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万人敌”,为何不斩任何一名曹魏主将?

戏说三国。曹操第一次在虎牢关的十八路诸侯同盟会的联谊会上,探讨攻打董卓会上,许多诸侯叹气:董卓身边有虎将,吕布勇当三军,许多名将都失手了。全场寂静。

只见一声若洪钟般响起:你们怕吕布,俺张翼德不怕!

众人一看,戴着乌巾丶穿着黑衣丶一双乌鞋的黑脸大汉,只有一双眼珠边和牙齿露出白色,惊倒众人:那来的黑金刚?

众人皆惊:那来的山野黑衣人?

盟主:今日诸侯大会,怎么闯进了山野之人?

辽东诸侯公孙瓒忙起身打招呼:这是我同窗好友刘备的三弟,刘备是大儒卢植的得意门生,是皇家八叔,特来随我讨逆,望主公和诸侯谅解?

既如此,我等十几个大将都被打败了,刘皇叔的三弟敢同吕布挑战吗?

张飞大声道:好久没喝酒了,若喝好酒保证拿下吕布?

众将起哄:马后炮不要放?激将法激起了张飞骑着大黑马挺首丈八蛇矛直扑吕布。吕布也惊:那來黑衣人?

我是你大爷燕人张翼德!同吕布大战五十合,两边将士看得眼花了乱。曹操大声赞叹:黑马张翼德啊!

话未落地,又见一位红脸赤马戴着绿帽的舞着青龙刀拍马而去:三弟让开,看我关羽关云长活擒吕布!

吕布真想挑了张飞,猛见又一红脸大汉闯进来,一打二又大战五十合。曹操又大声感叹:桃运关云长啊!

话刚说完,又见一位白脸白巾白马皇叔舞着双剑冲入阵中:吕布不得无礼,大哥刘备刘玄德来也!

吕布一看白面书生:我与你素不相识,何故一家三口欺我两口吕啊!

刘备:初来乍到,今日我桃园三结义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正好拿你开刀了!

三人围着吕布三人转,两边看到精采纷呈、鼓角齐鸣丶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三人已把吕布战的心惊肉跳:还好,刘关张三人都有顾忌,否则拼命两败俱伤。

吕布大叫一声:贤德弟,后会有期!夺路而走。张飞欲追,刘备:勿追穷寇。

后来吕布与刘备英雄惺惺相惜,盖自于三英战吕布,不同凡响。

而从此曹操厚结刘关张,与刘备称兄道弟煮酒论英雄,借兵予刘备开张。土城释关羽,上马金丶下马银,不送貚婵送赤兔。

古人讲忠义,关羽华容道上竟放跑了曹操。关羽空手返回,诸葛祝贺旗开得胜,关羽低下头:曹操,跑了。险些关羽被军法处事。

张飞更绝,一次暴跳如雷,当场惊死曹操身边一员大将。曹操故做镇静:张翼德,汝娶我夏侯妹,对我娘家人一点规矩也没有啊?

说得张翼德羞色难辩,低头沉思间,曹军已转身远去了。

戏说三国,刘关张竟都不死于曹操之手,也不动曹操一根手指,似乎双方有默契啊!

关羽、张飞“万人敌”,为何不斩任何一名曹魏主将?

关公过五关斩六将何解也。

关羽、张飞“万人敌”,为何不斩任何一名曹魏主将?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关羽和张飞有“万人敌”的称号,在《三国志》里也是这样说的:

“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这里的万人敌大家可能会与另外一种形容关羽、张飞的句子联系起来,那就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样的情景就像是武侠大片,比如金庸老前辈笔下的“越女剑阿青”,在乱军中来去自如,但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吗?

如果关羽和张飞具备这样的能力,那刘备还要打这么辛苦干嘛?

首先我们来说关羽,温酒斩华雄,多么牛的一段故事!两军阵前关羽要应战华雄,曹操为他准备了一杯热酒斗胆。

关羽霸气地说:“回来再喝!”

等关羽回来,曹操又拿那刚才倒的那杯酒递过去:“喝吧,还是热的。”

关羽非常感动:“你这保温杯质量真好!”

这里没有调侃关羽的意思,因为这个故事本来就是来自演义,《三国志》里的华雄是被孙坚所杀,与关羽没有什么关系。

张飞也是如此,演义作品中他一矛刺死了吕翔,但历史资料里并没有吕翔这个名字,只有高翔,而且也不是死于张飞之后。

以上两位虽然是武将,但并非主将,华雄也不是属于曹魏那边的人。如果要算曹魏的主将,只能是张辽、徐晃、李典、于禁等人,但这些人岂是这么容易就被关羽和张飞斩杀的吗?

