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能一样吗?
完全不一样,难度天上地下。
演习中的靶机,是远远没有真实战机那么狡猾和凶残的。
无论是拖曳靶机,还是无人靶机,都跟真战机差老鼻子远,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靶机实际上满足的只有一件事儿——演习中的人员临场操作。
靶机很贵,实弹演练也存在一定危险性,所以大部分靶机训练都是跟剧本走的东西。
你非要说带有一定表演性质,那也没办法。
一般的拖曳靶机,走的就是固定路线,甚至速度、高度都早就被测算好了,就等着地面的火力往上砸。
无人靶机的品种更多样,用最浅显的话来表述,大体可分三种:
1.遥控航模式
2.旧机改造式
3.高端败家式
遥控航模式很容易理解,就是个型号大一点的航模,扔天上当靶子炸,有的还能冒充导弹。这东西唯一的好处就是便宜,有的品种比拖曳靶还慢,还飞不高。
旧机改造式,顾名思义,就是拿过去那些老飞机改造的无人靶机。这种靶机性能好,不存在什么尺寸特征问题,除了没有飞行员,它们就是真战斗机,甚至拥有超出本身型号性能的模拟能力。
美国空军QF-4战斗机/目标无人机,美军已经打得一架不剩了
所谓高端败家式,指的是专用专造的量产或订制靶机,这种东西的设计目的就是作为高性能的模拟靶机,所以具有相当的拟真型和飞行操控性能,能完成很高难度的自动化飞行。唯一缺点就是贵。
但是,不管级别高低,所有的靶机都有个共同的问题——笨。它们只能在低程度上模拟飞行物,为训练中的武器和雷达提供目标物,高级的靶机无非飞得快一点,特征更真实一些,却也仅此而已了。
实际战斗中的战机其实代表着一整个体系,因此比起单纯挨打的靶机,它们还具有猛烈的对抗性。
打个比方,假设以军三架F-16编队飞行到叙利亚边境,它们会如何做?
他们绝不会傻愣愣的大摇大摆飞过去,给叙军的防空当靶子打。
根据以往以军的做法,它们一般不会越界,会在电磁干扰和情报引导的情况下沿着边界飞行,尽可能的躲避对方雷达波照射。
等到目标确定,这些战机还会搞战术机动,惊扰和欺骗对方防空,甚至投下反辐射导弹,威胁对方雷达。
等叙利亚军反应过来,以军的导弹已经飞过去把目标干掉了,剩下一帮目瞪口呆的地面防空在那气急败坏。
美军打海湾战争时更嚣张,全制空权夺取,全地面压制,还有专门的“野鼬鼠”飞行中队专司打防空,横行霸道得没边儿。
伊军的飞机上不了天,地面防空冒头就挨炸,雷达雪花一片,信道里不是雪花就是假信息,美军的电子战机直接能给信息中“掺料”,比如高度、空速随便给你改个小数点,你防空能往哪儿打?
就算没这些攻击策略,战机又不是傻的,它们自己也懂得对抗,RWR一响,哪个战机不是疯狂喷热诱撒箔条超低空飞行大动作规避?有的上战场时连拖曳诱饵都带了,哪个靶机有这么骚操作?
谁家的假想敌看出来了吗?
所以说,演习就是演习,总不免有个“演”字,它不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一致,能演出实际战斗的30%都可喜可贺了。大多数情况下的演习,考验的只是部队的反应能力和操作熟练度。
不然,为什么有时候演习会拿真飞机做假想敌呢?这同样是打靶,只不过与提供实弹射击的靶机相反,“假想敌”们行为倒是正常了,却只能对着数据和空气模拟攻击。
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能一样吗?
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能一样吗?
那当然不一样,靶机一是在空中没有灵活机动性,不能躲避来袭的炮弹或者导弹。二是靶机没有攻击功能,只有挨打之势、没有还手之力。三是靶机在天空飞行的速度非常均匀,不会时快时慢,容易描准。四是靶机没有真飞机在空中拥有的眼镜蛇功能,也没有飘叶和俯冲功能。五是参加演习的飞行员和地面防空人员,不具备实战的心理素质,他们总认为是演习而不是实战,所以他们无可顾以自身的安全,会专心攻击靶机。
假如说是真敌机那就不好说了,心里得有多方面的考虑,既要想法消灭敌机,又要千方百计保住自身安全。
综合上述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和实战中击落真飞机难度不一样。
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能一样吗?
