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提问:以前士兵胸前的武装弹夹带有防弹作用吗?

正如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一样,抛开各种射击数据谈弹匣能否防弹也是耍流氓,简直臭流氓!

同样一个弹匣,用高射机枪、重机枪、轻机枪、步枪、冲锋枪、霰弹枪、手枪、信号枪、气枪攻击,都有不同的射击表现。

比如用巴雷特反器材步枪和64小砸炮比威力,你觉得谁更厉害呢?

同样一个弹匣,用同一支武器,在不同的距离进行攻击,都有不同的射击表现。

比如用MP5冲锋枪射击20米和200米的防弹衣,谁的穿透能量更大呢?

同样一个弹匣,用同一支武器,使用不同种类的子弹,如穿甲弹、穿燃弹、爆裂弹、箭形弹、双头弹、铅头弹、空尖弹,都有不同的射击表现。

比如让12.7mm的机枪弹与12号霰弹比威力,谁会更生猛呢?

甚至弹匣的材质也很重要,如上图这个聚合物弹匣,这是为SCAR步枪设计的新型产品,厂家专门为其赋予了一定的防弹能力,它进行了8次不同射程下的5.56NATO和7.62NATO子弹的射击测试(没有说明是在哪些距离上测试的)。

实验结果是弹匣挡住了攻击,没有产生形变和破碎,弹匣瘫痪损坏并被快速更换,在填入25发子弹后,该弹匣正常工作。

也就是说,至少这种聚合物弹匣确实有几率抵挡住北约的中间威力和全威力枪弹,如果你的弹匣袋后面还有层防弹衣的话,毫无疑问你的生存率会大大提升。

实际上,在正常的战场情况下,使用正常的子弹在正常的距离射击,区区弹匣很难挡住子弹,主要原因是太薄了。

可以参考下这张汽车被子弹打穿的图片,汽车门使用的钢板与弹匣数据差不多。

随便扒个国产车数据,车门厚度从0.66—1.46之间,大部分都在1mm左右,可见单纯想靠弹匣挡子弹其实很难(即便里面有子弹还能多挡挡)。

科普提问:以前士兵胸前的武装弹夹带有防弹作用吗?

弹匣挡子弹的这个事情“说能也不能”,这要看是什么口径的子弹打在装满子弹的弹匣上,图片上是AK47的弹匣,测试的时候为了安全用的是空弹壳装填,它被30米之外打过来的7.62×39毫米子弹轻松的击穿了!

苏制M43型7.62×39毫米子弹可以在100米外击穿5毫米厚的钢板,50米击穿10毫米厚的钢轨,击穿装弹的弹匣不成问题。

而美军的5.56×45毫米子弹同样也在30米之外将弹匣击穿,这已经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胸前的弹匣挡不住射过了的子弹,能挡住,要么是很远距离打过来的流弹,子弹的初速度衰减的太快以成强弩之末,要么就是有子弹在制造的时候发射药装少了…这里很大的运气在里面。有人说手机都能挡子弹为啥弹匣不能?这是因为手机挡的是手枪子弹,手枪子弹的初速和动能通常都在400米/秒和400焦耳左右,手机是有外壳,里面有电子零部件虽然没有钢板硬,但手枪子弹打上去之后手机硬度不同材料会削减和分散子弹的动能,并且里面的电路板还会形成一定的牵扯力更进一步的削弱子弹的能量,所以在个别情况下手机确实能防手枪子弹。被7.62×39子弹击穿的10毫米厚钢板。

虽然手机可以防手枪子弹,但是任何手机都防不住步枪子弹,在超过900米/秒的初速和超过1000焦耳的动能的面前,手机和弹匣都没用。

科普提问:以前士兵胸前的武装弹夹带有防弹作用吗?

看你防什么弹了

比方下边这个AK弹匣挡住.22LR这种弱鸡子弹完全没压力,甚至连一层弹匣壁都没打穿。

另一组测试中也是使用.22LR,打一个AR的20发弹匣。结果跳弹了...

