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性能如何?
许多人受二战概念影响,瞅着德国的时候总带着股子铁血机械师的味道,然而德国人一战时的坦克技术可难说有多强。总体上他们生产了轻型、超重型、重型三种坦克,轻型坦克是山寨的英国货,超重型与鼠式的下场极为相似,重型A7V则完全没法表现自己。
很遗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只有一款正儿八经的坦克——A7V,与当年抖尽风骚的英、法坦克比起来,德国当时就是个坦克菜鸡,他们既不算重视,也没资源和人力开发坦克。
英军自战前就在秘密研究“水柜”,并拿出了好几个试验车。而德国却压根没往这上面想,直到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索姆河阵地上拿出了大批坦克冲阵,德军这才如梦初醒,发现还可以有这种搭上大炮的战车。
也就是从1916年开始德国才开始设计坦克,不过等到总参谋部做出初级论证并提出设计要求时,时间已经耍到同年11月了,尽管德国军方和工厂连催带赶,德国的原型坦克也硬是憋到了1917年才搞出来,它们是军方委托“第七战争部交通分部”(Allegmeine-Kriegs-Department 7)设计的,因此坦克也被称为“第七战争部交通分部战斗坦克”,实际上,许多资金也来自于战争部。
首辆德国战车采用了首席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Joseph Vollmer)的设计,直接拿“霍尔特”拖拉机套壳子完成,定型为A7V。急不可耐的军方当即拍板要求生产100辆,然而德国人此时已经差不多山穷水尽,面对巨大的钢铁缺口,大家大眼瞪小眼,一直瞪到1918年底,好不容易才憋出22辆A7V坦克,最终送上战场的只有17辆,英法则造了8000辆各种坦克装甲车辆。
而且当时德军研究坦克还受到了许多传统阻力,顽固派官员认为坦克不过是英国人的玩具,是毫无价值的东西,炮兵和步兵战术才是正途。德国人因此开始大力发展反坦克枪,这些武器被认为可以很快将坦克送入坟场。
最终德军的17辆坦克还是被送上战场,它们多数时刻被当做移动据点使用,围绕一些封锁较为严密的地点巡逻,然而工厂是实实在在订购了100辆底盘,这些后来都改造成了其它改型坦克或装甲车。
一辆A7V能标准携带18人,加强携带23人,德国人为了开动它们,将工兵、炮兵、步兵都塞到了一起,车内通常还有个养鸽子的通讯兵。这些A7V部队由三个坦克分队组成,德国人还给每辆坦克都起了个名字。
总体来说,A7V谈不上什么性能,它们唯一的特点是装甲稍微厚一点,当时的德国人对坦克同样存在早期的试探性误区,这导致A7V速度慢如龟爬,舱内环境极端恶劣,如果再加上机枪开火的硝烟,成员几乎会给整晕过去,因此德军为坦克设置了12个轮换的机枪手,以操纵12挺水冷机枪。
实际上德国的A7V坦克压根就没正经的打过仗,因此它们被击毁的数量相当少,绝大部分的A7V都是被协约国缴获后销毁的,甚至还有几辆是被德军自己误伤打瘫。当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后,这段历史便轻飘飘的揭过了。
在A7V基础上,德国还修改了好几款坦克型号出来,比如上图的 A7V Flakpanzer防空坦克,它被架上了高射炮,用以对付飞机、飞艇等航空目标,这东西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被记录在案的防空车。按资料来说它们仍在试验阶段,有的装备的是缴获的俄罗斯M1902/30 76.2毫米(3英寸)野战炮,还有的则使用的77mm克虏伯炮。
在后期战斗中,德国人缴获了10多辆英国“惠比特犬”中型坦克,他们装备了一部分,将其中2辆送到后方拆解,尝试着进行了仿制,制造出了LK Ⅱ,LK是轻坦德语缩写;之所以有个“Ⅱ”是因为最开始山寨的Ⅰ代不合格,不得已返场拿油纸包蹭了,故而称为Ⅱ代。
德国人对这种小坦克用着还挺满意,一口气就要求生产1000辆,然而这会儿都1918年了,谁都知道这不现实,果不其然,没几天德国就投降了。
当然,从A7V的体型和后世虎豹老鼠上就能看出,德国人实在是有一颗重坦克的心,他们在一战时也努力开发过一种重达168吨的K-Wagen重型坦克。这种坦克的设计工作是紧接着A7V进行的,设计者同样为约瑟夫·沃尔默。
