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空调?

如题

先进坦克的设备是有空调的,但是人员没有。坦克冷车隐蔽的时候不可能开空调,热车后倒是能用,但人员空调有个问题,氟利昂这玩意儿属于容易挥发逸出的气体,坦克磕磕碰碰可比汽车操的厉害的多,徒然增加维护成本。而且氟利昂有个特性,容易不知不觉的逸出,然后堆积在狭小封闭空间内,长期会对人员骨骼,神经造成毒害。如果战时坦克被打穿破坏了空调压缩机,那么全车都会急性中毒。

有人说现在空调都是新制冷液,那么你知不知道现在这种制冷液会爆炸?威力不比天然气爆炸低多少,坦克给弹药抑爆已经够受了,难道给空调机也来一个?弹药可以放在泄压仓內或者水套里,空调机呢?

再者,坦克空间狭小,需要保障内部可靠性和维护,东西走的都是明线,便于维修,你增加一个空调在里面,便减少了成员的生命和战斗力。

再次,还得谈谈三防,坦克三防启动,会形成内外压的差异,阻止外部毒气,放射线尘埃进入,开空调别说不能工作,还会影响三防。

最后,还有燃料的考虑,空调费油是众所周知,虽然对坦克功率而言减少的不多,但也足以被兵器技术数据这种东西所推到后面。

结论,坦克成员有空调,对提高战斗力很有帮助,但坦克同样得从别的方面利弊考虑。倘若有不同于现在工作原理的,更节能,安全,体积小的制冷设备出现,坦克肯定会装备。

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空调?

我不是军事专家,也搞不清楚以前坦克不装空调的真正原因,但我觉得有部分朋友说坦克之所以不安装空调是为了减少红外特征的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坦克是个大的铁家伙,本身红外特征就十分明显,特别是被晒得滚烫的时候,它开不开空调都是一个理想的红外源。

其次,坦克是个大功率的家伙,它的发动机功率比空调机要大得多了,它的发动机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尽管比不上烧锅炉,在红外传感器眼里那也是一盏指路明灯啊!

所以,减少红外特征的说法只适用于天寒地冻时坦克手需要在里边取暖。

据说现在的坦克里边是有了空调了,因为要改善坦克手的作业条件,提升战斗力。

既然现在装了以前没装,说明装不装空调不是战术问题而是技术原因。我猜之前的技术条件不足以满足娇贵的空调压缩机在恶劣的环境里稳定地运转,与其三天两头坏了修修了坏,坦克内的空间有限,装了更挤,不如不装了。

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空调?

早期的中国59/69/79/80/96早期型坦克没有配备空调,只有驾驶舱降温风扇——后来与西方世界交流,中国军方尝试性为乘员们配备了水冷头盔、水冷背心,但是没有正式列装部队;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坦克乘员冒着高温酷暑在战斗;

坦克内部降温很重要:中东战争中,交战各方经常缴获对方的完好无缺的坦克——内部温度在40°以上,乘员们受不了逃跑了,丢下坦克给敌人;比较人性化的是以色列陆军:它们贴心的为“梅卡瓦”和“马加奇”坦克加装风扇、空调,保证乘员们有一个比较舒适环境作战;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泰国69式坦克在炎热雨林的难题,中国专门进口了一批西方空调安装在出口泰国的69-2坦克上——它的战斗力立即爆发:打的越军一个营溃不成军;

后来,由于车载电子设备和社会意识进步,我军首为99A型坦克配备了海信最新研制的功耗低、体积小的4 KW稀土永磁电机驱动(驱动压气机和涡轮)空调,它每分钟可轻松达到数万转的转速,非常适合驱动空气制冷的空调压缩机,完美解决柴油机输出转速不足无法驱动空气压缩机的缺点,开创了解放军坦克安装空调的先河。接着,15式轻型主战坦克、VT-5和VT-4外贸坦克也都装备了这种空调机;

我军为电力驱动的坦克空调单独设计电源、独立管线,没有连在坦克的电瓶上;空调放置在炮塔的后部储物篮上面;内部则是采用固定的吹风口设置,即坦克车组的每个人所坐的位置都有一个固定吹风口,这个吹风口会对着车组成员吹冷气——不仅降低占用空间而且有效降低车内温度,使车组成员处于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

自从15式装备制氧机和空调以后,高原作战时间成倍增长:无需担心低温、酷暑、缺氧的问题,乘员可以安心打击对面的缺氧型T-90S。而VT-4在尼日利亚的成绩表明:它的空调让乘员疲劳程度降低、持续作战时间长——反恐战争中,坦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空调?