想想也是,尤其早期那批AK的冲压钢弹匣壁厚有有2.7mm,虽然后期的比这个薄的多,但挡住个.22LR一点压力没有。

另外,用.45ACP这种大口径,但初速较低的弹头打装满的弹匣只能击穿一层,但被后边一层壁挡了下来。

但是如果用步枪弹...尤其是AK的钢芯步枪弹...

一枪下去打穿,甚至还打燃了里头子弹的底火或者发射药,虽然没爆炸,但可以看到已经冒烟

不过这也得看弹匣材质和子弹击中的部位,比方下边这个则是子弹击中了弹匣内子弹的钢芯弹头,结果偏转了,并未击穿。

总的来说,装满的弹匣一般能抵御手枪弹,但对步枪弹无能为力,但也可能狗屎运,让子弹恰好击中弹匣内子弹的钢芯部分,这样或许能偏转弹头以避免被穿透。

科普提问:以前士兵胸前的武装弹夹带有防弹作用吗?

弹匣挡子弹这个事儿,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根据现代人的靶场实验,哪怕是装满弹的实弹匣,仅凭弹匣也是挡不住步枪子弹直射的,无一例外全部穿透。

然后在老兵的战场回忆中,比如对越反击战,确实有老兵回忆胸口子弹袋里塞了两个刚缴获的实弹匣,然后胸口中弹后没有受伤的记录。

那么,是老兵记错了吗?

当然不是。子弹是否穿透,是和射击距离,入射角关系很大的。实弹匣在近距离挡不住子弹直射,不等于挡不住远距离流弹。另外还有破片,这都是战场上最多的。能挡住它们,就能多几分生存几率。

同样的还有头盔,众所周知头盔是挡不住步机枪弹直射的,但是士兵仍然大量装备。为啥呢?就是它能挡住破片和流弹,大大增加士兵的生存几率。

所以,实战中把弹匣挂在胸前,如我军56胸挂一样,是确实可以挡住远距离流弹和破片,增加士兵的生存几率的。

而如图中的这位士兵,在防弹衣之外再加穿胸挂式弹匣袋,那实弹匣就直接等于给防弹衣再增加了一层插板,等于增加了防弹衣的防御厚度,当然防弹效果就更好了。

科普提问:以前士兵胸前的武装弹夹带有防弹作用吗?

我记得胸前那个弹匣包是中国人首创的。

说到这个弹匣 也可以算有一定的防弹效果吧 抵御手枪或者冲锋枪应该问题不大 步枪就够呛了 要是机枪啥的就比纸糊的好一些了。

另外因为覆盖面积有限防弹效果也一般。

科普提问:以前士兵胸前的武装弹夹带有防弹作用吗?

感谢客服提问。这个问题我没当过兵,也没看过那个挂子弹的那个带子在胸前有多厚,有什么材料,所以我没法回答出这个问题。我心里想。挂子弹的那个东西。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肯定不是什么有防子弹穿过的子弹带。我想肯定是帆布做的。比较厚。如果子弹打中了还是会穿过到人身上的。如果里面有什么铁片用布包成,那还是可以抵御子弹的。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过去打仗的人。还要背干粮袋,胸前挂子弹袋。好的布料就可以。因为重量不能太重。士兵受不了重量。所以那个子弹带估计也不是很重的,只能装下子弹就可以了,抵御子弹飞过来那个子弹带是不可以的,我估计。但是现在用高科技了。肯定有所不同,制造。只是在电视里看过这些。没有亲眼目睹。弄不清楚这里到底是什么原材料形成的。回想过去的经济不发达,科学也不先进的情况下。要抵御子弹在穿过那个布袋是有可能。只不过子弹没有用完。碰到了子弹飞到胸前这个子弹夹里面。有时候会起到防御作用。因为一排排子弹装的很密。所以这一点还是有可能抵挡子弹打过来。好的,回答完毕,高科技的提问。平常人的想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