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春节和成年后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昨晚我在酒桌上拿这个问题问朋友们,得到的答案很多。

最大大咧咧的人说:小时候没钱,过年为买瓶小香槟连隔壁大妈的痰盂都偷去敲碎卖了。长大了劳资天之蓝当水喝,却怎么都喝不出小时候的味儿。

最含蓄的人说:小时候过年不开心,因为没糖吃。长大了过年也不开心,因为到处给人塞糖。

最猥琐的人说:小时候过年家里买回来个美女挂历,我天天看天天看,睡个跨年觉就遗了。长大后一次跨年夜轰趴我连买了四个妹妹,毫无感觉。

最杯具的人说:七岁那年家里失火,电视机烧了。二十七岁过年家里水管冻爆,冻的要死。

对成人来说,童年就是个永远找不回来的梦想乡,那时候的酸甜苦辣,都被单纯的年岁所融化。

长大了,便开始品尝愁的滋味,这是少时所不会面对的。孩子的烦恼很简单,大约是为樟树下掘不开的蚂蚁窝恼怒,大约是为成绩单上毫不留情的批文恐惧,大约是为摔到地上的冰棍而痛惜。

他们却总是捱过了,如此便一切都过去了。

大人没法子捱过,剪不断理还乱,如麻絮般纷扰的烦恼是生活的日常。所以海子没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总忆于他诗词里的那栋房子,又总要想尽办法排开脑海里他卧轨的杂讯。

这样一点都不美,每个大人都会这样觉得。可孩子们会怎样看呢?他们只会天然的排斥成人自以为美妙的悲风伤秋之辞,痛快的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嘛干嘛。

所以孩子的春节肯定比海子的春节要来得快活。正如西方圣诞节里孩子们可以躺在温暖的床上,在睡梦中等待床尾的袜子被塞满礼物。大人却要费尽心思的准备节日的东西,去维护孩子们童年的美梦。

童年的春节和成年后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小时候过年: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玩,是老人还有亲戚给我们发压岁钱,买糖,买玩具,鞭炮等等很多好吃好玩的,

现在在长大过年:轮到我们串门走亲戚,给小朋友发压岁钱,给中年人买好吃好喝的,给老人买补品,外带暖和衣服或者鞋子袜子等等很多好东西。也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好朋友都万事如意,年年红红火火,开开心心每一天。

童年的春节和成年后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过年了,一年又一年。

长大了,一岁又一岁。

没有了童年的鞭炮声。

没有了童年的打雪仗。

没有了童年的新衣服。

没有了童年的氢气球。

没有了童年的大皮鞋。

没有了童年的看花灯。

没有了童年的大红包。

没有了童年的小摔炮。

没有了童年的小伙伴。

唯有不变的的,只是童年时,

那一年又一年的快乐和期待。

童年的春节和成年后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小孩时过年好玩好吃好气氛,长大了过年要用很多钱,要想过年的钱怎么才能赚到。

童年的春节和成年后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小时候过春节是最开心的,有红包收可以穿新衣服又可以打鞭炮,长大后已经不想过春节了,又要发红包,自己又老了一岁,不结婚的还要给催货

童年的春节和成年后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小时候是长辈给压岁钱还要礼物,自己能穿上新衣服等着吃家长做好的丰盛年饭。现在长大了是要给小辈压岁钱,还得给老人善养费。自己购过年所需物品,自己做年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