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既然农村老人说了话,自然有独到之处。这是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自然也是不容反驳的,所以咱们根据农村老人的话说一下找对象的故事。

在古时候,人们结婚不仅讲究门当户对,而且还要看男女双方之间的年龄的,比如有“女大三抱金砖,大三十送江山,大三百送仙丹”之说。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是笑谈,而我认为既然存在就有道理的,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是这回事不。而在今年咱们就说一下这句农村老人话:“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又有啥道理:

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

这句农村俗语是说的找对象的事。而老人认为在相亲的时候,男方和女方的年龄也是要配对的,因为一些配对的年龄会给双方带来幸福。而老人认为,女方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宁可男方大女方七岁,也不要女方大男方一岁,如若不然是会吃亏的。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首先说一下怕老婆男人的故事:

我村里一位哥们,今年35岁。由于哥们家庭很一般,所以他结婚也是比较晚的。在31岁那年,终于在媒人的撮合下,找了位老姑娘而结了婚。

而这位姑娘今年28岁,在农村里就是比较老的年龄了。哥们在娶了小老婆后,自然是很高兴的,并天天宠着她,有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掉了”的感觉。

在哥们的无限溺爱后,他媳妇也是愈发的厉害了,哥们身上的钱不能超过二十,下班回家不能超过九点,否则的话就扭耳朵。而久而久之后,我们几位好朋友也是知道了,就对这哥们开玩笑的说:你这么怕老婆,怎么不刚强一点呢,敢不敢凶她。

而哥们也不为意,笑着说:敢是敢,不过就怕老婆生气了,她这么小,我还是真不舍得,毕竟打光棍不容易啊!从哥们的话里自然流露出对小媳妇的无限宠爱。

哥们的故事说完了,也正是迎合了这句农村老话,那么为什么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呢?笔者认为:

第一,随着男人年龄变大,其心智更加的成熟了,也会更加的疼女人了。

俗话说:“一岁年龄一岁心”,这句话自然也是不差的,随着男人年龄的变大,其生活经验和阅历更加丰富,也是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这其中就包括读懂女人方面。

而年龄大的男人则是一杯醇酒,自然会有一些小男生无法具有的魅力,所以在他们成熟的心智下:年龄大的男人在找老婆的时候更加的会懂得女人,并给予女人一定的关爱。而在小女人和大男人交往的时候,更会有安全感,在做什么事都是不用操心的。所以也就有了“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农村老话。

第二,男人如果比女人小,而女人终究有操不完的心。

我村里还有一位老人夫妻,男人今年60了,而女人比他大12岁。而他们两人也是非常幸福的,不过在一些事情上,男人终日摆酒下棋,对外事漠不关心。而女人则是勤俭持家的,大小事情都得操劳,有操不完的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听村里其他人说:这男老人在12岁的时候就结婚了,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男人12岁的时候,女人就24岁了,就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结婚的。在男人不懂事下,女人渐渐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男人事事都挺女人的,就算这位老人60岁了,他也是整天耍性子,闹小孩脾气。而老人的孩子自然也是看不过去。

所以来说,在女人的年龄大于男人下,哪怕是大一岁,也是终究操不完的心。因此也就有了“不可女大一”之说。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男女之间自由恋爱的居多,因此也就没了这么多讲究了。但是农村老人的话,“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还是很真实的。从古至今,在大环境下,一些大男人还是很宠爱小女人的,但是在爱情的相互下,也会有例外的。

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农村老人这句话和另外一句话有相似之处,另一句老话是:宁愿嫁老头不要嫁小猴。

意思特别明显,在以前农村,夫妻俩最佳的年龄就是男人比女人大,大多少合适呢?当然是最大不超过七岁,再大的话就有代沟了,而且形象也不太搭,女人如果比男人哪怕只大一岁也不是最好的婚姻。

夫妻之间总得有一个像家长,事事负责,而家庭户口本几乎全部是户主一栏填写男人的名字,假如男人比女人大几岁的话,他会不由自主担起一家之主的重担,会有很强的保护欲,护着比他小的老婆和孩子。

而女人如果比男人年纪大了,哪怕只大一岁,男人会对女人产生依赖性,像依赖母亲或者姐姐一样去依赖自己老婆,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比老婆小,老婆应该照顾自己。

这些说法,这样的认为其实只是在过去,现在社会根本不是很论这些,比如现在流行的姐弟恋,电影明星不是多了去吗?那些小男人疼媳妇不比老头还疼的慌啊。

以前只有男人比女人大十几岁的,还被人们嫌弃差距太大了,而现在的婚姻,女人比男人大好几岁的也有很多,只不过他们幸福吗?

