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会得知自己被敌方雷达锁定吗?

军用潜艇一般不会被雷达锁定,潜艇自身也不使用雷达索敌。水底战场是各种声呐波的天下。

雷达波是一种电磁波,然而电磁波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差,衰减非常快,普通雷达波连水下20米都难以到达,根本无从拿来搜索潜艇。

潜艇自己用来联络的超长波电台,采用广播的形式倒是能穿透200米深水,但这种长波不构成雷达波,信息容量也极低,传输24个字母表需要30分钟。所以对潜艇是无用的。

水下作战,声呐为王道。通过声音在水中的传递,达到搜索敌人的目的。良好的声呐配上强力的监听员,能够监听周围很大范围的各种声音,并分辨出是人造物还是生物。

潜艇声呐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与被动。

被动声呐就是个水下监听器,它不发出任何声音,只通过对声音的搜集与扩大,用人耳与计算机辅助进行分辨探索。

主动声呐与雷达波其实没什么本质不同,更接近鲸鱼、蝙蝠的音波定位。声呐主动发出音波,然后接受回波。

这种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它叫“多普勒效应”。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距离近时接收频率高,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低。雷达上也有“多普勒雷达”。甚至主动声呐可以根据波长频率的“红移”、“蓝移”来得出对方的移动速度。

换句话说,飞机上的相控阵技术,潜艇已经玩腻了。

潜艇与军舰的发射单元阵列比飞机可大了不少,不光要分辨杂波,还得应对海洋地形与声波在水中的弯曲传递。

了解了这些,就明白了潜艇是基本不会遭遇雷达波锁定的,它们应对的是“声波”。

也正因为如此,被动声呐监听时,双方探测单位都只能依靠灵敏的“耳朵”来搜索敌人。如果是潜艇对潜艇的搜索,还需要看谁更加“安静”,“吵闹”的一方必然先死。

主动声呐索敌与飞机上的主动雷达照射也差不多,主动雷达照射有专门的报警装置,提醒飞行员被雷达锁定了。而主动声呐比这还要明显诡异——潜艇上能听到幽灵般的“咚、咚”的敲击船壳声,严重的话会有非常尖锐的声音。这个时候说明潜艇已经被锁定,跑不掉了。

所以,你觉得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