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前,三国之中最强的是不是蜀国?

当时的刘备同时拥有荆益二州,又占据汉中,麾下有诸葛亮、五虎上将、魏延,实力是否已经超越了魏吴?

三国蜀汉最弱。关羽死前,是刘备集团最强的时候。曹操曾要迁都,孙权想嫁女联姻。

三国中曹操占据半壁江山,控制了北方。孙权占据大半个南方。刘备地寡人少,主要是四川一带。

关羽死后不久,张飞又死于军中,刘备伐吴全军覆没。白帝城托孤。蜀汉已失去先前进取的锐志,龟缩不前。

诸葛亮只能放弃与东吴的深仇大恨,主动与东吴修好,共同牵制曹魏。

直到平定孟获等少数民族的动乱,无后顾之忧。诸葛亮才率精锐部队五伐中原,试图战胜曹魏,统一天下。

其余姜维九伐中原。终因实力不济,最早被司马昭攻占成都而告亡。

关羽死前,三国之中最强的是不是蜀国?

刘备夺取汉中之后,关羽死之前,蜀汉的实力达到巅峰。但这仅仅是相对于蜀汉整个发展历程的实力。与曹操,孙权相比,三国之中蜀国依然最弱。

拼地盘,刘备只有一个益州,还有三分之一的荆州。

其实按土地面积来看也不算小,但曹魏地处中原,人口密度最大,曹操统一北方也有十多年了,休养生息,早就已经稳定,根基已稳。

孙吴自从孙策打下江山,过渡到孙权,除了一些山贼骚扰,基本上也是稳定的。20年间比较大战役也就只有赤壁之战了,而且这一战还打赢了。本土基本上没什么战乱,江东根基也是相当稳固。

刘备的益州,汉中刚刚到手,人心未稳,且遭受战火屠戮,要不是刘璋的家底厚,刘备的汉中之战都未必能赢。打完仗后,益州,汉中算的上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关羽镇守荆州三郡,在赤壁之战前就遭受战火,也没能获得几年太平,也没什么实力,否则也不至于北伐失败。

从地盘上的人力,物力,经济,军事来看,蜀国国力跟曹魏,孙吴差的不止一丁点。

拼人才,刘备手下的诸葛亮,五虎上将,魏延确实都是顶尖人才。但是曹操,孙权的人才也一点也不弱啊。只是《三国演义》褒刘,对刘备的手下都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一般人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来。曹操,孙权的众多谋臣武将,虽然很多人没什么名气,但不代表那些人不是牛人啊。

刘备势力人才:

刘备本人近60岁了。五虎上将里,关羽也快60了,张飞也有50多,黄忠和赵云都是60以上。这一群老头还能干嘛呢?战场不收他们,要不了今年也要被天给收走。

最年轻的马超,刘备把他捧那么高,本就起个象征作用,不得重用,郁郁而终。

能用的就只有诸葛亮,魏延,李严,关平了,当然还有一些像李恢,蒋琬,费祎,黄权这些让人忽视的人才,但诸葛亮是个专权的人。蜀汉储备力量应该是有的,但是大部分还没来得及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就跟随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牺牲了,基本上是后继无人。

刘备这边的官二代,从刘备的儿子开始就没有中用的。

曹操势力人才:

曹操本人差不多65了,基本上快入土了。

曹操手下谋士武将有贾诩,张辽,徐晃,许褚,夏侯惇,曹仁,曹洪,李典,张合,郝昭,王双,陈群,司马懿,程昱,郭淮,满宠,刘晔,蒋济等。

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没挖掘出来的潜在人才,像王平,姜维这种。这时候的司马懿,郭淮等后继力量还没上位,储备力量是相当的强悍。

曹操的后代,曹丕,曹睿都比刘禅能干多了,这一优势是刘备比不了的。

孙权势力人才:

孙权这时候40不到,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年轻的孙权是东吴最大的资本。

孙权手下有吕蒙,陆逊,张昭,孙桓,顾雍,韩当,朱治,丁奉,朱然,全琮,潘璋,徐盛,周泰,诸葛瑾等。几代都督皆负盛名。

这里面有张昭,吕蒙这样的老臣,也有陆逊,丁奉等后继力量,虽然名号没有蜀国的那边响,但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主,打进攻不行,他们防守也没输过啊。

孙权这边的官二代,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陆逊的儿子陆抗都是有能力的。

刘备这边的人才听起来名声大,一个个猛的吓人,以为刘备手下人才济济,实际上仔细一对比,刘备这边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最重要的是接班人刘禅比不上曹丕,更比不上孙权。

所以说无论从哪方面比较,蜀汉都是三国中最弱的割据势力。

关羽死前,三国之中最强的是不是蜀国?

