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上很少提及五胡十六国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五胡十六国堪比三国,还要诸侯混战,还要战况惨烈。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如日中天,被列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但其实他还写了一部类似五胡十六国演义,却被打入冷宫。

不是三国英雄力压五胡十六国豪杰,而是三国都是华夏文明正统观之争,五胡十六国很多都有摧毁华夏文明的非正统史实,华夏北方民众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到了濒临亡族的危难境地。

关键时候,汉异混血儿冉闵颁布"杀胡令",斩尽杀绝曾欲灭绝汉人的羯虏,才让北方汉人起死回生,北方才没有沉沦。华夏文明躲过一劫,最后反转竟将异族全部融化在华夏文明中。

这一段历史,正统与非正统搏杀的天昏地暗,许多历史人物,难以把控。特别是当他们最后殊途同归,都融入华夏文明的时候,错综复杂的关系,很难理清,千头万绪总是绕心头。非等比罗贯中更有才华的大师出现方可。

也许,这一个大师就在头条中藏龙卧虎,等待大展身手之机,虎啸而出!

历史书上很少提及五胡十六国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五胡十六国达到了顶峰。

据说,汉人比少数民族人口还要少的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

当然,网上也有很多误传的资料,以及拔高冉闵的内容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胡人统治中原的时候,是比较黑暗的时代,汉人很苦。很多村庄为了保护自己,自行建立古堡,类似欧洲的城堡,所以今天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村子留下来的高墙。

如果想了解,去百度一下“双脚羊”“杀胡令”。因为太过血腥了,所以历史书上一般都回避这一段历史,而且也不利于现如今的民族大团结。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如今生活在一面旗帜下,一个国家,各民族之间就应该亲如一家。

历史书上很少提及五胡十六国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这里的“历史书”,想必应该是指的历史教科书了。其实不仅仅是历史教科书,就连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涉猎五胡十六国的内容也很少。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我总结起来无非是两个原因——讲不清、不能讲。

先说讲不清。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这一个多世纪里面,北方陆陆续续冒出了十几个自称皇帝的国家,还有数不清的割据政权。各方势力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台,每个人在舞台上待的时间都不长。因此,虽说这段时间在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也涌现出了很多枭雄,被后人所记住的,却也不过就是刘渊、石勒、冉闵、苻坚寥寥几人而已。

“不能讲”这个原因,其实相比于“讲不清”来说更加重要。历史书上,总是避重就轻地云云,说这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但是事实就是,所谓的融合,其实是通过汉人大量的非正常死亡,给胡人以生活空间,最后二者“融合”的!

至于有些事儿,那是更不能提的。比如说“两脚羊”啦,永嘉之乱啦,都是不能提的。又比如“闻鸡起舞”兄弟——祖逖和刘琨,都是抗击胡人的英雄,而他们却只能出现在语文课本而不是历史课本之上。至于冉闵,就更不能提了,毕竟一道《杀胡令》,杀的可都是胡人。

一个民族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对自己历史的遗忘。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历史书上很少提及五胡十六国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五胡十六国这段时期也叫作五胡乱华或者南北乱世,前后长达三百多年,如果古代20岁算一代人,那就是十五代以上!进入原中原政权管辖范围内远不止五胡,他们建立的割据政权也远不止十六国。这是个混乱的世界,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从刘裕灭西晋开始,直到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结束。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个民族大融合,语言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汉人在当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也正是这种冲击使汉人加紧开发了南方,并用强势文化重新融合了各族,统一了国家。

历史书上很少提及五胡十六国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虽在很少提起,但这段历史也应该是真的。

所谓"五胡十六国",也叫"五胡乱华",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从而造成的与汉族政权对峙的一个特别动乱不堪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五胡"

"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

“十六国”

十六国,指的是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实力强劲的小国家。

“五胡十六国”从年代上来说,至少有一百多年,从公元304年,巴氐李雄建立成汉帝国,五胡史正式开始计时。当时,先是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在中原建立汉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这一期间,先后建立了许多小国家:江南、荆湘等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十六个,所以被统称为十六国。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一些小国家,所以这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繁乱的一个时代。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东晋开始。公元439年九月,北魏帝拓拔焘统一了华北。“五胡十六国“总共一百三下五年。南北朝正式开始,“五胡十六国”时代终于结束了。

纵观历史来说,“五胡十六国”是一下非常可怕的时代,据一些野史记载,北方汉族在”五胡十六国“之后,所剩无几。据说,当时的战争非常残酷了,见人就杀,据一些相关资料记载:

1、“勒”并统其众,潜自石桥济河,攻陷白马,坑男女三千余口;“勒”驰如武德,坑降卒万余。

2、东海王越,率洛阳之众二十余万讨勒,……为勒所败……衍军大溃,无一免者。

3、石季龙攻陷徐龛,送之襄国,勒囊盛于百尺楼自上杀之,令步都等妻子刳而食之,坑龛降卒三千。

4、左军石挺济师于广固……勒害之,坑其众三万。

当时的情况大致是:“……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屠杀、饥荒、流离等,无数的灾难,使北方地区汉人不知道能剩多少。

这就是历史上不愿提起的“胡羯屠汉”,而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后来“冉闵屠胡”,而对国家造成的结果是,北方人口严重稀少,遍地野草,没有人烟。于是在312年石勒据襄国称霸之后,他开始了“徙戎”。据说,他往自己的境内,至少徙胡四十万落,二百八十多万人。

由赵丽颖、林更新主演的电视《楚乔传》,其时代背景,就“五胡十六国”这段时期。电视剧的开始,“楚乔”与一邦女孩子,都是那那些“胡族”官宦家的奴隶,她们的生命卑微如尘,被当作贵族射箭场上的“活靶子”,随时都有生命之危。由此,我们可对真实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残忍度,窥见一斑,所以这种残绝人寰的时代,历史书上也是不愿意多提及的。

历史书上很少提及五胡十六国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因为,这会影响民族团结。

五胡乱华那个年代是汉族的灭顶之灾。胡人部落大举入侵,导致汉族几乎灭种。可谓尸积成山,血流成河……

那是个不堪回首、极其黑暗的年代。说是人间炼狱都不为过。

如果把这段历史普及了,恐怕会引起部分人对那些民族的痛恨,类似很多国人对日本人的仇视心理,这可有点难办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那时政权的频繁更迭,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人物,人名又拗口难记,就足以劝退很多人了。

说句题外话,现在的很多人能搞清楚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和北宋南宋的先后顺序就很不错了,还指望他们能知道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是啥玩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