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被秦二世夷三族?
李斯斯人非常可惜,辅佐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不世之功。秦始皇能成为千古一帝,正常的话,作为秦始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卓有成就的大丞相,本来也有可能成为千古一相。
但李斯认人大跌眼镜,晚节不保,不仅助纣为虐,葬送了大秦帝国,而且自家父子也落得了被当街腰斩的悲惨下场。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在沙丘不幸突发急病,不治而亡。在最后弥留之际,秦始皇一手握着李斯的手,一手颤抖地遥指北方,就无力地下垂了。
李斯没有思索和接受秦皇的最后重托,却不可思议地听从了宦官赵高的诱惑:"倘如扶苏上位,他将重用儒家仁政,恐怕你我皆是法家而被冷落,丞相位置恐也难保。不如将胡亥推上皇位,丞相可高枕无忧。"
李斯竟然鬼迷心窍,全然不顾丞相身份顺从了赵高。他们假冒圣旨,不仅私自将胡亥推上了秦二世宝座,还一口气尽诛杀了扶苏和所有皇子,连世代为将的蒙恬、蒙毅等也杀了。
胡亥成了赵高的傀儡皇帝,赵高一手遮天,指鹿为马,顺者昌,逆者亡。
当李斯发觉赵高阴谋篡权、朝廷黑暗笼罩之时,已悔之晚矣。他甚至要求罢相回乡,已无可能。赵高将他父子关入大牢,最后被当街腰斩,还被灭了三族。
相国不能明智安邦治国,却私欲熏天与奸诈小人同流合污,这是李斯自毁前程,祸国殃民,从功勋丞相跌入罪恶的深渊,到死还不能获得民众丝毫同情。
自作孽,不可恕!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被秦二世夷三族?
对于李斯这个人,我想懂点历史的人可能都基本了解他。李斯是秦朝秦始皇时期的丞相。关于他的评论现在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奸臣,也有人说他对秦朝是居功至伟,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两种说法呢?最后李斯怎么死的呢?那么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个人资料和历史事件。
李斯是出生在公元前284年,死于公元前208年,对秦朝的一统天下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贵为大秦帝国的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位高权重的李斯怎么死的呢?(被赵高腰斩)那么他做出的杰出贡献又有哪些呢?最后的结局却是落得腰斩的地步。下面再来具体了解下他的个人事迹。
1、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对于秦始皇统一天下,李斯的所做出的贡献还是不小的,不然也不会被秦始皇嬴政封为丞相的。在战国时期,劝说秦始皇灭诸侯统一天下,封为长史。后来又献计秦王,让其派谋士去游说其他六国,离间各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为之后的秦始皇灭6国埋下伏笔,所以说李斯在秦始皇统一6国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制定礼仪制度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李斯当时还是官职廷尉,后来嬴政登基,他又制定了有关后宫以及朝廷上等各方面的礼仪制度,秦始皇看重其聪明才干,将其任命为大秦帝国的丞相,开始了他的人生巅峰之旅。
3、主张郡县制、废分封制
自从李斯当上丞相之后,可谓是尽职尽责,在政治制度方面,提出郡县制,废除分封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大秦帝国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也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手段。
4、统一度量衡制度
李斯不仅仅是在政治上的才能,还参与了大秦律法的制定,包括统一货币、统一道路系统、统一车轨(马车之间轮子的距离)、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度等等,看了这么多李斯对于我国的历史贡献还是非常之大的。这是对他好的一面,那么不好的一面呢?李斯怎么死的呢?还有为什么会遭到赵高的腰斩呢?
赵高大家都知道吧?是历史上的最大奸臣,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秦始皇身边的太监总管。秦始皇死后本来是准备立公子扶苏为皇帝的,但是李斯遭到了赵高的游说,以及威胁(当时赵高的权利已经非常大了)。答应与赵高合谋,一起令立假诏书,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赵高的傀儡皇帝),后来赵高忌惮李斯的势力,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用计谋将李斯腰斩。李斯怎么死的?这就是他的死因了。简直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被秦二世夷三族?
感谢您的邀请:李斯这位辅佐秦王嬴政夺取了天下的功臣,的确是很有治国能力的。也因此会在秦朝建立后,被秦始皇仼命为丞相,身居百官之首,宠信无比!
李斯在秦朝建立后,为了国家的稳定、巩固统一以及秦朝典章制度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他却有逢迎君主,不能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的重大缺陷!因此才造成了其悲剧性结局。
秦始皇为了加强对新统一的东方六国故土的影响力,而几次东巡。在最后一次东巡时,因病重而将亡。在临终前写信暗示公子扶苏返回都城参加葬礼——这应该是让扶苏继承皇帝之位。此信尚未发出,秦始皇就一命呜呼了。信落在了另一位公子胡亥的师傅,赵高之手。
赵高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并且可以更进一步扩大权力,而对一起随驾同行的重臣李斯施展了欺诈和诱骗手段——晓以利害,激起权欲。使政治立场不明确的李斯落入圈套!李斯利欲薰心,居然同意了赵高的阴谋,并配合赵高赐死了扶苏等人,扶持胡亥即位。希望可以长保荣华富贵!
