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内研究史料的一个现状:过分尊重、迷信史料记载,不按照常理去思考!在我看来,“跪而吮上乳”仅仅是司马光在描述历史的一个夸张手法而已,并不具有史实效应!

历史都是人写的,是人写的就有一定的个人偏见甚至是夸张的成分在里面,我们在读史料的时候也要根据常理去排除一些绝不可能发生的记载,才是历史研究方面的进步,而绝不是是过分的迷信史料,有一就认定一!!!

题主这个问题涉及到两点:一、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二、关于史料记载的唐高祖李渊有三乳。一、关于玄武门之变。

这个关于兄弟相残的记载应该是真的,李建成和李元吉PK李世民的一场小型军事活动。可能细节方面经过李世民本人修改,但结局一样,都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分别被李世民的高超射击技术射死、被李世民手下得力干将打死。

事变发生后,尉迟敬德奉命去找李渊逼宫,不过,经过李世民么修改后变成了尉迟恭去护驾。

不管怎么改,李渊还是妥协了,毕竟三个最为看重的儿子已经死了两个,其中就有太子、将来的接班人李建成。其他儿子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滕王阁序》而出名的滕王李元婴还算有点名气,但是没有丝毫政治资本),大唐帝国将来的基业还是得靠这次PK的胜出者李世民!虽然事后证明李世民确实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这也不能抹灭其上位的不合法性和暴力性。

二、关于唐高祖李渊“体有三乳”以及李世民“跪而吮上乳”的记载。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史官在描述一个帝王时,往往喜欢加一些神话、迷信色彩。比如周文王体有四乳、隋文帝身上有龙鳞、赵匡胤出生时香气满室……其实就是为了突出这些帝王生来就与凡人不一样,就是干大事的体征。仔细想想这些都不可能,只不过是史官故意搞的噱头而已,以便证明这些帝王都是天命所归、天选之子,现在看来,好多正规的史料记载,都经不起推敲,事实证明,秉笔直书的史官也不靠谱!

话题稍微扯远了,继续回归到本题,既然是天命所归,唐高祖李渊也得有点异于常人的身体特征,但其他那些让人惊诧的异象早已经老生常谈了,到了李渊这里,只能以“体有三乳”这样的特征来区别去众人了,没办法,四乳、双瞳这样的专利已经被人占了。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见到李渊,跪下边哭边陈述前因后果,一是为了说明自己是迫不得已才下杀手。二是作为兄弟相残的最终胜者,对李渊略微有点愧疚。哭到动情处最多可能也就抱住李渊咬咬衣服啥的,以做痛心疾首状。

而题目中提到的“跪而吮上乳”,怎么都不可能发生,按照字面理解,李世民边哭还得边解开李渊的衣服,去吸吮李渊的乳,这画面实在太美,古人思想封建保守,又是皇帝,怎么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体统。

所以,司马光记载的这一句,绝对不可能发生!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

谢邀。这是资治通鉴对玄武门变变记载中一段有趣的描绘。想象一下,不免发笑。一个成年男子,跪着添吮父亲的乳头,颇为荒唐,不成体统。更何况两人之间还多了份君臣的关系。就愈发显得有失大雅,不严肃。

但如果结合当时特殊环境来分析一下,便觉得这种反常行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了。我们不妨还原一下李世民当时的心理状态:玄武门兵变成功的消灭了政治死敌建成元吉,消除了心腹大患,使自己成为帝位继承者的不二选择。这种胜利后的喜悦兴奋随着玄武门的刀光剑影,建成元吉的尸伏血流已经成为过去式。而面去父亲,手足相残的自责,痛失同胞的追悔,以及几丝后怕,几份人性的复归,总之,他的心情相当复杂。而当李渊明确表态后,如释重负,就象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得到父母宽恕后那种情不自禁的反应,一下子扑到父母怀里,放情嚎啕,通过这种方式,渲泄压抑已久的情绪。这是至情至性的表现,什么家庭伦理,国家纲常,统统让位于人性的真情表露。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