当时德国战争部提出了“重甲大车”概念,希望能制造出真正的移动钢铁要塞,因此K-Wagen的指标相当变态,它要求能携带4门77mm大炮和7挺MG08机枪,携带炮弹800发,子弹21000发。考虑到该坦克移动困难,德国人为其设计了可拆式设计,全车能拆成装甲、武器、底盘、履带等6个部分,然后用铁路、轮船进行运输。
如此庞然大物自然生产极为困难,其168吨的重量也缩到了148吨,随后又缩到了122吨,军方订单只有区区10辆。但这10辆也相当难产,与二战时的鼠式很相同,K-Wagen在战争结束时也只大致完工了2辆车体,随后协约国根据《凡尔赛条约》将其销毁了。
总体来说,德国一战坦克颇有许多亮点,德国人很敏锐的看到了坦克的许多问题和发展之路,但他们又缺乏打破传统和横下一条心的勇气,又缺乏资源,所以几型坦克尽管性能可圈可点,却终究产量太少,没有啥用武之地,连是骡子是马都遛不出来。
一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性能如何?
一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是用来搞笑或者卖萌的,不仅设计上很糟糕,产量也非常少。或许真是因为一战时期英法的坦克对德国冲击太大,才让德国在二战把装甲战玩出了花。
严格的来说,德国人在一战中只投入了一种坦克-A7V。按照现代的眼光,与其将其称之为坦克倒还不如叫他履带式重型装甲步战车。
正面30mm,侧面15mm的装甲能抵挡常规子弹的设计。但是顶部6mm的装甲会被手榴弹的爆炸而导致内部钢板崩落,以至乘员受伤。
30多吨的重量配备两个100马力的4缸发动机,外加独立的悬挂让他的公路速度性能比英国的水柜好点,但过高的重心和极低的离地间隙让他越野性能极差
它主武器是一门5.7cm步兵炮,还有6挺机枪,每一门炮和机枪都得配一名射手和副射手,外加车长、驾驶员、机械师、通讯员,一台完全编制的A7V就得18个人...
不过也无所谓,这货从头到尾就生产了20台,也没有专门的生产线,因此每一台都是手工打造,贵的要死,也没对战争产生实质影响。
其他德华还有一些基于汽车底盘的轮式装甲车,我觉得这货算不上坦克
再要不就是一些图纸车,比如下边的120吨K wagen,但只有两个车壳完成
一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性能如何?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一战时期的坦克可以用战渣来形容,不失为过。一战以前,步兵冲锋陷阵基本上勇气和胆量。但遇到马克沁机枪和反步兵壕基本上也就只有战死沙场了。英法联军与德国开战,较大的伤亡率催生了伴随步兵冲锋的装甲车辆,小市民坦克为英军士兵提供了最有效的战场火力支援。虽然笨拙无比,行动迟缓,却坚固耐用,可以想像当一辆小市民冲过反步兵壕,进入德军防线时,德军士兵见到怪物时目瞪口呆的样子。初试锋芒后,这个当时还不叫坦克的怪物被军方一下子订了七辆,而且分为雌雄两型。尽管它比乌龟快不了多少,可是士兵们都喜欢它冲锋的样子,很快德军掌握了怪物的技术。双方开始在阵地战中使用坦克。当时的坦克的确是战渣级的,只能防御机枪的射击,没有防护装甲,也许将军们尚未发现它的真正威力,但是一代战神铁甲雄风已经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一骑绝尘了。一战后期,双方都见识过了坦克的实战效果,对坦克这种兵器未来在战争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战后英国开发了巡洋坦克,已经具备现代坦克的雏形,法国,德国,苏联均研制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坦克。但这期间,坦克的装甲防护得到加强,因为反坦克枪已经装备部队,对无防护的坦克构成严重的挑战。但主炮口径仍旧偏小。普通是40口径的小口径炮,也许将军们并没有意识到铁甲雄风的突击威力。即使二战初期,德国的装甲部队装备的坦克仍以小口径为主,轻装甲,行程短。而且容易损坏。但随着战争的进程,在苏德战场上,出现了坦克史上最强的巅峰对决。总导演是希特勃和斯大林。主演是古德里安,朱可夫。友情客串是隆美尔。坦克是二战期间的急先锋,德军的闪击战则是围绕坦克装甲集群量身打造的战法。尤以战争初期,对苏西线筑垒地域冲击很大,并有巴甫洛夫大将的西方面军造成摧枯拉朽般的毁伤,并形成德快速集群对苏军的合围。直至兵临莫斯科外围百十公里处。