关羽死之前三国最强的并不是蜀国,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应该是曹操的魏国,其次是孙权领导的东吴,最后才是蜀国。

首先从国土面积来看: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 ;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 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蜀汉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从国土面积看曹魏势力面积最大,其次是东吴,最后才是蜀国。

然后从人口方面来看:根据史书记载公元263年,蜀国只有28万户总人口94万左右,而公元238年东吴有人口60万户,总人口约300万人,曹魏在公元260年有人口66万多户总人口443万多人

再从军队人数上看当时蜀国军队大概只有十多万人,而东吴大概二十三万左右,曹魏最多大概有四十多万。

这也就是为何赤壁之战吴蜀两国要联合抗曹,因为不管从国土面积,人口,以及军事实力上,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和曹魏抗争,可见当时魏国实力最强,而蜀国只能排在后面。

关羽死前,三国之中最强的是不是蜀国?

关羽死前,蜀国的实力是比较强的。首先从兵力上来说蜀国伐吴的时候可以伐吴的兵力为七十五万人,在刘备夷陵大败之后,诸葛亮还拿出了50万兵力来平定孟获,这兵力就得100多万了。

再看同期的吴国征伐合肥基本是十万多人,想要拿走荆州的时候,听到曹操30万大军就大惊失色,看出他连30万都没有,刘备伐吴也只拿出10万余人,不难看出吴国充其量也就三四十万的兵力。

同时期的魏国,夏侯渊、张郃十余万,夏侯德屯兵十万,曹洪五万,曹操分屯十营二十万~四十万,加起来充其量也就60几万人。

兵力上来说蜀国最多。

再看谋士方面蜀国有诸葛亮,法正。然而诸葛亮的整体谋略能力无疑在三国中是比较强的。

吴国这边也就只有吕蒙、陆逊,比起诸葛亮是远远不如的。

魏国这边倒是人多有郭嘉,荀彧,荀攸,但恰恰也是魏国的死穴,还有司马懿、程昱、贾诩、刘晔、满宠五人。但这些人里也只有司马懿能和诸葛亮对阵几次。司马懿与诸葛亮共对14阵,大败11阵,胜的三阵:一阵因为马谡违背将令大胜;一阵因为魏延、陈式不听将令小胜,一次是射杀吴班算是大胜;总体来说,还是差诸葛亮非常多。

最后看将军,蜀国这边有五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关平等

吴国有凌统、韩当、程普、李异、谢旌、孙桓、朱桓等人。

魏国有庞德、许褚、张辽、张郃、徐晃、夏侯渊、乐进、臧霸、曹洪、曹彰等人。

从上述因素分析蜀国相对较强。

关羽死前,三国之中最强的是不是蜀国?

蜀汉实力不算是最强的,但却很有号召力。

  • 从地盘上来看,蜀国是最小的。孙权拥有荆州三分之一的土地,加上扬州和交州;曹魏政权更是拥有青徐兖冀幽并司等好几个大州。而蜀国只有益州加上南郡、汉中等地盘。所以当时的三国中,蜀国是有土地面积最小的。
  • 从人才上,曹魏政权显然是人才济济,许褚、贾诩、郭嘉、典韦、徐晃、荀彧、吕虔,等等,可以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而东吴也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实力高强,足以保家卫国的将士,但蜀汉虽说有谋士诸葛亮,还有五虎上将,魏延等,但除了诸葛亮,似乎其他人的眼光和大局观还是差了点。
  • 从名义来讲,蜀汉政权是最有号召力的。

一个原因是刘备复兴汉室的旗帜。而当时曹操正在把汉中的几十万人,准备搬到关中去,天下人民苦不堪言。所以人们怀念以前的汉朝。当刘备举起兴汉的旗帜时,天下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与救星。

加上刘备在之前做过好多得民心的事,比如讨伐黄巾有功;治理平原有效;还曾携民渡江。桩桩件件,都让人民觉得,他就是真正的刘皇叔,是能带领大家走出苦难的人。

所以说,软实力,号召力,蜀汉政权是最强的。

关羽死前,三国之中最强的是不是蜀国?

一直是魏国最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