这件事记载于《资治通鉴》中,原话是这样的:“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而《旧唐书》中则是这样的:“太宗哀号久之。”还有《新唐书》中是这样的:“秦王号泣不能止。”

三种说法中,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李世民哭了很久,只不过两唐书说的比较简单,而《资治通鉴》则加上了“跪而吮上乳”这个动作,这可是大有深意的。

我们先来看看李世民在做这个动作之前发生了什么。626年六月初三,李渊就太白复经天责备李世民,准备问罪,而李世民则趁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拉出来,说他们想杀自己,说他们和李渊的后宫牵扯很深,于是李渊就说明天早上你们都来掰扯掰扯这件事。

结果第二天就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边,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之内,只等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到来,等两人进了玄武门到达临湖殿的时候,感觉不对却已经晚了,很快两人就被杀死了,当然两府的兵力也在玄武门外攻击城门。

而另一边,李渊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召进宫,正在泛舟海池。并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被杀死了,为了尽快稳定局面,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去找李渊。

看到这样的尉迟敬德,李渊大吃一惊,赶紧问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敬德就说秦王已经除掉了要作乱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此来,一是为了保护李渊,二是请旨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

李渊迅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已经被杀,除了李世民,他的其他儿子都是庶子不说,年龄还都很小,最大的也没有十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李世民。

于是李渊下了几道命令,帮助李世民稳定住了局势,等事件平息之后,李渊召见李世民,这是历史性的一次召见,在此之前,李渊和李世民这对父子虽不至于时时父慈子孝,但关系并不是很差,即便李渊曾远离李世民,但到底是他的儿子,他也并没有太过为难这个儿子。

但现在,李世民杀了李渊的两个儿子,杀子之仇要不要报?但是仇人也是他的儿子啊。

历史把李渊推到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境地,虽然这处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一下子死了两个儿子,还是难以接受,但他同时又是帝王,注定不能只有父亲的感情,他不能不顾及整个大唐,所以不能不选择李世民。

等见到李世民之后,李渊已经平复了复杂的心绪,说了这样一句话:“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投杼之惑说的是先秦时期思想家曾参的一个故事。

说是当时还有一个叫曾参的,他杀了人,然后就有人跑到思想家曾参家中告诉其母曾参杀了人。一个两个去说,她没有在意,继续织布,但去的人多了,她也就认为曾参真的杀了人,于是就投杼逾墙跑了。

这个故事简单来说就是被没有事实根据的谣言迷惑了,李渊的意思就是自己被李建成和李元吉迷惑了,所以才会远离李世民,现在他不会这样了,他也不会责怪李世民了。

面对李渊的妥协,李世民心里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心情也很复杂,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他嚎啕大哭。而《资治通鉴》中之所以会出现“跪而吮上乳”这几个字,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其一、就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即李渊体有三乳。关于这个,《新唐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都有记载,至于李渊是不是真的体有三乳,我们不得而知,但说他体有三乳自然是为了突出李渊建立大唐的合法性,而且文王四乳,李渊有三乳也不算稀奇。

但凡身上有特别之处的自然就是贵不可言的存在,至于其中的逻辑,是先有特异之处才有的后来的大成就,还是先有的大成就,才出现了身体有特异之处的记载,就端看怎么去理解了。

其二、这是李世民在宣泄内心的惊惧。李世民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没啥杀敌,但敌人是敌人,亲兄弟又是亲兄弟,为了自保,为了那个位置,他不得不杀了两个兄弟,必然心里会有害怕、惊恐的情绪。

这样的情绪最容易在亲人面前显露,最需要父母的安慰。所以他才趴在李渊的怀中,做出了看似不符合身份的事情,其实不过是寻找慰藉。

其三、这是李世民在忏悔,在向李渊表示自己仍旧是他的好儿子。李世民杀了李渊的两个儿子,他知道李渊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但他必须得有个态度的表示,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忏悔,表示某种程度上的示弱,也想让李渊知道他没有改变,还是李渊的好儿子,虽然两人心中都知道,隔阂已经再了,但态度还是要有的。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