我们村里有这样一户人家,弟兄有四个,但弟兄四个都是在四十几岁时得病去世,留下老婆孩子还得过日子,多亏村里有矿山,在矿山打工的外地民工有不少因为贫穷没有媳妇的。

于是这家四个媳妇全部入赘了四个外地民工男人进门,老大媳妇如今六十多了,她找的男人比她少八九岁,而且两人生了一个闺女,如今那闺女也有二十岁了,也就是说老大媳妇找了的男人在我们村过了有二十多年。

但这对夫妻表面看着还算和睦,有知情人说,那小男人在家里就是一甩手掌柜的,老婆每天要小心伺候着,哪怕是上班半夜回来。大媳妇也是要起来给小女婿做饭吃的,那媳妇活的很委屈。

我们村二十几年前没有嫁到外村的姑娘都是嫁给同村比自己小的男人,因为当时地方政府规定的登记年龄是女人比男人大两岁,因此那时候女人嫁给比自己小一两岁的多了去,甚至还有老话罩着:女大三抱金砖。

但那种有点跟过去男女定亲年龄不一样的年代如今不多了,最好的婚配男女还是男大七,男人比女人大七岁之内最合适。

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自古以来,我国家庭关系都被看得很重,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往往也决定着这个家庭能否人丁兴旺,而夫妻关系是否和谐,又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氛围。所以在过去结婚择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而“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就是一句关于择偶的俗语。

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要分情况。在过去人们结婚普遍偏早,男人作为一个家庭的中坚力量,他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一些,如果这个男人年纪偏小,心智尚不成熟。而同龄的女人往往更加成熟稳重些,这样两个人结婚,难免在婚姻生活中矛盾不断,影响家庭和睦。所以“宁可男大七”这句话一直都被人们所认可,男子比女人大七岁,在心智和做事方面都更加成熟稳重,少了些许玩心,多了几分事业心,这样的男人才是有担当有责任的。

不过在过去也确实如此,年纪大的男人往往更懂得呵护女子,而且过去男女结婚普遍都在十几岁,两个人都还是孩子,若找一个比自己大一些的女人结婚,男人玩心太重,夫妻矛盾频发,自然也会导致家庭矛盾激化。

即便是在现在的农村,这种观念依然存在,在我小时候村里的男女都在十八九岁都结婚了,这种年纪基本上男孩、女孩都处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纪,没有撑起一个家庭的担当,如果男子年纪大一些还能更好的呵护妻子,维护家庭和睦。如果是女子比男子大一些,那么像嫁给了一个孩子一样,男孩玩心重,上进心弱,婚后生活矛盾重重。虽然如今农村都是晚婚晚育,但大多数人依然保留着“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习惯。

少数人觉得“女大三,抱金砖”,娶了年纪大的相当于找了一个贴心会照顾人的女人,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婚姻在过去的农村是不稳定的,即便女人愿意忍受着婚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却并不利于家庭和睦。

所以,在过去“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这是以前的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择偶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其存在的意义。

就是到了现在,我们村里相亲的女孩都不愿意找比自己小的男孩结婚,但是放在现在这句俗语又并不完全正确。

我妹妹前几年结婚,她比她老公大一岁,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关系中,“男尊女卑”的教条早就没有了,结婚后男女孩也都处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我妹夫虽然年纪小,有时候玩心重一些,但我妹妹心智成熟多一些,给与了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两个人文化程度也都有,都懂的一些道理,虽然时常有小矛盾发生,却并不影响家庭和睦。前年妹妹生了一个小孩,两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孩子,都更加努力的奋斗着。

所以现在社会,男女之间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又都是晚婚晚育,两个人结婚的时候其实都已经非常明事理懂道理,不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同样的也都能过更多的为对方考虑,男孩女孩之间都有更多的包容,这样的婚姻能够走得很长远。

不过,对于现在农村一些结婚过早的家庭,男孩比女孩小的话,还是存在很多矛盾,女孩会觉得男孩没上进心,男孩又觉得女孩要求多,这样两个人的矛盾不断,确实不利于家庭和睦。

所以,我认为“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句俗语,,其实就是在过去早婚早育的社会环境下的一个现象,而且过去还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的感情没那么深,自然少了一些包容。而现在人们都是自由恋爱,共同语言多一些,在恋爱期间,两个人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是否合适都是经过很多事的磨砺和考验的,婚后自然更加和谐一些。

不过,我最终还是认为婚姻是否幸福,与年纪关系不大,更多的在于男女两个人的感情是否融合,是否能互相为对方着想,更多的包容和责任感,这才是维持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因素。

(文/阿冰)

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谢邀!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这个问题小焦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农村很多道理其实不止一句俗语,而很多句俗语在一起就可能会产生矛盾。

