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愿意出口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导弹炮艇,对此你怎么看?

俄罗斯卫星网7月30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表示,俄罗斯可以出口给部分国家能够发射“口径”巡航导弹的武装快艇。

所谓装备“口径”导弹的导弹炮艇,无非是22800型、21631导弹舰和22160型护卫舰,这种小车扛大炮的装备是俄罗斯海军这些年的“重头戏”,俄罗斯官方没少在官方场合声明希望出口这种武器,就差开大嗓门嚷嚷:“便宜优质量又足咯~快来买啊!”

俄罗斯“金刚石设计局”的22800型导弹舰很被俄罗斯国家看重,一方面从前苏联那里继承的海军日渐破落,需要有成本不高但足够唬人的东西提升威慑力。一方面某些小国确实对这种比鱼雷艇更强,比驱逐舰、护卫舰更便宜的装备挺感兴趣。再加上俄式装备在第三世界一贯喜欢打的“廉价”招牌,只要销路打开了,完全可以做到如同SU27战机那样“外销养内供”的发展。

不过说到底22800型导弹舰的底子就那样,它骨子里就是个21631导弹舰的升级版,某种方面具有“救急”的性质,对于具备完整海军架构的国家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的,客户只能是越南这种没大钱,想谋求区域控制能力,又有可能与别国海军发生不对称作战的国家。

22800型导弹舰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一条绵延自前苏联海军建设的邪路,过多的强调陆地思维,缺乏海洋思维。不是打着用“载机巡洋舰”去掩护核潜艇出海的馊主意,就是想着造一票小船靠数量与人玩游击式控场。这类小船还有21631和22160型,都是导弹艇到轻护卫舰之间的边缘型号,也都具备“口径”的发射能力,22160轻护卫舰还被称为俄罗斯版的“濒海战斗舰”。

22800只有800吨,虽然扛着“口径”巡航导弹这样的利器,但归根结底它就是个“经济性”产物,是俄罗斯海军缺钱的表现。既抗不了风浪,也无法与航母编队以及驱逐舰群对抗,充其量依靠这些“口径”成为海军对地攻击能力的低成本补充,可能1300吨的22160反而更适合出口。

不过我认为“口径”巡航导弹并不值得大部分消费者们买单,靠这个玩意儿推销导弹舰有点跑偏了方向,它的潜在客户可能更青睐上面搭载的P-800“红宝石”反舰导弹。

“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配合小型舰体以及高机动力,在近海或某些特殊时刻完全可以成为“意外惊喜”的奇兵,一不小心甚至能诞生阿根廷飞机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喜事。也正是如此它才能获得足够的威慑力,成为小国消费者们的“定心丸”,比起“口径”这样的巡航导弹实在有用太多。

俄罗斯作为《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签约国,在巡航导弹这种高射程武器方面是有遵守义务的,虽然这项制度没有法律效应,只是张擦菊花的废纸,但毕竟面子上不好过。堂而皇之的把巡航导弹作为新型导弹舰的出口添头真的好吗?

再者,“口径”导弹俄罗斯自用也许非常厉害,但它需要一定程度的信息化能力,对地图都不能完全数字化的小国而言巡航导弹真的只是个鸡肋,难道还要附带租用俄罗斯导航卫星?这笔买卖看来一点都不廉价。俄罗斯也为了应付《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据说将出口的“口径”射程限制在300公里,这太可笑了,300公里跨省都够不到。就是不知道俄罗斯会不会出售反舰型号以及亚超结合型号。

不过“口径”的能力应该还会有些国家会买单,比如印度,它拥有一定程度的信息化能力,海军建设中又极为缺乏对陆火力投送,这中“不差钱”的小型军舰没准很对三哥的胃口。反正三哥的“布拉莫斯”对地被吐槽了很久,鸟枪换个炮也挺好的。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分析出两个最大的买家——印度、越南。至于对手是谁,不用我说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