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表现?
李世民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小就显示了军事才干,十七岁就随父亲四处征战。
在李渊代隋称帝中,李世民是李家兄弟姐妹中最为出色的,几乎占据一大半功劳。是他最早向父亲提出起兵取天下的建议,又是劝阻父亲不要弃太原,尔后才逐渐掌控局势,胜券在握。
李世民不仅善战,而且会笼络人心。打败刘武周后,收降猛将尉迟恭,是最大收获。
李渊称帝后,李建成封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渊命李世民挂帅出征,先后消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两大劲敌。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回京时,带着25员名将和一万精兵,受到了军民热烈的欢迎。一时威望甚至超过了李渊。
在遭遇毒酒的谋害,李世民从死亡线上被捡回一条命。玄武门之变,战胜并灭绝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集团,而登上皇帝宝座,并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
怎样评价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表现?
如果按军事能力对历史上的皇帝进行排名,李世民当之无愧是第一。如果按名将进行排名,李世民也名列前茅。有人对初唐名将做了一个排名,大多数人认为,李世民是李渊朝第一名将。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如何突出?我们从他的几次实战中可以看出来。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李世民亲自领兵独立作战的第一场胜仗——浅水原之战。
浅水原之战发生在李唐和陇西的薛仁杲之间。陇西军的前身和李唐一样,也是出自北朝,有着强悍的战斗力。之前,李世民和薛家打了两仗,第一次小胜,第二次失败,这样一正一负,也算是平手。这一次,李世民前两次的吸取教训,采取了以守为主的策略。因此,不管敌人如何叫阵,他只是闭门不出,还下了一道命令:敢言战者斩。
这时候的李世民刚刚20岁,按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但他会隐忍,对敌人的叫阵充耳不闻。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唐军刚刚战败,士气比较低落,而对方刚打了胜仗,既有骄傲之心,又有轻敌之心,现在要做的,是让时间平复我方士气,争取一战而胜。
李世民与薛家军整整相持了60多天。消耗战拼的是综合实力,薛仁杲没了粮食,他的几个部将带着人马投奔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机会来了。他让行军总管梁实到浅水原扎营诱敌。
薛家军的主帅罗㬋很高兴,立刻带上自己的精锐部队出击。可梁实在营寨里还是不出战。罗㬋急了,他的营地没有水,只有速战速决才是唯一的活路。为了打胜仗,罗㬋下了死命令:全力进攻。
看到罗㬋的焦躁,李世民知道,是时候出兵了。他让庞玉陈兵浅水原,和罗㬋交战。
庞玉和罗㬋对阵,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李世民带着大军出其不意从原北冲出来。
李世民身先士卒,带着几十个骑兵冲在前面,很快来到阵前。他们和庞玉里外夹击,很快就让罗㬋溃不成军。
打败了罗㬋,李世民又带着2000骑兵乘胜追击。这时候,军队出现了不同声音。李世民的舅舅窦轨说,薛仁杲的视力不能小觑,不如先观察观察再决定是否继续战斗。
李世民坚决反对。他表示,进攻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现在我方士气正盛,大有破竹之势,绝对不能失去这个好机会。
就这样,李世民带着2000先头部队进攻薛仁杲。还没交战,薛仁杲的几名骁将就投奔了李世民。围城的当天夜里,很多守城的士兵投降。薛仁杲看到军心散了,只好放弃抵抗,开城投降。
20岁的李世民一战而胜,成功拿下了薛仁杲,解除了大唐在陇西的威胁。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的成功除了靠武力,还靠脑子。他善于思考,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准确判断。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成功的关键。
除了会思考,李世民还经常亲自侦察敌情。和王世充的战争很艰难,但李世民照样亲自带侦察兵。他要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做出决策。
一次,李世民带着人完成侦察任务后,侦察兵回去了,他带着一个贴身甲士登上一座小山坡。天气很好,两人在山坡上躺下,不一会儿居然都睡着了。他们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睡觉的时候,王世充派人包围了他们。
一只老鼠跑到甲士的脸上,把他惊醒。甲士这才发现,他和李世民被包围了!