《三国演义》里面的场景,让大家都会有一种误解,那就是两军交战的时候双方大将都要先出来单挑一番,只要哪边的大将输了,另一方就会率先吹起冲锋号冲上去群殴。实际上古代根本不是这样打仗的,要这样打仗,一万个主将也不够死!

所谓千军易得,良将难求,主将在全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正的主将是运用兵法来调动兵马,根据形势做出准确判断,指挥队伍是攻是退,这才是主将要做的事情。张飞和关羽做的也是这样的工作,而他们万人敌的称号也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上去和一万人打架,而是以一人的智谋去战胜万人。

结束语

历史和演义存在差距,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我们不能用看演义的眼光去看历史。

关羽、张飞“万人敌”,为何不斩任何一名曹魏主将?

《三国志》陈寿对关羽张飞的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为世虎臣”魏国的谋臣程昱等也称赞过“羽、飞万人之敌也。”

作为“万人敌”的关羽和张飞都斩杀过哪些将领呢?这要从头说起。

刘备是涿郡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涿州一代。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到了刘备起事已经是白丁了。刘备在涿郡起事时真的是白手起家了,那时关羽和张飞就追随他了。“少与羽俱事先主。”起初时刘备最得力的助手也就是这两位了。刘备与黄巾军的多次战斗,都有赖于这两个人的并肩作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对他们杀过的将领没有太多的记载,大下的战役无数,却也是踩着无数人的性命才能够把名字流在汗青之上的。

曹操攻打下邳刘备的时候,刘备逃走。关羽无奈带着刘备的家小投靠曹操,帮助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在之后的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孙权的联盟获取了胜利,而以步兵擅长的刘备军队在阻击曹操败落的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关羽和张飞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备功刘璋时,关羽留守荆州,“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州郡。”张飞确成了进入四川最重要的将领并在巴郡义释放严颜。后来又在高中大破曹操的名将张郃,其勇猛程度稍微比关羽差一点。

关羽在荆州时,带兵攻打曹仁守的樊城,曹操派水军都督于禁带兵救樊城。到了秋天,时连将秋雨,河水暴涨。关羽掘开汉水,水淹于禁带来的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关羽斩杀。“羽威震华夏”,连一生戎马的曹操吓得都开始和群臣们商量要迁都,怕关羽会打到许都来。

“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糜书。”诸葛亮虽然是旷世奇才,却没有给蜀汉设置史官,也不修注历史,这也造成了很多历史事件的缺失。《三国志》记载关羽和张飞的文字并不是太多,却不能否认他二人是刘备集团前期时最重要的将领。是名副其实的“万人敌”。

更多三国历史请和我一起阅读《三国志》,文言文白话文对照,了解那段英雄辈出时代的真实事件。点下面的商品卡全本的《三国志》送到家。

关羽、张飞“万人敌”,为何不斩任何一名曹魏主将?

不能说不斩杀,关羽擒于禁,斩庞德,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吓死夏候杰。这都《三国演义》中所写的,且场面也很精彩。

关羽、张飞“万人敌”,为何不斩任何一名曹魏主将?

关羽斩杀了魏将庞德,同时生擒魏将于禁,所以关羽是斩杀过魏将的,不过关羽之所以可以斩杀他们并非武力胜过他们,而是水淹七军的战果。至于张飞的战绩那就是汉中之战大败张郃和义释严颜了。同时给大家纠正一个错误,正史上关羽和张飞使用的并起都是长矛,并非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

在正史之中若是用一个武将的武力值来评判一个武将水平的话,那么咱们所知晓的名将恐怕大多都是不称职的,因为战争的胜败和武将武力值的高低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所以厉害的武将武力值未必是很高的。

就比如说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在三国时期都是著名的军事家,但是这两个人都是文人出身,他们是文武双全的,让他们当个三军统帅还是比较厉害的,但是让他们单打独斗的话他们恐怕连一个普通士兵都打不过的。但是你不能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武力值低而就说这两个人带兵打仗不行。

所以关羽和张飞的万人敌是称赞其带兵有道,作战勇猛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正是因为张飞和关羽作战勇猛而且善于带兵,所以当时有人称之为万人敌。他们的万人敌并不是个人可以以以敌万,而是让他们带兵可以敌得过一万士兵。

当然万人敌是夸张的手法,这充分说明了当时曹魏阵营对关羽和张飞军事能力的认可。那么答案就出来了,一个将领厉害与否和他斩杀多少将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他带兵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以个人武艺的高低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完全是经不起推敲的,历史上真正的打仗三军主帅绝对是不会阵前单挑的,若是有,一定是个二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