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雏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雏鸡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现在养鸡是越来越难养殖了,年年养鸡,而药费是一年比一年多,而且鸡儿一旦生病了,就很不容易控制,雏鸡更是如此”!一养鸡户如是说。
的确是这样的,由于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鸡病并不是单纯的病毒性疾病或细菌性疾病,而混合型感染疾病是最严重的。若要养好鸡,首先要把雏鸡养好,只有前期把鸡养好了,后期更容易管理!个人是鸡场的技术员,有十来年的养殖经验,今天把雏鸡管理的几点小窍门带给大家,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第一点,引进鸡苗的时候,一定从没有病毒或细菌污染的鸡场引进雏鸡!这一点很重要,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从某种鸡场运来的肉鸡苗。他贪图鸡苗便宜,所以没有仔细打听那家种鸡场有没有污染。事情来了,他从进鸡苗的那一天就没有安生过,这样用药,那样用药,直到出栏。最后药钱比平时多了一倍,而鸡的损失率却是很严重!朋友这一批鸡最后亏了不少。
所以说,一些种鸡场里球虫,大肠杆菌或病毒性疾病净化不好的,引进鸡苗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考虑不好,损失的是自己!
第二点,进雏鸡前,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好。比如温度,湿度,温开水,开口料等。雏鸡适宜的温度是,头三天要在35℃左右,而后每天下降0.5℃,直到21℃才正常。进鸡苗的头半天温度要保持在37℃左右,湿度要在78%左右。引入鸡苗前几天,育雏室内一定要消毒,比如用火碱和石灰水喷洒地面,再用烟熏消毒,最后用含碘类的消毒剂喷雾消毒。这样把病毒细菌消灭干净,以后雏鸡才好管理!
第三点,雏鸡防疫是关键。在这里讲一下雏鸡防疫方法。第一天,鸡马利克氏病疫苗颈部皮下注射,一般种鸡场给打疫苗,小鸡场的不敢保证。第七天,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28/86苗点眼滴鼻,同时颈部皮下注射流感油苗。第13天,传染性法氏囊苗饮水防疫,饮水时按照鸡苗数量的2倍就可以。第21天,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饮水防疫。第28天,法氏囊中等株苗饮水防疫。第35天,新城疫4系苗饮水防疫。每月用新城疫疫苗防疫一次,直到出栏!
注意的是,防疫前后24小时内不能用消毒液消毒,一些细菌性,病毒性药物也不要用,以免引起防疫失败?
第四点,养殖雏鸡时,一定要仔细。保持温度的稳定,切记温度忽高忽低。仔细观察雏鸡的粪便和呼吸道,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对症治疗。药物要交叉用,避免出现耐药。呼吸道观察时最好在晚上,粪便观察时要在下午,这样才能大群确诊。饮水,喂料的时候要少喂勤添,保证每一个雏鸡吃到饲料。
上面这四点是笔者在养殖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方法。若要养好雏鸡,一定不要懒惰,不会的要学,不懂的要问。多看书,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只有这样,管理雏鸡才能提高成活率。希望这一回答能给农民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鸡雏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鸡雏该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呢?
农村现在养的雏鸡大部分是从孵化场购买的,由于育雏技术缺乏,雏鸡成活率低,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呢?
1、调节好育雏的温度:在农村育雏一般采用纸箱、柳条或者芦苇秸编制的箩筐作为育雏保温设备,雏鸡容易打堆,温度长时间过低,雏鸡死亡率升高。因此,要在室内进行育雏,根据雏鸡的行为动态进行调温。若雏鸡打堆,精神不安,鸣叫,不愿意离堆吃食,说明温度过低,应升高温度。如果雏鸡张口呼吸,大量饮水,向四周乱跑,说明温度过高,应该降温,最好将舍内温度调成高、中、低三个温区,温差为1.5度为宜,供雏鸡选择适宜温区生存。
2、农村育雏的饲料种类单一,多用自己生产的玉米、小麦及剩饭菜喂,雏鸡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死亡率高,因此要购买全价配合饲料喂雏鸡,才能保证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
3、疫病预防不及时,盲目用药,使育雏期死亡率升高。1—15日,注意预防鸡白痢;15—45日龄预防球虫病。
4、在雏鸡大群预防或者治疗时,药物添加在饲料内必须混合均匀;投放饮水中饲喂必须先将药物磨细,减少药物沉淀,避免雏鸡中毒。
5、要搞好鸡舍卫生,每天清除舍内粪便,定期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干燥,就可以控制疾病的传播,降低育雏期死亡率。
6、重视雏鸡天敌,防备老鼠、狗、猪、黄鼠狼等对雏鸡的伤害。
7、育雏期间,饲喂时间、地点不要随意改变,饲料更换不要突然,减少雏鸡的应激,保证鸡群生活环境条件相对稳定,这样可以降低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鸡雏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养鸡难,养雏鸡更难”,这是大多数养殖户经常说的一句话,因为现在的鸡病不单独是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有时候是混合型的感染,要想雏鸡提高成活率,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鸡苗的选择。选择鸡苗一定从没有病毒或细菌污染的种鸡场引进雏鸡,一定要选择大型正规种鸡场而且这几年没有传染病有资质信誉度高的种鸡场,不要一时贪图便宜,这一点很重要。一些种鸡场里球虫,大肠杆菌或病毒性疾病净化不好的,引进鸡苗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考虑不好,损失的是自己!
