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军除了“零式”之外,还有哪些有名的战斗机?
除了零式以外,日本还有不少著名的战斗机。
主要是零战太出名了,影视作品里大量出现,其它的战机又不露脸,让人无从分辨。
以下列举一下日本的一些著名战机。
中岛疾风——日本飞得最快的战机。制式型号:四式单座战机。代号:Ki-84
疾风可谓日本二战战机之集大成者,在延续了零战的风格同时,也吸取了很多其它战机的成功经验。日本当年对其寄予厚望,称其为——大东亚决战机。
后期包括满洲飞机制造厂都在赶工生产疾风战机。中岛战后统计生产了3482架,而日本军需则统计为3577架,陆军则认为是3470架,差异巨大,可见日本后期的混乱。
美军后来将缴获的疾风拿来测试,改用美国汽油,居然飞出了689千米/小时的好成绩,仅次于P51H和P47N。
之所以被日军作为救命稻草,还因为疾风的制造工时相比零式,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从零战的25000工时降到仅4000。
这个不得不提一个制造业概念——基孔制。这种生产概念能有效减少加工工具的使用和时间以及改善成本。仅1944年,太田制造所一月产量就达到518架。
不过,它再厉害,也阻挡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
疾风是中岛最后一款战斗机。
川西紫电——和疾风齐名的截击机
和陆军主持的疾风不同,紫电是海军部的项目。在日军节节败退的档口,本土和战舰不断遭受到轰炸,促使高性能截击机被提上了案头,川西公司改进了原型机——水上飞机“强风”,便有了“紫电”。
该机生产了1440架,是日本海军末期最拿的出手的战机。估计是因为零战在于美国的战斗中吃尽了机体脆弱的苦头,海军部没有延续零战的轻捷思想,而是企图学习美军,制造重甲、高火力战机;紫电尽管因为加工问题毛病众多,但厚实的机体和火力强大的4门20MM机炮却令它成为日军少有的,能与美军F6F对抗的战机。
三菱烈风——零战的后继者
零战的设计者,宫崎骏动画片《起风了》的主角崛越二郎,很早就立意进行零战后继者的设计。当海军部希望拥有更新型号的舰战时,烈风便在崛越二郎的坎坷中应运而生了。
因为海军部对发动机的固执,新的A7M1机型不得不安装出力较小的誉22发动机,后来试飞证明了崛越二郎设计的优秀和发动机对飞机高空能力的拖累,不得已又进行了M2型号的定型试制,换装三菱发动机后高空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同时崛越二郎也采用了和之前脆弱零战不同的许多设计,更大的机体,更大的载荷,更强的火力,以及对飞行员保护的装甲座舱。4门20MM机炮使其无惧任何美军战机。
对新战机非常满意的海军部命令马上投入生产,但近乎天谴的名古屋的大地震让飞机的生产几乎中断,后期美军无休无止的轰炸更是让崛越二郎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截止战争结束,全部烈风机型只生产了10架,没有一架参加实战。
后期改进的M3型号性能更加优异,根据飞机性能理论推算,该机可达到642千米/小时的平飞速度。能在13分钟内爬升到10000米。实用升限11300米。可谓是日机中的佼佼者。截击机的M3-J型更可换装30MM机炮。
烈风可谓是出生太晚,生不逢时。
二战中日军除了“零式”之外,还有哪些有名的战斗机?
