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天京事变,如果杨秀清逃跑没有死,他会有翻身机会吗?
天京事变,假如杨秀清不死丶韦昌辉没有得手,局面显然会逆转。
金田起义,是洪杨萧冯四人联手发动的,洪是名义上领导者,而杨冯是实际的操盘手,杨善于指挥丶军中有很高威望,冯萧是从事矿工起义的发动者,冯萧先后战亡,实际上杨秀清掌握着最大兵权,他假如除掉韦昌辉,那洪秀全可能还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不能完全肆无忌惮地过起豪华奢侈地帝王生活。总不能让金田起义最后成为一人的荣华富贵吧!
天国也许会重组,但仍会维持一体,石达开不会负气出走。那天国的未来对大清王朝会带来更大冲击。至少,不会陷入南京保卫战的状态。杨丶石等义军声势更浩大,如果曾国藩湘军丶李鸿章皖军不能很快镇压住天军,全国各地势必会引来更大震动,各地英雄纷至沓来,清王朝更加飘摇欲坠了。
1856年天京事变,如果杨秀清逃跑没有死,他会有翻身机会吗?
了解太平天国这段历史的我们都知道,天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让天平太过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然天平天国也不可能败的那么快。也许很多人会心生疑问,1856年天京事变,如果杨秀清逃跑没有死,他会有翻身机会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天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规模,除了洪秀全和冯云山外杨秀清有着关系成败的关键,杨秀清并不是名门望族出身,而是一个烧炭的工人。
当时一个烧炭之人收入完全可以说食不果腹,杨秀清大字不识几个,可是杨秀清出生底层有比较好的人缘。后来冯南山和洪秀全宣传拜上帝教,在冯云山的影响之下,想着能吃饱饭的杨秀清加入了拜上帝会。
开始杨秀清在拜上帝会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后来的一件事让杨秀清成为教会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那就是冯云山入狱之事,冯云山被抓捕入狱之后,拜上帝会的教众失去了主心骨,马上就要散去之时,杨秀清以天父之名拢聚了教众之心。在冯云山出狱之后,为了拜上帝会可以维持下去认同了杨秀清此举,至此杨秀清在拜上帝会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一跃成为了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与洪秀全冯云山无二。
后来发生历史上著名的金田起义,金田起义成功之后洪秀全自封天王,杨秀清为军师,太平天国正是建立,而后太平天国一路攻城拔寨,杨秀清一路屡建奇功被洪秀全封为东王,东王杨秀清多次借天父之名鼓舞士气,就这样太平太国一路势如破竹攻克南京。
攻克南京之后,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核心,开始与清军争夺天下,后来由于杨秀清种种原因,被洪秀全和韦昌辉联合诸王处死。
倘若杨秀清没有死并且有机会逃走的话,杨秀清一定能翻身的,不敢说杨秀清可以推翻清廷,起码杨秀清可以打败韦昌辉震慑洪秀全。
第一,杨秀清拥有不俗的军事能力,太平天国之中要数军事能力,前期无人能比杨秀清与石达开,杨秀清又有天父之名,虽然太平太国核心几人知道杨秀清天父附身只是计谋,可其他兵士和将领不知道。杨秀清逃脱之后,利用天父之名重整旗鼓绞杀韦昌辉还是轻而易举的。
第二,杨秀清虽然嚣张跋扈对其他诸王不打便骂,可杨秀清对待自己亲信从无这样的举动,杨秀清的亲信是完全支持杨秀清的。毕竟杨秀清在军中也是相当有威望之人,其手下军士对杨秀清心服口服,加上杨秀清有天父之名,可想而知,杨秀清逃脱之后翻身还是比较轻松的。
第三,韦昌辉突袭杨秀清的东王府之时只有区区几千人,我们要知道是突袭,是在杨秀清毫无准备之下突袭,倘若杨秀清能逃脱出去,就天京之内的杨秀清兵士就足以打败韦昌辉,奈何韦昌辉采用突袭之策,直接绞杀了杨秀清。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杨秀清只要能逃脱出去就一定能卷土重来,对阵清朝或许杨秀清不行,打败韦昌辉和洪秀全这样没有军事能力的人还是轻而易举的,太平天国可谓是成也杨秀清,败也杨秀清。
太平天国不管如何,是否被我们认同,其在历史上仍然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杨秀清实话实说也是百年一遇的将才,杨秀清的性格和太平天国的格局,可以说早就为杨秀清凄惨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1856年天京事变,如果杨秀清逃跑没有死,他会有翻身机会吗?
