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终结者》类似这些充满未来元素的影片在之后的几百年或者几千年会不会发生?

这个不是几百年或几千年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很有可能明天就发生。

也正是因为这些萦绕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生化危机与终结者的影视及剧作、文学乃至其它形式的艺术表达才会吸引我们。

《终结者》描述的表面是机器人混乱,但背后实质是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以及当前核问题的一些思索。

类似这样的思潮全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们对AI人工智能、大国的核捆绑政策都是具备了相当警惕性的。尽管一些科学界人士不断声称AI是不会出问题的,但老司机尚且会翻车,何况这些游走在未知领域的技术员?

关键是人类无法停止对AI的发展和需求,各种行业各种系统都需要有一个“聪明”的人工智能来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在这种前提下,当然有概率发生人工智能的混乱行为。人们是有理由恐惧的,也是由逻辑而推测出这背后隐含的风险。

起码从目前的逻辑上来说,担忧一个过分失去掌控的AI,连接上美国那足够毁灭世界的核武库,一不小心造成世界末日,这并不算瞎猜。

至于《生化危机》,这个可能比AI的威胁更靠近人类。因为研究生化武器的成本更低,技术壁垒也更开放,更重要的是,隐秘度也大大超过需要离心机和黄饼交易的核弹研究。

它们甚至不需要核弹那种弹道导弹释放,也许只需要一群足够隐蔽症状的潜伏期感染者,就能把病毒传播得到处都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黏膜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土壤传播、空气传播都有可能。

不过生化危机中的“丧尸”病毒目前还是个虚构的东西,现实中的生化武器一般做到“利于传播”、“靶向可控”、“高效率的杀死人”就足够了,比如十年前曾经让世界风云色变的“炭疽病毒粉末”。生化武器杀人过程中那些凄惨的病理发生过程通常都只是附带产品而已,完全没有必要把人搞成行尸走肉,这样无疑增加了病毒的不可控性以及研发难度。不过用“研究意外”倒也可以解释。

实际上《生化危机》的故事里,T病毒本就是附属产物,属于保护伞公司在浣熊镇的分部发生的一次意外泄露事故。被抢夺研究成果的威廉博士临死前给自己注射了半成品G病毒,并杀死了抢夺病毒的武装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病毒被老鼠等生物带走,形成了感染。

另一部《生化危机维罗妮卡》的故事里,其实说明了一部分这些病毒的由来,由“原初病毒”和蚁后基因融合,制造出的能让人类变成超人的生化物质,开发者阿莱克西亚甚至因此变成了想要感染全世界生态的怪物。

不过怎么说生化危机里的东西毕竟是为了烘托恐怖气氛的,但也不失一些合理的科学幻想。现实中世界上也发生过生化泄露问题,如果哪个实验室里的怪哉病毒真的冒了出来,造成巨大的“生化危机”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事。

比如曾经闹得很大的非典SARS,之前把果扔给了果子狸,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质疑了这一点。某些说法甚至直指美国的生化武器研究,认为是一次有意或无意的泄露造成了这次危机。

而且类似的事情并不止这么一点,有些新闻虽然分不清真假,但好歹也能代表出人类对手生化武器的恐惧。例如这一条:

乌克兰顿巴斯地区(DonBAss)新闻机构日前报道,美国军方位于哈尔科夫市(KharKOV,乌克兰东北部城市)附近的实验室发生致命病毒的“意外”泄漏,已造成超过20名乌克兰士兵死亡、超过200名仍在住院观察。该病毒名为“加州流感病毒”(CAlifornia Flu)。

1978年4月2日,苏联斯弗罗夫斯克市爆发病毒感染,死亡者一星期内达到66人,更多的死亡人数可能被掩盖。1994年哈佛大学对其进行了调查,严重怀疑这是一种当年从前苏联生化实验室逃出去的炭疽病毒,因为苏联当年的顶级机密实验室Compound 19就在旁边。

很有可能是空气过滤器没有被正确安装,马虎导致了这些病毒被扩散出去,然而苏联政府将之归结为市场上被污染的肉造成的食物中毒。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炭疽病爆发,一切都指向苏联政府研究生化武器,所以也被称为“生化切尔诺贝利事件”。

其实无论是生化危机,还是AI造反,人类的日子总得过,武器的使用不会被放弃,科学也不会停止进步,作死和生存,也许往往就是一线之间。至于千百年后的事,我们也看不到了,但明天就有可能发生的事,没准真会降临在我们头上,只是一般不会像电影里那么炫人眼球,可能默默的,它们就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