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争中,是怎样统计战功的?

古代的军队与现代的又天壤之别,古代军人特别强调首级报功,军功决定了升迁与赏赐等利益。如秦代军功授爵制度,缴获的敌人首级越多,越能获得更多的利益,社会地位、田地都会增加。

故而古代的割头、割耳朵,其实是一种对士兵的激励政策,通过悬赏的方式让军人为利益奋勇杀敌。

今天的军人与士兵同古代最大的区别就是“政治化”。军队与国家的政治利益捆绑在一起,始终秉承着为国家而战的核心内容。虽然仍有各种记功制度,但毕竟与古代不一样了。

现代军队以任务为优先,任务第一,杀敌第二。打仗免不了杀人,军人的第一使命是任务,为了杀人报功而完不成任务,那么你杀再多的人也没有功劳。反过来,你为了完成任务奋勇杀敌,那么任务失败,你也会因为表现突出而得到表彰。

一般作战杀敌是以统计简报的形式上传上去的,上面再根据整体战役进行核算,这方面又涉及到情报分析。如果数字相差不大,那么便可以论功行赏。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可不是以人头论功,论的是任务表现。

任务过程中会有与敌人搏杀的情况,这时往往以班排为单位,作战结束后互相印证,并统计战果,确认无误后即可上传。

这种做法免不了会发生傻眼的情况,比如一个班的士兵开枪,对面倒下仨,根本分不了,那么就干脆别争了,要么说好话分了,要么集体领了。说实话仨战绩也没啥功劳,如今杀敌计分很少很少。但这并不妨碍某些特殊场合、关键时刻的任务报表里归纳了相关特殊细节,比如XXX奋勇杀敌,一人干掉对方七八个,扭转败局。

例如朝鲜战场上我军狙击手张桃芳的战果,有相当部分无法确定,或者只能确定伤无法确定死,这个时候只能算伤亡成绩,不确定的则无法判定了。实际有的敌人可能是死了趴地上看不见,或者拖医院去没救活。所以他的杀敌数量可能远高于所报数字。

还有就是远程部队的战果,这类更难计算,比如炮兵,连打三个基数,对方糜烂一片,你只能根据观测的毁伤情况来分析战果,还不能往上说,得往下压。比如越战中,某部炮兵攻击了对面阵地,显示起码也是对半杀伤吧。结果步兵一上去,人呼啦啦的全从洞子里钻出来了,貌似就没炸死几个。如果步兵的观测是对方没有啥损伤的话,炮兵就是0战果。

空军的战果是最好统计的,战机上都有任务数据以及照相,最次还有雷达数据以及僚机的判别,所以争议是最小的。但防空部队的判定就问题大大了,例如援越期间,我军的高炮战果对外公布是打掉美机1700,打伤1600,这个数字长期就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缩水了,有人认为是统计出错。不过不管怎样,当年是派出了捡残骸部队的,捡不回残骸,不能算战功。地上找到多少能大致判别的残骸,就确定多少战绩,只管多不管少,抓到飞行员更好,多了都是功,反正都是灭敌人威风涨自己志气的事情,干嘛不做?

也存在抢功问题,一架美机飞来,地上那些防区全开火,啪,飞机被爆了,歪歪斜斜飞过4个防区坠毁。于是地面那些防区统统报功击落敌机一架,总部又懒得严谨,行行行,你们高兴就好,战果写4架。

这就涉及到情报内外的问题,有些东西军队和国家高层可以知道,老百姓无法知道,毕竟战果也处于重要的情报和宣传阵线,无论夸大还是缩水,都无可厚非。

相当的战果是战后根据情报部门搜集的,以及敌方自己文献、资料、媒体上公布的数据来判定,不过我们知道,美军、日军、越军都喜欢搞一些虚报损失的小伎俩。美军只要不在战场当场死就不算阵亡;日军是明明死上千也要硬报死几个;越南人则是把尸体统统背走,反正老子没死人!就不给你统计。

支持下老王呗,你有什么见解,咱俩还能多唠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