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外地是怎样一种体验?
千万别远嫁,这是我看身边远嫁人得岀来的血泪教训。
我表姐20岁不到,从重庆远嫁河北,舅妈去世因为她怀孕,她婆家都没让她回家,没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
现在她50多岁离婚回家啥都没有,还欠10多万欠款,这10多万欠款是儿子结婚买房子和给儿媳家的彩礼钱,欠20多万,她和前夫一个人还一半。
大舅家孩子多,表姐和别人一起外出打工,就嫁到河北了,那时候她才10多岁。
我们这边吃米饭,河北吃面食,刚开始她一点都不习惯,但有了孩子,她也慢慢地跟着适应,也学着做包子馒头。
饮食上是次要的可以克服,表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她老公不会心疼人,我们重庆的男人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耙耳朵,她父亲我的舅舅,在外面做农活不管多累,回家后都不愿意让我舅妈多做一点事,我表哥也是,做饭洗碗都是他,表嫂就负责吃。而表姐说她在河北,这些事情男的都不会做。
刚开始嫁过去那几年,她每回一次娘家都会哭,不愿意回河北。但舅舅和表哥觉得她孩子还那么小,不过去了孩子可怜,而且那个时候对离婚这件事情,都觉得没面子,不愿意她离婚。
就这样表姐在河北一呆20多年,直到儿子结婚生子。
河北的彩礼钱很多,表姐说都是12万起步,她儿媳娘家要了18万,还要求在城里买房子。
表姐没有文化,就靠养猪挣钱,也没存下来多少,给儿子买了房子还欠10多万,结婚又是彩礼,她只好又借。
借钱办了儿子的婚事,她觉得完成了任务。本想好好地和她老公轻松的过日子,可是他老公还是不体贴人,她每天在养猪场累死累活的干了回家,老公却和别人一块赌钱,热饭都没有一口。
表姐搬去了她儿子那里,她老公还说她不是要离婚吗?怎么走来走去还是走不出他们张家(表姐的前夫姓张)。
就这句话让表姐铁了心离婚,她想硬气一把,可儿子女儿不支持,说如果离婚了就没她这个妈妈,欠的钱也会一分不还,因为是她们自己借的。
表姐心越来越凉,背着债也要离,她前夫看她铁了心,又开始耍赖,开始说好的债务两个人均摊,后来他变卦了,谁借的谁还。
表姐为了儿子结婚,前前后后找表哥和另外的几个表姐借了20多万,虽然还了一些,也还有10多万,为了早日脱离苦海,她也不争了,认了这笔钱。
离婚后回了重庆,现在一年了,儿子女儿没有主动和她联系过一次,节日都没有,她走的时候儿子女儿说了,让她想清楚,如果走了就是断了关系了,从此互不相干。
表姐开始还以为孩子们说的气话,但现在看是真的,她的户口还在河北没有转回来,前段时间想问一下她儿子转户口的事,才发现她儿子女儿已经给她拉黑了。
为了生儿子,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为儿子结婚欠的账,儿子自己不还一分,母亲过着苦日子,选择离婚后还不理解,而她还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别人都觉得是她自己折腾,这把岁数了为什么还要离婚?
表姐50多岁了,除了10多万的债务和内心的伤痛,一无所有。
如果她不是远嫁,绝对不会如此受欺负。所有想远嫁的女孩子,还是想想你托付终身的人值不值得吧。
嫁到外地是怎样一种体验?