二.进雏鸡前,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好。
1.引进鸡苗前几天,育雏舍一定要消毒,用火碱或石灰石喷洒地面,再用烟熏消毒,最后用含碱类的消毒剂喷雾消毒比。
2.温度,湿度,温开水,开口料的控制。雏鸡适宜的温度是,头三天要在35℃左右,而后每天下降0.5℃,直到21℃才正常。进鸡苗的头半天温度要保持在37℃左右,湿度要在78%左右。
三.雏鸡防疫。第一天,鸡马利克氏病疫苗颈部皮下注射,一般种鸡场给打疫苗,小鸡场的不敢保证。第七天,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28/86苗点眼滴鼻,同时颈部皮下注射流感油苗。第13天,传染性法氏囊苗饮水防疫,饮水时按照鸡苗数量的2倍就可以。第21天,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饮水防疫。第28天,法氏囊中等株苗饮水防疫。第35天,新城疫4系苗饮水防疫。每月用新城疫疫苗防疫一次。防疫前后24小时内不能用消毒液消毒,一些细菌性,病毒性药物也不要用,不然会引起免疫失败。
四.养殖雏鸡时,一定要耐心仔细。保持温度的稳定,切记温度忽高忽低。仔细观察雏鸡的粪便和呼吸道,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对症治疗。药物要交叉用,避免出现耐药。呼吸道观察时最好在晚上,粪便观察时要在下午,这样才能大群确诊。饮水,喂料的时候要少喂勤添,保证每一个雏鸡吃到饲料。
以上就是我多年养鸡经验的总结,是的,很累很繁琐,但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得做到。
鸡雏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养殖场的地址选好了,棚舍准备好,一切停当,那么接下来呢,那就是进苗了。鸡苗来了,我们还是得好好养着,细心照顾着。想要顾好鸡苗,就得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加以护理。
雏鸡一般是指0-6周龄的育雏鸡。
雏鸡的特点:
1、生长发育迅速。
2、体温调节机能弱。
3、消化机能尚未健全。
4、抗病能力差。
5、敏感易惊群,无自卫能力。
6、羽毛生长更新速度快。
雏鸡的挑选:
看个体:1、大小要适中、均匀,35-40g左右,没有畸形,脐带收缩良好,肛门无污粪。
2、看精神:灵敏,反应迅速,两眼有神。
3、听声音:叫声清晰,无呼吸道噪音。
4、不挑杂毛鸡。
雏鸡的运输:
1、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2、运输的基本要求:迅速及时,舒适安全,最好在24小时内到达饲养场。(特别是热天)
3、用专用装雏箱,码放不要过高,要中途翻放(每隔1小时)。
4、防止雏鸡脱水和防寒防热。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的准备:
① 已经消毒好,并增温到33-35°c。
② 准备好饲料:育雏料、玉米粉。
③ 准备好饮水及饮水器:最好是冷开水。
④ 防疫药品:肠道药为主,如:新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消毒药水。
⑤ 辅助设施:加料箱,清洁用具、温度计、消毒用具、解剖用具。
⑥ 供暖设备。
2、育雏人员的准备:
① 要有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会用药等。
② 要有防疫意识,不能随意走动(全封闭)。
③ 有一定文化知识,记录日常工作情况。
3、育雏方式的选择:
① 高床平养(网上育雏)。
② 笼养(立体育雏)。
③ 地面平养。
育雏:
1、雏鸡的饮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雏鸡在开水1-2小时后再开食。
用冷开水,在饮水中加入Vc,多维和新霉素、恩诺沙星,连用4天(按说明书用)。
注意事项:
a、水温在20°c左右。
b、少装勤加,减少浪费。
c、饮水器要够,小型饮水器要保证30-50只雏鸡一个。
d、要定期清洗消毒。
e、防止饮水器把水洒在地面,增加湿度,引发疾病。
f、长途运输鸡只要防止一次性饮水过量造成腹泻。
2、雏鸡的开食:雏鸡的第一次吃料叫开食。雏鸡在出壳前24-36小时开食死亡率最低。
饲料:优质小颗粒全价饲料,可以放在料盘中,人为地教雏鸡吃料。
注意事项:
a、每次加料要少,做到少加勤加。
b、料盘(桶)要足够,100只雏鸡一个料盘。
c、如果拌药物要拌均匀,防止中毒。
d、饲料中如有水,产生霉变要及时清除。
3、雏鸡的环境控制:
A、适宜的温度:第一周32-35°C,第二周30-32°C,第三周27-29°C,每周下降2度,直到18°C(一般在第4-5周)。
可以看温度计,也可以看鸡群的情况。当鸡扎堆,温度过低;当鸡到四周而不在中间,说明温度过高。只有鸡只
均匀分布保温区,表示温度适宜。
B、湿度的控制:高的湿度会引起各种病原微生态物的繁殖。控制湿度有利于鸡群的健康成长,一般在50-60%之内为宜, 特别在2周以后更要注意鸡球虫病的发生。
C、风量的控制: 根据鸡舍的气味、温度及湿度合理要有排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有利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D、光照 :光照不仅可以促进雏鸡活动,还便于采食和饮水,同时,光照有利于雏鸡性成熟。前3天须23小时光照,1小时 休息,慢慢减少光照到8-10小时。光照强度也要适宜。
E、合理的密度:
4、日常管理:
①观察鸡群:a、鸡群采食饮水情况。
b、观察鸡群的精神状况。
