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是怎样做到的?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他们缴纳的个税并不是说只有2%。而如果出现低于2%的个税缴纳,一般就要注意了,否则很可能出现偷税漏税。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公司每年都要交那么高的税,但是有些公司每年只需要交2%左右的税,并且他还只交的是个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带着这些疑问请接着往下看。

什么是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它是一个人投资经营的企业。

独资企业是指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以及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

说句通俗易懂的,就是一些小个体户或者是小作坊这种都属于独资企业。比如说那些开小商店的,开小卖部的,开饭店的,养鱼养虾,甚至一些小商小贩,在法律的意义上都是属于独资企业。

而这样的独资企业,企业主是需要自负盈亏,并且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也就是说独资企业赚了钱,所有的钱都是企业主的,如果亏了钱,所有的债务企业主也要负责承担。

而关于独资企业纳税的方面根据相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按照现行税法规定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什么是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收益,共同承担风险,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盈利性组织。

也就是说合伙企业就是比独资企业多了几个参与的人,收益和风险这几个合伙人共同承担。

关于合伙企业的纳税方面,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市也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对相应的投资者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其税率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于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实际中,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情况

在实际情况当中为了简化征收的流程,对一些小规模纳税的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会选择相应的定税,而定税是与所处的行业有关。

比如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的为服务行业,一般按照10%来进行征收。

但是实际上税务系统对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在原则上是不可以定税征收的,而且定税的税率与各个地方都存在一些差距,有的地方可能是10%,有的地方可能是12%。

根据相应的纳税表,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个人独资企业或者是合伙企业年收入500万,那么需要纳税为

500万×30%-40500=109500元

那么可以得出个税占收入比为:10.95万÷500万×100%=2.19%

而这个2.19%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税缴纳比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来说,是不允许核定征收的,都是要求查账征收,因此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个税,按照不超过2%的比例来进行缴纳的,除非是有相应的税务所所长和主管专员同意才能做到,而这样极有可能触及红线。

所以在实际的情况当中,查账征收的税率远不止2%。

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什么是核定征收与查账征收,那么我们再来介绍一下。

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情况,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征收。

其实核定征收税款主要也是因为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难以查账。而相应的税务机关采取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方式。

其实很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经常会出现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难以查账的情况,相关税务机关也是迫不得已才采取核定征收的办法。

查账征收

查账征收是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纳,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多退少补。

查账征收一般都是要求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的,能够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纳税款的。

所以现在很多税务机关都会要求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财务。这也就意味着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要建立自己的账户,还要纳入税务部门的监管。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不交税

其实在一定情况下,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是可以不用缴纳个税的。当企业出现亏损的时候,如果是按照查账征收,那么亏损的企业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但是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需要缴纳的个税是有一定预缴规定的,无论是否出现亏损,都要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应的申请表。

而在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汇总申请表得到批复的时候,会多退少补,之前缴纳的税款也能够一次性退回。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是怎样做到的?

非请自来。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是怎么做到的?所得税除了企业所得税就是个人所得税,显而易见,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是“个人”,强调的是“自然人”性质。

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顾名思义,都能理解到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经营的,不是“企业制”经济组织,按规定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所得归个人所有,显然投资者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出资、合伙经营,当然也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样道理,其中自然人合伙人出资的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核定征收

通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取得的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显然没有2%的税率,但如果适用核定所得率征收的,可能做到交2%个税。

比如,某个人独资企业核算的收入为10万元,税务局对其核定征收所得税,核定的应税所得率为10%,适用税率为10%,应纳个税就是100000*10%*10%=1000元,1000/10000=1%,还不到2%。

大概就是这样了。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是怎样做到的?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个人独资企业和普通合伙企业没有法人资格,不是法人企业,不交企业所得税,只按经营所得交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只交个人所得税,其他合伙人要交企业所得税,按经营所得计算交个人所得税,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因此说只交2%的个税的观点是错误的,现实中说法是个税税率按收入计算不高于2%,理由如下:

