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放弃高薪也要去考公?

儿子高考660多分,老公想让他上北师大,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大哥大,以后毕业了做个教师,稳定单纯假期长,或者考公也比较占优势,但儿子一门心思的认定了他想进华为,自己做主填报了华科大。

这个学校知名度不高,每次别人问你家孩子在哪里上学?武汉,哦,武大呀?不是,华科。哦,哦,也不错,然后就闭了声。那语气估计心里在想这是个什么二本或者专科院校,还是少说为好。这样的次数多了,让本就心里憋气的老公更不爽了,父子俩差不多有一年多时间心里都有着隔阂,憋着一股子气。

直到去年,儿子有了考公的想法和计划,父子俩的关系才缓和了许多。

儿子计划考研,和他关系特别铁的一个高中同学也在准备考研,寒假的时候他们约在一起复习。

那个同学的父亲是工商局的局长,他让俩孩子每天去他们的会议室学习,会议室宽敞明亮,每天有专人为他们提前开好空调,备好饮料水果和小零食后,不会再有人去打扰。学习累了会议室边上还有娱乐室,可以看一下书打一下球什么的。

那里办公室的人都对他俩特别热情友善,他同学空闲之余也给他讲一些关于他父亲的工作生活,儿子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点心动了。

我们家做生意,这两年疫情生意差了很多,特别是今年,年初钢材类疯涨,后面海运费疯涨,就产品没法涨,收入减少了很多,这也是老公一心想让儿子考公的原因,他不想孩子像他一般累,天天操心太多。

我们虽然从没有在儿子面前提过这些苦累,但必竟孩子大了,他自己也能感受到。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多少人丢了工作,少了收入,多少的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公务员旱涝保收,完全不会有这些烦恼。

这些年总能看到“清华毕业去地方考公,对不起国家的栽培之类”的新闻,前几天还看到一个哈工大的孩子放弃华为40万的年薪去考公,其实可能就是见多了,格局大了,也有可能就是真的累了,想定下来吧。

稳定,就是公务员最大的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务员社会地位高,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收获敬佩羡慕的目光,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考公队伍的原因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放弃高薪也要去考公?

追求稳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放弃高薪也要去考公?

拿高薪必须要为老板不断创造经济利益,成果一但不明显或下降,个人收益也必然减少,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永远让你拿高薪,况且企业也有风险,一当破产两手空空。而当上公务员,只要你不犯错,你的工资永远不会落单旱涝保收。并且也会不断的往上增加,况且工作的时间是早九晚五,对自己的休息和娱乐,以及照顾家庭多方便。而且公务员的工资,比普通职工的工资至少高两倍以上,也不算少。这就是原因所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放弃高薪也要去考公?

很简单啊,旱涝保收。高薪必有高付出。公务员安逸不低的收入,丰厚的待遇,早晚九五的悠闲,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网,生老病死的无忧,都让公务员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哪个百姓有这个待遇?,都想做公务员这是必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什么可谴责的。高薪的私企,看似光鲜亮丽,背后的付出常人怎能体会得到。加班加点不说,捎有风吹草动,就前功尽弃,生活上没有保障,一但有病有灾,炒你鱿鱼没商量,遇到一个好老板,是你不幸中的万幸,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你,中国就有一个曹德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放弃高薪也要去考公?

这个事很容易回答,主要还是企业风险很大,这十年经营很好,后十年不一定怎样?这十年你很能干,后十年你怎能比得上年轻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放弃高薪也要去考公?

公务员只要不贪腐的情况下,每2-3年是可以有晋升的机会,相对于企业来说发展空间较大,而且到了一定的级别享受待遇更高,还有一些隐形福利,这是企业不能比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