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大不大?

当然影响大,人类战争从来没能离开地形因素,甚至地形环境还会成为战争的决定因素。

不然我大舟桥部队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河流山川都是地形重要的组成部分,遇到沟沟坎坎或河流阻隔,要没有舟桥部队逢山开路遇水铺桥,再强大的地面部队都得抓瞎。

有人会说:那我弄个直升机大军,啥都能飞过去,无视地形!

然而这也是不可能的,直升机作战同样与地形密不可分,大规模直升机机动作战美军在越战时期就已经试过了,谁也没法抛开地形。

拿机降作战来说,一块地形进攻时能着陆还是索降、撤退时能半悬停还是丢绳梯,都要按照地形进行安排。越南战争时,为了给直升机提供着陆场,美军会用巨型云爆弹进行清场,否则丛林里直升机没法下降。

武装直升机也是一样,甚至它们更看重地形的利用,比如利用起伏的丘陵或群山遮蔽身形,借着高低差打伏击等等。

除了自然地形,还有人工地形,当年“刺杀本拉登”时,美军特种部队依托阿富汗的群山飞入巴基斯坦,结果降落时一架“隐身黑鹰”尾桨打在院墙上坠毁,差点就让行动功亏一篑。

就连高高在上的空军都必须对地形低头,“超低空突防”等概念我们一点都不陌生,现代战争中比比皆是,像美军的B-1B、俄军的图22M2、图160等高速轰炸机,如今都需要靠低空突防作战。

当年以色列F16轰炸伊拉克核设施的“巴比伦行动”堪称空军地形作战的范例,以军战机沿着沙特和约旦边境飞行,时而超低空躲避雷达,时而顺着航线模仿民航,最后一举炸毁了伊拉克核反应堆。

飞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地形影响非常大,一览无遗的沙漠与满是崖壁的大山简直是两个极端。前者是机载武器的屠宰场,后者则让战机畏首畏尾,很难寻找到攻击角度,事实上,有些军用机场就是按照地形防御原理修筑的。

海军表面上是受地形影响最低的,但同样无可忽视地形作用。比如潜艇作战,海底的山川、海沟、大陆架缓坡、暗礁区都可以影响作战,而它们最好的掩护就是幽暗的大洋深处。

海洋环境其实一样分地形,否则美军为什么开发濒海战斗舰呢?舰船根据类型不同,能支持作战的区域也不尽相同。有适合内河的舟艇,有适合冲滩的坦克登陆舰;有的军舰横行于大洋深处,到了近海却很容易被不能远洋的近海导弹艇所干掉。

看看伊朗,他们卡住了霍尔木兹海峡,将波斯湾的瓶颈死死扼住,当年两伊战争时谁的船打这过都得小心,连美国军舰都差点被击沉。

而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马六甲海峡等海洋要道,船只要么乖乖认怂,要么就只能绕远路通行。当年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因为英法落井下石,没能通过苏伊士运河,只能绕行好望角,落得个让日军几乎全灭的结局。而二战的德军,也因为无法跨越英吉利海峡,让英国硬是逃过一劫。

你说地形重不重要呢?

地形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大不大?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地形、敌情历来是战争中头等重要的问题,军事上对地形的重视是做为重点必须要考虑的,军事地形学是军事上一个从普通士兵到战略层面必须学习的一个军事技能科目。拿破仑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利用地形学的统帅,对地形学在军事上的应用非常重视。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状态,崇山峻岭、江河湖泊、丘陵沟壑共同构成了地表各种形态,这些地貌特征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对于行军作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军事上人们始终贯彻尊守因地制宜,利用地形进行战场的原则。

现在武器装备的发展快速而更加适合地理环境,即便如此军事上依然无法摆脱对于地形的利用和尊重地理环境。例如,坦克装甲车辆虽然具备很强的地形通过性能,但依然无法涉足高山峻岭,高山依然是阻止机械化作战集团的天然屏障。重型机械化车辆面对水网地形依然无法涉足,沙漠依然是行军作战的禁区,无法被征服。地形是大自然的作品,人为可以改变简单的地貌,却无法改变大自然形成的整体结构形态,只能去适应。例如,为了能够在山地地形区域作战,建立了山地部队,为了在水网地区作战研制了轻型作战车辆,为了能够渡过江河湖泊建立了舟桥部队,所有这一切都是军事上重视地形的最直接的展示。