一、个人独资企业和自然人合伙企业的概念

(一)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不具有法人资格。

(二)合伙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 ,一般无法人资格。合伙企业可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普通合伙的合伙人均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合伙企业由一个或几个普通合伙人和一个或几个责任有限的合伙人组成,即合伙人中至少有一个人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负无限责任,而其他合伙人只能其出资额为限对债务承担偿债责任,因而这类合伙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二、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及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个人所得税计算为了简化征收,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选择定税,这样的话,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率最高为服务业,税率为10%(实际上税务系统对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原则上是不主当核定征收,一般纳税人是绝对不可以核定征收,另外应税所得率各省也有细微差异)。一年按500万收入计算,经营所的个人所得税=500000*30%-40500=109500元,个人所得税占收入比值=109500/5000000=2.19%,这就是通常说的个税按收入计算不超过2%的说法。但现实中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来说,一般不允许核定征收,要求查账征收,因此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及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要做到个税按收入计算不超过2%必须是让主管税务所的所长和专管员同意核定征收才可以做到。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是怎样做到的?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而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因为这两类企业不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即以自己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组织),不能以其名义承担民事责任,其民事责任全部由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主和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承担,而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法人,是能够以企业的名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以其全部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所以,企业法人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我国企业类型的法人有两种,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

只交2%个税

只交2%的个税,这是指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所得税被实行核定征收了。在核定征收的情况下,可能只交2%的个税,甚至更低。

这个个税,是以经营所得项目缴纳的,而不以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缴纳的。

与核定征收对应的是查账征收。

是怎样做到的?

目前主要是两种方式可能做到。

一、跟注册地税务局沟通

现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税核定征收不那么容易,一般来讲销售实物类实行核定征收比销售服务类的容易些,好多地方销售服务类的即非实物类的,核定征收不让办理了。当然,各地不一。在甲地不能办理的,可能到乙地就能办了。

这个主要跟注册地税务局沟通。

二、入驻产业园区或税收洼地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搞园区或税收洼地,这些人有上下的资源,沟通能力强,能够游说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成立产业园区或税收洼地,在园区或税收洼地,成立的企业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进行个税核定征收的优惠。

但个人认为,产业园区或税收洼地而受规模限制、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对税收有虹吸效应,不利于税收公平,也不被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允许。因此,这些优惠政策并不长久。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是怎样做到的?

谢谢邀请。

首先,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同于公司,一般都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但如果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一个公司,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交企业所得税)。关于什么企业交什么税,可以详见下图:

那么传说中的个税2%是怎么回事,下面具体说说:

1. 为什么个税可以为2%。

个人独资企业的个税可以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

(1) 查账征收:即根据收入-成本费用损失及各项扣除后,适用5%-35%的五级累进税率。

(2) 核定征收:分为核定应税所得率和固定征收率。这里所说的2%就是指某地核定征收算下来的个税税率大概为2%。

2%是相对于收入来说的,即按照收入来核定个人所得税。下面举个例子:

2. 怎么做到个税2%。

很多的园区都有这样的个税核定政策。核定的税率也都是比较低的。但每个园区在地方附加、核定税率和税收返还几个方面还是有差异的。目前大致的操作有两种:

(1) 自己到园区注册,申请核定征收,拿到较优惠的税率。

(2) 通过专业的公司到税优地注册。然后付一些管理费。当然,这些公司会把后续的账务处理等后续问题都一并处理好。

以上是财会小童个人观点,欢迎评论补充。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是怎样做到的?

这类问题常常有人混淆不清,前面的回答也不够完整和准确,为避免给大家造成误解和带来损失。下面,我分两个部分做一下介绍:

第一,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如果是个人的,也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合伙人是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是两个文件:

一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第三条 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投资者)。第四条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是《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008年12月31日印发,财税【2008】159号。第二条,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

所以,问题中说的情况,就是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为个人,和个人独资企业一样,虽然挂着企业之名,实际上只需要考虑个人所得税。

第二,为什么是2%的个人所得税?

前面的文件中已经提到,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在最近一次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中,也继续保持了五级税率的设计,里面并没有2%的税率。

所以,2%肯定不是正常的税率,只能是核定征收方式下产生的征收率。

因为个人往往有意不提供或者难以提供账目,导致不能准确核算个人的所得额,一般情况下,税务部门会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测算出应税所得,比如10%的应税所得率,在各地比较常见。此时,不同的总收入对应原始税率表上的不同档次,会形成不同的实际税负率:

收入30万,税负率为0.5%。

收入30万-90万,税负率0.5%-0.83%。

收入90万-300万,税负率0.83%-1.65%。

收入300万-500万,税负率1.65%-2.19%。

很明显,2%的税负率出现在最后这一档。

有的地方出于简便征管考虑,干脆规定了具体的征收率,里面一般都会有一档2%的征收率。比如,2018年12月,黄山市税务局发布公告,按行业或项目调整并简并征收率。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率简并为0.5%、1%、1.5%、2%四种。维持原1.5%征收率不变,原1%征收率部分调整为0.5%,原2%征收率调整为1%,原2.5%、3%、3.5%、4%四种征收率调整为2%。

这样一来,出现按照2%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不足为奇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