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不打11:0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我怎么觉得侮辱性更强

我觉得挺假惺惺的,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站在实力较弱的一方来说,你比我强,我输个11:0,我心服口服。你让我一分,怎么,看不起我施舍我?这么说足球比赛最后一分钟了3:0或者5:0领先,也要自己踢个乌龙球表示尊重?

我看有人拿2014世界杯半决赛德国7:1赢巴西那场举例,也有人拿NBA的垃圾时间举例。能举这个例子我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根本不爱看体育比赛。

首先足球篮球和乒乓球最大的不同是足球篮球是计时比赛,乒乓球是计分比赛。足球就算是领先7球,篮球就算是领先50分,也不能最后几分钟不比了。所以就会在最后的时间保存体力。特别是足球,还能减少受伤。怎么说,都是省事的行为。其次,德国和巴西那场比赛在中场就5:0领先了,我可能看球少,从没听说过哪个球队能半场落后5分最后取胜的。半场落后3球最后翻盘就能叫XXXXX奇迹了(鞭尸一下米兰哥)。就这种情况下,德国下半场仍然进了2球,这叫让吗?巴西的进球是发生在89分50多秒,不算伤停补时,是最后几秒钟进的。

而乒乓球,多让一分就要多打一球,是多了一件事,自然不存在让一球能保存体力减少受伤这回事。

认真比赛才是对对方的最大尊重,而不是我让你一个我还赢了你。

我自认为体育比赛看得不少,除了乒乓球,其余比赛我没听说过有让球这个潜规则的。反而是把不丢分当自豪更多,比如足球,足球里的守门员都有零封奖金的,目的就是鼓励不丢分。比如排球15分制的时代。1981年女排,中国和苏联的比赛中,中国女排曾经在第三局中15:0给苏联剃了秃头(不过现在没什么人提起是因为88年奥运会苏联还了中国一个15:0,提前面的,自然而然会想到后面的)。

乒乓球不打11:0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对于乒乓球比赛中是否打对方11:0,这个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式比赛中,没有规定不能打对方11:0。下面也来谈一谈“送蛋”这个事,到底尊重不尊重对手:

11分赛制下,专业球员实力接近,互相有翻盘的能力,“送蛋”是尊重对手。

打对方11:0这个事儿,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专业选手是否要送对方11:0;另一个是业余选手的交流是否要送对方11:0。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1.刘诗雯世乒赛送丁宁、陈梦11:0,刘国梁赛后赞许。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队内大循环中刘诗雯仅以单打第5名的成绩压梢入围世乒赛。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小枣迎来大爆发。半决赛、决赛分别对队友丁宁、陈梦轰出11:0的比分。刘诗雯的这个做法,遭到了许多球迷的批评。整天在一个战壕里训练的队友,在这样的大赛上众目睽睽之下,送大满贯丁宁“0”蛋,让其颜面何在?更何况当年“大魔王”张怡宁,对福原爱还手下留情,为了避免对方“吞蛋”尴尬,还故意发球失误让了1分。

但是对于送队友2个11:0这件事,赛后刘国梁对小枣是持赞许的态度的。刘国梁认为首先规则上没有不允许打对手11:0,其次刘诗雯对阵陈梦是处于下风球,即便是刘诗雯10:2或10:1领先,陈梦也是有翻盘逆转的能力的。像这样的大赛,球员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按照国乒惯例,世乒赛的女单冠军是可以获得一个奥运会的单打名额的。

因此在实力伯仲的前提下,没有任何一个球员敢于放松。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陈梦第一局9:2领先伊藤被单局逆转,2019年世界杯团体赛,伊藤10:7领先,被孙颖莎逆转。刘诗雯2次负于伊藤都是在领先的情况下,被伊藤翻盘。这也导致了她在此后的东京奥运单打中不占优势。

业余选手交流,不宜打对方11:0,正所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专业选手送对方11:0,那是当时的状态太好,简直是神挡杀神。然而,业余选手送对方11:0,可不是状态的问题,而双方技术水平差距的问题。

1.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业余比赛不宜送蛋对手。专业运动员实力太过接近,特别是大赛成绩又能决定一个球员职业生涯的高度。然而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交流、参与的过程,放下球拍就是朋友,拿起球拍就是意在切磋。在业余选手中,实力接近的双方是很难造成11:0这样的悬殊比分的。只有在双方技术实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才更容易出现11:0的比分。

在这种情况下,在保证比赛能够取得胜利,还是要适当地“放水”,以11:2或11:3等比分拿下对手。明知水平高出不少,还要故意送对方11:0,这就有些不尊重对手了。小编也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有一次跟一个年龄偏大的老友打球时,一不小心送了对方3个11:0。这位老友碍于情面,直接放下球拍不打了。像出现这样的情况,真是不太好了。

送对方11:0这件事儿,还要区分专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来说吧。大家是否赞同以上分析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乒乓球不打11:0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是尊重对手!!

