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不是妇女节吗?为什么大家都要称女神节呢?这是新时代指鹿为马吗?

中国当代的节日有个毛病——受商家操纵,受网络策划炒作操纵。

如题讲到的38节就是如此。许许多多中国人过的节日一样,也被各种利益纠葛的炒作班子给改造了。

这些年最成功的炒作节日概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圣诞节。

这个源于西方的新年被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接受,打上了各种新的本土文化烙印后大行其道,有时候觉得比春节都过的热闹。

但是转念一看,背后是什么?是如火如荼的商业策划。正是这些商业活动把圣诞推上了神坛。

还有一个是感恩节,这个在世界上只有美加两国才过的、感怀印第安人和白人移民史的节日,竟然仅仅因为“感恩”二字,被国人炒成了各种送礼感谢爹娘感谢老师感谢上司感谢一切逢迎对象的中国式“感恩节。”

38妇女节亦是一样,它不过是新的节日策划案而已。商家需要理由,网络有大把的资源,人们也需要一些更有趣的节日氛围。

在这种前提下,把节日划成两半,37过女生节,38过女神节,女王节,女人节…无论怎么过,你所过的节已经不是你认识的了,电子网络化的商业宣传正以更贴近的方式进入你的生活,并想方设法让你去消费,去接受他们布置的节日氛围,去按照他们安排的节日套路花出金钱。

就像圣诞节必须吃昂贵的平安果,38节必须送口红,感恩节必须找个对象感恩一样。它是一种令踏入节日氛围的人无法规避的,催眠式的强效手段。一旦深入思考,便会产生“如此荒诞”的想法。

节日如此有效,以至于电商都会自己造节了,甭管有的没的,只要能诠释消费理念,推出消费习惯,开发更多的市场,资本根本不在乎,关棍节血拼,双12血拼,315电器节,这都寻常又寻常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相比之下,改造一个妇女节的名字,如果能卖出多几倍的口红;重新诠释一个感恩节,如果能多卖出一堆礼品和康乃馨,名字和内涵对商人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它们是新时代的指鹿为马不一定对,但肯定是新时代的李代桃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