现在做为信息化战争的空中主要突击力量的直升机依然无法跨越白雪皑皑的珠峰,甚至是高原,现在的武器装备到了高原性能就发生改变,人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更大。战斗机超低空突防依然需要利用地形做为掩护。武器装备性能提高了,战争模式发生了改变,从单纯的陆地模式走向立体模式,信息化战争依靠陆海空天电网,而现在电磁信号依然会因地形限制而通讯受阻,信息化战争必须要建立在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之上,机械化程度越高对地形的依赖越重,目前,机械还达不到人员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坦克还不会爬山。所以说,现在战争不但没有脱离地形限制,反而更加依赖。

地形学在作战中的作用同样重要,阵地的设置,进攻作战的攻击路线,防御作战的阵地构成依然是遵守利用地形的原则,而不是抛弃对地形的利用。枪支、火炮等武器对于地形同样重视,例如,步枪俯角、仰角射击时瞄准点和弹着点是不同的。火炮需要考虑弹道遮蔽问题,单兵火箭筒之类的打击弹药对仰俯角的要求更高,而地形是主要因素之一。单兵战术的基础原理就是利用地形地物,单兵、基层作战单位的战术技能基本都是依托地形而展开。地形已经在军事作战上形成了一个体系,就连军用地图也都是军用地形图,利用一张平面图就能够判断出地形高低起伏状态。

现在的战场已经逐步走向合成化,立体化做战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快速,精准的打击,时间已经成为现在作战的重要指标,能够制约时间的,地形是一个天然的制约因素。例如,一只高度机械化的装甲作战集群打击深度比过去延长了很多,时间也快了很多,这样一支装甲突击集群遇到江河湖泊,高山丛林就能阻止其进攻的步伐。一支重装甲部队一片水网地形就能让其陷入被动。空中直升机打击群对付平原上的装甲部队好使,却对付不了藏身高山丛林中的作战部队……。所以说,现在的作战依然离不开地形,未来同样离不开,除非都跑天上去,海上还要考虑海底地形的限制问题。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地形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大不大?

伟大的战略家,以广袤的地理空间,与举国来犯之敌进行周旋,最终以劣胜优;高明的战术家,巧得地利,每能出奇制胜。古代兵家鼻祖,只以六个字来总结地形的重要,“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就是说地形正是兵家好帮手,用得对必然取得胜利,不会用,即会遭到严重的失败。

举例来说。美军在越南,正同牛掉到井里,有劲使不上,装备虽强,但终归于失败。失败没什么,承认失败才能面对失败,可是我们看到,拍下无数神勇大片,如《第一滴血》等,无限夸大直升机装备的胜利,并不被世间认同。

如果要问地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影响,可以说一样可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帮手。比如美军在阿富汗作战,打仗并不比前苏联一样容易,同等艰苦。强大无比的美军,照样无可奈何,因而此地被世人喻为“帝国坟场”。大战越南,越南利用的是山岳丛林地形;出击阿富汗,基地组织所凭借者只有高山大漠。

谁能说地形对作战的帮助不大呢?美军精心研究多年搞出的“炸弹之父”等大威力装备,并不能取得绝对性军事优势。反言之,也可以说这样说,没有广袤的地形优势,基地组织,早会被装备强大的美军打得如星四散。因此之谓,今天的军队面临的作战形势,地形是传统作战要素,同样也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因素。《孙子兵法》十三篇,共有四篇讲地形,假如都多琢磨一下,仍将大有帮助。去认真审视那些深沟高垒,多研究一下哪些为绝险之地,也许致胜之因便会从中而得到。

地形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大不大?

哨兵小虎第812条回答。

大,当然大了。

不要以为现代战争就是飞机导弹、满天飞、潜艇、航母海里到处游!

现代战争之所以叫高科技战争,就是因为他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地形、天时、气候等等外界自然条件对战争的制约因素。

但请记住,他也仅仅只是降低了地形对发动战争的制约因素,但完全没有达到不考虑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我们熟知的《击毙本拉登》事件,美国人那么有钱,科技那么发达,几乎可以说举全国之力,依然找不到深藏阿富汗深山的本拉登,为什么呢?

