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到医务人员牺牲的消息,前线医务人员为何不能治愈?

不断出现的医务人员死亡的消息,让人倍感痛心。

一、前线医务人员不是不知道劳累过度会危及生命,但为了人民,还是忘我的工作。

2020年1月23日下午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姜继军医生、1月28日,赣州市大余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副科长蒋金波医生、2月3日,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医生、2月6日晚,连日来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徐辉院长。他们均因忙于疫情工作,劳累过度而死亡。年龄都不到58岁。

武汉疫情暴发并扩散后,导致全国各地疫情形势非常严峻,由于武汉疫情非常严重,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工作都已无法应对失控的局面,全国各地响应国家号召,既要全力支援湖北,也要控制本地艰巨的疫情压力,全国各地的疫情医务人员都无法好好休息,但为了人民的健康,还是忘我的投入工作,其中一些人终于劳累过度先后死亡。

二、医务人员也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不是不能治疗,而是舍已为人,导致病重而死。

2020年1月25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梁武东、2月7日,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布消息称该院眼科医生李文亮、

2月10日,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副主任林正斌医生、2月13日,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前院长许德甫、2月14日,武昌医院护士柳帆、2月18日,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2月20日晚,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彭银华、2月23日,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的住院医师夏思思、2月23日消息,患新冠肺炎的琼中阳江农场医院医生杜显圣、2月23日下午19时30分,武汉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的副主任黄文军,他们均因感染新冠肺炎,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不幸牺牲!除了他们,还有其他3千多被感染的新冠肺炎医务人员,他们也面临着生命危险。过于辛苦的工作,无法保证的睡眠,长时间的奋战,让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与免疫力,甚至不如很多普通人,而患病后继续忘我的工作,有的人因此就失去了最好的抢救机会。不是不能救治自己,不是不想休息,但如果为了自己,将失去更多人民富贵的生命。国难当头,医务人员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危,舍了自己,这就是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

生前他们都是优秀的医务人员,都是为人子女、夫妻、父母的。

今天又看到医务人员牺牲的消息,前线医务人员为何不能治愈?

接连看到医务人员去世的消息,很痛心,说不出的滋味。

其实,医务人员也是普通人,感染新冠肺炎后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也会有轻症和重症的不同,而对于重症患者,同样也会有一定的死亡率。

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成为重症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感染的程度重

人感染了病毒后并非一定会发病,轻微感染的患者,核酸检测可以是阳性,但症状较轻微,会在短时间内实现痊愈;而如果感染较重,就很难说了。形象来讲,吸入一百个病毒颗粒,和吸入一万个病毒颗粒,这里面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医务人员属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虽然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但是每天都要和确诊患者密切接触,感染并成为重症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在疫情开始、防护措施相对薄弱的时候,大量患者就诊,每天接触,被感染并成为重症的风险会很高。

二、免疫力低下

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到现在为止,一个武汉市就有将近5万患者,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于当地医疗系统来讲,如果不是全国的医护支援,早就陷入崩溃状态了,背后医护人员的辛苦可想而知,而疲劳作战的后果就是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感染后演变成重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目前,对于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普通人没有,医务人员也同样没有,所以,染病后大家都是处于同一个治疗框架内,对于重症患者,医务人员也同样会有一定的死亡率。

今天又看到医务人员牺牲的消息,前线医务人员为何不能治愈?

今天又看到医务人员牺牲的消息,说实话真的很难受!很多人会很奇怪为什么前线的医生不能治愈?为什么医生也会因为新冠肺炎而死亡?