前言:如果“天京事变”中杨秀清没有被杀,而是逃跑的话,那么,杨秀清根本不用逃出天京,仅仅凭借天京城内的东殿势力,就足以收拾洪秀全、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这些阴谋家,顺利地扭转形势。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是一代军政奇才,在太平天国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屡次在转折关头,挺身而出,团结教众,给大家指明出路。
太平军从广西一直打到南京,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当属杨秀清了。甚至在湖南受挫,冯云山、萧朝贵先后牺牲之后,洪秀全等人意志消沉,竟想退回广西的时候,杨秀清挺身而出,坚决制止了洪秀全等人的计划。他力排众议,制定了“进军江南,专意金陵”的战略目标。从而,使得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潮。
杨秀清性格坚强,军事能力极强;尤其擅于在强敌包围之下勇猛作战。他屡破强敌,在天国军民心目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在杨秀清时代,天王洪秀全只不过是一个宗教偶像,其他将领只听从杨秀清的调遣。
杨秀清治军很严。在杨秀清时代,太平军纪律严明,军令如山。没有将领敢于抗拒命令,割据一方。所以,太平军前期才能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震撼天下。
因此,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地位是极高的,他威望甚至超过了天王洪秀全。尽管后来杨秀清跋扈强横,得罪了一些文臣武将,但是,在广大的天国军民心目中,东王杨秀清,就是天国的军政领导人。
所以,就本题来假设的话,我认为:
首先,如果杨秀清没死,那么,他不用逃出天京,就能挽回局面。
天京事变发生之后,在杨秀清已死的情况下,天京城中的东殿势力组织起来,还杀得韦昌辉、秦日纲狼狈不堪;最后,利用洪秀全的诏书,设下阴谋,骗得东殿将士们进入埋伏圈,才消灭了大部分手无寸铁的东殿将士。
因此,只要杨秀清活着,他只需站出来,振臂一呼,东殿将士四起响应;而其他不明真相的天国军民势必会投奔到东王杨秀清的大旗之下。以韦昌辉、秦日纲偷逃带入天京的几千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是天京城中杨秀清那两万东殿将士的对手。
并且,我们不能忽视杨秀清活着这个事情对形势的影响。不要说其他天国军民,就是跟随韦昌辉行动的北殿将士也会产生思想上的动摇,没有人愿意同自己心目中的“神”——杨秀清去为敌作战的。
所以,只要杨秀清躲过了暗杀,那么。天京的一切很快就会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洪秀全、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人一定是惊恐万状,纷纷想方设法逃离天京的。
其次,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杨秀清没有被杀死,而且逃离了天京;那么,太平天国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呢?
(太平天国最为坚忍卓绝的大将林启荣)
杨秀清逃出天京,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够找到忠于他、能够保护他安全的太平军将士。这样一来,其他的人不说了,只要杨秀清召集来他一手提拔的林启荣和自己的族弟杨辅清,那么,杨秀清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太平天国辅王杨辅清)
杨秀清是著名的军事奇才,世间罕有人能与之相匹敌。而林启荣擅于抚恤士卒,能攻善守,坚忍卓绝,令曾国藩兄弟、胡林翼等敌人都大为钦佩;杨辅清虽然能力不太强,但是他手握重兵,都是太平军早期的精锐。
只要杨秀清能够会合自己在天京外边的一部分军队,实际上,他就已经扭转局面,获得胜利了。
各地太平军一向唯东王的命令是从,何况东王本人亲至。太平军的将士们对杨秀清的敬仰,使他们不敢也不会向杨秀清发动进攻的。
- 各地的太平军势力在杨秀清脱险而出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也会在天王、东王之间做出选择的。比如,翼王石达开就在“天京事变”前夕,拖延不前,迟迟不发兵去与韦昌辉会师;这实际上就是石达开在观望形势。一旦杨秀清顺利脱险,以石达开之精明,一定会马上支持响应杨秀清,发兵讨伐韦昌辉等人的。
一旦杨秀清脱险,天王洪秀全一定会宣布韦昌辉等人是叛逆,妄图杀害天王和东王,篡权自立。以此来换取杨秀清的原谅。这是因为洪秀全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没有实干能力,除了耍弄权术,他根本应对不了杨秀清的攻势。
虽然天王洪秀全是名义上的领袖,但是洪秀全只是具有宗教上的象征意义;可是,在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中,杨秀清也取得了“天父降身”的特殊地位,等于杨秀清关键时刻,能够当上洪秀全的爹。因此,洪秀全军政能力不及杨秀清万分之一,而在他拿手的拜上帝教方面,杨秀清又是他的老子,可以管得住他。因此,只要杨秀清没有死,洪秀全就只能活在杨秀清的阴影下。
1856年天京事变,如果杨秀清逃跑没有死,他会有翻身机会吗?
