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日本韩国都很熟悉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时期日本处于什么阶段?
日本直到唐朝,武则天才授于日本"倭国"称号。传说徐福入日本,开创天皇制度。大唐鉴真大师七渡重洋,才到日本传授文明,受到日本朝野欢迎。传说杨贵妃没有死,金蝉脱壳逃亡日本,至今有墓,明星三口百惠自认是贵妃之后。总之,三国日本还很落后,直到效仿华夏文明丶在唐代全面传承华夏文化才方兴未艾。
朝韩,历史上曾归属中国,直到大清仍是藩属国。曰本侵略朝鲜,袁世凯带兵救援,击败日本,后来把王妃和奴婢一同带回中国做二姨太丶三姨太。
三国时代,张辽威震逍遥津,可见朝韩也在手掌中。
中华文化圈,从古到唐宋,日本丶朝韩无一不顶礼膜拜,包括三国时期,都一直沐浴在华夏的阳光之下,茁壮成长。
为什么感觉日本韩国都很熟悉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时期日本处于什么阶段?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确实,处于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与韩国都很喜欢三国故事以及人物,并且很熟悉。其实他们了解三国历史的方式和我们差不多,基本上他们很少读三国的正经历史,而是从游戏、电视剧、小说入手去了解三国的。日航君不太了解韩国的情况,就从日本的情况入手来聊聊这个问题吧。
一、 有关三国的文学读物最早在日本传播的三国故事,我想就是有关三国的小说了,其中的代表作品就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一书了。
日本有一个国民级别的作家,他的名字叫做吉川英治。吉川英治少时便通晓中国文化,此后吉川英治接触到了罗贯中所写的《三国通俗演义》一书并且为其折服,此后便用日语来重新编写了这本书,取名叫做《三国志》。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吉川英治的《三国志》的写作基础是建立在罗贯中的《三国通俗演义》的基础上的,但是在吉川英治的写作之中,吉川英治一方面采用了日本人惯有的细腻的写作方式,另一方面又添加了很多很多自己的“私货”,以至于这本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完全呈现了一副非常魔幻的样子。
例如说赵云与刘备分别一幕,吉川英治便写出了那种满满的英雄相惜的感觉,完全不同于罗贯中的大开大放的写作方式,我摘取一段给大家看看:
子龙也没打算久谈,旋即下定决心,道:“刘兄。——明日出发之际、可否将在下也带去平原。这样请求很是强人所难、但我、实在受不了和您分别。——只因在下心里已经是如此仰慕于您了。”
叱咤鬼神的英雄豪杰,却像少女一般垂下头去。
玄德也早已为赵子龙这个人物所倾倒、现在他既来诉说离别之情,便道:“想着于阵中得好友,实属不易。却转眼要回平原,我心中也不忍分离。”
得了,看到这段话,您是不是觉得这里面赵云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有些腻腻歪歪,读起来有些酸酸甜甜呢?这正是日本人惯用的写作方式。可以说吉川英治就是日本人的三国启蒙者,此后我们可见日本人做游戏例如说《真三国无双》等,里面充满了一些肉麻的对话,深受吉川英治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日本此后繁盛的三国产业的起点正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一书。
二、 有关三国的漫画、动漫既然说到了文学作品,就不得不提一嘴日本的漫画与动漫了。日本的漫画业与动漫业非常繁盛并且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饱满生动的三国故事自然也成为了他们所描绘的对象。
其中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横山光辉所画的《三国志》系列了。这本漫画从桃园结义一直到火烧赤壁,可以说将三国中最为惊心动魄、最为奇幻冒险的情节给呈现在了漫画之上,而回避了后来的败走麦城、武侯之死等让人神伤的镜头,因此吸引了很多读者。这款漫画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后来都被借鉴到了街机游戏《三国志》之中。
除了这种终于《三国志》小说的漫画之外,还有一些魔改程度非常高的漫画,例如说《BB战士三国志》。在这里面,三国人物都变成了类似于高达一样的机器人,对抗凶残的太师董卓扎古及其帮凶。我印象中,这款漫画出了很多三国机器人的模型,我非常喜欢,小时候就省钱买了好几个。
然后就是动漫方面的成果了。在动漫方面,日本信浓企画制作了《三国志》动画,由《英雄的黎明》、《燃烧的长江》、《辽阔的大地》三部组成。这款动画的制作时间是在1987-1991年,当时的日本经济情况非常之好,因此公司往往舍得花大价钱去制作动漫,因此产生了很多制作精良、注重手绘的动漫作品,其中《三国志》便是其中之一。为了制作这部动漫,制作人员数次到中国的四川成都、巴中、杭州、赤壁等地进行采景工作,并且有专门的顾问负责时代、事件考证,还有专门的音乐制作人利用古筝、二胡等乐器制作音乐。这使得这部动漫水平极高,极为好看。
三、 关于三国的游戏关于三国的游戏方面,我个人非常推荐日本光荣株式会所所开发制作的一款游戏叫做《三国志曹操传》,这部作品想对于其前作《三国志孔明传》来说成熟了许多,而且其中的主人公还是曹操。