在农村,很多地方都是流传着比较奇怪的男女婚恋谚语,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就比如问主的这句“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与很多网友讲的“宁嫁老头不嫁小猴”这句话也是很有相似之处。意思就是农村女孩子要嫁人,最好是嫁比自己大的,不要嫁给比自己小的男人,这真的有道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其实,我个人觉得农村这些俗语并不是普遍适用,还是有道理不通的地方的。

第一,俗语之间互相矛盾。

在农村,有人会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也有人会说“宁嫁老头不嫁小猴”,反正就是结婚的时候要看年龄,如果女方比男方大就不会嫁娶。按照很多网友的说法,这样很可能会出现丈夫过分依赖妻子的现象。但是呢,我们在农村也会说“女大三抱金砖,大三十送江山,大三百送仙丹”这样的话,这讲的就是女的年龄比男的大的好处了。这两种说法一会儿说女大男好,一会儿又说男大女好,那么到底哪样好?

第二,结婚成家还应以感情为主。

前面讲了男大女和女大男之间是有矛盾的,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农村人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我个人认为,虽然农村俗语看起来很有道理,成家结婚还是应该以感情为主。很多网友讲,如果女方年龄比男方年龄大,那女方就会显得很强势,男的就会非常怕老婆;又或者说男的比女的大就会显得会宠爱女人。

其实,我觉得年龄真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两个人在一起真的主要还是要看感情的。像我老家一对夫妇,女的比男的大几岁,但是男的肯吃苦也能干事,但女的也并没有凌驾于男的之上,反而两个人感情很好很和睦。但是农村里很多比女方年龄大的男人,如果感情不好,不是家暴就是出轨。

所以,我觉得还是相信感情,看准人是最靠谱的,年龄什么的真的不重要!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评论并关注【村官小焦】!!!

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农村俗语“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

字面含义:在选择配偶时,宁可男比女大七岁,也不要女比男大一岁。更确切的说是,男比女的大多少都无所谓,但女的比男的大一点也不行。

首先,是传统风俗的影响。人们普通认为,男大女小,婚姻才更长久,女人才更旺男人。

其次,是从家庭关系的角度考虑。在农村,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人要保持在家中的地位。男比女大,这样的地位更易保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儿育女。以前人们封建思想落后,结婚就是为了传宗接代,而女人越年轻,生育能力越好,生出来的孩子也越聪明。年纪大点的女人,就没有这个优势了。

类似的说法还有“宁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男大七,抱金鸡,女大一,不成妻”,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姐弟恋的婚姻再正常不过了。比如钟丽缇张伦硕、高圆圆赵又廷、张杰谢娜很多明星夫妻都是女大男小。

所以,不管男人女人,在选择另一半时,与其过多关注外界的标准,不如多问问自己内心。因为,自己内心对于幸福的标准,才是最大的标准。

农村老人说“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么意思,这话有啥道理?

在农村老一辈人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叫“女大三,抱金砖”那么这句话就是说如果娶的老婆比自己大三岁的话就非常好,因为像这样大男士三岁的女性更加成熟稳重,也就是咱们常说会持家,因此会让家庭过的越来越好,所以才会说“女大三抱金砖”,想必你们那里也有这样的老话吧。

但是今天问题中说的这句“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什么含义呢,那么我就结合我们村的真实例子来讲一讲其中的意思。

“宁可男大七”

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在农村结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现在农村结婚的彩礼就要20万左右,而且还要有房有车,并且未来的婆婆必须要年轻,因为以后有了孩子,年轻的婆婆有力气带着,所以现在结婚可以说真的不容易。

还有就是在农村相亲找对象的时候,女方宁可男方比自己大七岁,也不愿意男方比自己小一岁,因此这也就成了农村谈对象的标准,再一个就是在农村有一种风俗就是男方如果比女房子小,那么以后结婚会经常有分歧。

因为男方相对来说心理没有女方想的多,再加上男方年龄小不懂为家庭和孩子奋斗,因此女方就会有一定的压力,那么如果男方年龄大于女方的话,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男方更懂得自己的责任,因此在择偶的时候才会有这一句“宁可男大七”。

“不可女大一”

这一句是针对男方来说的,也就是说在男方找对象的时候不能找大一岁的,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但凡是结婚的一对新人,那么男方的年龄总比女方大几岁,这也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因为在农村认为如果女方大男方一岁,那么结婚后双方因为年龄大小差不多都不懂的如何经营好家庭,也就是双方的心理几乎一样的不懂成家后的责任,所以开始我就讲到的“女大三抱金砖”这句话,也就是说不可女大一,宁可女大三。

综上所述:

其实这句俗语有一点不符合现在的婚姻,因为现在都是婚姻自由,也就是所说只要是两个人真心相爱,那么我们就应该送上祝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