太平天国革命注定失败,这是由“拜上帝教”性质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洪秀全杀杨秀清,还是杨秀清逼宫登上天王宝座,其争权夺利的“内讧“事件将层出不穷,并注定不会停止,直到太平天国彻底崩溃。其因如下:
一是:清朝封建专制治下的劳苦大众基本没有文化,只有少数贵族、乡绅可以通过私塾读点书,学点八股文。因而“拜上帝教”荒谬的理论在社会底层可以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并传播。而聪明的人则会产生某种被欺骗的感觉,但不会去揭穿它。相反,他们会选择参与,并把自己伪装起来,虔诚地顶礼膜拜“上帝”这个大众化的神。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等均属于这类人。
二是:冯云山、洪秀全到紫荆山后,便深入贫苦烧炭工人家,传授“拜上帝教”理论。说“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受上帝委派,来东方拯救被清妖剥削压迫的劳苦大众,建立太平世界”。此论一出,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信奉“拜上帝教”的教徒迅速发展到一万多人。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等人也悉数加盟进来。由于“拜上帝教“组织发展顺利,冯云山便离开紫荆山,到异地继续传教。
三是:冯云山异地传教被清廷抓捕,洪秀全获悉后积极展开营救。紫荆山“拜上帝教”一时群龙无首,大有鸟兽散之可能。杨秀清、肖朝贵便站了出来,他们在洪、冯“拜上帝教”理论的基础上,又编造了新的谎言。说“杨秀清是上帝弟弟的附身活体,附身在杨秀清身上,代表上帝督察上帝之子所领导的反清妖斗争情况”。杨、肖等人通过自编自导的情景剧,迅速控制了紫荆山“拜上帝教”各级组织,既稳住了教徒,更获得了“代表上帝”行使监督所有人的致高无上的权力。
四是:杨秀清、肖朝贵在“拜上帝教”组织内的地位迅速提升,并超过冯云山。当洪秀全携冯云山回到紫荆山后,发现冯云山第二的位置不保。但洪、冯顾全大局,默认杨、肖所编造的“附身”故事。于是,有文化的人与绝顶聪明的人走到一起,他们把“拜上帝教”荒谬的理论推到了颠峰。同时,也让“拜上帝教”迷信色彩思想深入人心,并形成了强大的信仰力量。在此基础上,太平天国早期领导核心形成,并推动太平天国事业的发展。洪秀全、杨秀清、肖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首义六王起了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是靠荒谬的“拜上帝教”理论维系、建立的。先由洪秀全、冯云山神话惑众,后有杨秀清、肖朝贵续编谎言紧跟。由于提不出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因而失败是早晚的事。同时,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内讧“也无法避免,他们谁执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京事变致使“拜上帝教“理论破灭,颠覆了广大教徒的信仰,这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是根本原因。
1856年天京事变,如果杨秀清逃跑没有死,他会有翻身机会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杨秀清没跑没死,他翻盘的机会也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杨秀清得罪的人太多了,太过于张扬跋扈了,以至于反对他的人太多,其实在天京事变之前,杨秀清已经众叛亲离了。
天京事变的大概经过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杨秀清的心腹陈承瑢向天王洪秀全透露杨秀清有取代洪秀全的想法,洪秀全便下了密诏,要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带兵回来“勤王”,诛杀杨秀清。之后韦昌辉便带了三千精锐回到了天京,诛杀了杨秀清及其家属和部众,当韦昌辉杀的起劲的时候,石达开回来了,见韦昌辉杀人太多便训斥了韦昌辉的行径,韦昌辉便对石达开起了杀心,得知韦昌辉要杀掉自己的消息后,石达开便连夜逃出了天京城,韦昌辉便杀了石达开全家。之后洪秀全见韦昌辉杀人太狠,即怕韦昌辉会杀到自己头上,也怕韦昌辉会大权独揽成为第二个杨秀清,便秘密联络了陈承瑢和燕王秦日纲,一举诛杀了韦昌辉。之后石达开回到天京主持军政大局,因在天京事变中与陈承瑢和秦日纲结下了仇怨(两人都是杀石达开全家的帮凶),便杀了陈承瑢和秦日纲。