嫁到外地,不能随时与父母亲人分享东西,不能相互照顾,孩子也没有办法共同照顾。无论你经济条件多好,没有办法亲自照顾。如果是农村的话,多少在生活习惯,语言,观念上还是有区别的,需要男人正直,努力爱人爱已才会幸福。
嫁到外地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是陕西嫁到湖南。第一次去婆家,满满一桌子猪油炒的菜,肉片切的那个叫大片,鱼用很大的不锈钢盆装了满满一盆。其他菜也都是用大碗装的。唯独米饭碗很袖珍,我吃不动菜,就着剁椒酱吃了四小碗米饭,把婆家人看呆了。然后第二天,饭桌上就有了酸豆角、霉豆腐、大头菜这些下饭菜。
家里客厅有个地灶,就是给地面挖个洞,做成煤炉的样子,平日里上面放个带围罩的桌子,坐在桌边很舒服,脚都是暖烘烘的。有时也在上面煮饭炒菜。我觉得很新奇,主动去炒菜,结果没平衡好,差点把锅翻了。
红薯不但人吃,给猪也吃。因为婆家没养猪,我开始是不知道的。去舅舅家时,看到舅妈在门外煮了好大一锅红薯,我就让仲先生帮我拿。仲先生笑笑没说话,过去拿了一个,就听到舅妈说,你怎么把我喂猪的红薯给妹子吃,屋里有吃的。舅妈不知道我是能听懂她们说话的,因为她儿媳妇很久才能懂一些,我是在学校听多了仲先生和老乡讲话,所以基本都懂。
过年买肉,不是几斤几斤的买,起码要买半扇猪肉。留一点新鲜肉,其他的切成大块和白萝卜一起煮,然后再用油炸,可以放好些天。过年走亲戚要放鞭炮,所以过年那几天,鞭炮声是不绝于耳。不过现在回老家的时候放鞭炮的人已经很少了。
喝酒不用酒杯,用的是碗。自制的米酒,喝着特别有劲。还有杨梅酒,不但好喝,颜色还很漂亮。
我觉得我挺能适应婆家这边的生活的,感觉很不错。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删)
嫁到外地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个问题,我最有资格回答了。
我就是陕西嫁重庆的。
要说体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习惯。总感觉那里的菜做得粗枝大叶,吃着不香(可能是那圈人厨艺不行),第一次去他家,公公就做了一个我没见过的大菜:麻花炒青椒。
2.语言不通。虽说重庆话和普通话的音差不多,但是也只能听懂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地方方言不经翻译根本听不懂。比如“一起、全部”,他们那里叫“把连”,瓜子叫“二宏”,傻子叫“嘚勒儿”,好烫叫“好耐”……
3.风俗习惯不同。全国的家庭应该都是在除夕那天吃团年饭吧,但重庆不同。腊月20几就开始团年,亲朋好友轮流来,今天在这一家吃,明天在哪一家吃。等真的到除夕的时候,反而像平常一样了,有剩菜就吃剩菜,没有剩菜就炒两三个家常菜。
那里还盛行修“生坟”,意思就是人还是活蹦乱跳的,没病没灾的老人家就开始张罗给自己修坟,挖一个空坟,恐怖不恐怖。
4.最主要的是受欺负时无处诉苦啊。明事理的公婆很少,大部分都会跟儿子统一战线,你一个外地的孤军奋战,去哪里搬救兵。远嫁的女儿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
所以要嫁外地,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嫁到外地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是四川人,嫁给了山西人。
我还是把地方说得再具体一点,免得山西人群攻我。
我是嫁到了山西运城某县。
我是四川广元某县人。
我去山西的次数少,去了以后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
饮食上,公认的北方面食、南方米饭,但我老家、婆家和公认的饮食习惯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老家,一日三餐。早上稀饭、鸡蛋、豆浆、馒头或小包子、泡菜;中午米饭和炒菜;晚上面条。
我婆家,一日两餐,早上稀饭、馒头、凉菜,下午,面条。
我老家的稀饭是用大米煮的,婆家的稀饭是用玉米渣煮的。
过年的那几天,婆家是吃两顿稀饭,会简单做点菜,但绝大部分是凉菜,而且还是生的。
婆家还特别喜欢炒鸡蛋,鸡蛋炒青椒、鸡蛋炒木耳、鸡蛋炒黄瓜、鸡蛋炒火腿肠,反正鸡蛋可以配各种菜炒……
而我老家是猪肉配各种菜炒着吃。
紫外线特别强,冬天特别寒冷、干燥。有人说,广元的气候宜南宜北,是北方人的南方,是南方人的北方。
我老家位于广元南边,气候更符合南方湿润的气候特征。
我都是国 庆和春节去的婆家。
国 庆那几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早晚比较冷,紫外线还比较强。
三四天的时间,我和我丈夫的脸上明显被晒黑了。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小时候看到这一句诗的时候,以为这只是比喻,雪那里会像盐。
直到在婆家,眼见为实,让我相信了。
婆家的冬天特别冷,特别的干冷,风吹在面上有一种刀割般的感觉。
那年春节去婆家,天空飘起了雪,我见到了盐粒般的雪花。
而我老家的雪,要么是一大 片的六角形,要么就是小了一点看不清形状。
当地方言很难听懂,语速特别快。婆家的方言,我是一句也听不懂,而且当地人说话语速特别快。
婆家的人和我说话,都会说普通话。
有时候,我看他们聊天,不知道他们在说啥,只能看口型,猜猜他们聊的什么内容。
有些习俗不能理解,让人难以接受- 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春节,哪怕是离 婚了,都不能回娘家过春节。说的是会影响到娘家的风水,会给娘家带来霉运。
- 有些婚闹习惯,不能理解,我们去山西举办婚礼的时候,婆婆对我说,有些人会逗新娘玩,会来抢新娘的鞋,让我把鞋穿好一点。婚礼的那一天,除了几个人问我要红包外,没有人来抢我的鞋。也没有人闹新郎。不过,我看过老公表弟的结婚视 频,他们有打新郎的习俗,婚礼仪式前一晚,新郎会滚床,这时就有人打新郎的。婚礼那天,接到新媳妇,在回家的路上,新郎被人绑在了电线杆上,有人用脚踹他、有人在他脸上涂鸦。
- 除夕不吃年夜饭,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事。除夕那天下午吃了饭,贴好对联,搞好卫生,一家人吃着瓜子、花生看春晚,等到12点放鞭炮。
- 亲戚之间的关系很冷淡,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之间,平时都不怎么联系,过年走亲戚只是形式一样,带上礼物到了亲戚家后,聊不了10分钟就会走,亲戚之间也不吃团年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世人都认为是自己的家乡好,如果嫁到了外地,安家生活在外地,时间久了也会入乡随俗。
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新的生活。
时间会改变一切,终有一天,他乡也会变故乡!