苏军一直未能组织有效的反突击,而且德军装甲集群突击很快,苏军的坦克火力弱,且分散形不成合力。这期间双方坦克主炮均有明显提高,有88炮的虎式和85炮的T34,这是重型与中型的坦克对决。也是奠定一代陆战之王的铁血硬仗。几番较量之下,高低立判。虎式的88炮是T34的恶梦,T34的85炮和穿甲炮无法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但虎式的机动能力和耗油量成了它致命的缺陷。T34才勉强与之匹敌。随着苏军新式火炮和火箭炮投入战斗,德军闪击战的光环开始褪色了。但苏德战场为新一代主战坦克提供了实验场。重装甲,大口径主炮,较好的机动性,成为各国设计坦克的重要指标。德国豹式坦克,苏军T72,英挑战者都是世界主战坦克的杰作,从一战到今天,坦克已悄然走过百年历史,但陆战之王的发展历程却是浴血之后的真实的辉煌。
一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性能如何?
横扫全世界
一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性能如何?
德国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表现并不抢眼,说实话都有一些透明的嫌疑,这倒不是说德国人并没有重视坦克这个项目,而是当时留给德国的时间太短了。
坦克加入战场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实际上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就已经十分偏后了,在德国人得知英国有坦克这个事情之后,起初并不在意,再后来亲眼看到英国军人用这种奇特的武器对德国人产生重大的杀伤,以后德国人终于想要去研制这样的秘密武器。
但是就算德国人拼了命在那里研制坦克,可真正能够定型生产的,其实也就一辆,受限于时代和时间的限制,德国人这辆坦克只能够说是一辆开山之作,而不是什么真正的坦克之王,或者是能够跟英国坦克纵横捭阖之类的话,那都是谎话,这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所以说你要说当时德国人坦克性能有多优秀,抱歉,这是真没有德国人坦克的性能,其实可以把它跟英国法国的坦克绑在一起,说为什么我们就说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那些坦克的性能。
战争虽然能够催化人类的武器发展,但是战争也能够使得一些国家暂时放弃自己武器的研发,毕竟参加战争的国家必须得考虑一个资源问题,(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花了那么大的精力花了那么多资源研制出来一个华而不实的武器,这个确实有点坑爹。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坦克车的出现很惊艳,在索姆河战役里面,德国人对于这种秘密武器,一直在惊声尖叫,可德国人并没有放弃研制出能够反制这种武器的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坦克,只能够用皮薄馅大来形容,虽然坦克车里面有很多人,并且武器也是五花八门,但是真正能够有效地防御敌方武器的,也就那十几毫米厚的钢板。
当时的德国人研制出来多种反制坦克的武器,其中有一款大家听说过,就是反坦克枪把枪械的威力真大,竟然能够射穿坦克的装甲,称一点如果放在现在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吉,可当时确实是事实坦克性能落后,驱动力不足,而且武器装备的威力也小,导致当时的坦克一旦落单就很有可能被几个步兵给击败。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克,作为开山之作实属合格,毕竟把坦克这个理念给提了出来,但是并不能称为一款合格的坦克,直到后来法国人搞出雷诺系列坦克,把旋转炮塔这个理念给提出来之后,终于坦克才走上了正轨。
一战时期,德国的坦克性能如何?
虎式坦克,谈虎色变!行走底盘是保时捷公司的,发动机、变速箱是宾利的,火炮系统是克虏伯的,电子系统是西门子的!车组成员训练有素,人车合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