答:李世民“跪而吮上乳”之说,是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的临时起意、借题发挥。

后人读史,请保持清醒、理智,不要盲从。

凭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情节,查《旧唐书》和《新唐书》,并无此一说。

由此可知,“跪而吮上乳”就是司马光脑洞大开的手笔。

可笑李宗侗、夏德仪在《资治通鉴今注》时,竟然自作聪明地注释说:“跪而舐上之乳房,以示为孺子时无间之态。”

想想看,已经是成年的李世民拭擦掉刀锋上的血迹,一见到父亲,就膝行跪前,急吼吼地解开父亲的衣服,张嘴吐舌,舐之吮之,这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可能吗?

有可能吗?

真要像李宗侗、夏德仪等辈强不知以为知,强行解释,那是尽信书还不如无书。

话说,司马光的借题发挥是借谁的“题”呢?

原来,《新唐书•高祖本纪》的开篇写有“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

唐高祖既然天赋异禀,而且这“体有三乳”只在《新唐书•高祖本纪》的开篇不经意地提了一下,再无下文,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于是,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里“玄武门事变”这一段时,灵光一闪,信手拈来,用它来化解玄武门之变后父子间剑拔弩张紧张关系,可谓妙手偶得,浑然天成。

补充一下,“体有三乳”,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怪胎。

这样的怪胎,如果出生在普通民家,可能会被视为妖怪,弃之荒野,让野狼叼走,或被自然饿死。

但富贵人家,可能会认为是神人投胎、星宿下凡,养着供着。

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人家根本就是一个正常人,只因他成了开国帝王,史家就神神道道,胡诌一通。

史书上的舜帝生有两个眼瞳、刘邦脚底有七十二颗痣等等,莫不如此。

而且,说“唐高祖体有三乳”也是有渊源的。

《史记•周本纪》就记:“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

看,周文王是王中圣贤,“胸有四乳”;唐高祖“体有三乳”又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岂不知,《北史•魏本纪》写北魏太祖拓跋珪的先祖什翼犍“立发委地,卧则乳垂至席”,更加骇人听闻。

所以,无论是“唐高祖体有三乳”,还是李世民“跪而吮上乳”,都是一派胡话、鬼话,万不可信。

话说回来,南宋宁宗和光宗关系不好,朱熹曾经劝宁宗去看望退位寂寞的父亲光宗,叮嘱他“见太上皇帝,即当流涕伏地,抱膝吮乳,以伸负罪引慝之诚”。

那么,朱熹的意思真是要宋宁宗去抱着宋光宗的膝头“吮乳”吗?

显然不是,这只是一个比喻手法罢了。

《梁书•始兴王萧憺传》中记,梁朝始兴王萧憺有德政,造福一方,被调离还朝时,当地百姓作歌谣相送,最后一句是:“何时复来哺乳我?”

这里的“哺乳”,是施恩造福的意思,可不是真的喂奶。

今人读古书,可真得悠着点。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

宣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要对李渊跪而吸其乳?

这应该是史实,今天看起来荒诞不经,但放到历史环境中去考量,李世民这个惊世骇俗的行为很可能是真的。三点原因:

其一,有此传统!魏晋南北朝期间,胡汉各民族大交融,李渊的祖上就是被胡化的汉人。当时的胡人有"产翁乳子"的传统,就是刚当爹的人装模作样给孩子喂奶,来加强与初生婴儿的血肉联系,体现男子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全面占有。李世民这个惊世骇俗的举动,是做出小孩的样子,唤起李渊的疼爱之心。所以跪而吸其乳是民族传统,跟今天见面拥抱差不多,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其二,形势需要。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谋取大权铤而走险的险着,打到李渊面前时,虽然已经从肉体上消灭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建成当太子多年,其势力广布于天下,宫墙外的局面怎么样还很难说。这种情况下,李渊作为皇帝,争取他的支持就至关重要。没有他的支持,哪怕表面上的,李世民恐怕很难收拾烂摊子。