首先咱们来讨论一下,11比0吧!

其实我认为自从乒乓球改革之后,从原来的20几分变成现在的11分,是增加了非常多的偶然性在里面的!

毕竟之前21分的时候,几乎没有0分的出现!

但是改成11分制之后,节奏是非常快的,一局如果打得非常迅速的话,可能只有四五分钟就会打完!

由此可见是11比0,这个比分当然肯定是不正常的比分,但是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比分?

如之前的马琳,庄智渊,到后来的陈梦,丁宁,伊藤美诚,何卓佳,还有很多人,这里就不列举了,这些人通通都被打过11比0!

但是照样不妨碍,他们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

我个人觉得,其实除非是打日本队,或者说是为了出气,就像里约奥运会上水谷隼的那种无耻行为,如果我们有能力打他11比0的话,我认为是完全可以打出11比0的!

其他的时候其实我认为并没有必要打对手,11比0!

打乒乓球的朋友们都知道11比0,这个情况虽然是不经常出现,但是是很正常的一种比分!

可能在这局比赛里面,你一个机会球打丢了,或一个擦边球,或者是一个战机球你没有把握住,都有可能导致11比0的出现!

所以我认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打对手11比0,比赛的胜负不是看这个的,就像伊藤美诚被韩国一个小将叫申裕斌的打过11比0,但是那局比赛还是伊藤美诚拿下了!

我认为让球其实并不是一种很丢人的行为,我印象很深刻的3次让球!

第一次是2018年的世乒赛团体,丁宁对阵冯天薇,在第二局冯天薇被丁宁打到了10比0,随后丁宁故意打丢一个球,让冯天薇得了一分,而冯天薇也非常明白,故意发球失误了一个!

第二次是陈梦给刘诗雯让球,当时的陈梦刚刚在布达佩斯世乒赛被刘诗雯打过11比0,但是在国际乒联总决赛的时候,陈梦和刘诗雯在最后一局,陈梦还是故意给刘诗雯让了一分!

第三次是陈梦和丁宁的德国公开赛,当时是陈梦已经大比分3比1领先丁宁,两个人在第五局的时候很快比分来到了10比0,而陈梦面对丁宁的发球,在相持几板后可以看得出,陈梦没有使全力,出台了一个球,最后丁宁也很明白,直接接发球了失误了一个!

我认为这些让球并不是很丢人,反而我感觉到让球的选手是很善良,很温暖的人!

打对手11比0也并不代表你厉害,让对手一分也并不代表羞辱她,我认为都是一种场上给留面子的行为!

谁也有失误的一天!谁也有状态不好的一天!

不管大家怎么感觉,我个人一直认为让球从来都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是会有点尴尬,但我觉得很美好,很温暖!!

乒乓球不打11:0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对于同等技术水平的选手必须一分不让的拿下比分,但对于技术相差甚远的可以让一两分。

近两年球迷议论最多的还是19年乒乓球世锦赛半决赛刘诗雯VS丁宁时第五局打了丁宁11:0,可以看出当时的比赛刘诗雯打的很拼。还有就是决赛中刘诗雯VS陈梦,同样在第五局中打了陈梦11:0,两场比赛,两个11:0 因此,好多人对此颇有怨言。

这场比赛,如果丁宁半决赛战胜了刘诗雯,决赛与陈梦对战,如果丁宁胜出,她就是世锦赛三冠王,可以拿到复刻杯。也有可能会拼到东京。

但是假设只能是假设,她半决赛遇到刘诗雯。这场比赛对刘诗雯至关重要,因为刘诗雯三进世锦赛决赛,都没有拿到金牌,这场比赛不仅是关系到刘诗雯能不能进决赛拿世锦赛的金牌,更关系到刘诗雯能不能冲东京奥运会的名额,所以只能背水一战。所以每一分都很重要,不能让,因为丁宁实力很强,一分之差可能会算盘皆输。

决赛刘诗雯对陈梦就更不用说了,她俩都没有世锦赛的金牌,也都渴望东京奥运会的名额,所以都会不顾一切的去拼。

看过这两场比赛都知道,避开第五局两个11:0不谈,第一二三四和第六局,她们的比分咬得很紧,所以当自己的状态和运气好的时候,刘诗雯一定要乘胜追击,拿下比分。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不能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赌。

再说了,也不只有刘诗雯打了队友11:0 王楠马琳混双对阵白杨刘国正,在先丢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打了对手11:0 后面4:3战胜队友取得胜利,因为那场比赛对王楠很重要,能帮她走出低谷,重新树立信心。

所以不要再说打对手11:0是不尊重对手,相反,跟自己的队友打,全力以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乒乓球不打11:0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不是尊重对手。两者相搏有相互了解明知对方不敌还放水这才是真正的不尊重。

乒乓球不打11:0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应该是国与国之间的面子问题,在下面玩,如果对手有打我11比0的实力,我是不愿意希望他让我的,我觉得让我才是不尊重我,是在轻视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