除了情报和线人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就是因为阿富汗的地形,对航天侦查、航空侦查、电磁侦查的限制。

而这也是阿富汗之所以被称为帝国坟场的原因,无论你美国、苏联多么先进武器,又是飞机、又是导弹,还是坦克、卫星,在阿富汗的高原山区,作战效能通通打折扣!

当然,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导弹的制导方式有:地形匹配、电视制导、图像匹配、卫星制导、红外信号制导等等。

地形匹配受高度限制,比如说喜马拉雅山,迪厅匹配的导弹就飞不过去。

(地形匹配制导↑↑↑)

电视制导受能见度影响,你在沙漠里,起了风暴,电视制导也就瞎了。

图像匹配受地貌的变化,我在目标区多种点树,在盖几栋房子,给目标加一层伪装,那图像匹配也就智障了。

(图像匹配制导↑↑↑)

卫星制导是好点,不怎么受地形影响,但目前跑了你就没招了。

(卫星制导↑↑↑)

红外信号就更好欺骗了,我点上几堆火,或者让红外激光照射受阻,红外也就被干扰掉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导弹都选择组合制导的原因!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地形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大不大?

地形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还是非常大,但是,现代的机械,飞机能更好的克服困难了,比如,江河湖海的阻挡,山地,丛林,沙漠等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沙漠无水,无法隐敝,强光高温,都是需要克服的,丛林里的蚊虫,毒蛇等等也要防范的。

地形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大不大?

挺大的。只要涉及地面作战,地形对陆海空的影响都挺大的。

陆军

不用说了,任你机械化程度再高,就是美国陆军到了阿富汗那种山地地形,一样和当地部落民是“机动基本靠走”,那时能有匹骡子使唤简直就是该山呼万岁了。虽然财大气粗的美军有不少直升机可以出动,但毕竟还没有皮卡那么便宜,所以,该将就的时候还得将就。由于山地的交通条件差,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大范围快速机动;通讯通视条件差,部队行动易遭地形分割不利于协同行动;气象条件复杂多样,对战场侦察以及装备保障影响大。因此,山地战斗是很考验一支陆军的轻步兵水平的,无论是装备、战术还是士气。而且,在复杂地形上作战,如何保障部队的后勤正常供应也是非常消耗精力的。这些年美军在阿富汗算是饱尝了山大王占道不好惹的滋味。

海军

只要一涉及登陆,海军就一个头不够两大的:登陆要寻找合适的登陆地点,既要容易抢滩,又要便于后勤供应,还要利于向纵深发展;既要出其不意,又要尽可能交通方便,还要离港口不太远;陆军希望涨潮上岸节约时间,海军偏好落潮上岸清扫水底障碍……这些条件彼此矛盾,往往是一团乱麻,头绪难理。比如诺曼底登陆,最近的加来不能选,德国人太注意了。选来选去,布列塔尼地区的诺曼底被选上了,距离虽然比加来远点,但还在航渡范围之内,后续发展的余地也比加来大。于是选定诺曼底,登陆之前又听说预定登陆点的海滩坦克可能陷进去,又临时出动潜艇,让人潜入海滩挖了几桶沙子回去分析了才放心。凡此种种,足见登陆作战中海军对地形的关心程度丝毫不亚于陆军。

空军

空军对地形的要求也不低。一说对地攻击就要看清地形才好下手。对地攻击分对地支援和纵深攻击两类。在前沿地区对地支援时往往需要派出前线火力协调员(FAC forward air controller),不然炸弹乱扔到自己人头上就热闹了;饶是如此,这种事也还是屡见不鲜。而纵深攻击更需要搞清楚被打击目标的位置,研究附近地形地貌,根据地形确定攻击航线中的进入和退出细节。如果对方布设有防空火力点就更头疼了,还要研究附近地形中哪些地点可能作为敌方火力点,制定出压制预案来。虽然现在有了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但那是对付低技术对手才比较得心应手的,而对付技术能力和自己半斤八两的对手,往往要遭遇敌方的各种光电对抗措施,效果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在现代条件下,地形仍旧对战争有重大影响,哪个军种在执行地面相关作战时都必须高度重视地形带来的部队机动、目标识别、通信、后勤保障等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