而在石达开主持军政大局后,洪秀全怕石达开会大权独揽成为第二个杨秀清,便封了自己的两个哥哥为王,用于钳制石达开,石达开对此愤懑不已,随带兵出走,这便是天京事变的整个过程,天平天国首义的六个王,除了之前战死的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在天京事变之前还有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除了这四个人之外,排名第五位的是燕王秦日纲。在天京事变中,这五人中就有三人,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最后翼王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的领导层在事变中彻底瓦解,造成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天京事变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并导致太平天国最终走向了灭亡。
其实我们纵观整个过程,完全是一个充满了恐怖的过程,我们会想如果韦昌辉没有大肆杀戮,只杀了杨秀清一人或是其家属,放过大量的杨秀清部众,那么事情就不会有这么糟,但实际上在当时来说,如果我们站在韦昌辉的立场来看,韦昌辉其实最怕的是杨秀清部众的报复,因此韦昌辉才会如此决绝地斩草除根。等到韦昌辉杀人过多了,他才发现这个时候他已经结下了太多的仇怨,其实自己也成了杨秀清,退路已经没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接下来他只能走大权独揽的道路,如果不能大权独揽,就会被别人做掉,一旦失去了掌控全局的权力,那么自己的下场就会很惨,而阻碍自己大权独揽的,除了石达开就是天王洪秀全了,因此他甚至会有除掉洪秀全的想法。在这样的恐怖氛围下,杀戮才会越来越严重,最后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杨秀清敌对势力分析那么我们回到这个故事的开头,如果杨秀清躲过了这一劫,他有机会翻盘吗?那么这点来说,就要看当时杨秀清的势力和反杨秀清的势力了。
反杨秀清的势力是那些呢?有天王洪秀全、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以及当时还是杨秀清心腹的陈承瑢。要知道,这是一支什么势力?可以说这支势力完全盖过了杨秀清,尽管当时杨秀清大权独揽。
虽然杨秀清当时大权独揽,但是在太平天国中杨秀清也只能代表紫荆山地区矿工组成的一个山头,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建立之初的时候,西王萧朝贵和翼王石达开都带了一支队伍加入其中,他们都是有山头的。而北王韦昌辉的贡献主要是他的财力资助,到了天京事变的时候他也有了自己的山头,此外参与天京事变的秦日纲也是一个山头。1856年9月他在江西前线接到洪秀全的密诏后,便带了3000精锐部下从江西返回了天京,路上遇到了秦日纲,便拉着秦日纲一起回到了天京,到了天京城才告诉秦日纲回来的目的——拿出了洪秀全的密诏,诛杀杨秀清。秦日纲便由此加入了诛杀杨秀清的队伍。而当时天京虽然戒备森严,且全称都由杨秀清掌控,但是韦昌辉的3000部队竟然被放进了城内,并且这个事情杨秀清全然不知!从这里我们其实就能看出,当时杨秀清表面上掌控着太平天国的全局,实际上反对他的人实在太多。
▲天京事变“三巨头”,左起:秦日纲、韦昌辉、陈承瑢
可以说,在太平天国的山头当中,除了杨秀清自己的山头,其他的山头其实都加入了反杨秀清的行列,即便韦昌辉没能杀的了杨秀清,杨秀清接下来就要面对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人。尤其是洪秀全,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和杨秀清翻脸,只要洪秀全下旨说杨秀清是叛乱,那么在整个太平天国的队伍中,除了杨秀清的山头,其他的山头和部队会全部加入到反杨秀清的队伍当中,实际上杨秀清也在劫难逃了,其实就在杨秀清不断地张扬跋扈的时候,他已经把自己送进了棺材,可以说天京事变前夕,杨秀清已经众叛亲离。
