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墨家,为何昙花一现后消失近2000年,直至新中国成立?

春秋时代墨翟创立的墨家,是与儒道法等并列为六大家之一,核心理念是"兼爱""非攻"等和平主义。

据说墨子曾请教过孔子的"仁丶义"等,而又自立的一种学说。在春秋"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中,墨子的"和平主义”很难贯彻,诸侯纷争,群雄对峙,战争是解决争端的最有力武器。对强者来说"攻伐"才是霸道。

后来秦汉历代或遵法家,或崇道家,或尊儒家。墨家博爱与和平的理念,渐行渐远。但墨家的和平观在民间还是被人颂扬。时至今日,新中国历史学家还是把墨家做为古代的一种学说给予应有的历史肯定。

我们今天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汲取民族传统的精华,去除糟泊。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大爱无疆(兼爱),人人平等。我们在世界外交所奉行的"五项基本原则",就是和平解决一切事端(非攻)。

神秘的墨家,为何昙花一现后消失近2000年,直至新中国成立?

墨家消失2000年,是华夏的幸运。

墨家主张平等,儒家主张君臣父子阶级化。

《墨子▪法议》曰:“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首先国与国是平等的,任何对他国的掠夺、侵略、以掘其资源为目的强权干涉都是不义。再者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因此不能依仗权力、地位、辈分、身份妨碍或侵犯个人(除法律规定外)。

最终,我们的祖先选择了更适合时代的儒家,建立集权统治才有了唐宋明一个个伟大的朝代。

有人可能会赞叹墨家平等理念好。

那就看看阿拉伯国家就知道了,默罕默德说了一句信仰真主阿拉的人平等。阿拉伯领袖由选举产生,仅仅3代君王就乱套了,大家都觉得自己和别人平等,别人能成为君王自己为什么不行呢,之后的君王都是通过杀戮夺权。

等到蒙古人率领13万骑兵,来到拥有2000万人口的伊拉克地区,当地只能派出12000人骑兵,而且是以异族奴隶组成的部队。因为大家都平等,就不存在效忠,君主只敢用不信伊斯兰教的异族奴隶做军队。

直到今天阿拉伯国家还是乱的一塌糊涂,平等是先进的理念,但不一定适用于落后的时代 。

神秘的墨家,为何昙花一现后消失近2000年,直至新中国成立?

春秋时代是我国文化最灿烂的日子,百家争鸣,许多有文化思想的能人异士都创立了自己的学说,最有名的就是道家、墨家、法家、儒家。其中,墨、道、法源自一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或老聃),讲究是道法自然,人要尊从自然之道,人要遵守自然规律。法家最出名的是韩非子、商鞅,强调人是决定一切的,人决定一切,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儒家思想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学说,孔子是创造者,其政治作业就是:人要互爱,统治者要爱被统治者,被统治者要爱统治者。其实是有最厉害的欺骗性!这可能吗?这是最典型的和稀泥,这很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可以调和两者的矛盾,所以,儒家思想是发展最好的。再说说墨家,墨家是典型的科技强国的代表,强调科技强国,喜欢制造许多先进的武器、工具,也是侠客的祖师爷。这是一群很古怪的人,很聪明和执着。不娶妻生子,所以,后代是没有的,他们就是寻找社会上最聪明的人来延续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没有发扬光大很正常。

神秘的墨家,为何昙花一现后消失近2000年,直至新中国成立?

两千五百年前的诸子百家,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家兵家农家墨家和儒家。在这些思想中,其他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都有过表现,唯独墨家是昙花一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墨家思想太超前了,即使现代社会都无法完全做到,墨家思想甚至超乎近代人类社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其中最著名的思想是兼爱非攻和君民平等,万众一心。这些思想出现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春秋时期,可见中华文明之光辉,兼爱就是博爱,君爱民,民拥君,上下一心,配合默契,无艰不摧,无攻不破,这一点在国家危难时刻可以做到,但是,君民平等思想却行不通,一是政治地位不可能平等,二是财富不可能平等,三是劳动成果不可能均有。所以说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空想社会主义。

神秘的墨家,为何昙花一现后消失近2000年,直至新中国成立?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首先,就是墨家的思想,墨家的思想是兼爱,非攻。所以在战略上,墨家重守不重攻。可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正直战国时代,各个国家都想吞并他国,所以墨家的思想很难被当时的统治者接受。

其次,墨家的家规甚是严格,凡是墨家的弟子,一律以苦修为主,生活极度艰苦,而且他们穿着麻衣,赤裸脚掌,喜欢与自然接触。

第三,墨家在战国后期,分为了三家,也就是赵墨,楚墨,和齐墨。这三家墨子,为了夺得内部的统治权,也是互相杀戮,甚至最后,楚墨杀了齐墨二千多人才夺得墨家钜子。

第四,2000多年来,人们的认识还达不到兼爱非攻的理想社会。就连管子也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都吃不饱饭,谁还会考虑兼爱别人呢。

第五,之所以现在再出现,因为现代社会物质发达,衣食住行已不是人们要考虑的问题了,而是思想和意识问题,所以墨家的思想再次被提上台面来。

以上内容,就是我读了相关战国书籍给你的分析,纯粹手打,谢谢采纳。

神秘的墨家,为何昙花一现后消失近2000年,直至新中国成立?

墨家是东周时期的学说派别,曾经在我国的历史舞台上也是很辉煌的。

东周时期听起来也许会有些陌生。如果说是战国时期,那是不是感觉很亲切。对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这个时期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非常特殊,想必大家听过春秋无义战,战国无君子!这其实就是社会结构遭到根本性破坏,我们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遇到挫折可能会就吃一蹶不振了。我们是越是危难时刻,越能激发自身潜能的民族。为了自救全民族的人才都想破脑袋思考,如何拯救这个民族的重大问题。于是提出了各种想法,诸子百家的思想,如果有心去看一看,其实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有序。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去思考。

而其中的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较为突出!这些思想拿出来在国家治理上实践成功过的有法家、道家、儒家!法家强秦崛起,道家汉初推行的黄老之学为后面汉武帝打匈奴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儒家大家都知道,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伴随了我们两千多年。为什么墨家怎么就没有得到实践呢?我们现在的人去看,墨家的思想也很先进啊!

墨家提出: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等。现在看来都是非常之先进的。为何就没有得到推广与应用呢?

一个是这种思想,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提出来之后,受到了打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在那个人们探求治国理政的特殊时期,墨家在墨翟离去后没有像儒家那样再诞生出非常厉害的继承人。推广和应用的机会自然少之又少。而且就以节用来说,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节用就是在让一个饿了三天的乞丐看到肉包子还要求他在吃包子前沐浴更衣一个道理。墨家的思想,没有应用的良好土壤,没有名人宣传。

近年来经过很多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出现复苏,并因为其进步性而出现燎原之势。那是因为我们解决了温饱,我们又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了。之所以会被人们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来。那也是清末民初,在那个受尽屈辱的年代,我们这个民族又做起了两千年前古人做过的事,又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思考。翻阅历史,寻找典籍。我们在里面发现了墨家这一思想。也有人借用西方的东西。明治维新不就是吗?说到这里想必各位朋友应该能够理解过来。

这是凭空出现,而是有一个民族性格和一个民族历史等等有关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