游戏中你可以选择救活典韦、郭嘉和庞德,并且可以在赤壁之战中反败为胜,游戏还分为了史实线与幻想线,在幻想线中你甚至可以将神将关羽收入麾下,共同击败大魔王诸葛亮。
可以说这一部游戏的史实考据比较精良,游戏对于三国各个人物的性格拿捏得也比较到位,而且采用了曹操做主角别树一帜,非常好玩,我从小到大玩了不下于十遍。
另外就是光荣株式会所制作的另一款游戏《真三国无双》了。目前这一款游戏已经制作到了第八部,其开创性的割草流玩法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而且其中精彩的过场动画我想大家也是印象深刻。我们可以发现在里面三国人物说话往往都有一些儿女情长的感觉,并且容易伤春悲秋,这边是受到了吉川英治的印象而留下来的结果。在日本人的价值取向之中,天下第一武将应该就是赵云与夏侯惇了。
此外还有一款非常著名的战略类游戏叫做《三国志》,一样是日本光荣株式会所所开发的。不同于《真三国无双》中的割草玩法,《三国志》这款游戏是一款更加逼真的三国模拟器。你可以体验作为一位君主在三国乱世中经历的起起伏伏,也是非常有趣的。
最后要补充的是一款非常经典的街机游戏,叫做《三国志:吞食天地》,我想大家都有在游戏厅中用一个币打通关的幻想吧,这款游戏非常经典,大家想玩的话也可以下载下来玩一下。
四、 关于三国的电视剧说来有趣的是,日本人和我们一样也喜欢看《老三国》和《新三国》,对的,正是我们现在在电视上所看的《三国演义》,日本人将这些作品给翻译了过去然后在日本国内上映,吸引了非常多的人观看,带来了一阵阵的三国狂热。
日本人也会去看一些三国电影,例如说是吴宇森拍的《赤壁》。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制作精良,场面宏大,翻译一下走出国门,在日本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日本朋友曾经说,《三国演义》对于日本的影响,就像是《亚瑟王》的故事对于英国人的影响一样大。
日本喜欢三国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三国这段历史与他们战国这段历史非常相似,因此日本人非常喜欢用他们战国的人物与我们三国的人物所对比。例如说织田信长与曹操、本多忠胜与张飞、真田幸村与赵云、毛利元就与诸葛亮、德川家康与司马懿等。
这些人或是在武艺方面、或是在智力方面、或是在经历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也被拿来比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国在日本的知名度。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为什么感觉日本韩国都很熟悉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时期日本处于什么阶段?
导语
历史上,日、韩一直和中华大地上所出现的王朝有着密切联系。他们的很多文化知识、生活习惯也是通过学习中国才掌握的。因此,日本与韩国的很多民众,对中国的传统文学都有一定的了解。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中国的很多人都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随着《三国演义》向日、韩的传播,三国文化在异国他乡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分析三国文化在日本的发展历程
1、《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公元十七世纪初期,此时的日本江户处于时代,距离《三国演义》成书已经有300多年了,《三国演义》被传入到日本。
2、《三国演义》初到日本的时候,是属于奢侈读物的。这部世界名著,刚进入日本,立即受到日本皇室,研究学者以及僧侣的青睐。只不过那个时候,传播范围并不广泛:
①当时的日本,百姓中能够识文断字的人极少。更何况,《三国演义》初到日本的时候,并不是用日本的假名标注,是用汉字标注的。因此,对于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三国演义》无疑是一本天书。
②由于当时的科学水平还非常的落后,无论是印刷的水平,还是造纸的水平,日本都无法把《三国演义》批量生产。因此,没印刷一本书籍的成本都过高,底层民众无法支付高额的书本费用。
3、日本元禄二年,在日本京都著名的天龙寺,有两位《三国演义》的忠实粉丝,义彻和月堂。他们希望《三国演义》在日本能够被更多人看到,经过三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依据《三国演义》原著,译著出第一本以日语为载体的书籍《通俗三国志》。自此之后,《三国演义》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日本中层社会群体中。
4、日本天宝七年,日本的两位热爱三国文化的学者,池田东篱和葛饰戴斗,在《三国演义》原著和《通俗三国志》的基础上,历经12年的不懈钻研,完成了《绘本通俗三国志》。此后,《三国演义》除了有日语的解说,还有大量描写三国故事的插画。此后,文字不再成为限制《三国演义》传播的障碍。三国文化开始在日本广泛传播。
5、在当代,三国文化依然风靡日本。人们除了看《三国演义》、《通俗三国志》、《绘本通俗三国志》,还有大量以三国文化为背景的游戏供人娱乐。三国游戏的开发,要追溯到日本光荣株式会社研发的单机历史模拟类游戏《三国志》。因为这一游戏受到广泛的欢迎,此后出现了许多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各类游戏,加速了三国文化的传播。