那就要看是哪一种水平的军事演习和哪一种性能的靶机了,不同水平的军事演习以及不同性能的靶机,击落难度各不相同。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科普关于靶机的知识。
在贴近实战的高水平军事演习中攻击的高性能靶机难度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一样,甚至难度超过战士战机。
比如说中航工业出品的“蓝狐”靶机,它使用两台涡喷发动机驱动,最大飞行速度为1马赫,最大飞行高度18000米(升限),采用察打一体无人机同款AI控制系统,飞行性能与真实战机基本相同,这样的靶机击落难度就非常大了。
在练兵式的低水平军事演习中攻击低性能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的难度就不一样了,因为使用的靶机是低空低速的落后型号,击落难度远远低于真实战机。
比如说国产“长空一号”靶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仅为22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为30分钟,只适用于高炮部队以及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打靶演练。
下图为我国海军专用的某新型高空高速靶机,它主要模拟反舰导弹来袭,是典型的性能超过真实战机的靶机,击落这些靶机的难度是远远超过击落真实战机的。
当然了,一些国家为了进一步提高军事演习水平,用更贴近实战的方式锤炼部队以及考验防空导弹系统的性能,往往会不惜成本利用退役战机改装成靶机。
这样的靶机打起来就跟实战基本上没有区别了,比如美军在2014年就曾将退役F-16战斗机改装成靶机,用PAC-3型“爱国者”防空导弹进行演练。
俄罗斯在研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时也使用了相近的方式验证导弹性能,即利用退役的苏-24战斗轰炸机改装靶机。
各个国家在研发防空系统以及在防空军事演习中,都会尽量使用高性能靶机来进行测试,为了提高防空作战能力,这些靶机的性能往往贴近甚至是超过真实战机。
下图为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隐身靶机,主要用来锤炼防空部队的反隐身作战能力,击落这类靶机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所以不要总是以为军事演习就是花拳绣腿,如果谁在军事演习中用花拳绣腿来糊弄自己,那么在未来战争中敌人就会用真枪实弹来打败我们。
比如说叙利亚战争中装备俄制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叙军防空部队,由于缺乏训练,致使以色列空军发起空袭行动时,导弹系统都没有发挥作用。
这里所说的“缺乏训练”就是指长期没有进行实弹打靶,又或者是没有装备高性能靶机,导致实战中无法发挥战斗力。
下图为正在起飞的美军靶机,它利用退役的F-16战斗机改装,该型靶机的性能超过了大多数国家的现役三代战机,因此在防空演习中击落这样的靶机的难度与击落真实战机基本相同。
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能一样吗?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层面上说。
1、心理层面
真实的作战飞机是挂弹的。带着反辐射导弹可在100公里距离发射导弹。这就造成防空系统操作人员的高度紧张。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打靶机操作人员不存在这种心理情况。可以静心搜索和锁定靶机。相对来说打靶机容易的多。
2、飞机性能
现代靶机都进入第五代。具备隐形性能。能达到过载9个G。并挂有主动干扰吊仓(对雷达波干扰和红外干扰)。譬如中国的‘砺剑——1’靶机。
靶机的目的是模拟国外飞机。如隐形靶机‘砺剑1’的截面积可模拟F35。
现代靶机已经很接近于实战了。模拟总归是在模拟。与真实情况还是有差距的。
能打下‘砺剑1’。那F35就要战战兢兢了!
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能一样吗?
演习中击落飞行的靶机和实战中击落战机的难度是不同的。一般在演习中,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从心理上来说,明明知道这是演习,心里就有个预期。演习和实战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演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战士们熟悉战斗科目和操作流程,感受一下实弹射击的战场气氛,提高临战的应变能力。
我的战友有几个在高炮,那时他们装备的是57炮和100炮,也是每年到渤海湾打一次实弹射击,那时的靶机是用钢丝绳来牵引的,前面飞的是牵引机,后面拖得才是靶机,正常情形下飞行的都是四平八稳,操作技术熟练的战斗员,经过一系列配合之后,打下靶机都不是个问题,那时飞行的靶机肉眼就可见。
但凡事都有例外,不可能每次都是老兵操作,虽然部队都有以老带新的传统,但真正操作起来的新兵有的还是手打哆嗦,哐哐几炮上去靶机没事,但钢丝绳打断了,但也不乏有零星的炮弹落在牵引机周围,这时候牵引机的飞行员就不高兴了。
演习虽然不是实战,但也基本接近实战,没仗打的时候就需要以训练和演习来模拟实战下的场景,只有提高过硬的作战本领,才能做到临危不乱,尤其是经过实战考验的部队,在战场上才能应对自如。实战和演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演习是想定的,实战是随机的、突发的,所以演习是一回事,打起仗来又是另一回事。这也就是平时部队所倡导的“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演习中击落飞行中的靶机与击落真实战机难度能一样吗?
我个人感觉是:基本接近,但不可能完全一样。靶机都是由无人机,为逼真地模拟真实的战机,其飞行速度和过载与真实的战机相差不大,但靶机毕竟是无人驾驶的,其飞行路线、转向技术和攻击角度与有人驾驶的战机存在一些差异是难免的。演习释放和消灭的靶机,是模拟战场作战环境,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随着智能化武器的发展,智能化的靶机会更逼真地模拟真实战机的作战性能和战技术,更好地帮助我们提高防空作战的水平和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