其三,让李渊做决断!对待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问题,李渊本身的态度很模糊,都是儿子,都能干,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这之前,李渊一直在搞平衡,和稀泥,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是在逼迫李渊做决断。到底选谁?现在已经不是问题,当儿子的都为您搞定一切了,现在只需要您的认可!李渊当然是明白人,不认可还能咋地?于是在李世民跪吸之举后,李渊借坡下驴,授予李世民太子身份,不久后退位让贤。

(个人观点,欢迎关注一下!)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后在第一次见到他的父亲李渊的时候。做了一个“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的动作。意思就是说,李世民跪在地上,吮吸父亲李渊的乳房,而且久久地痛哭不止。

这种“跪地吮乳”的动作,按照一些学者的解释,应该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礼节,而且大约是从母系社会传下来的关于“乳翁”的礼节。毕竟李渊、李世民家族的祖先曾经是胡人,李世民用家族传统的礼节做这件事,也是解释得过去的。

不过我认为,就算这是一种北方少数民族的礼节,应该也是一种不常见的礼节。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在唐朝的各种典籍里,还是在整个中国古代的各种典籍里,都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果是常见的礼节,自然不会很少记载的。

(李世民剧照)

那么,既然这个礼节不常见,因而大家并没有习惯。而这个礼节,其画风又是如此浓烈,那么有喜感,难道李世民不怕在场的那些大臣们管不住自己的表情,当场笑场吗?

既然这个动作很容易引发笑场,为什么李世民还要冒险使用呢?

我认为,李世民之所以要用这个礼节,是因为这个礼节在这里,具有很大的表演性成分。

世界上从古至今,所有的政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表演行为。也就是说,政治实际上是用来表演给别人看的,表演给天下人看的。通过表演,让天下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李世民当时“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就是因为这个礼节,能传递出丰富的,适合李世民表演的信息。

(李建成剧照)

那么,李世民要传递哪些信息呢?

第一点信息:委屈。

“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是一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在父亲面前寻求保护的行为。这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小朋友在外面受了欺负,回家以后向父母哭诉,希望父亲为自己出气一样。

有人可能不理解了。不是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吗?为什么李世民还委屈呢?不错,李世民就是要表达委屈。他是想说,自己之所以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完全是迫不得已,是已经被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得实在没有退路了,才不得不做出的正当防卫行为。但凡还有一丁点儿活路,他李世民也不会出此下策。而且因为不得不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李世民还将受到天下人谴责。你说李世民委屈不委屈啊!

既然李世民那么委屈,他见到父亲以后,自然要诉说自己的委屈了,自然要痛哭不止了。

(李渊剧照)

第二种信息:推责。

我们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所以李世民跪在地上吮吸父亲的乳房,所要表明的,应该是一种感恩。

问题是,李世民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恩呢?

这里的感恩,显然不是李渊生养了李世民。而是说,李渊是同意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个犯上作乱的人的。就是没有点头,至少也是默认了的。

李世民就想通过这个动作,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自己这么干,其实是得到了李渊的默认的,是李渊让他自己那么干的。这样一来,李世民就把责任推出去了,至少是推了一半出去了。那样,李世民杀死兄弟的罪责就少了。

第三种信息:安心。

李世民不但要向天下人表演,还得向他的父亲表演。

当时,由于尉迟敬德提着一杆血淋淋的矛,进宫威胁李渊,李渊不得不把兵权交给李世民。接着,又封李世民为太子。不过,李世民不只是想要这些,他还想要皇位,这个才是李世民发动这场政变的终极目标。

但是,李世民也知道,李渊是不会轻而易举就把皇位给他的。因为李渊不放心。对于皇帝来说,只有坐在皇位宝座上,心里才会安定。如果不坐在这个宝座上,就是不踏实。而李世民通过这个动作,就是想向他的父亲表明,自己是知道感恩的,您老大可以放心离去,安度晚年。

不得不说,李世民虽然不是表演系毕业的,但是他的表演真的是完美无缺。最终,他也实现了自己所有的目的,获得了巨大成功。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