可是一辈子挣扎在政治漩涡中所李斯哪里料到:自胡亥上位起,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胡亥宠信的是赵高!并且对他是言听计从。在赵高的唆使下,胡亥几乎杀尽了宗室和老臣。李斯孤立了!而受到了孤立的李斯也试图采取逢君之恶的手法来自保,但却不成功,反倒是越发引起胡亥的反感和赵高的妒恨。
最终在赵高的构陷下,李斯及其家人、亲族在咸阳城被处决了!这就是李斯从天堂跌落地狱的经过。
李斯之死,实为咎由自取!从他看错胡亥、误信赵高鬼话的那一天起,其实就己经注定了他的悲剧性下场!更确切的说是:功成而不知身退,过份迷恋权势的虚荣心害了他!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被秦二世夷三族?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是秦朝宰相李斯被夷三族时李斯的临终遗言。当时他对自己二儿子说的,我和你想再次牵着黄狗出上蔡(李斯的家乡是上蔡)的东门去打兔子,还可以吗?
李斯的话后来也成了一个成语——东门黄犬,比喻做官遭遇灾祸,抽身太迟的典故。(李斯被腰斩剧照)
李斯被杀的根源在哪里?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始皇信任的官员,不然不会出巡带着这二位一同前去,秦始皇在沙丘病重之时,遗诏就委托这二位执行了。
秦二世胡亥和赵高是师徒关系,李斯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老丈人,李斯长子李由娶了秦始皇的公主,关系比较复杂。改动秦始皇的遗诏主谋者应该是赵高和胡亥,当时秦始皇巡游队伍的大权掌握在赵高手中,李斯应该是被胁迫参与修改遗诏,如果不参与,赵高会动用秦始皇的印玺出假诏书,诛杀李斯的家族,李斯也被迫同意了。相比于公子扶苏和自己女儿的命运,李斯更倾向于保存家族的生存。(秦始皇出巡,赵高随行剧照)
洞悉赵高和胡亥修改秦始皇遗诏这样的绝密大事,对李斯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况且是被胁迫参与的,胡亥和赵高在心理上都忌惮李斯家族,说不定随时可以翻盘,这就为李斯家族被诛杀埋下了祸根。不过李斯在秦朝的威望和派系也根深蒂固,赵高一时还不敢动手灭了李斯。
李斯被夷三族的经过如何?胡亥本身能力不强,不能让群臣看到胡亥的短处,赵高忽悠秦二世住在深宫,所有国家大事都是赵高和胡亥二人决断,这就为赵高专权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赵高如果想控制秦朝的大权,必须除掉左丞相李斯这个绊脚石,况且胡亥对李斯也心存忌惮。(李斯、冯去疾、冯劫联合进谏剧照)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胡亥还征调了大批的民众服徭役,参与秦始皇陵的建设工作。对国家局势深感担忧的李斯于是联合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联合上书,要求秦二世减少秦始皇陵的徭役,减轻民众负担,积极对抗农民起义军。
秦国以法家治理国家,秦二世对李斯、冯去疾、冯劫说道:
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进谏暂缓秦始皇陵的修建被驳斥,责怪他们三人不能尽忠报国,就把他们三人同时下狱了。
冯去疾、冯劫二人称:“将相不辱”,随即自杀。他们二人所说的“将相不辱”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宰相和将军不能受这样的侮辱,自杀也是保全家族的一种方式。反观李斯却不愿意自杀,李斯自认为对秦朝的功劳很大,况且还抓住了胡亥和赵高篡改遗诏的把柄,在狱中上书秦二世请求赦免。赵高对此说了一句话——囚犯还有什么资格 上书皇帝?就把所有的上书都压了下来。
其实赵高和胡亥对沙丘政变一直惴惴不安,为了保证秦始皇的其他子女将来因修改遗诏泄露而继承皇位,赵高和胡亥出手狠辣,将秦始皇的几十个儿子、女儿全部诛杀了,李斯掌握的这个绝密也就失去了作用。(李由像,他娶了秦朝公主)
赵高借机进言胡亥,李斯和长子李由(秦朝将领,率兵与项羽等作战)意图谋反,李斯被屈打成招,承认了谋反的事实。
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被腰斩,家族被灭,在前线与项羽等作战的李斯长子李由一个月后被项羽打败,斩杀于雍丘。
除掉根深蒂固的李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赵高已经控制了秦朝都城的实权后才敢动手,时机成熟了,李斯家族也就被灭了。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被秦二世夷三族?