c、观察雏鸡的粪便情况。
d、观察鸡群的行为。
② 定期称重:按5-1%随机抽测,计算均匀度。
适时断喙:7-10日龄时,对雏鸡进行断喙,断喙前要在饮水中加Vc和Vk3,防应激和鸡出血。
及时分群:要根据鸡群的生长情况,适时分群,以保持其整齐度。
搞好卫生环境:消毒和疫苗防治、药物防治。
做好日常记录:a、要求及时准确记录相关事情。
b、对重大事情更应详细记录。
c、分析问题为下一步工作作参考。
鸡雏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要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在鸡苗良好质量的基础上必须保证育雏的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执行防疫和疾病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具体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鸡苗
鸡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因此养鸡户朋友们在购买鸡苗时要选择信誉度高,防疫严格,并且没有疫病发生的种苗场,从而确保种源可靠、纯正。
2、控温度
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了参看室内温度计外,还要观察雏鸡的行为,注意雏鸡的叫声,温度高雏鸡会出现伸翅,张嘴,呼吸频率增快,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等症状。温度低雏鸡会聚集一堆并发出“叽叽”的叫声。
3、适宜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对雏鸡生长发育及成活率的高低影响极大,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的重要条件。随着雏鸡的生长要及时分群、转群,对于鸡群中比较弱小的雏鸡要从群中挑选出来单独饲养。
4、卫生免疫要做好
做好卫生免疫工作。饲养用具勤清洗,饲料饮水勤更新。
鸡雏如何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一般在养殖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在管理上都是要比较细心的照料才能提高幼小鸡苗的成活率。如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现做以下阐述:
在养殖鸡的过程中必然会増栏鸡苗的时候,在小鸡苗刚刚孵化出来的那段时间也是小鸡苗在成活率上的关键时刻,如果管理不善则会导致死亡的损耗,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那么在小鸡苗刚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应该如何去管理来提高它的成活率呢?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注意温度1、天气炎热的保护措施在养殖增补鸡苗的时候如遇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则要给幼小的的鸡苗实施非常措施,就是要把小的鸡苗放在一个空旷的养殖保护栏里面,注意温度的变化,注意要适度的通风,不宜太过通风的地方,因为它刚刚孵化出来还不适应外面的温度及空气变化,这样的措举能让小鸡苗快速及有效的适应相对的环境及气候,也能有效的提高它的成活率。
2、天气比较冷的保护措施在养殖的过程中如遇天气寒冷的时候,注意要给幼小的鸡苗实施保暖的措施,则要选择一个比较适合保暖的地方或者通过灯光以及其它的措施来为它提高保暖措施。
在天气比较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将小鸡苗实施保暖的措施,则会导致鸡苗会被冷死或者被冻死的现象发生,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事情发生,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这些保护措施。
第二、喂食精料以及适度的喂水1、在给小鸡苗喂食的时候最好是选择细小的精料来给它食用,因为幼小的鸡苗它的使用量及消化量都还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所以在给它喂食的时候要选择细小的饲料来给它食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及损失。
2、要给小鸡苗适度的喂水,为什么呢?
因为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苗在吃饲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水分来溶解消化,在给它喂食水的时候最好是选择比较浅的工具来给它喂食,以免小鸡苗在喂食水的时候掉进水里,造成淹死以及身体淋湿,造成小鸡苗会感冒发病的事情发生。
其实在养殖幼小鸡苗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细心以及其它安全方面的措施的实施,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没有辛勤的付出又哪里会有丰富的收获呢?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