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时候,集中营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管理者毕竟是少数,而集中营犹太人人数众多?
这个就属于纯粹的误解了,二战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不仅进行了反抗,而且反抗的还相当激烈。
最著名的有“华沙犹太区起义”,华沙当时是犹太人的第二聚集地,纳粹将华沙犹太区当做城市集中营使用,除了原本的35万犹太人囚徒外,纳粹不断的将新捕捉的犹太人投入该地,使之构成了50万人之巨的巨型封锁区。
这些犹太人被塞进城市,只不过是纳粹为了减轻控制军力和成本的方法罢了,隔离区里没吃没喝,疾病肆虐,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犹太人死去。
不仅如此,纳粹还在附近修筑了特雷布林卡集中营(Treblinka),这座集中营与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一样,都被称为“灭绝营(Extermination camps)”,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执行邪恶的种族清洗政策。
华沙犹太区每天都有大批的犹太人被拖到特雷布林卡进行有组织的屠杀,有87万犹太人或吉卜赛等民族的平民在此被屠杀,不分男女老少或者婴儿。后世根据以色列的认定,其中犹太人有80万,最高的统计数据是100万。
纳粹会通过步行驱赶或汽车运输,每天华沙犹太区里调走大量的犹太人,同时又通过铁路转运来更多的犹太人,它们大多来自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希腊等地。
后来纳粹干脆往特雷布林卡修筑了铁路和中转集中营。囚徒们经过中转营的集结后,成批送到灭绝营的“驱逐广场”,男女一律脱光全部衣服,妇女还要剪掉长发,然后他们再分批次被送进毒气浴室杀戮,直到死前,他们还以为这是得到了“劳改”的机会,不必在城市封锁区中等死,因为纳粹使用了红十字会的LOGO进行欺诈。
尽管特雷布林卡灭绝营修在华沙东面茂密的丛林里,但纳粹的种族灭绝行为还是在犹太人中间不胫而走。每天数不清的人被送走“劳作”,再也没回来,而特雷布林卡火化炉的黑烟却从不停息,这造成了华沙犹太人极度的警觉,再加上有些纳粹看守口风不严(或者说懒得嘴上把门),还有一些盟军投送的犹太人地下工作者传信,使得封锁区的犹太人知道了真像。
于是在得到苏军已经反攻过来的消息后,华沙犹太区决定奋起反抗,不愿再每天傻瓜一样让德国人拉去“灭绝”。他们在付出一定血的牺牲后,阻止了德国纳粹进隔离区再继续拖走人的行为,但纳粹也开始撕下面皮,彻底的断绝了隔离区的供给。
1943年4月19日,希特勒生日在即,武装党卫军为了拿回自己对“劣等民族”的荣耀,出动了坦、大炮对犹太隔离区进行了冲击,所到之处踏平并屠戮殆尽。
犹太人为此展开了殊死反抗,这中间还有来自波兰抵抗组织、英国、苏联甚至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抵抗者,犹太人中的中坚分子通过地下途径弄到了部分枪支,他们在220个核心战士的带领下与德军血战到了5月16日。
德军司令官、党卫军旅长斯特罗普报告称:犹太匪徒的抵抗异常激烈,突击队必须日夜不休的进攻才能打垮他们...活捉和被消灭的犹太人已经有56065人。
最终华沙隔离区被彻底踏平,近1个月的战斗中,1.3万犹太人被杀死,最后的犹太战士们不愿当德军俘虏,选择了在地堡中自杀。
荷枪实弹的德军也伤亡了300多人,他们恼怒的将见到的犹太人用枪逼在一起,然后拿冲锋枪成片的扫死。许多女人被勒令当街脱掉衣服接受检查,德军的理由是害怕她们裤裆藏雷,实际只是杀红眼后的一种变态羞辱。
德国人后来抹除了特雷布林卡灭绝营的一切踪迹,还在上面盖了个农场,让一家波兰人经营,许多当事的犹太人也被一并灭口。
另一个就是著名的布痕瓦德尔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 Buchenwald)的暴动,这座集中营是德国境内最大的犹太集中营,关押的大都是些德国、奥地利犹太人,甚至后期还塞进来不少战俘、政治犯、残疾人、同性恋。
这座集中营与灭绝营有点不同,总体来说是个劳改营,囚犯需要长时间进行艰苦的奴工劳动,如果让看守稍有借口,那么这个犯人就会被随意处决。基本上,布痕瓦德尔的囚徒只有两种下场:1.累死 2.绞死。
党卫军的看守们将找理由处决这些囚犯当做政治任务,他们会变着法子找麻烦将犯人弄死。比如集中营指挥官卡尔·奥托·科赫的妻子被愤恨的犹太人背地称为“布痕瓦尔德的婊子”,因为这俩夫妻整人堪称变态,还无聊到在集中营修赛马场,为此活活累死了不少人。
1945年时,德国已经日薄西山,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囚徒开始被德军转移或“处理”,囚犯们不愿意被送到死亡集中营中,因此几个波兰犹太人拿偷偷捣鼓的原始发报机发送了求救信息,很幸运的是,这些信号被美国第三集团军接收到,他们奇迹般的联络到援军。
很快,明白法西斯大势已去的囚犯开始了暴动,这批人中间有相当成分的精英阶层,所以他们很早就建立了集中营内的地下组织,在严密的纪律和出神入化的骚操作中,他们居然积攒下了91支步枪和1挺机枪。