秦朝丞相李斯并不是简单被夷三族,秦二世的残酷无道超乎你的想象;
一、被夷灭三族有多残酷?夷三族(即灭三族)也是族诛,这种刑罚处罚非常残酷。但是族诛(灭族)并不等同于灭三族这个刑法,灭族很有可能还有旁系后代;但是灭三族啊,就是父族、母族、妻族三系所有家人亲戚基本都给灭绝了,就是不但斩草除根还把土都给刨了。历史上关于灭三族的说法也有很多种,一般认为是父族、母族、妻族,最早出现在商代,而后又发展成了灭五族、灭七族、灭九族。别看数量好像增加了但其实刑罚是减轻了,因为灭九族是从自身开始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九代(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自身、子、孙、曾孙、玄孙九代),这里主要是父族而已;而诛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基本上整个宗族血脉就断绝了,也就是说灭三族范围要比灭九族大的多。隋朝以前有灭族(即灭父族)和灭三族(即灭父族、母族、妻族)两种族诛方式,隋朝后采取了减轻刑罚的措施,灭三族也就变成了灭九族,母族和妻族就很少被牵连。但是族诛这种刑罚一直存在历代封建王朝,很多人因为族诛而无辜获罪被杀。再来看秦朝丞相李斯被诛灭三族,你看屠刀之下,有多少无辜的人白白牺牲性命。
二、丞相李斯为何被灭三族?李斯很早就跟随秦始皇,为秦始皇出谋划策,助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统一天下后李斯更是协助秦始皇治理国家(提出废分封、行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官拜丞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在外巡视的秦始皇病逝沙丘,李斯怕引起动乱,于是秘不发丧。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欲拥始皇幼子胡亥继位,并且以长子公子扶苏继位会用蒙恬为丞相为由,对李斯进行威逼利诱。
李斯遂和赵高合谋谎称秦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并且矫诏斥责远在边境戍边的长子公子扶苏、蒙恬,令始皇长子公子扶苏自尽;蒙恬、蒙毅也相继被逼自尽。同年二世胡亥继位后,重用宦官赵高等人,残害宗室子弟,秦始皇二十多个子女都被残害致死;同时赵高等人更是开始陷害大臣铲除异己。二世胡亥的昏庸残暴、纵情享乐,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开始爆发。但是二世胡亥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向李斯询问长久享乐的方法。这时候的李斯为了迎合胡亥,提出了通过严法重典压制百姓,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
国家弄得越来越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李斯等人就上书劝谏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徭役;但二世胡亥终日在宫内寻欢作乐根本顾不上这个,李斯屡次上书都见不到二世,就只得冲进后宫劝谏。二世大怒,把李斯下了大狱。赵高又借机诬陷李斯与其子李由谋反,暗通李斯和陈胜吴广等;李斯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最终忍受不过,承认谋反。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供词拿到后,李斯被秦二世处以腰斩,同时夷灭三族。这个时候他儿子李由领兵在外,不久兵败于项羽、刘邦起义军,在雍丘被义军斩杀。秦二世胡亥是个连自己兄弟姐妹都用酷刑残杀致死的人,何况你李斯。
而且李斯的死可不是腰斩这么简单:先被黥面,就是在脸上刺字;然后割鼻子、砍掉左右脚;再处以腰斩,最后还被剁成肉酱;同时夷灭三族;
秦二世胡亥更加宠信赵高,并任赵高为丞相,赵高更加肆无忌惮搜刮钱财、滥杀无辜;天下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秦,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被赵高逼死;赵高也被秦王子婴诛杀,并被夷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不久,刘邦起义军攻占咸阳最终秦王朝灭亡。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被秦二世夷三族?
因为他挡了赵高的升迁之路,而他手里的武力资源又没有赵高丰富。赵高在秦始皇时代就是中车府令,管理秦始皇出行时的所有护卫(秦始皇在皇宫中的护卫归属郎中令管辖),沙丘之谋时正是执掌了秦始皇随行侍卫的赵高找上了李斯,让李斯扶持秦二世登基,李斯如果不答应就可能有性命之忧。加上李斯对蒙恬兄弟非常嫉妒,李斯才上了赵高的贼船。秦二世登基后,集中五万大军组成新的禁卫军,升迁赵高为郎中令,以此完成了对宗室和军队的大清洗。陈胜吴广起义后,李斯也不甘心大权旁落,和章邯结盟。章邯当过少府,这个职务还负责征收工商税,和丞相李斯的税务职责有合作的地方;在修建始皇陵墓时,两人同样合作伙伴。而李斯也需要章邯解救自己在三川当郡守的儿子,对章邯的需要也是尽心尽力。但是章邯大军远在千里之外,在咸阳附近,李斯没有其他的武力。赵高对秦二世的了解也更深,对他的影响也更大,所以在赵高向秦二世那里进谗言后,李斯就必死无疑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