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平台,诗歌为什么感觉是最冷落的文体?

诗歌是有感而发,是植根于生活大地的情感,如果没有互相呼应的氛围,就如失去情感的肉体,孤掌难鸣。

唐诗三百首,是因为留下传颂的五万首,是因为民间作诗抒情的土壤有千百万首。肥沃的土壤才能盛开鲜花万千朵。

唐代文人应酬是以酒铺路丶诗搭挢。今天人们应酬是酒铺路丶烟搭挢。

过去是战斗文化丶革命浪潮,容易涌现大量的激情壮怀丶慷慨高歌的诗作。今天文坛一团和气丶无事呻吟、软风绵骨,不能令人振奋丶与之击节丶互抒胸臆丶楚天燕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热血沸腾,壮志凌云!

好的诗坛一定要拥有众多的诗歌爱好者。大诗人要为众多爱好者创造更多的激动人心丶荡人心魄的战斗史诗,鼓励和帮助诗歌爱好者,与之共鸣,风雨同舟。

过去物质条件差,工人日报等大众报刊也鼓励爱好者投稿,还约谈,帮助大众读者丶诗歌爱好者,每周发表的大众诗给予鼓励,趁热打铁举办诗歌朗诵会丶免费大师演讲会(略似今天明星粉丝会)丶售书活动,搞得热火朝天。

今日物质丰富了,许多大众化的活动却无人组织了,退却了。没有诗歌欢乐的天地,没有良好诗歌组织者和场所氛围,没有广泛团结和帮助诗歌爱好者,都单纯追求高大尚和暴利,那会有广阔的诗歌天地。只有歌了,少了诗了!

在有些平台,诗歌为什么感觉是最冷落的文体?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现代的社会环境不同,人人都谈钱,追求钱,缺少对诗歌的认识。另外是人们对诗歌的审美观念有不同,他不懂欣赏。不过,话又说回来,每个文体都会有它的读者。如大师的画,也不是人人懂得欣赏;名歌手的歌,也不见得人人中意听;诗歌也只有懂诗的读者。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诗歌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君不见现在小学课本也增加多了诗歌的学习,再看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人对诗词的热度将会一浪高过一浪。

在此,把我3月19日作的《写诗有什么好处》同大家分享下。

写诗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

我也问过

好多次自己

诗不能当钱

拿来花

诗不能当床

用来睡觉

诗不能当饭

端来吃

诗如春雷

给人警醒 给人惊喜

诗如春雨

滋养心田 滋润心灵

诗如春风

吹走烦恼 吹走疲劳

诗如春日

让人舒畅 让人陶醉

写诗可以给迷茫的人

重新找回自己

写诗可以给浮躁的心

获得一片宁静

写诗有什么好处

写诗可以让梦想起飞

写诗可以让生活更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凡有修养有气质的女人和有能力有品位的男人都喜欢诗人,或者喜欢懂诗词的人!我诗写我心,在写诗路上,我会继续行!谢谢!

在有些平台,诗歌为什么感觉是最冷落的文体?

谢敬!

诗歌时而高深莫测,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粗广豪放,时而小家碧玉,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太容易入戏!人们对诗歌的冷落,感觉是敬而远之 ,这跟时代的文化之风有着很大的关系!

唐代盛产诗歌,平时也是用诗歌说话,并且通用诗歌来表达人的情感!差不多跟他们从小的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可能他们的课本都是以诗歌形式的吧,而我们只从书本上看到一些,并没有完全普及!

再有这跟日常的行为方式是分不开的,我们惯用的是白话文 ,张嘴就来 ,通俗易懂,而还有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说家乡方言,有的连普通话还讲不好呢,那对诗词更是看不懂的,你说,他还能热爱得了吗!但不排除也是因为文化上的差异,纵使我怎么看都不懂,那只好束之高阁,不理它了 ,这就是我们近代人大多数放弃诗歌 和冷漠的主要原因!

(谢题主!谢阅)!

(原于4、6)!完稿!勿抄袭!

在有些平台,诗歌为什么感觉是最冷落的文体?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之所谓诗歌吗就得有诗歌的谙味,格式押谙要求高並且还要有意境。作者必须具备高水准所作的诗词诗歌才能让人佩服欣赏!可是有心裁花花不长,现实中很少有人爱好诗歌,只看不评,甚至连看都不看,觉得费劲费神,所以诗歌不管在哪个平台都是冷门是这个原因,再说现在是白话文时代,还是直白易懂得好!

在有些平台,诗歌为什么感觉是最冷落的文体?

因为诗歌太冷了!

在有些平台,诗歌为什么感觉是最冷落的文体?

诗歌被冷落,无人问津,不是有些平台的问题,好像是一种普遍现象吧。

诗歌的衰落是人类灵魂的丧失,诗是启迪人们心灵的工具。没有诗的滋润,我们的文学尤如大树和花草没有雨水的滋润一样,会逐渐枯萎。

一方面,人们常说诗歌是文学的桂冠,另一方面诗歌又少人阅读,什么原因呢?

一,生活节奏太快,人们压力大,没有办静下心来欣赏和回味诗歌的含蓄美。

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那些阅读高,点击高的是视频。人们已经懒于思考一件事件的深度,只需要看视频待你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事,有什幺趣味性,然后一笑了之。凡是涉及深度思考的内容,大部分人都疏于关注,直接屏蔽掉。

而诗歌恰恰是需要深度思考和回味的文体,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文字组合。这样文体已经不太适合现代年青人的口味了,所以不会有多少人阅读和关注。

二,给予人们可以阅读和视觉享受的文化形式大爆炸,给了人们可以选择的巨大空间。一打开平台,各种赏心悦目的标题,花边新闻,热门话题太多了,除了是真正爱好,否则不会有人去阅读一首自己从未看过的诗。

三,人们灵魂缺失,欣赏力下降。别看现在人文化水平提高了不少,但是文化欣赏能力在下降,许多人都己变成了一堆躯壳,根本不需要诗和远方。只关心眼前和利益是绝大部分人的常态。。他们自己不会欣赏,还会嘲笑那些写诗的人是在卖弄风雅和情操,这是一种严重扭曲的变态的文化观。

四,由于诗歌的受众少,导致诗人创作热情下降,诗的创作质量也在下降。现代谁要以诗歌为业,那只有饿死在大马路上了。

五,现代人由于文化素质有了提高,或许都会写点小诗,不是名人诗作,普通人写的诗作也就不屑于阅读了。平台诗歌阅读低,而平台是要收益的,阅读低的东西,平台会放弃推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状态,诗歌也就越来越边缘化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