日本除了“零”式之外有名的战斗机大家答得很全面,本人在这里补充说一下日本二战末期的喷气式战机,即“橘花”。 什么什么?二战日本也有喷气式战机?是的,二战时,只有三个国家研制成功了喷气式战机,分别是英国,德国和日本。 提起二战中的喷气式战机,很多人都会提到德国的“Me-262”,英国的“格拉斯特-流星”等大名鼎鼎的飞机。
作为当时航空技术的结晶,似乎也只有这样的技术大国才能研制出喷气机。但如果说到日本在二战中也研制出了自己的喷气机,估计就没有多少人了解了。二战中日本研制的喷气机名字叫做“橘花”,是日本以德国“Me-262”飞机为蓝本设计出来的。“橘花”计划起源于日德两国于1943年签署的《日德经济条约》,两国展开了全方位的技术交流。1944年,日本看上了当时德国刚刚研发成功的“Me-262”战机,希望能得到这种飞机的技术,德国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很快,双方谈妥了条件,德国向日本派遣喷气发动机技术人员,提供了“Me-262”和喷气发动机的全套技术图纸,同时还提供了一部分日本当时不能自产的关键零件,这些东西将使用潜艇运送到日本。然而1945年3月出发的运送一架散装“Me-262”飞机的德国“U-234”号潜艇在5月8日得知德国投降后上浮投降,日本运送主要图纸资料的“伊29”号潜艇又被击沉,因而日本仅仅得到了很少的一份喷气发动机图纸复印件。日本只能以这些资料为蓝本让航空厂商开始试制。所以尽管“橘花”飞机的长相和Me262非常相近,但它其实是日本独立研发的飞机。 1945年3月31日,在经过了多次修改后,“橘花”的生产图纸终于定型。
5月20日第一架“橘花”原型机接受了静力测试,6月25日,第一架“橘花”正式下线,27日到达试飞工厂,30日第一次进行了发动机地面测试,8月7日,“橘花”终于飞上了天空,试飞进行了11分钟,结果非常成功。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助推的火箭发动机装配错误,“橘花”的第二次试飞在降落中受损,而中岛制造所在美军日益猛烈的狂轰滥炸中损毁严重,迟迟无法将受损飞机修复,“橘花”就以这样的姿态迎来了投降。而这时第二架原型机也才刚刚下线,最终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藏品。 “橘花”作为日本乃至亚洲的第一款喷气式飞机,只在历史里留下了11分钟的辉煌。从留存下来的图纸上看,“橘花”已经有了战后喷气战斗机的轮廓。如果战争继续一年的话,“橘花”是否会成为继“佩刀”、“米格”后的第三种成熟的喷气机型,令人浮想联翩。
二战中日军除了“零式”之外,还有哪些有名的战斗机?
日本航空兵分为陆航和海航。零式战机是海航最著名的飞机,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机型的战机,今天就给大家简单扒一扒海航和陆航比较著名的飞机。
1.九六式舰载战斗机(A5M1-A5M4),该款机型是零式的上一代日本海军的舰载战斗机。改款战斗机不但是世界上性能一流的单翼战斗机,也是世界海军服役的第一种航母舰载单翼战斗机。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为零式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并且是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主要对手。
2.烈风舰上战斗机(A7M1-A7M3),它是零式战机后的后续舰载机型,是准备搭配给信浓号航母使用,不过由于战争后期日本资源匮乏以及其他各种问题,这款飞机仅造出八架原型机。
3.紫电式战机,它是属于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战斗机。是属于日本海航的飞机,但并不是属于舰载航空兵。它是相当于截击战斗机,主要用于要地防空,可以看作是零式的一种改进型飞机
接下来就是陆航的飞机了
1.九七式战斗机,编号Ki-27,这也是日本陆军装备的第一种下单翼结构战斗机。之前写问答的时候还以为他是海航的飞机。这一型飞机曾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广泛应用于中缅印战场,也曾在诺门坎战役中和苏军飞机交过手。
1.一式陆战,别称隼,正式编号为Ki-43,这一型机飞机最大的亮点是日本第一种装备防弹装甲以及自封油箱的飞机。是陆航产量最大的机型,总产量约为5919架,仅次于海航的零式。
2.二式陆战,别称钟馗,正式编号为Ki-44。这款飞机最初是日本陆航用作截击机使用,装备两挺7.7毫米机枪和两挺12.7毫米机枪,但是对于美国轰炸机来说,这点火力不算什么,这一型飞机是抗战后期中国空军所面临的主要对手之一。
3.三式陆战,别称飞燕,正式编号Ki-61。它仿制于德国的He-100战斗机,因为采用的是购于德国的DB601发动机,是日本唯一一款使用液冷发动机的日本战斗机。有趣的是这款发动机海航也购买了,由于陆海两家的矛盾,海军又多付了一次钱。
4.四式陆战,别称疾风,正式编号为Ki-84。该型飞机是综合97式、一式、二式战机技术于一身的飞机,是当时具备一流飞行性能的先进机种。是二战时期日本陆航最好的轻型战斗机。不过对于后期缺乏优秀飞行员的日本,这一款优秀的飞机依然轮流落到去进行神风特攻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