前缘延伸面的曲线与大小的关系,使得“大黄蜂”还获得了“眼镜蛇”的昵称,这两个外号都指的是F/A-18。“大黄蜂”遇到的这种情况在美国军事武器竞标上极其罕见,几乎看不到败选者还能够“复活转生”,而F/A-18就做到了。
所以可以说,F-17就是F-18,这里的F代表战斗机,而A代表攻击机,而F/A-18的F/A所代表就是战斗攻击机,“大黄蜂”具有两种战斗定位,是美国海军的多用途战机。
F-14,F-15,F-16,F-18,美国战斗机序列为何独独缺了F-17?
其实,F17战斗机也存在,只不过它只是试验认证机(YF17),而且美国海军主力舰载机F18就是从YF17发展而来。YF17的经历可以说是涅槃重生的代表,在空军竞争中虽然败给了YF16,却满足了海军舰载机的需求,随后成为了海军主力舰载机,也就是后来的F18,并出口到多个国家。
(YF-17原型机)
(F18战斗机)
YF17起源于美国空军的LWF轻型战斗机计划,该计划原本是为了研制一款与F15重型战斗机搭配使用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美国空军要求LWF计划战斗机需要具备较高推重比和高机动性,诺斯罗普公司在F5轻型战斗机的基础上,设计出了YF17战斗机。它采用半硬壳结构、中单翼和双垂直尾的气动外形设计。同时,采用了翼身融合设计,YF17的机翼前缘内侧与机身接合处向前一直延伸到了座舱的前方。这种设计让YF17具备了良好的升力特性和大迎角飞行特性,在大迎角飞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不过,在与YF16的竞争中,YF16凭借独特的先天静不稳定设计和低维护成本获得了空军的青睐,而YF17遗憾落选。
(F-15战斗机)
(YF-17战斗机)
(YF-16原型机)
(F16)
不过,YF17并未就此消失,当时海军也在寻求一种可以和F14搭配的战斗机,这给了YF17重生的机会。诺斯罗普公司和麦道公司合作,按照海军的要求改进YF17并参加竞标,虽然对手依然是YF16,但是与空军不同,海军更喜欢双发战机,所以YF17更具有优势。此外,由于美国海军更强调舰载机的多用途能力,而YF17在载弹量和航程上比YF16有优势,最终YF17成为了赢家,随后便有了F18舰载战斗机。
(F-14战斗机)
(YF-16舰载机想象图)
F18最大的特点在于各方面性能比较平均,没有明显的短板,多用途能力强,成本也比较低廉。它既可以执行空优作战任务,夺取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成为战斗轰炸机。美国海军对于其性能非常满意,还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大了机体体积和机翼面积,改进电子系统、雷达以及进气道,换装动力更强的发动机,甚至还以它为基础研发了专门的电子战飞机EA18G。最终,F18全面取代了F14战斗机,成为美国海军主力舰载战斗机。
(F-18的改进版F-18E/F其战斗力与F-18以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海军对F-18E/F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升级)
(F-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是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
如今,F18战斗机作为一款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在多场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中,取得了良好的战果。它还出口到了多个国家,总装备量达1400以上,可以说是一款成功的战斗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