三国时期的日本
1、从汉灵帝光和七年,黄巾起义开始,东汉陷入到动乱时期,这应该算是前三国时期。延康元年,曹丕篡汉称帝,正式步入三国鼎立时期。太康元年,东吴被西晋消灭,国家重新回归统一,三国时代彻底结束。
2、此时的日本,正处于弥生时代。正在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过渡,中国境内许多人受到战乱的侵扰,多次穿过朝鲜半岛,进入日本,带去了水稻种植技术,开始步入农业社会。
3、中国史书上的记载中,日本被称呼为“倭奴国”。早期的“倭奴国”曾派使臣远赴中国,由汉光武帝授予倭奴国王印,这是日本最早的一个统治政权。此时的日本依然是部落众多,并没有真正的民族意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日本出了一个传奇人物,卑弥呼女王。
①据记载,卑弥呼是邪马台国人。当时的日本,各个部落战争不断,卑弥呼因为“能通鬼神”,而被众诸侯推举为女王。
②卑弥呼与当时中原王朝的接触:
ⅰ、魏明帝景初三年,卑弥呼女王派遣使者漂洋过海远赴中国,受到魏明帝亲切接见,授予国王金印。
ⅱ、正始元年到正始四年,中日双方,相互派遣使节进行友好接触。日本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财物:并赍诏赐金、帛、锦罽、刀、镜、采物。
③卑弥呼两次遣使臣入中国,为日本引入了很多中国的文化
ⅰ、日本通过从中国获得的铜镜,效仿其制造技术,推动日本镜鉴的制作。
ⅱ、丝绸织物进入日本,在日本各个地区,如。九州,两毛奥州南部,地方贵族使用绸缎,甲胄,马具等,已经过上了相当奢华的生活。开始处理重要的书契。
ⅲ、在日本未来的思想发展上,这两次出使中国,为日本民族意识觉醒,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结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一直对于周边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三国演义》作为我国文化精髓之一,在传入日本后,几经曲折,最终受到大众的青睐。而三国时期,中日两国的友好接触,也推动了日本后来的发展。
为什么感觉日本韩国都很熟悉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时期日本处于什么阶段?
三国时期日本处于原始部落时代。。。。据说徐福去了哪里教会了当地人种植水稻,唐朝时派留学生来时大唐带去了汉字和中华文化。。。。。[抠鼻][鼾睡][惊呆][钱][吃瓜群众]
为什么感觉日本韩国都很熟悉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时期日本处于什么阶段?
日韩自古就受到我国文化的影响,三国演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韩国人有“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的说法,日本更是对三国人物与故事情节十分熟悉,其熟知的程度或许让某些中国人都会自愧不如。
关于《三国演义》什么时候传到日韩这些国家,我们也只能从史料中去推测。明穆宗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一位名叫奇大均的大臣向朝鲜国王禀报了《三国演义》正在朝鲜国内流传,这是目前可以得到的韩国最早出现《三国演义》的史料。大约在江户时代(约17世纪初—19世纪中叶),日本出版了以图说为主的《绘本通俗三国志》,受到平民的广泛喜爱。三国的故事从此在民间广为人知。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能在日韩等国家如此流行,并且一直到今天,当然少不了小说自身所具有的魅力。还有就是中国在古代所具有的文化上的强势,日韩在古代深受中国的影响,国家形态,文化传统与中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三国的故事读起来十分符合日韩人的口味。
其强大的吸引力扎根于民间市井生活中,对于所有人几乎都具有强大魅力。这是三国演义能在其他国家历久弥新,持续火热的关键。文化的影响力从来不是曲高和寡,对少数人的入侵,而是自下而上的影响。只有具备强大的民众基础,这样的文化才能具有真正的影响力。当这样的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递下去时,我们中国的文化才算是影响到他们的基因中。
三国时期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部落,还没有形成国家(其中有的与东汉和高丽建立了宗藩关系)。日本各部都以自己是中国或者高丽的藩属而自居,互相争执不断。 公元2世纪时,居住在京都地区的部落统一了日本。 到了公元4世纪,天照大神(他的本名未知,日本人已习惯称他为神)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部落,这就是今天皇家族的祖先,自称为"神"的一族。
为什么感觉日本韩国都很熟悉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时期日本处于什么阶段?
三国时期日本还是原始部落,日本很多文化都是在中国学习的,在唐朝的时候还在向中国学习,曾经的日本非常崇拜中国,所以日本人很多人喜欢读中国的三国和一些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