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童王凤雅事件反转:家属否认消极治疗,如何评价家属及各方说法?

近日,一篇自媒体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文中称,河南省太康县2岁半女童王凤雅被诊断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在获得15万元捐款后却未救治眼球已脱出眼眶的女儿,反而去北京高端民营医院为儿子治疗兔唇。此后,作家陈岚女士在微博实名举报,其父母多次利用孩子的惨况,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快手上公开募款,却从未给小朋友进行治疗。2018年5月4日,不到3岁的王凤雅离开人世。面对质疑,王凤雅爷爷接受媒体采访称“患有唇腭裂的孙子早在去年4月底已完成手术,所有花费都是嫣然天使基金提供的。我们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对凤雅的治疗)尽了最大的努力。”事后证实,家属募捐数额为38000多元,而且已将剩余的款项捐给公益机构。小凤雅奶奶表示,由于受到冤枉,她将起诉作家陈岚及一名姓马的女士,以讨回公道。“我们需要索赔精神损失费,要求对方向小凤雅全家道歉,并向网友说明情况。”作家陈岚认为自己的表达确有不妥之处,在微博上向小凤雅家人及网友道歉。

网络谣言的散布者对当事人对广大网友甚至对整个社会道德体系都是极大的伤害,是应该追究责任了。

多少次了,网友们一次次义愤填膺,一次次热泪盈眶,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却一次次被反转被打脸,都在说现在的社会人情冷漠,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记在造谣者的账上。

参与凤雅事件的“作家陈岚”“有槽”等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账号,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的情况下,肆意以己之揣测宣称凤雅家属“诈捐15万”“重男轻女”“用女儿救命钱给儿子治病”“虐待”……让凤雅的家人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承受着巨大的网络暴力,实乃在伤口上撒盐。如果家属想追究责任,那是他们的权利。

3万多元钱,对于肿瘤不过杯水车薪。现在身体不适随便去医院检查一下,各种各样血液化验各种B超CT核磁共振,就要几千元钱,而这些前期检查在住院之前发生是不报销的。大半年凤雅去过几个医院,一家人车费住宿费伙食费还有凤雅的奶粉费……钱真的不禁花。

凤雅的病,医生说是中晚期,治疗意义不大。很多人质疑,还有希望为什么不尽全力,可以卖房。对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很多医生都选择保守治疗,凤雅为什么不可以?很多时候动了手术反而离开得更快更痛苦。倾尽所有手术搏一下是爱,倾尽所有让她吃好玩好减轻痛苦就是害吗?对于她妈妈来说,怎么样都是痛吧,没有谁比她妈妈更希望她活下去。

我也曾给肿瘤患者捐过钱,我不介意他用于治疗还是临终改善,只要用在他身上,只要不是罗一笑父亲那样的骗捐。我希望的是肿瘤患者能过得好一些,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

凤雅妈妈受到多重打击身体出了问题开始系统治疗,爷爷借钱把剩余的1000余元退给民政部门。陈岚作家说,她本来想给凤雅捐2000元钱,但是没有来得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