所以结果是相当不出意外的,犹太人和政治犯们找了个德军看守最松懈的时刻,然后一鼓作气占领了全部的集中营,并且他们还枪决了所有的党卫军,只有不多的几个看守据险而守,与囚犯们零零星星的枪战。等美军第80步兵师几天后姗姗来迟时,战斗都差不多结束了。
但集中营的惨状依然令人动容,虽然这是一场暴动,但大多数囚犯都是虚弱的,躺床上无力动弹的人大把,到处又脏又臭,挤满了瘦骨嶙峋有出气没进气的人体,直到美军开始搭救时,仍不断的有人死去,甚至有人就在美军眼前猝死。
巴顿将军亲眼见到这些惨状后都忍不住情绪,他让部下带人去附近的德国城市武装押送了一大批德国市民,不谈任何条件,只要求来一发“震撼式教育”。
类似这样的集中营反抗还有很多很多,犹太人的逃亡、地下抵抗甚至主动联络的暴动并不乏见,只是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德军在对待犹太人集中营的态度上也远比那些关押盟军俘虏的战俘营要差很多,动辄屠杀了事。杀人变得过于平常,便不会变成什么需要大惊小怪记载的事情。
再者,纳粹虽然一直在进行着各种种族灭绝政策,但他们也明白这是种丑事,是见不得光的东西,是纳粹党形象的污点,所以相关的信息非常非常少,像被彻底抹除的特雷布林卡灭绝营就是例子,纳粹根本不允许这样的信息传世。
从华沙隔离区的事件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纳粹对犹太人的管控是极限化的,他们压根不在乎犹太人的死活,死了还更好。而且德国人将种族灭绝这种行为程序化、公式化了,抓捕-运输-集中-中转-屠杀-焚化-掩盖简直是一条龙服务,还明目张胆的打着医院、红十字会的标志办事。比如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所谓“7号楼医院”就是个死亡中心,专门用于注射杀死犹太人,仅党卫军少校弗里德里希·恩特莱斯博士1人,就在4天内拿毒针扎死了300多个犹太人。
面对德国人用计划方案执行的“科学化种族灭绝”方案,集中营里的囚徒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去抵抗,许多人到死都没想到自己会被默不作声的杀死。
而且就算反抗基本没有用,集中营看守的确不多,但犹太人被提供的生存资料是最低最低限度的,饿殍遍地,疫病流行,站着不走路都晃,让他们去爬铁丝网、夺枪、与看守追逐搏杀?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就算体力上能支持,接下来又怎样?盟军、苏军战俘营身强力壮的军人战俘们越狱的次数不知凡几,解决掉看守胜利大逃亡的也不是没有,然后呢?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敌人重兵守卫的腹地,他们哪里都去不了,不少人都是半途被抓回或死于逃亡,真正能逃走的万中无一。
所以,犹太人要逃亡、暴动真的是难比登天,在战争局势并不利于盟军阵营的情况下,你逃走也是白搭,成功的暴动也没有地方可去。
就算没有逃跑或暴动,活下来的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以色列人一度很讨厌集中营的囚徒被称为“幸存者”,经历过大屠杀的人都不愿意被贴上这个标签,通过抗争逃脱的人也更愿意称自己的‘战士’。
不能抗争的死去,也成为许多幸存者的心结,集中营里恐惧的时光、苟活的自责内疚,令许多人痛苦了很久很久。
我们还是理解一下吧,尽管犹太人集中营的斗争并不彰显于世,但我们也不应该抹杀这些人曾经奋战的经历。
二战的时候,集中营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管理者毕竟是少数,而集中营犹太人人数众多?
二战的时候,集中营的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其实是有反抗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是纳粹德国在抓捕了大量的犹太人之后,又把他们运输到各个集中营。具体到哪里去,去干什么,被捕的人都不清楚。
(纳粹集中营老照片)
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华沙犹太区起义”,华沙当时是犹太人的第二聚集地,纳粹将华沙犹太区当做城市集中营使用,除了原本的35万犹太人囚徒外,纳粹不断的将新捕捉的犹太人投入该地,使之构成了50万人之巨的巨型封锁区。上面的起义,是处在集中营的犹太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被屠杀,他们也不想束手待毙,于是赤手空拳的与荷枪实弹的纳粹德国展开了肉搏战。付出的代价是很多,换算成比例是,1万多人犹太人用生命去博击,造成300多名纳粹德国人的陪同共赴黄泉。
(纳粹集中营老照片)