很简单,装空调不利于作战!

坦克从诞生开始,就是强调密闭环境。否则行进中或者作战中被敌方偷袭扔个手榴弹或者冲着车里开枪,损失就很大。

当然,有时候你能看到坦克驾驶员开窗行驶,或者坦克炮塔上的盖子打开,站着一个人在摆弄高机,那种情况是少数。

那么,坦克里面的成员,是怎样一个工作/作战环境呢?

这个,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潇洒。坦克内部的环境,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挤!你想想,一个标准坦克车组4个人,要是有自动装弹机,那就3个人,驾驶员的位置靠前,是个独立的小空间,其他的人,就挤在一个2米见方的铁壳子里,有时候连续行驶几百公里,那个味道,自己想!

除了挤,还有热。一千多马力的坦克发动机,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带来的热量,如果是冬天,还挺好,暖和。在夏天,太阳晒着铁壳子,里面纯粹是蒸笼环境。

在夏天,坦克舱内温度能达到60度!在沙漠环境下,有的坦克内部甚至可达70度,所以坦克兵在舱内有时候热得直接就光膀子。

但是还要开炮啊。炮弹壳从炮膛退出来的时候,是滚烫的。万一碰到腿上,又会把炮手烫到。所以,坦克兵们是配发高筒皮靴的,用途就是防止炮弹壳烫着腿。

那么,有人要问,为什么不给坦克舱内安个空调?那么小的空间,估计一个1匹的空调就足够降温了,这样坦克兵的作战和工作环境不就能大大改善吗?

这个,还真的不是说装就能装的。在二战之后许多年,各国坦克上面不爱装空调。直到近些年,才开始解决坦克的空调问题。

那么,以前为什么坦克不装空调呢?

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坦克是一种作战装备。上面安装的各种设备,都是要保证完成战斗任务的。装上了空调,多了一种设备。

以前的坦克车就是车体加上个发动机,造价低廉。而以前的空调属于高科技,价格很贵,装空调,会把造价提高一截!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空调坏掉了,那么是先冒着高温继续打仗,还是先修空调呢?

装上空调,容易养出一些老爷兵!兵们,就要有彪悍之气,钢铁意志,要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如果连一个高温也受不了,那么实战中比这个更艰难的处境多得是!

第二,空调自己不会平白产生冷气,需要消耗外界能源!

用在坦克上制冷,那么,空调就要消耗一部分油料!这样直接增大了后勤的负担,降低了车辆的持续作战能力。

在战场上,可能就会遇到这样的倒霉蛋儿坦克车,明明只要再开一小段路就能到达作战目标,结果没油歇菜了。战后复盘寻找原因,原来是天热空调开多了。你说憋屈不憋屈?

第三,各国情形不一。

比如苏联,国土大部分处在北方,冬季寒冷,夏天也不热,人家的坦克,不装空调也照样能开。

比如印度,国土大部分在热带,夏天很热,这样,印度的坦克开起来,内部就很热,就有装空调的动力。

但是,冷战时期,苏联是世界坦克第一大国,苏联的坦克不装空调,其余国家多多少少都要参考苏联标准,设计第一要考虑作战,所以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坦克设计。

第四,装空调,增大了自身的红外辐射信号

空调的原理,就是用外界能源带动制冷剂循环,制冷剂不断进行蒸发和压缩,把热量带走。那么,坦克舱内温度降低了,空调的外机必然吹出的是热风,这样,坦克就增加了红外信号的辐射。

在现代战场上,对于这样的高红外线目标,是一打一个准。只要把反坦克导弹加上个红外制导导引头,坦克的处境就可想而知。

红外线成像仪显示的坦克目标

所以,种种因素导致,装空调这个事儿在各国主战坦克上多年一直不受待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各国坦克设计也开始注重提高成员的舒适度。毕竟,现代设计师们已经转变了观念,现代战争多是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像一战二战这样的全球大战,再爆发的机会很小。