为什么杨秀清会众叛亲离?其实如果真的遇到洪秀全要对付他,最大的关键就在于他能拉到多少山头支持自己,问题在于他一个山头都拉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把其他山头得罪的太深,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比如韦昌辉,有一次杨秀清的亲戚和韦昌辉的亲戚发生了纠纷,杨秀清就把球踢给了韦昌辉,韦昌辉不得不咬牙把自己的亲戚五马分尸。还有一次韦昌辉也是因为一点小事,被杨秀清杖了一百棍子,其实对于韦昌辉来说,打一百下纵然是很痛,但更大的问题是太没面子了,好歹他也是太平天国当时的三把手,可以说只要有杨秀清一天在,韦昌辉估计就没一天好日子,得整天提心吊胆;杨秀清与石达开的矛盾在于,有一次杨秀清的亲戚在天京撒泼,被巡逻的石达开的岳父抓到,便惩罚了一番,之后杨秀清不顾对方是石达开岳父的身份,公开杖打了石达开的岳父;秦日纲则更不得了,有一次他的马夫与杨秀清的亲戚发生了冲突,杨秀清就把秦日纲的马夫五马分尸,还杖打了秦日纲一百棍子;更为过分的是,杨秀清嫌自己封了九千岁不过瘾,便假借“天父下凡”,逼洪秀全封自己当了“万岁”,还假借天父的名义,杖打了天王洪秀全。
其实杨秀清实行的是恐怖统治,谁不服他他就会修理谁,而且会把对方修理的很惨。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这些太平天国最高领导层人员都遭遇过杖打的待遇,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而杨秀清的心腹陈承瑢也是因为受不了杨秀清的虐待,才反水加入了反杨秀清的行列。杨秀清自以为用恐怖的方式就能压制众人,然后一直大权独揽,甚至可以取代天王洪秀全,而洪秀全在整个过程中其实非常善于玩弄权术,表面上他对杨秀清再三忍让,实际上通过自己的忍让,博得了太平天国上下众人的同情。每次杨秀清要实行严苛的政策,洪秀全经常出来反对。比如当时杨秀清下令不许男女通婚,有一对情侣因为通情被抓,按照律法要判死刑,洪秀全反对,表示可以网开一面,杨秀清便来了个“天父下凡”,硬是处死了那对男女,洪秀全便在处死他们之前宣布男女可以通婚,洪秀全的宣布可以说赢得了众人的赞同,而杨秀清则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其实在太平天国当中,很多次都是杨秀清当了恶人,洪秀全当了好人,时间长了人心自然就都到了洪秀全哪里。
▲洪秀全会掌控人心但不懂军国大事,杨秀清懂军国大事但不懂掌控人心,只可惜两人不能亲密合作。
其实当陈承瑢密告杨秀清要取代洪秀全的事情的时候,洪秀全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干掉杨秀清了,不然他也不会出手,因为连杨秀清的心腹都叛变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洪秀全把握十足。其实,杨秀清的死,在洪秀全下密诏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众人被杨秀清欺凌的太久了,也被欺凌的太委屈了,就差一个人带头反抗了,一旦天王洪秀全站出来,众人便会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干掉杨秀清。即便韦昌辉、秦日纲失手了,其他人也会在天王洪秀全的名义下接着上。只可惜杨秀清一直都蒙在鼓里,一直都以为自己掌控了大局,却不知自己早就踏进了鬼门关。
在电视剧《太平天国》当中,在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做万岁之后,傅善祥曾经建议杨秀清直接带兵杀了天王,自己取而代之,杨秀清当时犹豫没有这样做,随后傅善祥离开了杨秀清,因为傅善祥知道杨秀清如果不能取代洪秀全,就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虽然电视剧是编的,但其实也准确地说明了当时杨秀清已经踏入鬼门关的处境了。
1856年天京事变,如果杨秀清逃跑没有死,他会有翻身机会吗?
只要杨秀清在当晚逃进自己亲信的军营,那等待韦昌辉的将是反杀!韦昌辉当夜仅仅在陈承镕接应下带入3000精兵,偷袭的仅仅是东王府,对付的是东王府亲兵卫队300来人,剩下杀掉的是东王府妇孺老幼!而天京府东王党足有20000余,他们是后来被诱杀的!
试想二万东王府将士与北王燕王不足五千多亲信决斗北王燕王能赢吗?这种情形下,天京府其他将士将是墙头草看结局而决定站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