一本描述了在纳粹德国设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回忆录《活出生命的意义》,于1946年在美出版后, 立即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是犹太人,心理学家,医生弗兰克尔。纳粹时期,他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全家6口人,父母、妻子和哥哥四人全都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在希特勒纳粹德国种族灭绝运动中。美籍犹太人弗兰克尔被捕,并经过几天几夜长途运输,被关押到曾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那里象征着毒气室,焚烧室和大清洗,曾有150万犹太人在那里失去了生命。但不幸中的万幸,在纳粹德国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名单中没有他,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成为"幸免于难的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
弗兰克尔最欣赏尼采的这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是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可能会夺走人们很多东西,但是却夺不走人们应对这些变化时的态度,自由和精神面貌。
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就描述了他和犹太人狱友们在集中营的经历。我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才大概能明白为什么他们不反抗。因为一到奥斯维辛集中营,90%的人,那些老弱妇孺,身体羸弱和生病的人,还没有弄清楚自己是到何方,就被送入了焚烧室,失去了生命。
弗兰克尔一行1500人,只有10%的人,150人在第1轮选择中活了下来。随后要面临着种种的走向死亡的挑战。老狱友告诉他们,一定要想法设法的刮脸,让自己看起来精神饱满,脸色红润。即使腿再疼,脚再疼,走路也不能一瘸一拐,要表现的自己能干活才能活下去。
(集中营老照片)
弗兰克尔他们干的是体力活,修铁路,铺铁轨,挖战壕。在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衣干活,甚至都没有鞋子。一天的饭食就是一点面包加上汤,还有过期肠,后期甚至出现了残忍的人吃人的现象。
天天吃不饱,没有力气,没有药物,疾病缠身,也没有武器,动作稍慢就会导致被鞭打甚至送进焚烧炉,纵使反抗也是死路一条。
弗兰克尔可狱友们也都有过自杀的想法,更有逃跑的想法和计划。甚至手触一下高墙下的铁丝网就可以解脱,但是他们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对生的强烈的愿望,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重见光明与幸福,一路支撑着他们走了下来。
每天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活着,就觉得又活了一天,很开心。”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2019年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4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国都在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大屠杀,愿逝者安息。
(集中营老照片)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重获新生后,他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崭新的生活中,不单成为畅销书的励志作者,让后人能了解那段不堪历史,而且给了人们更多的积极向上的理念,甚至让一些没有勇气活下去的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有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军人,在想结束生命前,读到了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深受感动,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弗兰克尔在67岁高龄时,学习驾驶飞机并领到驾照,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是的,弗兰克尔是当年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更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人。
校书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
二战的时候,集中营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管理者毕竟是少数,而集中营犹太人人数众多?