如今的打仗,已经不是当年那样追求装备造价低廉制造短平快,依靠车海战术取胜了。

如今的坦克,科技含量和造价,已经比以前的坦克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一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造价,就在上万美元。那么,增加一个空调的成本,对于全车的成本来说,微乎其微。但是在热带环境下,可以让坦克成员们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所以,如今的主战坦克,也开始把装空调上车了。但是,并非所有的主战坦克都安装空调。依然是按照作战区域,如果某国主要作战区域在热带,那么就考虑装个空调;如果某国主要作战区域在寒带或者温带,那就别惦记空调了。

毕竟,安装空调虽然简单,但是必须考虑到空调外机的红外辐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坦克装上空调也就成为红外线下的活靶子了。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空调?

主战坦克装不装空调,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即:技术,成本,空间,战术,设备,环境等。

过去的主战坦克都没有装过空调,主要是技术,成本,空间,战术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克服,因为过去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如果装空调的话,就要占用一部分空间,使本来就狭小的坦克内部空间更加拥挤,而且还增大了制造成本,空调在使用时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使坦克有限的动力受到影响,再加上空调的机箱装在坦克外面,很容易被坦克扬起的灰尘损坏。从战术上讲,空调机箱在运行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热,很容易被对方配备的红外瞄准系统以及红外制导导弹发现而招来被毁的风险,当然以上是从装空调后的劣势上分析的。

坦克装空调后也有一定的优势:驾乘人员的小环境会舒适一些,对提高作战人员的战斗力有好处,另外,现在的主战坦克内部装有许多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比较“娇贵”,会因承受不了长时间的高温环境而瘫痪,那样坦克就失去了战斗力,再者,现在的技术条件也比较成熟,也不差钱儿,安装空调完全没有问题。

从作战的大环境来讲,不同的地域对坦克性能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处于热带或者沙漠地区,如果坦克不装空调的话,战斗力就比较低,所以,我国出口泰国的VT—4主战坦克就加装了空调,而且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和好评。但是,我国的99式主战坦克就没有装空调,也没有出现过因为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电子设备瘫痪的现象。

看来,目前主战坦克装不装空调主要是由作战环境和设备这两大主要因素来决定,成本和技术已经不是阻碍主战坦克装备空调的主要因素,当然,装不装空调也不是评价一款主战坦克性能上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准。

从战术上来讲,现在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到完全可以克服坦克的红外源,坦克本身发动机的功率就很大,产生的热源一定不会小,而且远远超过空调机产生的热量,既然坦克的动力源热量都能克服被红外线发现的技术,空调产生的那点热量自然也不在话下。

总的来说,主战坦克装不装空调,一是由实战环境决定的,二是由内部的电子设备因素决定。

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空调?

各国的主战坦克通常都不配备空调,其原因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最为关键:传统上的空调会破坏坦克的“三防”能力。主战坦克在设计上要考虑恶劣作战环境下的使用,其中对核、生、化武器的防护问题必须特殊考虑。

如果主战坦克要做到“三防”,就必须尽量减少车体的开口数量、并确保内外空气交换时必须经过“三防”系统过滤。而空调为了实现通过空气热量交换,必须为空气流动设置通道,因此如果在坦克上安装空调,就难免会涉及车体外部空气流入车体内部的问题,在通过核、生、化武器污染区域时这一问题将是致命性的(即便车组成员穿着三防服并佩戴防毒面具,带毒、带辐射气体也会干扰车内设备的工作)。

因此,传统上一般不为主战坦克配备空调,而是采用水冷背心一类的措施为坦克车组成员降温。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空调不再是阻碍“三防”的障碍,因此如M1A2等型号的主战坦克也开始配备空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坦克配备空调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改善车组成员的工作环境。主战坦克车内犹如“蒸笼”一般的温度,虽然往往令车组成员苦不堪言,但最“受罪”的还是车载设备。

坦克内部的各类电子设备对于温度十分敏感,一旦车内的温度过高,则很容易造成设备“宕机”,这对于坦克来说是致命性的灾难。因此并非主战坦克都不配装空调,而是主战坦克安装空调时必须权衡利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