甲士叫醒李世民。两人翻身上马,奋力冲出包围圈。敌人紧追不舍,李世民抽出随身携带的大羽箭,一箭射死了敌军将领。敌人吓坏了,也不敢再追。李世民有惊无险地回到自己的营地。
李世民打仗中的拼命二郎精神,也是他成为名将的重要原因。
武德三年四月,和宋金刚的战斗中,宋金刚粮尽北逃,让大将寻相殿后。李世民很快追上寻相并打败了他,然后又乘胜追击,一天一夜追了二百里,打了几十仗。
高强度急行军,年轻的李世民没事,但他手下的人顶不住了。有人建议先安营扎寨,等步兵和粮食跟上来再追。李世民坚持乘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和机会。
在雀鼠谷,他们追上了宋金刚。一天之内,双方打了8仗。到了晚上,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两天没吃饭,三天不解甲了。因为骑兵追敌人跑的太快,军粮跟不上,军中只有一只羊,李世民和将士们共同把羊分吃了。
第二天,李世民带领骑兵继续进军。他们很快到达介休城下。双方在介休又展开一场大战。宋金刚彻底失败,并州收复,李世民又立战功。
年轻时的李世民,就是一个拼命三郎形象,尤其是打起仗来,不顾一切地抓住机会,以求尽快取得胜利。
怎样评价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表现?
[流泪]
怎样评价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表现?
谢谢邀请!
关于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军事才能,个人觉得有这几个表达。他是封建王朝中军事才能最出众的皇帝,没有之一!毛主席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当秦王时期,为大唐统一全国立下赫赫功劳,同样年少成名,能与之相比的只有汉代霍去病。如果李世民没当皇帝,只做将军,一代名将妥妥的,千古一帝的光环太耀眼,掩盖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当皇帝后肯定就不能随军出征了,只能派遣将军领兵,军事才能很难再发挥出来。
李世民担任秦王时,每战必身先士卒,东征西讨,完成对北方的统一。对战薛氏父子,统兵三万打败西秦二十万大军;以八千玄甲骑兵杀灭宋金刚数万精锐;虎牢关之战用三千军队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五陇阪之战用百余精骑,惊破突厥数万大军;已王者之姿合围王世充,轻松歼灭。直接为唐朝统一天下奠定的决定性的基础。
李世民领兵战略战役战术目的明确,善于运用优势精锐突击,是将骑兵运用成熟的代表人物。其临场指挥能力极强,攻防转换迅速,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我是肥星星,欢迎一起交流讨论!记得关注哦,么么哒!
怎样评价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表现?
军事能力,讲究的是统率能力,李世民的统率能力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大,在统率这一方面李世民可以成为千古一帝了,就算曹操未必比得上。成吉思汗都未必可以,
分享如下,
成吉思汗打仗的时候他的是军队永远是强大的,
而李世民家族出来时候,在各路反王当中可以说是没有最弱,也是倒数最弱的。
当时瓦岗寨以及瓦岗寨里面的兄弟,战将之强大,团结可以说,中国五千年历史是绝无仅有的。就算水浒传里面的兄弟都没有瓦岗寨团结。
但是就是这样团结的兄弟,被李世民的拉拢,分化,离间,无所不用其极的几乎全部拉拢过来,用来打其他反王,结果在各路反王当中,李氏家族竟然得了天下,强大让王世充等人最后都反而被灭,同样反王出身,王世充等人最后成了李世民的口中反王了。所以李世民这个军事统率能力不是一般强大,可以用千古一帝形容的。
……总结完毕
怎样评价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和表现?
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游击战术在千年前被李世民玩透了。唐初,李世民为秦王,指挥了浅水塬大战等四大战役,采取游击战术,发挥唐军后勤补给充足的优势,以逸待劳,消耗敌方,待敌方精疲力竭的时候,一俱歼灭,为此取得了初唐统一战争的伟大胜利。后世不但学习李世民的军事思想,而且活学活用,进一步提升拓展。毛泽东对李世民评价很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