简单来说,无谓的反抗就是自杀!
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人,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犹太人不反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主要屠杀的对象就是犹太人,这源于当时的种族歧视和客观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和犹太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所以希特勒上台后,不会重蹈历届德国皇帝的后路,杀光犹太人以绝后患。
据了解,二战爆发前,希特朗并没有对犹太人进行迫害或残杀,而是断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长期以来,犹太人变得麻木不仁,就算被关到集中营起码还是有饭吃的。
这种消极态度,导致犹太人没有反抗的勇气。
并且,德国二战时期战斗力世界第一,犹太人在集中营若敢逃跑,将面临被屠尽的局面。
况且,纳粹集中营周围布满了电网,逃跑是很难的。
犹太人失去反抗的勇气,逆来顺受。
如果二战在持续个几年,恐怕不止600多万犹太人死亡。
其实犹太人还是有组织过反抗,但是大多数只发生在隔离区。
在1943年就曾发生过著名的华沙隔离区大起义,但是这次起义的结局却非常壮烈。
起义计划可以事先预谋,但是当手大多数都是无寸铁的犹太人,面对荷枪实弹的德国军人时,心理再强大的人也无法贸然动手。
纵然他们想要反抗,怀揣求生欲望,但前提是要有武器支持。
在现实当中,一挺重机枪就可以压的一大片人抬不起头来。
再加上当时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虽然有宗教信仰支持,但是也难以转化成保家卫国的思想。
目前的以色列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犹太国家,80%的犹太人生活在以色列。
如今的以色列可是非常强大,说是中东战力第一也不为过,毕竟战绩在那摆着。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曾经差点被希特勒屠尽。
二战的时候,集中营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管理者毕竟是少数,而集中营犹太人人数众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无数个国家和民族都饱受战火的摧残,其中有一个民族最惨,那就是犹太人。据统计,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少600万犹太人被纳粹德国杀死,简直惨不忍睹。成为德国元首之前,希特勒吃了很多次来自犹太人的亏,他打心里讨厌犹太人,于是在他上台后,把犹太人归入到他的种族灭绝计划之中。
1936年的纽伦堡纳粹代表大会上,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干部们制定了《犹太最终解决方案》,这份方案不仅明确指出犹太人不再是德国的公民,还决定逮捕年轻的犹太人作为免费劳动力,其他的则必须被“肉体消灭”。1938年,希特勒的党卫军烧毁了全国各地的犹太会堂,三万多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从那以后德军就开始了对犹太人的迫害。1939年,德国攻占波兰后,先后在波兰建立了六个犹太人集中营,其中最大的集中营内关押了近40万犹太人。
德军不断在欧洲大陆上占领土地,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会开始抓犹太人,然后用卡车送到这些集中营内,筛选部分犹太人留下,其他全部杀死。德军在战场上大举进行攻击,需要的军需资源越来越多,他们必须留下能干苦活的犹太人,用于帮助他们开采矿石,其他干不了苦活的犹太人全部送到毒气室进行灭绝。
德军如此肆意抓拿和杀戮犹太人,犹太人没有反抗吗?德军的暴行确实引起了犹太人的反抗,但那是在被关进集中营以前,而且每次犹太人的抵抗,均引发了德国党卫军的疯狂报复。时间长了,犹太人就只想躲藏起来,他们不想做无谓的反抗。进入到集中营后,那些无法承受重活的犹太人被送进了毒气室,他们之所以没有反抗是因为德国人骗他们进去的理由只是洗澡消毒,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反抗,等进入毒气室后,他们也就没有机会进行反抗了。