嫁到外地是怎样一种体验?
虽然我是嫁到省内,但两地车程也需要五六个小时,五六百公里,那也是千里之外了。
人说远嫁的女儿就像是走丢的孩子,父母当初自然是舍不得我离家这么远,即便是通讯发达,也多是报喜不报忧。
和先生刚结婚的时候,有一次吵架,任性冲动的我趁先生出去的时候,我背上整理好的背包赌气就离家出走了,反正也没有孩子,没有牵挂的。
可是我能去哪里呢?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荡,逛这里看那里,一点心情都没有。想找同事陪,又怕打扰人家,就一个人到处游走。
下午估计是先生回家了,发现我不在家,一遍遍打我电话,开始的时候我是挂掉不接,后来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还在气头上,干脆关机了。就叫他找不到我,就想治一治他。
眼看天都黑下来了,我还是不想回去,索性就找了一家宾馆住下来,一个人百无聊赖的窝在房间里。
其实我是心里不安,先生也一样着急的,我夜不归宿,他会各种担心呀。还给我家里打电话,但没提吵架的事情,只是关心和问候一下,从言语中判断我是并没有和家里联系过,也没有回家,但他更着急了。
经过一夜似睡非睡的就琢磨,我该怎么办?难道这日子就此不过了吗?细想想吵架也就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没有什么原则问题,也有我任性的原因。
其实要不是远嫁,回家诉诉苦或者和同学朋友的聊一聊也就过去,不至于一个人百无聊赖地住到宾馆里。
第二天我的手机一开机,先生就打进来了,响了好久还是接听了。唉,就那样不争气地又和先生回家去了,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离家出走了。
还有一件事,那是我生孩子的时候,妈妈已经不在了,哥哥和弟弟也赶不过来,所以生孩子当时娘家没有人在场。
孩子满月了,当时没有高铁和快客,爸爸和大娘(爸爸的嫂子我们称呼大娘)坐了一夜的火车赶来的。
我在婆婆家坐月子,虽然各方面伺候的也很不错,但听到楼下客厅爸爸和大娘进门就问我在哪里,着急见到我。
我下床站在楼梯口,看着憔悴的两个老人,自己娘家的人,辛苦坐车来看我,抑制不住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觉得自己那么委屈,所有的坚强在那一刻被摧毁。
后来明白,因为生完孩子孕激素急速下降,所以特别容易激动,也许就是因为那个原因我才哭得委屈吧。有什么委屈呢?娘家人没来这一个月,我哄娃天天美滋滋得很好呀。
多半也是因为心疼两位老人吧,或者觉得自己远嫁外地,想倾诉找不到人,想回家见亲人走不了,有事情不能及时赶到。
现在也一样,我最牵挂的就是老爸了,一个人住在农村,虽然弟弟他们在县城回家不用一个小时,但还是会很牵挂他的穿衣吃饭。
如果不是远嫁,是不是我做了好吃的就能送给老爸,不用他自己做饭了;如果不是远嫁,是不是我可以随时回家给爸爸清理打扫卫生;如果不是远嫁,老爸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我就可以端杯水买个药。
所以那些说交通方便,电话方便的理由就是给远嫁的人找借口的。孩子小不能回家,孩子上学不能回家,上班工作不能回家,现在因为口罩问题也不能回家,远嫁的人这一辈子呀,回家的路永远都是那么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