一,医务人员也是普通的个体,新冠病毒具🈶人群普遍易感性。

似乎在有些人的眼里医务人员是不会得病的,医生是不死的。但是刘医生要告诉大家很多医生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健康问题,医生也是普通人,医生也会得病,并且很多医生由于高负荷的工作,休息时间少,压力大,所以身体不太好。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上至八九十岁老人,下至新生儿,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感染上新冠病毒。而医务人员直接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如果说前期牺牲的医务人员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对新冠病毒还缺乏认识,没有做好个人防护。但是,最近几天去世的医务人员呢?由于医务人员和患者长时间接触,即使做了个人防护也有可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被感染。所以,我们知道目前还是有不少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

二,医务人员不能治愈的原因?

我想这和新冠病毒十分狡猾有一定关系!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肯定知道自己身体出现的症状。但是,新冠病毒太狡猾了,刚开始的时候它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后有了发热、咳嗽症状后就快速伴随着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呼吸衰竭了。而大家知道一线的医务人员是比较紧缺的,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所以,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下,医务人员在疾病的早期可能还奋战在岗位上。这个时候他们是很累的,他们的免疫力是比较低下的,他们的身体经不住病毒的打击。所以,他们当中有些人就倒下了。

大家知道现阶段新冠肺炎还没有特异性药物可以治疗,所以目前治疗基本上就对症支持治疗,靠着免疫力去打败病毒。而不同个体免疫力有高低,免疫力低下的医务人员就可能治愈不了。

希望一线奋战的同行们都能平安回来!致敬英雄们!

今天又看到医务人员牺牲的消息,前线医务人员为何不能治愈?

我是一个小医生的科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几天有很多消息都让人非常心痛,其中短短3天就有3名医生去世,其中两人29岁,一人51岁,让人无比痛心。

有多少医务人员感染

根据中国疾控发布的数据共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早期,那时候大家都没有重视,导致感染患者非常多。

根据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是1700多人感染。

为何有众多医务人员死亡,而且都很年轻。

大家都说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死亡人群是老年男性,都说30岁以下死亡率为0.2%。

可这两天死亡的两个医务人员都才29岁。

一个孩子还未出生,一个孩子才刚2岁。

她的父母负载帮她读书,至今还未还清。

他们都是为了医学事业奉献终身的人群。

他们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族的希望,可年纪轻轻还是死于病毒之手,只能感慨病毒的可怕。

我个人感觉有这么几点可能
  1. 医务人员长期在前线抗战,上班时间较长,且休息时间短,导致免疫力低下,更容易让病毒入侵,并升级为重症。

  2. 始终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还是没有特效药,目前的抗病毒治疗都还在尝试,也不得不说我们没有特别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3. 病毒的狡猾:在这之前我们都以为在病毒性肺炎ECMO会发挥奇效,普通的病毒性肺炎只要用ECMO帮助病人度过最难的时期就会慢慢好起来。可新型冠状病毒不一样,它对全身的内脏都会造成损害,他不是单单作用于肺。

真的不希望再有医务人员死亡的消息传出来了,他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他们都是家族的希望。

今天又看到医务人员牺牲的消息,前线医务人员为何不能治愈?

抗“疫”路上已经有168人因公殉职,包括@李文亮70 医生 林正斌 医生,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人父、人母,他们是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是伟大的!

斗胆请各位朋友转发一下,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

2月23日,有三名医生因新冠肺炎殉职!

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优秀的白衣战士黄文军同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不幸被感染,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23日下午19时30分,不幸牺牲!卒年42岁。

23日下午2时许,协和江北医院发布公告,哀悼夏思思医生。公告称,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女,29岁。因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23日清晨6时30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去世。

海南省琼中黎族自治县阳江医院55岁医生杜显圣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经抢救无效,于2月23日13时50分确认病逝。

可能很多人有疑问,为何医务人员不能被治愈?

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所有人易感!

而且医务人员在隔离病房中工作,隔离病房中的病毒量肯定比外面要高得多!医务人员这段时间太辛苦了,太劳累会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前期由于防护物资不足,很多医生几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这也消耗了医护人员的体能。

比如我们从1月20日到今天全部上班,没有休息过,很多时候由于疫情原因,凌晨两三点才下班!