至于那些在集中营内干苦工的犹太人,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工作量大、食物供应少、睡眠时间短暂等等,而且他们手上只有采矿用的锄头,根本不可能敌得过德军手上的机关枪,就算他们反抗成功,能跑去哪里?德军已经占领了欧洲大片土地,每个地区都在进行严格的身份盘查,留在集中营或许还能活着,如果跑出去,在外面再次被德军抓住的话,可能会被直接杀死。
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武艺高强的人从集中营内跑出来,实际上这个不现实,集中营的守卫会在制高点架设机关枪,底下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会进行机枪火力管制,不会有人能够存活下去。
【我期待着你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
二战的时候,集中营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管理者毕竟是少数,而集中营犹太人人数众多?
有一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写的。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这本书中就描述了一些他在集中营的经历。看过之后,你也大概能明白为什么他们不反抗。吃不饱,没有力气,没有武器,纵使反抗也是死路一条。
二战的时候,集中营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管理者毕竟是少数,而集中营犹太人人数众多?
二战期间,当时有几百万的犹太人被关押在集中营,这么多的犹太人明知道结局是死亡,为何不殊死一搏?
一、二战爆发前,希特勒并没有对犹太人进行迫害或残杀,而是断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长期以来,犹太人得不到食物补充,营养体质跟不上,导致犹太人身体体弱多病。
二、集中营内实行的是“连坐”的方式去惩罚那些反抗的人,也就是“集体责任”。
大部分情况下,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抵抗,全家都倒在纳粹的枪口下;一个社区里有小部分人谋划抵抗纳粹,一个社区的人也逃不掉。
小型的连坐一般在一个集中营的一小块管理区20—50人,大型的连坐例如在“特雷布林卡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刺杀了一名管理高官,看守的士兵杀了超过160名犹太人。
所以,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反抗只会连累自己的亲人、朋友,对在集中营的犹太人有着很强的威慑力。
况且,集中营周围布满了电网,逃跑是很难的。
三、德军在二战期间战斗力强悍,犹太人在集中营若敢逃跑,面对的将是机枪和大炮,只有被杀的局面。
对于犹太人当时在整个欧洲都没有办法联合起来,况且犹太人手上可以使用的武器实在是太有限,并不能组织起来一支军队来反抗德军。在当时集中营里,犹太人也没有实力去反抗受过正规训练的军队。
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所有的反抗都是无谓的牺牲。
四、集中营中,犹太人被派去做重体力的劳动,每天都劳累不堪,这种劳累感、机械感却是让个人体力得到最大的消耗,而不能再做其它事情。
五、对于集中营中犹太人秘密转移,反抗逃生变得更加艰难。
每一次的转移,犹太人都必须熟悉新的环境,对集中营的守卫标准一概不知,地形环境也是模糊不清。另一点就是,一群人被转移到另一个集中营以后,以名信片的形式寄给之前集中营的人,说“安全到达,我活的很好”,以达到麻痹的效果。
总上所述,大规模的反抗是很难发生的,但这并不代表犹太人在集中营并没有反抗。
这并不代表他们很弱,毕竟我们能够看到,由犹太人组成的唯一国家——以色列,就能在阿拉伯世界的团团包围中生存下来,打赢了历次中东战争。
这固然和美国的支持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自立自强,全民皆兵...试想,如果二战时,他们若是有一个自己的国家,他们在面对纳粹德国或许不敌,但他们的表现绝不会比其它国家逊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