每一位工作在前线的医护人员都是伟大的,他们拿命在和病毒斗争!

我们深刻怀念因抗“疫”而殉职的医生,也衷心敬佩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疫情的战斗还未结束,我希望我们要耐得住寂寞,不要任性,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我也会更加的努力工作,早日战胜疫情,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

我今年28岁,在志愿一线,如果哪天我牺牲了,也斗胆奢望各位朋友能缅怀一下我!

今天又看到医务人员牺牲的消息,前线医务人员为何不能治愈?

昨天看到了两则医务人员殉职的消息,怀着同样的疑问看了他们事迹。

1. 武汉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是在1月14日接诊了一名病人后被传染的(该病人后确诊为新冠肺炎);19日夏思思突感乏力伴发热,随即收治于协和江北医院;2月7日,病情恶化;2月23日清晨6时30分,经救治无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不幸去世。

2. 湖北孝感42岁黄文军医生因在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被病毒感染,2月23日19时30分,以身殉职。1月24日,他在请战书中写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听从组织安排!”。

3.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医生肖俊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1月26日在本院住院治疗,1月27日,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治疗,2020年2月8日18时13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

4. 延迟婚期坚守一线武汉医生彭银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1月25日入住该院,1月30日病情加重,被送往金银潭医院治疗。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21时50分去世。

5.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梁武东,1月25日去世;

6.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2月7日凌晨去世;

7.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林正斌教授,2月10日去世;

8.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前院长许德甫,2月13日去世;

9. 武昌医院护士柳帆,2月14日去世;

10. 武汉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刘智明,2月18日去世;

还有……………………

以下是个人观点:

一是患病时间。以上几名医生都是在1月底或2月初期间被病毒感染,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冠状病毒的严重性,但是想想1月底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1月23日是武汉宣布封城的时间,这时候我们才从媒体新闻中察觉病毒可以严重性到不得不封城来限制病毒的传播。1月24日是除夕的时候,全国的医疗队开始驰援武汉。在此之前武汉的医疗条件和压力可想而知。

二是治疗手段。2020年1月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此时对于患者使用的治疗手段应该都是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但与传统疫病相关该病毒更为狡猾,患者初期可能只是发热,后期由于身体抵抗力问题会忽然加重,在报道中有的患者原本在治疗中病情已经稳定,往往会忽然加重,一夜病危,抢救中早期很多都用上了据说是ICU的终极武器的ECOM(人工膜肺)进行抢救,(一周的使用费约10万元)也没有能够救回患者。随着与病毒作战时间的延长,目前武汉和广东先后推出了肺炎1号药方,中医介入结合的治疗手段已经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但近期仍有医患病逝,说明冠状病毒在早期用对药的情况下是能够治愈的,但是一旦病情转重挽救较难。

三是工作强度和早期防护手段。1月底期间由于武汉早期应对不够及时,人员传染较多,封城后仍然出现病毒向各地传染的情况。作为重点地区的武汉,医务工作者的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常态,免疫力下降时在患病中更难抵抗病毒,早期报道中,有医生穿防护衣为患者治疗过程中被感染仅仅是因为没有为脚上套上防护。吸取经验后,现在的医务人员穿上多达三层的各类防护用具,避免了被感染。

综上,早发现,早治疗+对症用药是救治的最佳手段,最好就是做好防护。此次病毒传染十分快,在此,十分感谢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因为他们的付出和争取的时间,很多患者得到了救助,有了生的机会,他们的名字必将永载史册。也希望广大网友注意,不要感觉疫情已经缓解就可以麻痹大意,我们的生活是很多一线人员用艰辛和生命换来的,在疫情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不要聚集,不要聚会,不要让医务人员的努力和用牺牲换来的时间浪费!

最后个人希望武汉能够在战疫胜利后建一座纪念碑,铭刻此次疫情的经过和参与人员、殉职人员,让国人永运不要忘记。

#我要上头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